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何彦霏:资源型地区推进实现共同富裕的时代价值和现实路径资源型地区推进实现共同富裕的时代价值和现实路径何彦霏(山西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山西太原030006)摘要:资源型地区当前出现了经济发展滞后、区域内部差距逐渐拉大的新特点,是推进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亟须关注的重要区域。实现共同富裕不仅是马克思主义者关于构建共产主义社会的理论阐释,更是中国共产党人从“先富带后富”到“全民共同富裕”的价值追求和实践探索。资源型地区推进实现共同富裕既是经济任务,也是一项涉及社会公平、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挑战,对于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保障人民共享改革成果和丰富中国共产党探索实现共同富裕的实践历程意义重
2、大。因此,需要聚焦目标,立足实际,精准施策。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方面全方位着手,推进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统筹区域可持续高质量发展。关键词:资源型地区;中国式现代化;共同富裕;高质量发展中图分类号:F1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972X(2023)09-0106-08作者简介:何彦霏,法学博士,山西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政治经济学。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1,同时强调,“我们要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着力推进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128-29。资源型地
3、区推进实现共同富裕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全民共同富裕的关键一环,在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对于解决资源型地区发展不平衡,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和保障人民共享改革成果以提升民生福祉意义重大,更是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然要求。资源型地区在为保障好国家能源供给和推进全国发展中贡献了重要力量,但是近年来,由于资源的非可再生性使得资源型地区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新特点,已经不能完全适应我国当前推进实现全民共同富裕的目标要求。以中部典型资源型地区山西省为例,省会太原市2022年的GDP仅为5571.2亿元,而同为中部地区省会城市的武汉、长 沙、郑 州
4、 和 合 肥 则 分 别 为 18866.43 亿 元、13966.11 亿元、12934.7 亿元和 12013.1 亿元,太原市与其他中部城市的差距悬殊,位列中部省会城市倒数第一。即使是山西省内各地市之间的发展也存在较大差距,相较太原市,其余城市发展均处于较低水平,忻州和阳泉排在全省最后,分别为1500.6亿元和1012.9亿元,与太原市相差高达5倍。从人均GDP来看,全省排名最后的运城市48693元与排名第一的晋城市105322元相差近2.2倍,且远低于2022年山西省人均GDP的73675元。由此可见,作为资源型地区的典型代表,山西省不仅整体经济发展水平滞后,而且还出现了省域内发展差距
5、加大的问题。而经济发展的长期滞后也带来了社会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精神文化产业匮乏以及医疗、就业、养老等关乎民生方面的问题,阻碍着全民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因此,突破困境推进实现共同富裕,不仅是以山西省为代表的资源型地区全面转型、推进高质量发展的现实要求,更是全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和美好幸福生活、追求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进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的重要体现。当前理论界关于共同富裕的研究十分丰富,已有研究多从全国范围探究共同富裕的内涵2、宏观政策目标3、指标建构4、水平测度5等。关于共同富裕的实现路径现有文献多从机制治理6、资源金融税率和价格改革7、产业结构调整8、旅游资源开发9、数字金融技术
6、创新和运用10等产业发展视角进行研究。在针对资源型地区的研究方面,多数学1062023年第9期者从借鉴国外经验视角,如以美国的休斯敦与匹兹堡、挪威的斯塔万格和印尼的苏门答腊11为例,探寻资源型地区的经济转型发展之路,较少有学者以推进实现资源型地区共同富裕为研究对象探究新时代推动资源型地区共同富裕的意义及实现路径。基于此,本文立足典型资源型地区的特点,从推动共同富裕着手,探究当前资源型地区推进实现共同富裕的特殊内涵和时代价值,并基于“五位一体”建设要求,找寻资源型地区推进实现共同富裕的路径,对当前我国开启新征程,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资源型地区推进实现共同富裕的理论遵
7、循(一)共同富裕的理论基础1.“共同富裕”思想的初步构想与探索早在19世纪中叶,马克思、恩格斯在 共产党宣言 中就对共同富裕思想进行了首次描述:“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12随后,在 政治经济学批判(18571858年手稿)中,马克思又基于资本主义剩余劳动进一步提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将如此迅速,以致尽管生产将以所有的人富裕为目的。”13马克思、恩格斯从唯物主义历史观角度为人类实现共同富裕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不久,毛泽东就明确提出了共同富裕的目标,在其参与起草的 中共中央关于发展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决议 中提到:“党在农村中工作的最根本的任
8、务逐步实行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使农民能够逐步完全摆脱贫困的状况而取得共同富裕和普遍繁荣的生活。”14之后,“共同富裕”这一词汇开始广泛传播,仅1953年就在 人民日报 上出现了12次。随后,为了完善这一理念,毛泽东又从和平均等不等于共同富裕、共同富裕包含着吃得饱穿得暖的物质富裕和精神生活的富足以及实现全中国的共同富裕等方面全方位阐释了共同富裕思想。2.“先富带后富”对“共同富裕”思想的进一步丰富20世纪70年代末,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开始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进行反思和探索,并明确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
9、达到共同富裕”15的重要论断。同时,基于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发展特点的认识,邓小平提出了加速实现共同富裕的“捷径”,即可以让一部分人和地区凭借优势先富起来,然后带动其他地区“先富带后富”的阶梯式共同富裕道路。之后,江泽民基于高效率发展的要求,明确必须要着眼加快发展才能不断推进共同富裕的进程。胡锦涛在前几届领导人关于共同富裕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强调现如今的发展不应由某一个人或某一个阶层独占,而应该让全体人民共同享有,这是对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理念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3.“先富带后富”到“全民共同富裕”的转变与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基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内社会主要矛盾
10、转变以及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习近平总书记立足新时代发展特点,在共同富裕思想的基础上,结合新征程的实践要求,丰富和发展了共同富裕的理论和实践成果。不仅作出了以“全民共享发展”“既做大又分好蛋糕”以及“物质与精神共同富裕”为主要内容的理论阐述,而且进行了以脱贫攻坚消灭绝对贫困、以乡村振兴协调城乡建设、以中西部崛起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进而统筹区域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以协助周边友好国家共商共建共享的实践探索。这些重要理论与实践探索深刻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扎实推动共同富裕重要论述的人民中心思想、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和人类社会共同发展理念的鲜明特征,深刻回答了“为什么实现全民共同富裕”“什么是全民
11、共同富裕”以及“怎样实现全民共同富裕”等重要时代命题,为新征程上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提供了科学指导和行动指南。(二)资源型地区推进实现共同富裕的内涵释义实现共同富裕不仅是马克思主义者关于构建共产主义社会的理论阐释,更是中国共产党人从“先富带后富”到“全民共同富裕”的价值追求和实践探索。资源型地区推进实现共同富裕不仅有着深厚的理论基础,而且是资源型地区实现公平正义、保障社会稳定、促进区域发展和提升国家整体实力的实践要求。而推进实现资源型地区的共同富裕首先要了解什么是共同富裕,只有理解了共同富裕的一般内涵,才能摸清资源型地区推进实现共同富裕的特性和进程。单从概念上来讲,共同富裕一定是“共同”与
12、“富裕”的统一。这其中,“富裕”是前提和基础,是107何彦霏:资源型地区推进实现共同富裕的时代价值和现实路径生产力发展水平达到一定高度的标志,是社会物质财富极大丰富和精神财富不断积累的结果,它是反映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首要目标。作为共同富裕的精髓和要求,“共同”表明了社会主义国家所追求的共同富裕一定是全体人民都能够共享改革成果的富裕,是人人都有份的富裕,是“一个也不能掉队”的富裕。由此可知,共同富裕强调社会应该追求的目标是所有成员的共同发展和富裕。因此,它的一般内涵应该包含以下内容:一是平等和公正。共同富裕强调社会资源和机会的公平分配,确保每个人都有平等的机会参与社会和经济
13、活动,并从中获得公正的回报。二是贫富差距的缩小。共同富裕追求缩小贫富差距,确保社会上的财富和资源不是过度集中在少数人手中,而是更加平等地分配给广大人民。三是基本需求的满足。共同富裕意味着每个人的基本需求都能够得到满足,包括充足的食物、住房、教育、医疗和社会保障等。四是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共同富裕的概念还涉及对环境和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以确保当前和未来的世代都能够享有富裕和繁荣的生活。五是社会更加的自由包容。共同富裕强调社会的自由性和包容性,崇尚自由,尊重和接纳各种不同的背景和身份,确保每个人都有平等的机会和权利参与社会和经济生活。总的来说,共同富裕是一个强调公平、包容和可持续的社会发展目标,旨在推
14、进实现社会的整体繁荣和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资源型地区的共同富裕是共同富裕一般内涵结合资源型地区发展特点的共同富裕,其包含共同富裕的基本内涵,同时又有着鲜明的资源型地区特点。总体而言,新时代资源型地区推进实现共同富裕不仅是经济发展和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而且涉及社会和人文的全面发展和进步。因此,基于“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要求,可以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五个方面来更好地理解资源型地区的共同富裕:一是经济领域实现共同富裕。作为共同富裕的基础,经济发展和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是最为直观的共同富裕的表现形式。通过革新资源型地区旧有的经济发展模式,调整产业结构、创新经济增长方式实现资源型地区经济高
15、质量发展,从而提高地区居民的收入水平和生活品质。二是政治领域实现共同富裕。政府有效合理治理、政治清明和制度完善是资源型地区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后盾,也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前提。通过解决当地政府、企业和人民之间的问题,给共同富裕创造一个良好的政治生态环境。三是文化领域实现共同富裕。新时代的共同富裕不仅是物质层面的发展,更包括了文化精神领域的发展。资源型地区的文化共同富裕需要从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文化产业的丰富和发展及文化精神服务的完善和创新等方面着力,以此满足地区居民的文化需求并提高其文化素养和文化认同。四是社会领域实现共同富裕。社会主义国家追求的共同富裕也是“全面”的共同富裕,除经济、政治、文化领
16、域外,还包含教育、医疗、公共服务、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发展。这些领域的共同富裕旨在提高地区居民的整体素质,增强他们的归属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五是环境领域实现共同富裕。生态环境是资源型地区绿色发展的重要生命线,更是与每个人息息相关的公共资源。实现环境的共同富裕旨在改善地区居民的生态环境,提高其健康状况,促进资源型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概言之,资源型地区共同富裕的内涵不能仅从单一的经济发展角度来理解,而要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等多角度综合探寻。需要从全局和长远出发,寻找实现共同富裕的途径和措施,以实现资源型地区社会的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创造出一个更加和谐、稳定和可持续的资源型地区发展模式。二、资源
17、型地区推进实现共同富裕的时代价值共同富裕是一个重要的社会发展目标,特别是对于资源型地区来说,推进实现共同富裕不仅是一项经济任务,更是一项涉及社会公平、环境保护和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挑战。资源型地区推进实现共同富裕对于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保障人民共享改革成果和丰富中国共产党探索实现共同富裕的实践历程意义重大。(一)促进了资源型地区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资源型地区推进实现共同富裕既是一项重要的社会目标,也是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众所周知,资源型地区以其丰富的自然资源而闻名,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由于过度依赖资源也不可避免地产生了一系列问题,如经济结构单一、环境破坏严重、贫富差距拉大等,这些都不利于经
18、济的高质量发展。因此,资源型地区在推进实现共同富裕的过程中往往会优化经济发展方式,推进产业结构升级,缩小贫富差距,这对于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1082023年第9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首先,资源型地区在推进实现共同富裕的过程中促进了其经济结构的优化和升级。传统意义上,资源型地区由于过度依赖资源,导致了产业结构单一,使得其经济发展存在脆弱性和不稳定性。资源型地区通过推进实现共同富裕,可以促使其经济结构多元化发展,减少对资源的依赖,推进新兴产业的崛起,进而促进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其次,资源型地区在推进实现共同富裕的过程中激发了其创新和科技进步的活力。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意味着资源的公平利用和合理分配,可为
19、广大人民提供平等的发展机会。这种平等的发展机会也会激发更多人发挥创造力和创新精神,进而推进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同时,通过引入新技术、提升产业智能化水平,资源型地区能够实现生产效率的提升,进而推进经济向高质量发展转型。再次,资源型地区在推进实现共同富裕的过程中缩小了当地的贫富差距,将有助于社会和谐稳定。贫富差距过大是社会不稳定的重要原因之一,资源型地区在推进实现共同富裕的过程中,通过改善社会的分配机制,提高收入分配的公平性,能够减少贫困人口的数量,提高低收入人群的生活水平,将进一步推动社会公平与正义目标的实现,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最后,资源型地区在推进实现共同富裕的过程中推动了当地的可持续发展。
20、资源开发和利用的不合理往往伴随着环境破坏和生态恶化,这对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构成了巨大的威胁。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意味着资源的绿色开发和可持续发展,这要求资源型地区在开发过程中要注重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通过引入绿色技术和可持续的经营模式,实现资源型地区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减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为未来的发展提供更好的基础,进而推进其可持续发展的实现。资源型地区在推进实现共同富裕的过程中,通过推进创新和技术进步、加强区域合作和政策协调、实施可持续资源管理和环境保护措施以及提高人力资本和教育水平等因素的综合应用,不仅可以促进经济增长和产业升级,增进民生福祉和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而且政府、
21、企业和社会各方共同努力为资源型地区的高质量发展创造的良好环境和条件,将有利于促进资源型地区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二)保障了资源型地区人民共享改革成果维护人民利益、实现人民愿望、增进人民福祉是社会主义国家保障人民群众主人翁地位的内在要求。资源型地区在推进实现共同富裕的过程中,对于保障资源型地区人民共享改革成果,增进人民福祉,最终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具有重大意义。首先,资源型地区推进实现共同富裕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资源型地区推进实现共同富裕,要始终将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关注人民的生活品质和发展需求,通过加大经济投入,提升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人民的生产生活条件,从而提高人民的获
22、得感、归属感和幸福感。其次,资源型地区推进实现共同富裕过程中的产业转型升级可为人民共享改革成果提供更多机会。通过发展多元化产业,不仅可以提高资源型地区的经济适应能力和竞争力,还可以鼓励资源型企业革新技术创新发展,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培育新兴产业接续发展,进而提高资源型地区的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为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提供更多机会。再次,资源型地区推进实现共同富裕可促进本地区教育和人才工作的开展。资源型地区在推进实现共同富裕的过程中会需要更多的人才和技术支撑,这也意味着不仅要加大对本地教育事业的投入,提高教育质量,培养本地区更多具有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的人才,而且还要加大人才吸引政策,引导人才向资
23、源型地区流动。最后,资源型地区在推进实现共同富裕的过程中改善了人民的生活环境,提高了人民的生活质量。资源型地区的发展往往伴随着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这不仅影响了人民的生活质量,也威胁到了资源型地区的可持续发展。资源型地区推进实现共同富裕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污染物排放,推进资源型产业绿色转型,加大生态修复和保护力度。只有保护好生态环境,才能为资源型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这将为人民提供一个更加舒适美丽的生活环境,从而提高生活质量。资源型地区推进实现共同富裕,不仅是社会公平正义的体现,也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追求和不断满足人民对于美好生活需要的必然要求。资源型地区在推进实现共同富裕的过程中
24、将为人民群众的发展提供更多的机会和帮助,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更大的动力和支撑,形成协同发展的良好109何彦霏:资源型地区推进实现共同富裕的时代价值和现实路径局面,缩小贫富差距,让更多的人民能够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提高人民群众的归属感和获得感,增强社会稳定和和谐。(三)丰富了中国共产党推动共同富裕的实践历程共同富裕是中国共产党追求的目标,它代表了党对人民福祉的承诺,是党践行初心使命的深刻体现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要求。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我国在经济发展方面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就,但同时也面临着发展不平衡、区域差距较大的问题,特别是一些资源型地区在发展过程中遇到了困难和挑战。因此,资源型地区推进实
25、现共同富裕是党中央把握发展阶段新变化的重要实践探索,有利于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扎实推动共同富裕。首先,在经济层面推进资源型地区实现共同富裕有利于促进全国经济的均衡发展。资源型地区的发展不仅能够提升地区经济水平,还能够推进全国经济的均衡发展。通过加强对资源型地区经济的开发与创新,可以使其实现从资源优势向技术优势和产业优势的转变,从而推进资源型地区实现可持续发展并为全国经济增长注入新动力。其次,在社会层面推进资源型地区实现共同富裕有利于促进社会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资源型地区的发展不仅关乎经济繁荣,更关乎人民生活质量的提升。通过改善资源型地区居民的教育、医疗、养老、社会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可以提升
26、他们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增进社会稳定和和谐。最后,在政治层面推进资源型地区实现共同富裕能够巩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基础。推进资源型地区实现共同富裕的实践能够增强人民对党的信任和支持,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推进社会主义事业的长远发展。同时,资源型地区推进实现共同富裕也能够缩小贫富差距,协调区域发展,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实现社会全面进步和和谐发展,有利于维护党中央的领导和政权的稳定。带领全体人民实现共同富裕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实践历程中的重要环节。资源型地区推进实现共同富裕不仅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共同富裕的相关重要理论,而且是中国共产党领导资源型地区人民探索实现共同富裕实践历程的生动范例,必将载入社会主义国家促
27、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史册。三、资源型地区推进实现共同富裕的路径选择资源型地区如何实现共同富裕,不仅是一种价值追求,更是解决现实问题的实践要求。基于当前资源型地区共同富裕的内涵实质,需要立足“五位一体”角度,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路,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进行梳理,逐渐探索出一条政府治理清明、经济充满活力、文化发展繁荣、社会服务健全、生态环境优美的资源型地区共同富裕之路。(一)推进政府善治能力建设,为资源型地区共富提供优良政策环境资源型地区推进实现共同富裕离不开政府的善治和合理制度的保障。高效的政府治理和完善的制度体系可以提供优良的行政服务和稳定的政策环境,对于建立公正透明的市场
28、秩序,确保资源配置的效率和公平,增强投资者信心,吸引更多资源的流入,进而提升资源型地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推进实现资源型地区共同富裕意义重大。这就需要:一是完善配套政策,建立长效机制,分类施策。基于资源的特性,资源型地区政府应建立科学的资源产权制度、合理的资源补偿机制、制度化的资源收益机制、多元化的资源共享机制、高效率资源运用的监测评估机制以及资源开发主体保护环境的责任义务机制等。同时要进一步落实新兴产业培育扶持机制,聚焦接续替代产业平台和跨区域基础设施等重大项目,既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又要积极争取更多政策倾斜,推进接续替代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二是加强党的领导和基层党组织建设。乡村振兴、
29、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都是新时代推进实现共同富裕的伟大实践,这些实践之所以取得胜利,一个关键因素就是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充分发挥了基层党组织的作用。资源型地区在推进实现共同富裕的过程中更要始终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围绕党和国家制定的目标任务,结合实际情况,明确工作重点,有针对性地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在推进实现共同富裕的过程中积极发挥党组织优势。同时,还需要建立一支具有政治意识强、专业能力精、道德素养高,适合资源型地区转型发展需要的干部队伍。三是加强政府的社会治理能力建设。政府的社会治理能力不仅是衡量政绩的重要指标,更是影响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居民生活质量等涉及共同富裕目标实现以及实现程度的
30、直接要素。通过加强社会组织建设、优化1102023年第9期公共服务、推进法治建设和提升信息化水平等措施,能够有效应对政府社会治理中存在的问题,推动政府在社会治理的过程中向着更加科学、民主、高效的方向发展。(二)顺应新时代经济发展规律,构建资源型地区高质量发展新格局资源型地区推进实现共同富裕需要在经济上下功夫,既要顺应新时代经济发展规律,构建高质量经济发展格局,又要兼顾资源型地区经济发展特点,制定适合的经济发展策略,推进资源型地区共同富裕目标早日实现。这就需要:一是继续发展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公有制经济在资源配置中对国有经济具有宏观调控作用,一定规模的国有经济能
31、够较快且集中地动员社会资源投入某个地区或者某个行业,优化经济布局,这是其他经济成分不可比拟的效率优势。资源型地区往往也是国有资源较集中的地区,可以充分发挥政府引导和调节的宏观调控作用,推进资源型地区的产业转型升级或者横向经济联合,形成区域经济或者行业经济的协作和优势互补,最大限度地协调区域经济发展,推进实现共同富裕,防止出现两极分化。二是遵循规律制定适合资源型地区经济发展特点的高质量发展策略。科学把握资源的非可再生性特点,遵循资源型地区的经济发展规律,既积极探索资源开采与下游行业的耦合发展,提高资源加工和价值增值的能力,又要调整优化经济结构,拓宽多元化的产业链条,减少对单一资源的依赖,同时要加
32、强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提升资源的利用效率和环境保护,推进资源型地区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可持续健康发展。三是探索产业结构从“一业独大”向“多业并举”转变。“一业独大”给资源型地区带来了经济发展的红利,使部分行业、部分人群在短时间内积聚财富,但也造成了经济发展的不均衡,阻碍了推进实现共同富裕的步伐。因此,一方面要改造传统产业,对于过去那些效率低、成本高、环境污染大且没有竞争优势的传统资源型产业,要建议其主动退出,而对于仍有优势的传统资源型产业要进行升级改造,走低碳、绿色、科技、智能发展道路。另一方面要发展新兴产业,激发创新活力,聚焦新兴前沿技术的突破与应用,在新技术、新材料、新能源、人工智能、生命
33、健康等战略前沿领域部署一批未来产业,探索发展既有国际市场前景又有资源型地区比较优势的新兴产业。(三)落实人民至上的文化理念,推进实现资源型地区精神共同富裕中国式现代化发展道路所追求的共同富裕包含作为物质生产财富的富裕和更加深邃丰厚的精神财富的富裕。资源型地区在促进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不仅要注重物质财富的富裕,从长远发展看,更要注重精神文化的富裕。这就需要:一是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导向。资源的开发利用本质上是为了更好地满足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需要、保障人民权益以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因此,以人民为中心也就意味着资源在开发利用过程中,要始终将人民的利益、福祉和发展需求放在首位,确保资源的开发不会
34、损害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存环境。同时要重视资源利益的分享,尽可能保证资源型地区人民能够参与和共享资源所带来的福利,确保资源开发的利益能够惠及广大人民群众,在这一过程中,还要注重人民的发展和自我价值的实现。二是强化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思想价值基础。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思想价值是建立于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人民利益至上和共同发展理念、社会主义公平正义价值观等基础之上,旨在强调全民参与、共同分享,体现社会公平公正、共建共享、互助合作的价值。其为推进实现社会主义共同富裕提供了思想指导和行动指引。三是培育健康的生活方式,塑造正确的价值追求。通过宣传教育弘扬健康、平衡、可持续的生活理念,提倡绿色消费观念,引导人民选
35、择健康的生活方式,鼓励人们积极参与社区和公益事业,培养社会责任感和共享精神,从而形成正确的价值追求。从长远看,正确的价值追求是逐步向共产主义社会过渡、奠定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和重要价值保障,能为推进实现共同富裕注入强大的精神动能。(四)完善社会基础设施建设,增进资源型地区人民群众的生活福祉社会基础设施的建设、公共服务的提供和社会保障体系的健全直接关乎人民的幸福生活。当前,社会主要矛盾已经发生变化,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需要也更加强烈,只有不断完善社会基础设施建设,增进民生福祉,才能真正推进实现资源型地区的共同富裕。这就需要:一是完善资源型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普惠性公共服务
36、水平。围绕人民在111何彦霏:资源型地区推进实现共同富裕的时代价值和现实路径衣食住行等方面的需求,加大对资源型地区相关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和人才培养力度,整体规划,科学布局,如强化食品安全保障人民的生命健康安全,更新改造老旧破损小区提高人民的住房条件,完善交通设施建设改善群众出行条件,提供更多样的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一批博物馆、纪念馆和教育示范基地等满足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等,推进涉及民生需要的社会基础设施建设提质增效。二是提高资源型地区的整体教育水平,缩小区域、城乡、校际的差距。资源型地区往往存在人才匮乏的问题,应集中精力聚焦提高本地的教育水平上。一方面要确保教育资源在各地区的分配上更加公平。特
37、别是涉及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经费、基础设施、教学设备等资源的分配要更加注重公平,以确保各地区的学生都能够享受到优质均衡的基础教育。另一方面要注重培养本地区高等教育阶段的人才。在高等教育阶段有针对性地培养适合本地发展需要的人才,通过相关政策措施积极引导和鼓励优秀毕业生留在当地工作和发展。三是健全资源型地区医疗、就业、养老等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医疗保障方面,通过建立全面覆盖的医疗保险制度,使人们可以享受到基本的医疗服务和药物保障;就业保障方面,通过提供良好的就业机会和公平的劳动环境,使人们能够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从而增强社会的凝聚力和稳定性;养老保障方面,通过完善养老金制度、建立社会福利机构,
38、为老年人提供经济上的保障和社会上的支持,使他们能够享受晚年的安宁和幸福。总之,要加快补齐医疗、就业、养老等短板弱项,以增进人民福祉。(五)厚植高质量发展生态底色,加快推进资源型地区绿色转型发展如何修复和创新资源型地区的绿色发展问题也成了制约资源型地区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因素,亟须关注和解决。在落实“两山”理论和建设宜居绿色环境的背景下,全方位推进资源型地区绿色发展,面临着既要继续完成已有生态环境的修复治理,尽快恢复绿色生态环境,又要夯实基础、加快探索高质量发展需要的绿色生产方式的迫切需求。这就需要:一是推进资源型地区生态环境修复治理工程建设。针对资源型地区已经出现的环境问
39、题,持续开展土地绿化行动,推进具有代表性的绿色生态建设项目,实施地质灾害隐患治理、矿山周边天然林保护、矿山损毁土地植被恢复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通过生态环境修复,恢复植被覆盖,改善土壤质量,提升水资源管理和保护,减少环境污染。二是探索资源型地区高质量发展需要的绿色生产方式。充分利用新技术、新能源、新设备推进资源能源绿色开发,因地制宜壮大绿色经济。这包括促进清洁能源开发利用、推广节能环保技术、加强环境监管与治理,以及推进循环经济模式等。通过绿色生产方式,资源型地区可以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保护的良性互动,推进环境友好型产业转型、优化资源利用、减少污染排放,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三是营造生态宜居环境,打造
40、城市绿色品牌。要统筹地下资源能源开发与地上城镇的发展,推进资源绿色开发和城市生态宜居建设并举工程,打造资源型地区城市绿色品牌。可以鼓励市民参与环境保护和绿色行动,推行垃圾分类和资源回收利用;提倡节能减排,倡导绿色消费,推进全社会形成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开展城市历史文脉保护工程,打造具有特色的城市品牌;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增加绿地面积,建设公园和花园,大力推进绿色生态宜居城市的更新改造,等等。四、结语资源的非可再生性预示了资源型地区的发展困局,如何破解发展瓶颈,实现转型跨越一直是世界资源型地区探索可持续发展面临的共同问题。不同于西方国家资源型地区的转型发展,我国的资源型地区发展有着实现共
41、同富裕这一更加深远的目标。资源型地区推进实现共同富裕不仅是“先富带后富”达到“全民共同富裕”的理论阐释,更是解决资源型地区转型发展的极具现实意义的实践探索。可以说,资源型地区推进实现共同富裕既是经济任务,又是一项涉及社会公平、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挑战,对于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保障人民共享改革成果和丰富中国共产党探索实现共同富裕的实践历程意义重大。因此,需要立足实际,结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目标要求,从国际国内的丰富实践中找寻资源型地区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方法,加快推进经济转型,缩小与非资源型地区的差距,最终实现政治清明、经济腾飞、文化繁荣、社会和谐、生态美丽的资源型地区共同富裕目标。1
42、122023年第9期Research on the Times Value and the Realistic Paths Striving for Common Prosperityin Resource-based RegionsHE Yan-fei(School of Marxism,Shanxi University,Taiyuan 030006,China)Abstract:At present,resource-based regions have the new characteristics of lagging economic developmentand graduall
43、y widening gaps within regions,and they are important areas that urgently need attention to promotemodernization of striving for common prosperity for all people.Striving for common prosperity is not only a theoretical interpretation of Marxists on building a communist society,but also the value pur
44、suit and practical explorationof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from“first prosperity leads to prosperity later”to“common prosperity for all”.Striving for common prosperity in resource-based areas is not only an economic task,but also a major challenge involving social equity,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
45、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which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promoting high-quality economic development,ensuring that the people share the fruits of reform,and enriching theChinese Communist Party s practice of exploring and striving for common prosperity.Therefore,it is necessary totarget the prob
46、lem,based on reality and implement precise policies.An all-round approach should be taken in thepolitical,economic,cultural,social and ecological aspects to promote the sharing of the fruits of reform and development,and to coordinate sustainable and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in the region.Key words:
47、resource-based regions;Chinese-style modernization;common prosperity;high-quality development(责任编辑:李春梅)参考文献:1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22.2郁建兴,任杰.共同富裕的理论内涵与政策议程J.政治学研究,2021(3):13-25+159-160.3张来明,李建伟.促进共同富裕的内涵、战略目标与政策措施J.改革,2021(9):16-33.4陈丽君,郁建兴,徐铱娜.共同
48、富裕指数模型的构建J.治理研究,2021,37(4):5-16+2.5王军,朱杰,罗茜.中国共同富裕发展水平测度及时空演变特征研究J.当代经济管理,2023,45(6):51-60.6邢占军,张丹婷.分层衔接:迈向共同富裕的相对贫困治理机制J.探索与争鸣,2022(4):133-140+179.7潘文轩.超越再分配调节:对税收促进共同富裕作用的全景认识及政策建议J.财经理论与实践,2022,43(3):68-77.8林淑君,郭凯明,龚六堂.产业结构调整、要素收入分配与共同富裕J.经济研究,2022,57(7):84-100.9李军明,李军.传统村落旅游推进共同富裕的三次分配机制研究J.西南民族
49、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3,44(3):200-207.10崔婕,李瑞田,韩启春.金融科技助力实现共同富裕基于数字普惠金融赋能视角J.经济问题,2023(5):1-8+118.11孙晓华,郑辉.资源型地区经济转型模式:国际比较及借鉴J.经济学家,2019(11):104-112.1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二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42.1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八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00.14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六卷M.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442.15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编.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73.113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