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24时计时法教学设计 学校:清水双沟小学 备课人:钱光梅一、教材分析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下册中P82到84的24时计时法,此课内容属于数与代数常见的量。由于学生平时很少使用24时计时法,因此在用24时计时法表示下午几时或晚上几时,学生往往感到不太习惯。抽象的时间概念的理解离不开活动,学生知识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实践。所以我们在学有关时间知识的时候,应不时的让学生接触时间的应用,在不断的生活应用中提高学生的能力,而且我们在教学中应尽量培养学生收集有关时间信息的习惯,了解更多关于时间的知识。教学时,应加强学生对生活的感受和对钟面的观察,生活感受是
2、学生主体感知意识,就是一些超市、商场、书店等的营业时间要让学生在平时进行有意关注;对钟面的观察是我们当教师的客体准备,就是说教师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观察一日这时针正好走两圈,并让学生体会钟面外圈与内圈的数的关系,从而让学生积累丰富短时间的表象,进而学习24时计时法。二、教学对象分析 三年级学生的年龄思维方式正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时间单位是比较抽象的计量单位。小学低年级学生只能理解和掌握那些与他们的实际生活最接近的时间单位,如我们每天在钟面上都能看到的时、分等。学生在每天日常生活中,看节目预告、作息时间表等,已经接触到了24时记时法的时间表示方法,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
3、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入手,使学生能够很快进入到新课程的学习中。在练习的设计中,也紧密地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不仅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而且能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学习数学很重要。 三、教学策略及教法设计 依据数学课程标准中“变注重知识获得的结果为注重知识获得的过程”的教育理念,我以学生发展为立足点,以自主探索为主线,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运用设疑激趣直观演示等教学方法。以引发认知冲突,引入新课;引导学生自己确立目标,自主探究;联系生活,解决问题;总结收获,掌握方法的过程,让学生全面、全程地参与到每个教学环节中,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 教学内容: 三年级数学下册24时计时法(教材第82页84页)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1日=24时。理解24时计时法与12时计时法的不同之处。能正确地运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并会进行两种计时方法的相互转换。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并结合日常生活中熟悉的场景,认识24时计时法。 3、情感与态度:学生体会到时间的重要性,从小养成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教学重点:理解24时计时法与普通计时法的不同之处。会用两种计时法表示不同的时刻。教学难点:会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突破方法:结合具体情境,讲练结合,学生探索。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论法、提问法、演示法、小组讨论法。教具、实验情况:课件
5、、两人一钟面模型。教学过程:一、引入 1你们喜欢猜谜语吗?(出示谜语)2出示钟面图,引导学生说在生活中的用处。3 复习就知:(1)、1小时=( )分 1分=( )秒 1年=( )月 1天=( )小时(2)、相互说一说你每天的作息时间。4如何区分新的一天呢?5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种记时法是如何来记录一天的时间的。板书课题:24时计时法设计意图本环节充分利用了学生已有的信息,初步感知时间, 充分利用课本这一教学资源,对学习新课作了铺垫。二、新授(一)认识24时记时法(出示钟面回答问题)1.时针在钟面上走一圈是多少小时?2、12小时是一天吗? 3、一天有多少小时?4、通过观察,在一天的时间里,你发
6、现了什么?5、小组讨论并汇报结果使生明确:(1)第一圈从夜里12时(也就是0时)到中午12时,是12小时;(2)第二圈从中午12时到夜里12时(也是第二天的0时)也是12小时。(3)在一日(天)的时间里,钟表上时针正好走两圈,共24小时。(4)24时计时法是从0时到24时的计时法,通常叫做24时计时法,换句话说就是把时针走第二圈时,时针所指的钟表上的数分别加上12 。这样下午1时、2时、3时11时、12时分别叫做13时、14时、15时23时、24时。6、出示普通计时法和24时计时法的对比表格,加深学生对两种计时法的区别。使生进一步理解计时法的方法:(1)普通计时法转化成24时计时法的方法 :把
7、普通计时法转化成24时计时法,上午的时刻转化时只需去掉“上午”二字即可;下午的时刻转化时去掉“下午”二字,再在数值上加上12即可。(2)24时计时法转化成普通计时法的方法:在把24时计时法转化成普通计时法时,上午的时刻转化时只需加上“上午”二字即可,下午的时刻转化时加上“下午”二字,再在数值上减去12(减去上午的12小时)即可。设计意图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此环节正是在学生感知生活经验和讨论交流的基础上总结出普通计时法和24时计时法的区别及方法。7、反馈练习 (1)24时计时法表示,你是怎样知道的。 上午900 900 下午100 1300 晚上900 2100(2)我会学我会做8、
8、说一说:谁知道哪些地方用24时计时法来表示时间吗?(课件展示) 引导学生思考:我下午3点就赶过来了,怎么还是晚了呢?三、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爸爸到昆明出差,11:00从禄丰出发,下午1:00到达昆明,汽车每小时行驶55千米,禄丰到昆明有多远?引导学生思考你得到了哪些信息?如何解答?1、 考考你 2、填一填设计意图此环节通过学生的独立操作,培养学生的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组间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四、 全课总结: 经过今天的学习,大家有什么收获?五、从古至今对时间记作的展示。 时间,每天得到的都是24小时,可是一天的时间给勤勉的人带来智慧与力量,给懒散的人只能留下悔恨。 鲁迅六、 布置作业: 必做题:练习十八 第1题 选做题:练习十八 第3题七、板书设计: 24 时 计 时 法 普通记时法 24时记时法 上午900 900 下午100 1300 晚上900 2100 夜里1200 2400(第二天0000)八: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