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毕业设计(论文)材料之二(2)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题目: 壳体的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 课 题 类 型: 设计 实验研究 论文 学 生 姓 名: 学 号: 专 业 班 级: 材料07学 院: 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指 导 教 师: 开 题 时 间: 2011 年 3 月 4 日2011 年 3 月 4 日一、毕业设计内容及研究意义1、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本次毕业设计的课题为壳体的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根据所给的壳体零件图,分析冲压件的工艺性,采用弯曲、拉深等成型工艺方案,确定毛坯尺寸、形状和下料方式,并大致计算出材料的耗损量。然后确定冲压类型和结构方式,进行必要的工艺计算,根据计算结果确定压力机
2、型号。设计出模具的总体结构,绘出草图,而后根据草图绘制模具总装配图及主要成型部件的零件图。学习和熟练掌握计算机制图软件Autocad,完成本次冲压模具设计的所有制图。2、本课题目的和意义课题中的工件为形状较为简单的壳形件,有落料、弯曲、拉深等成型工艺,做起来有一定的难度。但可以较全面的综合运用和巩固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等课程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培养从事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的初步能力。通过该设计可以培养我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了解和熟悉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的一般步骤,更深入的认识冲压模具零件的设计和加工过程,达到“知己知彼”的效果。通过该设计可以培养我在模具设计过程中认真负责、踏实细致的工作作风
3、和严谨的科学态度,强化质量意识和时间观念,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设计过程中还将用到CAD制图软件来完成模具图形的绘制,无形中又让自己对CAD有更深入了解和掌握。二、毕业设计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1. 模具行业的发展现状现代模具工业有“不衰亡工业”之称。世界模具市场总体上供不应求,市场需求量维持在600亿至650亿美元,同时,我国的模具产业也迎来了新一轮的发展机遇。近几年,我国模具产业总产值保持13%的年增长率(据不完全统计,2004年国内模具进口总值达到600多亿,同时,有近200个亿的出口),到2005年模具产值预计为600亿元,模具及模具标准件出口将从现在的每年9000多万美元增长到2005年的
4、2亿美元左右。单就汽车产业而言,一个型号的汽车所需模具达几千副,价值上亿元,而当汽车更换车型时约有80%的模具需要更换。2003年我国汽车产销量均突破400万辆,预计2004年产销量各突破500万辆,轿车产量将达到260万辆。另外,电子和通讯产品对模具的需求也非常大,在发达国家往往占到模具市场总量的20%之多。目前,中国17000多个模具生产厂点,从业人数约50多万。1999年中国模具工业总产值已达245亿元人民币。工业总产值中企业自产自用的约占三分之二,作为商品销售的约占三分之一。在模具工业的总产值中,冲压模具约占50%,塑料模具约占33%,压铸模具约占6%,其它各类模具约占11%。目前,国
5、外先进工业国家模具标准化生产程度已达70%80%,模具厂只需设计制造工作零件,大部分模具零件均从标准件厂购买,使生产率大幅度提高。模具制造厂专业化程度越不定期越高,分工越来越细,如目前有模架厂、顶杆厂、热处理厂等,甚至某些模具厂仅专业化制造某类产品的冲裁模或弯曲模,这样更有利于制造水平的提高和制造周期的缩短2. 模具行业的发展趋势模具行业结构调整和体制改革步伐加大,主要表现在,大型、精密、复杂、长寿命、中高档模具及模具标准件发展速度高于一般模具产品;塑料模和压铸模比例增大;专业模具厂数量及其生产能力增加;“三资”及私营企业发展迅速;股份制改造步伐加快等。从地区分布来看,以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
6、为中心的东南沿海地区发展快于中西部地区,南方的发展快于北方。目前发展最快、模具生产最为集中的省份是广东和浙江,江苏、上海、安徽和山东等地近几年也有较大发展。我国模具产业除了要继续提高生产能力,今后更要着重于行业内部结构的调整和技术发展水平的提高。结构调整方面,主要是企业结构向专业化调整,产品结构向着中高档模具发展,向进出口结构的改进,中高档汽车覆盖件模具成形分析及结构改进、多功能复合模具和复合加工及激光技术在模具设计制造上的应用、高速切削、超精加工及抛光技术、信息化方向发展。三、毕业设计工作计划第1、2周 根据毕业设计课题,查阅相关资料,初步确定技术方案,写开题报告。第3周 查阅并收集相关中英
7、文资料,翻译与课题内容相关的外文论文一篇。第 4 周 熟悉冲压件零件图,确定冲压工艺方案第5至7周 确定冲压模具的总体设计方案,工艺设计与工艺计算第8至9周 设计选用模具零部件,绘制冲压模具总装草图)。 第10至11周 绘制模具零件图和总装图。第12至13周 根据设计要求,按要求撰写设计论文。第14周 根据老师的指点修改论文。第15周 答辩。四、主要参考文献1 黄玉滨.多工位冲压拉伸模设计J.模具技术.2006 (2)2-5.2 辛舟,龚俊,赵学,等.落料拉伸冲孔翻边复合模设计J.模具技术, 2002, (3): 13-14.3 王绪芳.异形垫圈落料冲孔复合模具设计J.锻压技术.2006, 3
8、1 (4): 64-65. 4 王兴辉,孙东旺. 压铁落料拉深冲孔复合模设计J.锻压技术.2008, 33 (3).5 梁军生,袁联富,谭平宇.汽车前灯座三角盘硬质合金多工位级进模设计J.模具工业,2000,26(10):17-19 6 辛舟,龚俊,赵学,黄建龙. 落料拉伸冲孔翻边复合模设计J. 模具技术, 2002,(03).7 杨长顺.冷冲压模具设计M. 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19948 唐建生,陆茵. 汽车刹车片钢背落料凹模结构及制造工艺设计J. 锻压技术, 2008,(01) . 9 R. Hambli, Blanking tool wear modeling using the fi
9、nite element method,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chine Tools & Manufacture, 41 (2001) 1815-1829. 10 J. F. Archard, Contact and Rubbing of Flat Surfaces Journal of Applied Physics, Vol. 24, pp. 981-988, 1953. 11 Schmidt R A, Birzer F, Hofel P, et al. Cold forming and fineblanking, a handbook on cold processing, steel material properties, part design M. Munchen: Carl Hanser Verlag, 2007.指导教师意见 签名: 月 日教研室意见 教研室主任(签章): 月 日评审小组意见 参加评审人员(签字): 月 日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