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学生探究性学习能力培养之我见新的时代,社会各个领域都在鼓励人们进行创新。学校教育也是如此,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了要大胆的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要达到这一目的,个人认为,在进行创新能力培养的过程中,应该把学生探究性学习能力培养放在首位。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得去发挥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精神。那么,应如何培养学生的探究性学习精神呢?下面笔者结合近年来的教学实践,略谈几点做法。一、做自主探究的引导者,鼓励学生探究长期以来,传统师生关系都是一种不平等的关系,教师不仅是教学的控制者、教学内容的制定者和学生成绩评判者,而且还是绝对的权威者,教师也习惯了根据自己的设计思路进行教学,总是千方百计地将学生虽不大规范但却正
2、确、甚至是有创造性的见解按自己的要求“格式化”,从而抹杀了学生的个性,也使他们的创新火花熄灭在萌芽状态。教师这种观念的偏差带来了教学行为的错位,从而难以提高教学效率,达到教学目的。究其原因,责 任在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是学生自主探究的引导者,而是教学程序的控制者。由此可见,教师做自主探究的引导者,鼓励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是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精神的关键。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不再作为知识的权威将预先组织的知识体系传递给学生,而应与他们共同探究知识;学生不再仅作为知识的接受者,被动听从教师的指令,而具有高度的自主性,以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
3、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教师应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转向“平等中的首席”。在教学中,我将自己置身于“导演”的位置,根据中学生表现欲强的特征,尽力创设适合的情景,引导学生积极自主地参与音乐课堂活动,并“扮演角色”。这样,既尊重了学生的个性,也充分调动了他们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积极性,使之真正参与到学习中去,将师生的“导”与“演”的关系表现得淋漓尽致。二、做愉悦氛围的创造者,帮助学生探究宽松、愉悦、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有助于消除学生的紧张、恐惧心理,使他们在课堂上敢想、敢说、敢做,并愿意自主探究,开动脑筋,从而展开思维的翅膀,展示个性才华。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就要做愉悦氛围的创造者,为学生探究搭建一个好的平台
4、。首先,确立自主探究学习课堂的师生关系,要在师生间建立一种真正的平等、互助、互爱、互动的关系,教师就要做好学生的导师,并充当他们的益友。同时,还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乐于听取学生对问题的不同见解,以民主的方式接纳学生的意见。为愉悦氛围定下情感基调。其次,始终注意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学生学习知识,掌握技能是在知、情、意、行的共同作用下进行的、是智力因素和情感因素和谐作用的过程。因此,教师的一言一行,一笑一颦,都将影响学生的情绪和课堂气氛。如果板着面孔说教,必将使学生“敬而远之”,也就难以构建和谐的课堂气氛。第三,在教学语言的运用上,除了幽默风趣、妙趣横生之外,还应重视语言的亲和力,参与性和
5、延展性,使教学语言具有感染力、鼓动性、启发性,使课堂回味无穷,达到余音绕梁的效果。三、做学习方法的指导者,让学生大胆探究要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自主探究性学习,就要注重方法的指导。达尔文曾说过:“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授人以鱼,供一餐之需,教人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这也就是新课程注重过程与方法的教学理念。有了可学的方法,才能使学生处于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中,才能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四、 做学习效果的评价者,让学生享受探究的喜悦“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要使学生乐于参与自主探究音乐学习活动,就要建立起科学有效地评价机制,使学生经常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在教学中,我注重使探究的过程与探究的结果并重,以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为主,将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自我评价和学生相互评价结合起来,从而实现音乐评价的多元化,体现了开放性、动态性和综合性。让学生在评价中体验成就感的快乐,在评价中享受探究的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