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让青春在这里闪光【铸师魂演讲稿】★
师魂在这里闪光
——记县师德标兵高桥小学黄柏村校李小英老师
头顶蓝天,脚踏大地,仰望星空,俯视苍海,总觉人是渺小而脆弱的。因为人的渺小,我必须加倍的努力,为大山里的孩子多做一些有益的事情----李小英常常这么说道。
在海拔800多米的高桥小学黄柏村校,有一位四十八岁的女教师李小英,她多次放弃调入中心校的大好机会,三十年如一日,始终坚守在大山深处的黄柏村校里,教书育人。三十年来,她全身心地投入工作,她所带班级班风正,学风浓,学生个个文明守纪,积极上进,教学业绩期期领先,为山区教师做出了表率。三十年来,她坚持用爱
2、心和责任,呵护着每一位学生,赢得了干群和家长的信赖。这里的每一个父老乡亲都会讲诉她勤奋工作、关爱学生、无私奉献的感人故事。
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黄柏村校的条件十分艰苦:教室破旧,寝室窄小,交通不便;冬天,寒风刮得手皮开裂,冻得脸上、手上、脚上全是冻疮。但三十年来,李小英老师克服重重困难,全身心地投入工作,呵护学生,赢得了大山里群众的信任,所教班级从没少于60人,最多时达82人。家长总是说:“把孩子交给李老师,我们放心。”
李老师热爱每一个学生。她常常说。“每一个孩子都是我的手心肉呀。”不管他们的成绩好坏,不管家庭贫富,不管个性如何,表现怎样,她都不厌其烦的关心、帮助、教
3、育。有的孩子离学校远,不回家吃午饭,李老师就当起了炊事班长,给孩子们煮饭、烧汤菜。孩子们的衣服破了、脸蛋儿脏了,她便当起了母亲,一针一线缝地好,亲自给孩子梳洗。孩子有了感冒,她生怕家长大意不管,总是要为她们求医买药。李老师就在这些平凡的工作中把爱倾洒在孩子们身上。
平常,她十分注重与学生的沟通,有时为了一个后进生的转化,她要三番五次的作家访,找学生谈心。周末,是她常常走进学生家庭的时候。她翻山越
岭,走村串户,农家小院,田间地角,处处留下了她的足迹。她送去了老师的希望和温暖,带回了家长的重托和信赖。
三十年来,李老师就这样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地辛勤耕耘着,
4、为了不让一名学生失学,李老师想方设法,帮助贫困生,鼓励他们勤奋学习,坚定信心,勇于与命运抗争。
李老师常说。“我身在农村,长在农村,我亲眼看到农民的艰辛,他们缺少文化知识,但我不嫌弃农民,我更不嫌弃农民的子弟。”黄柏村因为海拔较高,土地贫瘠,比一般的村更贫穷。班上的贫困生要占50%左右。本届学生中就有两个父母全无。当她家访时,看到的是破旧的土墙屋,四壁透风,没有一样值钱的家当,灰黑的床、灰黑的碗、灰黑的被子、灰黑的板凳,连人的脸都是灰黑的,除了灶塘里的火苗,他们的家拍不出色彩。看到这些情景,李老师阵阵心酸。她暗暗发誓,决不让这些孩子失学。
凡是到她班上读书的贫困学生,她
5、坚持做到两点。一是尽力不让其辍学,二是不使其心理上受到伤害。为了解决贫困生的学杂费,李老师想尽了一切办法。一是自己掏腰包,二是找学校解决,三是求民政解决,四是抓住爱心帮扶的机遇。经过努力,这两名贫困生先后接受了XX市区两位热心人的帮助。此外她还抽出自己微薄的工资来支付他们的学杂费和生活费用。三十年来,她资助的贫困孩子不计其数,三十年来,她班没有一个学生因贫困而辍学。
她还特别注意这些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她经常给学生讲:小时候穷不等于长大了穷,人穷志不穷,穷是暂时的,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等道理,培养他们树立起自信心,认真学习,勇于与命运抗争。激励着他们前进。难怪,孩子们都叫她一声“娘。
6、
2010年4月28日,已经得病一年有余的她,实在坚持不住,倒在了床上。第二天,在丈夫的搀扶下,赶车到了重庆西南医院,检查出子宫内有7厘米大的一个肉瘤。医生说:“如果手术动迟了,引起子宫大出血,随时都有生命危险。”但李老师想,如果当时动手术,62名学生还在指望着自己,不回去安排好怎么行。于是,她在第二天又拖着虚弱的身子赶回学校。
回校后,校长一直催促她早些去动手术,但一直找不到合适的代课教师。这期间许多好心的家长纷纷到学校看望,劝说:“李老师,你不能倒下呀,如果你有个闪失,我们的学生怎么办啊。”她知道自己的病情,可代课老师没有找好,怎么能离开呢。当校长再次催她去就医
7、时,她坚决地说:“找不到合适的代课老师我就暂不去动手术。”又过了20多天,学校终于找好了代课教师,她才到医院去切除了比鸡蛋还大的子宫瘤。主治医生十分责备地说:“你呀,要是再迟来一个月,你的命就保不住了。”
手术后的第六天,她已经能勉强行走了。她请求医生出了院,住在亲戚家观察了两天。由于总放心不下孩子们,在医院里拿了些常用药,匆忙赶回了三十年来从未久别的学校,又投入到紧张的教学工作之中。
代课老师上课,她就帮着批改作业,虽然伤口还在隐隐作痛,因失血过多而头昏,但她没有停止工作。家人、同事、家长、学校领导都劝她要好好休养,不要留下后遗症,但看到别人在工作,她就是闲不住,就不肯休息。黄柏村的老百姓感叹地说:“李老师真是把工作看得比生命还重要啊。”
李小英老师,大山深处一位普普通通的人民教师,一位朴朴实实的耕耘者,用青春和热血在这贫瘠的土地上播种着文明和希望。她高尚而纯洁的师魂,引领一批批年轻教师,一批批学生,前进和成长着。
第4页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