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17 ,大小:2.27MB ,
资源ID:824620      下载积分:11 金币
验证码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后,系统会自动生成账号(用户名为邮箱或者手机号,密码是验证码),方便下次登录下载和查询订单;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开通VIP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zixin.com.cn/docdown/824620.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60天内】不扣币)。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声明  |  会员权益     获赠5币     写作写作

1、填表:    下载求助     留言反馈    退款申请
2、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3、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4、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5、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胜****】。
6、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7、本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胜****】,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注意事项

本文(暗挖方沟施工方案.docx)为本站上传会员【胜****】主动上传,咨信网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咨信网(发送邮件至1219186828@qq.com、拔打电话4008-655-100或【 微信客服】、【 QQ客服】),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60天内】不扣币。 服务填表

暗挖方沟施工方案.docx

1、目 录第一章 编制依据与原则1第二章 工程概况3第三章 施工准备8第四章 监控测量11第五章 主要施工方法25第五章、质量保证措施50第六章、施工组织机构及资源配置57第七章 施工进度计划及保证措施62第八章 安全管理措施68第九章 文明施工措施76第十章、施工期环境保护措施89第十一章 冬季施工的主要技术措施及施工方法97第十二章 应急预案100第一章 编制依据与原则1.1依据文件序 号图 纸 名 称工程号出图日期1施工图2010J335-SSB1PS1301JG01-052013-111.2主要规程、规范标准文件国家标准一览表范序号规范、标准名称编号1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2

2、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20113组合钢模板技术规范GB50214-20014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及验收规范GB50204-20025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9999(2003)6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50086-20117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1行业标准一览表范序号规范、标准名称编号1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012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3城市测量规范CJJ8-994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5建筑工程水泥-水玻璃双液浆注浆技术规范JGJ/T211-20106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

3、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7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G F60-2009地方标准一览表范序号规范、标准名称编号1北京市市政工程施工安全操作规程DBJ01-56-20012市政基础设施工程质量检验与验收统一标准DBJ01-90-20043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工程资料管理规程DBJ01-71-20034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安全防护、场容卫生、环境保护及保卫消防标准DBJ01-83-20035北京市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暗挖施工安全技术规范DBJ01-87-20051.3 主要法律法规文件1.3.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1.3.2建筑工程安全管理条例1.4编制原则1.4.1满足业主针对本工程质量、进度、

4、安全、文明施工等各方面提出的要求。1.4.2根据本工程的特点,通过对技术、经济的综合比较,选择合理施工方法、技术措施,确保在满足业主对质量和安全要求的基础上按期完成工程。1.4.3在本工程实施过程中将严格控制地面的沉降量。根据周围环境、地下管线对变形的敏感程度,采取稳妥可靠的措施,确保地下管线的安全。第二章 工程概况2.1地理位置及工程概述本工程为新华南北路雨水工程的一部分,工程场地位于通惠河北岸,新华南北路通惠桥东侧20m处。管沟断面为3000*2000mm的雨水方沟;受北岸现状供水管线限制,闸井至已施工完成的方沟端头段采用浅埋暗挖的方式下穿现状供水管线,雨水沟内底高程约为16.5m,下穿段

5、最大覆土约为4.4m。2.2工程概况序号工程名称北京通州运河核心区市政配套工程1建设单位2监理单位3设计单位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2.3设计简介序号项 目内 容1结构形式暗挖隧道喷射砼+二衬模筑砼2隧道结构厚度隧道初衬厚度()300隧道二衬厚度()3003隧道断面断面形式断面尺寸(净空)范围矩形断面4.2*3.2m14.9m5挖深竖井7.6m(自然地面以下)隧道7.6m(自然地面以下)6初期支护格栅钢架+喷射混凝土7钢筋类别一级钢(HPB300)8、14 二级钢(HRB400)258钢筋接头形式搭接接头二衬结构钢筋焊接初衬结构钢筋(连接筋)2.4 水文地质及现场调查情况1. 场地现状地形及

6、地物概况拟建管线场地目前为现状新华南北路东侧空地。除现状河道附近,场地整体地形基本平坦,地面标高为23.5m左右。 2. 地层土质概况根据现场勘察、室内土工试验成果及已有勘察资料,本工程勘探深度(最深20.00m)范围内的土层划分为人工堆积层和第四纪沉积层两大类,并按岩性及工程性质指标进一步划分为4个大层及亚层,现分述如下:表层为人工堆积之厚度为1.307.70m的房渣土、碎石填土层及粘质粉土素填土、粉质粘土素填土1层。人工堆积层以下为第四纪沉积之粉质粘土、重粉质粘土层,粘质粉土、砂质粉土1层,粘土2层,细砂、粉砂3层及粘质粉土、砂质粉土4层;细砂、粉砂层,圆砾、卵石1层及粉质粘土、粘质粉土2

7、层;细砂、中砂层及粉质粘土、重粉质粘土1层。本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期间(2013年3月下旬)未见连续稳定地下水,仅于A7#、A9#、A12#钻孔内测得上层滞水,稳定水位标高为16.1319.46m(埋深为3.406.80m)。根据周边已有工程及观测网资料,拟建场区浅部粉土、砂土具备赋存潜水的条件,受周边施工影响,该层地下水目前已基本被疏干,勘探期间未揭示到。2.4.2现场调查情况经现场实际调查,发现与本工程相交或平行的管线为分别为:管径600mm、800mm的在用自来水管线,管材为球磨铸铁管,覆土2m,与隧道垂直相交,另外暗挖隧道上方有现状供水管线闸井两座。竖井东侧为一道预留的D1050污水管线,

8、与竖井外边缘间距1.2m;西侧为新建桥梁桩基,与竖井外外边缘间距4.7m。桥台未施工,与桥梁设计沟通认为,在竖井、隧道施工期间在不发生大面积坍塌的情况下,本次施工所引起的沉降不会对桥桩造成不利影响。现场管线调查情况平面平面示意图本次暗挖隧道位于层, 粘质粉土、砂质粉土1层,粘土2层,隧道顶为粘质粉土、砂质粉土1层,房渣土、碎石填土层及粘质粉土素填土、粉质粘土素填土1层。覆土厚度约4.4m。 2.5结论:1)马头门施工深度范围内粉土、粉质粘土,分级为级围岩。为保证工程安全,拟采用大管棚加小导管注浆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支护。2)隧道围岩未被扰动过,土质为粉质粘土,施工时须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支护,采用超前

9、大导管注浆方式进行支护。拱部133*8超前大管棚,L=17m(端头与新建完成的方沟搭接不小于2m),环向间距0.4m;超前大管棚之间随隧道开挖施做32*3.25小导管。小导管注改性水玻璃浆,注浆压力不超过0.35MPa,长度2.0-2.5m,搭接长度1m.仰角10-15。3)本工程无地下水,但有可能局部有上层滞水,施工前做好注浆、排水的准备。4)本工程此段施工应做好道路导改、限行工作确保该段质量与安全。5)暗挖前拆除现状供水管线检查井结构,减小地面沉降对管线的影响。隧道影响范围内管道上方1.5m宽覆土换填为砂。2.6 工程特点与难点2.6.1本工程工程结构为浅埋暗挖,隧道覆土较浅,隧道开挖断面

10、较大,且为平顶暗挖,开挖跨径4.2m,覆土4.4m,属于浅埋隧道。断面垂直高度3.2m,拱顶部为粉土层但无地面上的震动荷载,确保施工安全及质量是首要任务。所以本工程实施过程中严格按照隧道施工的“管超前、严注浆、短开挖、强支护、快封闭、勤量测”的十八字方针进行。重点要做好地面沉降监控量测和防坍塌工作。2.6.2由于浅埋暗挖法主要工序的先后顺序为超前支护、开挖、出渣、初期支护(立格珊、喷射混凝土)、二次衬砌,后一道工序需要在前一道工序完成并达到一定的强度才能进行下一道工序。由于本工程埋深浅、地层渗透系数又小,因而地层加固范围有限;因此加强管理,确保大管棚施工质量,施工中严格控制开挖进尺,同时采取交

11、通管理措施,确保供水管线及施工安全。第三章 施工准备3.1 技术准备3.1.6高程引测及定位根据业主提供的测量技术报告,提供的测量成果引入平面控制网和高层控制网。3.1.7 资料目标设计(1)按北京市地方标准市政基础设施工程资料管理规程DB11/T 808-2011进行收集整理,资料一式四份:城建档案馆一份,建设单位一份,监理单位一份,施工单位保存一份。(2)技术资料要求齐全、真实、字迹清楚。(3)表格应使用正确,填写格式符合要求。(4)签字手续齐全,横向竖向交圈。(5)技术资料与施工进度同步进行,并及时收集整理。3.2生产准备3.2.1生产准备工作主要项目如下:序号工作内容责任部门完成时间备

12、注1成立现场施工组织管理机构项目经理开工前2组建安全文明施工保证体系办公室开工前3现场成立综合治理办公室办公室开工前4建立施工协调网络办公室开工前5办理开工证办公室开工前6现场临设布置及报审工程部开工前7编制生产计划工程部开工前8编制劳动力需用量计划工程部开工前9施工物资材料供应计划材料部开工前10施工机械设备计划工程部开工前11组织成品、半成品进场计划工程部开工前12签订工程分包合同及协议工程部开工前13组织现场测量定位工程部开工前14组织现场调查工程部开工前15进行场地平整工程部开工前16现场平面布置技术部开工前17组织施工临设的搭设工程部施工前期18编制施工预算预算部开工前19编制各项施

13、工管理制度办公室开工前20组建施工班子工程部开工前21组织第一次施工生产协调会项目经理开工前22组织施工机械设备进场材料部贯穿整个施工过程23施工材料进场材料部贯穿整个施工过程24组织劳动力进场工程部开工前 3.2.3施工现场准备3.2.3.1现场临设布置计划详见下表:施工临时设施统计表序号用途面积使用最后时间1办公区2002宿舍1004材料库2005钢筋加工区4006配电箱38厕所103.2.3.2现场用水本工程现场用水包括施工用水(含环保用水)、生活用水和消防用水三部分。施工用水、生活用水均使用自来水管网。根据计算得知,选用一根100上水管作为供水管,可以满足施工现场施工、生活用水和消防用

14、水要求。3.2.3.3施工现场临时用电负荷计算:根据现场各种施工机械用电量表,计算如下: P总=1.1(K+KP) P总供电设备总需要量(KVA) P电动机额定功率(kW) P电焊机额定容量(KVA) K=0.7K=0.6 cos =0.75p=30 (电焊机)+10 (混凝土泵)+5 (砂浆搅拌机)+5(木工用具)+16(振捣器)+10(打夯机)+7 (钢筋切断机)+11(卷扬机)+6(钢筋弯曲机)+14(空压机)+20(办公及其它用电)=134 (kW)106.075.0134+P=10(KVA) (消防泵) P=0.7 =126KVA)工地照明负荷按动力负荷的10%估算则P总=1.1P=

15、1.1126=138.6(KVA) 所以根据以上计算,现场使用200KVA变压器1台,可满足施工需要。FXB-1:现场用电;FXB-2:隧道内施工用电;FXB-3:地泵;FXB-4:办公及生活用电;FXB-5:钢筋加工区;FXB-6:消防泵。配电箱FXB-2地下施工时,可由此箱接移动配电箱随隧道移动,供给施工作业面上各种设备电源。 3.3物资准备物资材料进场计划项目经理部和供货方办理供货协议, 随工程施工进度组织物资材料分批进场时间,保证工地不积压材料、不短缺材料。施工过程中各建筑物资量见本案“主要项目工程量表”。机械设备进场计划见附表,进场时间根据工程进度确定。第四章 监控测量4.1、工程测

16、量4.1、施工测量4.1.1、测量工程总述进入施工现场后,认真组织工程测量人员进行图纸学习,学习监理文件,有关规程、规范。熟悉现场环境,了解施工中应注意的事项,了解施工工序流程,对地下管线情况要采取有效的物探、坑探措施,查明情况,记录备案。与新建管线有矛盾处及时向设计反映。(1) 定位依据依据所有测量定线依据业主测设桩位、其导线成果及水准点资料。(2)测量班组建立测量主管1人;测量组员3人。(3)接桩、验桩、护桩测绘院将桩位及资料交给我单位后,及时对所交桩位、水准点进行复测,在核对所交桩位无误后,交接过程中理清各种图表及数据,包括基线桩、辅助基线桩、水准基线桩、构筑物中心桩、控制桩及护桩示意图

17、等。根据现场情况做好护桩工作并引好控制桩,以便日后使用。(4)高程控制和传递以测绘院提供的水准点资料为依据,作为工程所用水准点。地面高程控制测量应满足规范要求。见下表:平均 长度 (m)导线总长度(km)每边测距误差(mm)测距相对中误差测角中误 差测回数方位角闭合差(mm)全长相对闭合差相邻点的相对点位中误差(mm)级全站仪级全站仪3503561/600002.54651/350008注:n为导线的角度个数。(5)隧道控制测量和高程测量A.隧道控制方法开挖进入隧道后,将中线点、水准控制点和方向引入隧道洞中。每个隧洞中安置3台激光指向仪,两侧的激光仪一般情况下高度与联接板或腰线高度差不多,宽度

18、距初支结构20cm左右。同时为保证施工及测量精度,每前进20m应重新装置及调整激光仪。如图所示:B. 高程测量测量时,将地面水准控制点引测至隧洞中,在洞壁定出合适的高程指向点(如连接板或拱肩),确定激光指向仪方向,依激光仪指向施工。精确定出隧道变坡点,到达变坡点后需重新安置激光指向仪。(6)施工放样测量本工程施工放样测量工作包括隧道中线测量、开挖轮廓标绘、二次衬砌模板定位等,施工放样应根据测量控制点进行,并交叉复核。(7)施工测量的要求A.对测量人员的要求测量人员要有高度的责任心,施工前应认真核对技术交底,明确放样内容,熟悉放线步骤,并画出放线草图。对于放线工作中的每一步骤必须坚持步步校核的原

19、则,作到测必核,核必实。爱护仪器,禁止对测量器具的人为损坏,禁止坐压仪器盒、塔尺等,对各种器具定时进行检测、保养,使之处于良好状态,确保日常工作的正常使用。B.对操作的要求测量人员放线时,必须严格遵守测量规范规定的操作步骤及要求,作到步步校核,避免出现错误。C.测量目标测量放线合格率100%,保证达到施工进度的要求。D.报验每项工作完毕后,均以书面形式上报监理,经检查合格批准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8)资料的整理与收集测量队设有专职的资料员进行资料的整理、收集与管理。凡属放线数据、观测成果均要有书面计算记录及草图,每日作好测量日志。为保证工程竣工后资料能及时归档,要求施工时要及时填写放线报验单

20、和复核记录,上报监理签批后立即归档,确保资料完整无缺。测量成果应作到步步有校核,正确无误后方可上报监理工程师。4. 2、监控量测根据地勘报告和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 8-2007)、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99-2003)、地铁工程监控量测技术规程(DB11/490-2007)、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程(GB50497-2009)、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 12897-2006)、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测量规范(GB 50308-2008)、建筑施工测量技术规程(DB11/T446-2007)、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G F60-20

21、09)及本工程的工程概况编制以下监测方案4.2.1、监测要求隧道施工中按相关规定对地面沉降,拱顶下沉和洞周收敛进行严格监测,当发现监测曲线突变或变形量超过限值时,应立即停止施工,加强临时支护后进行分析处理4.22、监测项目、监测仪器序号监测项目监测仪器测点布置1地表沉降水准仪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利用施工设计图只作为参考,制作测点对本工程进行监控量测2拱顶下沉水准仪3洞周收敛收敛计监控量测仪器设备详单序号名 称精度监测项目产地1DINI12电子水准仪0.3mm/km地表沉降、拱顶下沉德国2数显收敛计0.15%F.S洞周收敛中国4. 2.3、监测注意事项监测应以获得定量数据的专门仪器测量或专用测试软

22、件监测为主,以现场目测检查为辅。各监测项目在支护施工前测设稳定的初始值,且不小于两次。各项监测工作随掘进连续进行,当变形超过有关标准或场地条件变化较大时,加密监测,当有危险事故征兆时,则需进行连续监测。量测数据必须完整、可靠,对施工工况应有详细描述,使之真正能达到施工监控的目的,为设计和施工提供依据。所有测点均应反映施工中该测点受力或变形等随时间的变化,即从施工开始到完成、测试数据趋于稳定为止。及时向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及施工单位提供量测报告,内容包括:测点布置、测试方法、经整理的量测资料、分析的主要成果、结论及建议、量测记录汇总等。同时,施工过程中监测单位定期向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提供

23、监测资料,以便判断支护状态。承担监测工作的单位拥有专业的测试队伍和设备,掌握先进的测试数据处理系统及分析技术与软件,具有大型地下工程测试经验。4.2.4、监测的目的和原则(1)监测目的地下工程施工是在地层内部进行,施工不可避免扰动地层,引起的地层变形会影响地表设施的安全。因此,地下工程施工要考虑对城市环境的影响。施工引起的地层变形,特别是在地面建筑设施密集、交通繁忙、地下水丰富的城市中进行地下施工,对于地下开挖过程引起地层的力学响应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规律以及不同施工方法的不同力学响应信息可以通过施工监测获取,并及时预测地层变形的发展,反馈施工,控制地下工程施工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因此,施工监测在施

24、工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其监测的目的包括:、保证施工安全。对于不同的地下施工方法而言,都不同程度地对周边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通过及时、准确的现场监测结果判断地下结构的安全及周边环境的安全,并及时反馈施工,调整设计、施工参数,减小结构及周边环境的变形,保证施工安全。、预测施工引起的地表变形。根据地表变形的发展趋势,决定是否采取保护措施,并为确定经济、合理的保护措施提供依据。、控制各项监测指标。根据已有的经验及规范要求,检查施工中的各项环境控制指标是否超过允许范围,并在发生环境事故时,提供仲裁依据。、验证支护结构设计,指导施工。地下结构设计中采用的设计原理与现场实测的结构受力、变形情况往往有

25、一定的差异,因此,施工中及时的监测信息反馈,对于设计方案的完善和修正有很大的帮助。、总结工程经验,提高设计、施工技术水平。地下工程施工中结构及周边环境的受力、变形资料对于设计、施工总结经验有很大帮助。(2)监测原则监控量测是一项系统工程,是信息化施工、技术管理重要组成部分。根据我单位多年监测工作的经验,归纳以下5条原则。、可靠性原则:可靠性原则是监测系统设计中所考虑的最重要的原则。为了确保其可靠性,必须做到:第一,系统要采用可靠的仪器。第二,监测点、基准点设置应合理,在监测期间保护好测点。、多层次监测原则:多层次监测原则的具体含义有三点:第一,在监测对象上,必测项目与选测项目相结合。第二,在监

26、测方法上,以外表动态监测与结构内部应力监测相结合,并辅以巡检的方法,以便相互验证。第三,分别在地表及洞室上方及两侧布点,以形成具有一定测点覆盖率的监测网。重点部位与一般部位相结合,监测点布设既有重点,又有均匀分布。、重点监测关键区的原则:监测测点布置应合理,注意时空关系,控制关键部位。在具有不同地质条件和水文地质条件下,地下洞室稳定的标准是不同的。稳定性差的地段应重点进行监测,以保证周边环境的安全。、方便实用原则:为减少监测与施工之间的干扰,监测系统的安装和监测,应尽量做到方便实用。、经济合理原则:系统设计时考虑实用的仪器、实用的方法、合理的精度要求,以降低监测费用。4. 25监控量测方案测量

27、项目方法及工具布置量测频率地质及支护状态观察观察、描绘开挖后及初期支护后进行每次开挖后及初期支护后周边位移拱顶下沉各种类型收敛计、水准仪、钢尺等每5m一个断面1、1天-15天1-2次/天;2、16天-1个月1次/2天;3、1-3个月1-2次/周; 4、3个月以上1-3次/月。地表沉降水准仪钢尺等洞室中心线上,并与洞轴线正交平面的一定范围内布设必要数量测点开挖面距离测量断面2D时,1-2次/天;开挖面距离测量断面5D时,1次/3-7天;注: D为暗挖洞径(米)(1)地表沉降、拱顶下沉A监测目的:地下工程开挖后,地层中的应力扰动区延伸至地表,围岩力学形态的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于地表沉降,且地表沉降

28、可以反映隧道开挖过程中围岩变形的全过程。尤其是对于城市地下工程,若在其附近地表有建筑物时就必须对地表沉降情况进行严格的监测和控制,保证施工安全。B监测仪器:DiNi12 精密电子水准仪及其配套铟钢尺。C监测方法:基准点与工作基点的埋设原则基准点与工作基点埋设应符合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T8-2007)规定。本工程结合施工方监测同步进行布设。基准点的布置基准点应布设在施工影响范围之外的旧建筑物和地表上,必须保证点位地基坚实稳定、安全僻静。同一监测区域内最少埋设3个基准点,最好在3个基准点之外与之不同地质条件下有意识地布置另外独立的12个基准检核点,以便互相校核。工作基点的布置工作基点应埋设在

29、沉降影响范围以外的稳定区域内,必须保证点位地基坚实稳定。基准点与工作基点的埋设基准点与工作基点的埋设要牢固可靠,采用标准地表桩,必须将其埋入原状土,并做好井圈和井盖。在坚硬的道面上埋设地表桩,应凿出道面和路基,将地表桩埋入原状土,或钻孔打入1米以上的螺纹钢筋做地表观测桩,并同时打入保护钢管套,如图1所示。图1 基准点埋设图基准点与工作基点可视现场情况使用施工单位或其他已有的精密水准点。基准点、工作基点的高程联测基准点埋设完毕并稳定后,按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 12897-91)中的二等水准的要求进行高程的引测。基准点和工作基点的检测也按国家二等水准测量的要求进行。每周期监测工作开始前,

30、应对基准点和工作基点进行检测。每3个月应重新引测基准点和工作基点高程。具体也可视检测结果作适当的调整(国家二等水准测量技术要求见下表)。国家二等水准测量技术要求等级视线长度(m)前后视距差(m)任一测站前后视距离累计差(m)视线高度(m)往返测高差不符值(mm)附合路线闭合差(mm)环线闭合差(mm)二等501.03.00.34K4L4F注:K 测段、区段或线路长度(km) L 附合路线长度(km) F 环线长度(km)基准点、工作基点的高程联测初始值要可靠、准确。基准点、工作基点的高程初始值要联测两次,当两次较差小于0.7mm时,取其平均值作为初始值。基准点在联测时现场要做详细的记录,如基准

31、点是否受过较大的外力冲击等。基准点每次联测完毕后要有及时的说明、分析和统计。监测点布置与埋设区间暗挖地表沉降测点及拱顶下沉测点剖面图见下图2。测点布置示意图见图所示。拟建暗挖隧道下穿段施工影响范围内共布置6个监测断面:每个断面5个测点,测点间距由隧道中线向两侧各为3、5m、;测点布置示意图见图所示。测点布置平面图监测点断面图地表下沉量测范围及测点布置示意图地表监测点埋设时先用工程水钻在地表钻孔,然后放入沉降测点。测点采用=22mm,长5001500mm半圆头螺纹钢筋制成。将钢筋埋入至原状土层以下,上面部分不得超出路平面,随后用混凝土填实。所有测点用红油漆标记并统一编号。地表沉降点的埋设如图3所

32、示。 图3 地表沉降点的埋设拱顶下沉监测点沿隧道开挖方向每5m布设1个测点,材料选用=22mm螺纹钢,做成弯钩状埋设或焊接在拱顶,长度5cm,外露部分应打磨光滑,并用红油漆标记统一编号。监测点布设方法详见图4。图4 拱顶测点布设方法D监测方法及精度要求采用精密水准仪及铟钢尺测读地表监测点的高程,量测精度为0.1mm。E作业要求五固定:固定观测人员;固定观测仪器;固定观测水准尺;固定观测路线;固定观测方法,减少系统误差的影响。每次观测之前凉仪器30分钟。烈日下观测使用测伞;温差变化较大时使用仪器罩。观测顺序为后前前后。在线路上预先量距,水准仪与水准尺之间的距离不超过50M,分别在水准尺和测站处作

33、相应标志。两次读数较差 0.5mm两次高差较差 0.7mm相邻两点间往返测高差之差限差 0.5mm线路闭合差限差 1.0视距50m,前后视距差2.0m,视距累积差3.0m, 视线高度大于0.2m。各周期观测前应检测基准点的稳定性。基准点高差较差应0.7mm。凡超出规定限差要求的成果,均应进行重测。F监测点初始值的测算监测点初始值是计算沉降值的基准。原则上监测点应在降水单位进场打井或施工开始前布设完毕,待稳定后测定初始值。监测点初始值最少应观测两次,其较差0.7mm时,取其平均值作为初始值。建(构)筑物、管线沉降与其相同。G预警值(F)的确定表3 监控量测管理等级预警级别预警状态措施变形控制值(

34、mm)对应控制指标(mm)F0.7安全,正常施工正常施工沉降20.00沉降:累计变形值14,变形速率2;0.7F0.85警戒,暂停施工分析原因,加强监测,准备补救措施沉降:14累计变形值17, 2变形速率5;F0.85停工检查采取补救措施,避免位移值进一步增加沉降:累计变形值17,变形速率5;最大变形速率为5mm/dF=实测值控制值仪器所测读出的监测点高程经平差后输入监测报表,在报表中利用Excel软件计算监测点的本次沉降值、累计沉降值及监测速率。H沉降控制值(最大沉降量控制值20mm)地面沉降小于14mm时,可以正常施工;地面沉降大于14mm但小于17mm 时,暂停施工,分析原因,应加强监测

35、准备补救措施;地面沉降大于17mm时,应立即停止掘进,及时支护并用沙袋封闭掌子面并及时通知相关部门。 (2)洞室收敛A监测目的洞室收敛监测是地下施工中一项必不可少的监测内容。由于地下工程自身固有的错综复杂性和变异性质,传统的设计方法仅凭力学分析和强度验算难以全面、适时地反映出各种情况下支护系统的受力变化情况。围岩应力及环境条件发生变化,周边围岩及支护随之产生位移,该位移是围岩和支护力学行为变化最直接的综合反映,因此,隧道净空收敛观测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B监测仪器 :JSS30A数显收敛计。C监测方法监测点布置暗挖隧道净空收敛测点与隧道拱顶下沉测点对应埋设,并宜与地表点布设在同一断面上。隧道结构

36、收敛测点布置在隧道的中点,沿开挖方向每5m布置一个测点。两立墙在墙体中间部位每5m设置一对测点详见下图。图5 洞室收敛监测点布置剖面图监测点埋设材料选用=22mm螺纹钢,埋设或焊接导洞两侧,外露长度5cm,在外露的螺纹钢头部焊接一椭圆形的铁环,并用红油漆标记统一编号。监测点布设方法详见图6。图6 洞室收敛监测点布设图监测方法:用收敛计量测导洞两侧测点之间的距离,量测精度为0.1mm。每次比对距离差值,计算变形量。4. 2.6测点的保护(1)监测点是一切测试工作的基础,因此特别加强对各监测点的保护工作,完善检查、验收措施。(2)在每个监测点埋设完成后,应立即检查埋设质量,发现问题,及时整改;(3

37、)确认埋好后,埋设人员应及时填写埋设记录,并准确测量初始数据存档,作为开挖时监测的参考;项目负责人应进行实地验收,并在埋设记录上签字确认;(4)对于所有预埋监测点的实地位置应做精确记录,露出地坪的应做出醒目标志,并设保护装置;(5)加强与施工单位的联系,作好双方的配合工作;(6)详细了解施工动态,预先作好预埋件的保护。4. 2.7注意的问题、应当十分重视各量测项目读数的准确性。隧道开挖所测得的初读数是判断施工安全的基准点,初读数的取得往往需要经过数次波动之后才能趋于稳定。因此,测读时必须是连续三次读得的数值基本一致后才能将其定为初读数,否则应继续测读,直至满足要求为止。、量测数据再准确,错过工

38、程施工的最佳时机,其对工程施工的指导作用将荡然无存。从某种意义上讲,量测成果提交的及时性比单纯增加量测次数更为重要。4.2.8监测数据处理及分析监测数据的整理分析反馈的方法和内容通常包括监测资料的采集、整理、分析、反馈及评判决策等方面。数据采集依据监测方案与有关的规范要求,在现场对监测点进行观测与记录,并将采集的数据录入或传输至计算机。数据整理每次观测后应立即对原始观测数据进行校核和整理,包括原始观测值的检验、物理量的计算、填表制图,异常值的剔除、初步分析和整编等,并将检验过的数据输入计算机的数据库管理系统。每次沉降观测结束后,必须及时进行野外观测成果检查,经平差计算处理后,计算各沉降观测点的

39、高程,计算各点一个观测周期内的沉降量,计算各点的累计沉降量,填写沉降观测成果表。对所有现场测量的数据及时绘制位移-时间曲线或图表,并将成果上报。实行信息化管理。设专人分别负责监控量测及数据处理。如果监测过程中发现时间-倾斜量变化曲线出现异常,必须增加监测频率,并分析原因,将信息及时反馈给施工人员,以采取必要的措施,确保工程的安全。数据分析采用比较法、作图法和数学、物理模型,分析各监测物理量值大小、变化规律、发展趋势,以便对工程的安全状态和应采取的措施进行评估决策。绘制时间位移曲线散点图和距离位移曲线散点图,如图7所示。如果位移的变化随时间而渐趋稳定,说明围岩处于稳定状态,支护系统是有效、可靠的

40、,如图中的正常曲线。下图的反常曲线中,出现了反弯点,这说明位移出现反常的急骤增长现象,表明围岩和支护已呈不稳定状态,应立即采取相应的工程措施。图7 时间-位移曲线和距离-位移曲线在取得足够的数据后,还应根据散点图的数据分布状况,选择合适的函数,对监测结果进行回归分析,以预测该测点可能出现的最大位移值,预测结构和建筑物的安全状况。4. 2.9监测控制标准根据施工监测的成功经验,采用铁路隧道喷锚构筑法技术规则(TB10108-2002)的级监测管理并配合位移速率作为监测管理基准,即将允许值的三分之二作为警告值,允许值的三分之一作为基准值,将警告值和允许值之间称为警告范围,实测值落在此范围,应提出警

41、告,说明需商讨和采取施工对策,预防最终位移值超限,警告值和基准值之间称为注意范围,实测值落在基准值以下,说明隧道和围岩是稳定的。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立即报告,施工暂停,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1)监测数据有不断增大的趋势;2)支护结构变形过大或出现明显的受力裂缝且不断发展;3)时态曲线长时间没有变缓趋势。监测数据分析及信息反馈中需加强以下几个方面:1)明确监控量测在施工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加强重视,强化管理。2)监测成果的分析是监测工作的重点,我单位有许多专家给予现场指导。3)监测人员要有责任心,细心,耐心。监测要及时与施工队,监理,甲方,设计联系,共同解决疑难问题。4)要逐

42、步健全和完善监测体系,形成监控量测信息化系统,并形成相应数据库管理。4. 2.10监测安全预报和反馈程序为确保监测结果的质量,加快信息反馈速度,全部监测数据均由计算机管理,每次监测必须有监测结果,及时上报监测周报表,并按期向有关单位提交监测月报,同时附上相应的测点位移时态曲线图,对当月的施工情况进行评价并提出施工建议。并根据当前的施工方法修改监测方案,提高监测数据的可靠性和及时性。监测反馈程序见图8所示。监 测 结 果沉降位移是否超级管理沉降位移是否超级管理沉降位移是否超级管理继续施工综合判断暂停施工采 取 特 殊 措 施是不安全否否否是是安全施工调整施工技术监测预测变形量反馈分析与基准值比较

43、调整设计参数是否安全是否图9 监测信息管理流程图4.3、监测成果提交、建立周期报表制度,汇报当次监测的本次变化量、累计变化量及需要注意的问题; 、当监测点(孔)达到报警值时,立即报告委托方。、阶段性成果在甲方提出要求后,一周内准时提交。、监测工作结束后一月内,提交监测成果报告。第五章 主要施工方法5.1、竖井施工5.1.1 、竖井平面尺寸综合闸井的尺寸及作业要求,确定竖井的净空尺寸为5. 8m*4.8m。 5.1.2、竖井施工前的准备竖井施工前,对施工场地范围内各种地下管线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并落实地质资料及各项防排水、降水、地表沉降等措施的准备情况。使施工人员对质量、安全标准、技术措施心中有数,责任落实到位,保证竖井开挖时各项工作有序进行。5.1.3、施工流程:5.1.4、竖井结构图5.8*4.8m竖井平面图1-1剖面图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