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1,掌握: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概念、慢性病的共同危险因素;常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预防与控制。,熟悉:常见慢性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和危险因素。,了解:其他内容。,目的要求,第十六章,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预防与控制,2,概述,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与控制,恶性肿瘤的预防与控制,慢性阻塞性肺病的预防与控制,内容,3,第一节 概述,慢性非传染性疾病,(non-communicable diseases,NCDs),简称“慢性病”或“慢病”,不是特指某种疾病,而是对一组起病时间长,缺乏明确的病因证据,一旦发病即病情迁延不愈的非传
2、染性疾病的概括性总称。,4,常见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1.,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血脂异常、冠心病、脑卒中,;,2.,营养代谢性疾病,肥胖,糖尿病,痛风,缺铁性贫血,骨质疏松,3.,恶性肿瘤(癌),4.,精神、心理障碍,过劳症,;,强迫、焦虑;抑郁症;更年期综合症,;,5.,口腔疾病:,龋齿,牙周病等,5,常见慢性病疾病间的关系,胖肥,某些癌症,糖尿病,胆囊,中风、心脏病发作,A,粥样硬化,高血压,6,7,1963,年慢性病死因构成比,27.49,2004,年慢性病死因构成比,61.81%,80%,慢性病发生在低、中收入国家中,约,1/2,慢性病死亡发生在,70,岁以下人群,世界上慢性病的发
3、生男女机会相同,约,1700,万慢性病患者不到期望年龄就过早死亡,如能控制主要危险因素,,80%,心脏病、中风和,2,型糖尿病能够预防,40%,癌症亦可以防止,8,主要慢性病的共同危险因素,9,常见慢性病与危险因素的内在关系,10,强调在社区及家庭水平上降低最常见的,4,种共同危险因素,进行生命全程预防;,三级预防并重,采取以健康教育、健康促进为主要手段的综合措施,进行共同的防治;,全人群策略和高危人群策略并重;,传统保健系统服务向创新性慢性病保健模式发展:鼓励病人共同参与,促进和支持病人自我管理,加强病人定期随访,加强与社区、家庭合作;,加强社区慢性病防治的行动;,建立以政策及环境改变为主要
4、策略的综合性社区行为危险因素干预项目。,11,12,心脑血管疾病的定义,?,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有哪些?,第二节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与控制,13,心脑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指心脏和动脉血管发生硬化而引起心脏和脑缺血或出血的疾病。是脑血管疾病和心血管疾病的总称。心脑血管疾病中,尤以脑卒中和冠心病,其发病率、致残率和死亡率高。,常见危险因素,:,2002,年我国有高血压患者,1.6,亿,,血脂异常患者,1.6,亿,,糖尿病患者,2,千万,,体重超重者,2,亿人,肥胖者,6,千万,,吸烟者,3.5,亿。,缺乏体力活动、膳食不合理;,年龄、性别、家族史等,1
5、4,干嘛瞄准我?,-,为什么要重视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据估计,我国每年新发脑卒中,200,万人(现患,700,万人),新发心肌梗死,50,万人(现患,200,万人),每年死于心脑血管疾病的人数达,250,万,-300,万,发病呈增长趋势,大量患者残疾,失去劳动和生活能力,成为社会巨大负担,15,Japan,:reduction of salt intake resulting in lower blood pressure levels and greatly reduced stroke mortality,Finland,(North Karelia),16,案例讨论,芬兰北卡,:,19
6、70s,人们经济水平不高,但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非常高,不良行为生活方式非常普遍,当地特点,:人们以饲养奶牛为主要职业,少有从事农业生产;没有植物油,人们大量食用黄油。,17,背景资料,18,背景资料,19,健康意识差,20,北卡地区人群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高的原因?,如何通过第一级预防来降低北卡地区人群心脑血管疾病的高死亡率?,21,北卡做法,北卡项目是迄今为止资料齐全的以社区为基础的综合性健康促进研究项目之一(,1969-2001,),目的:验证通过综合性的社区干预能否降低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吸烟、血清胆固醇、高血压)并最终降低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与,Kuopio,地区为对照),22,干预措
7、施举例(膳食),成立多个中心,协调各个部门的协作,启动营养教育项目,社区中各种组织团体的共同参与,与食品工业相协作,食品标签,价格政策,23,干预结果,24,25,Changes in some dietary indicators in the 35-to 59-year-old population,男,女,1972,1997,1972,1997,脱脂牛奶,0.1,16,0.2,23,菜油,1.2,33,2.1,35,黄油,85,10,81,8,26,27,28,高血压的发病原因,在,遗传背景,轻度异常的基础上,加上不,健康生活习惯,的诱发而发病。,发病与否大部分决定于生活习惯的负荷:,遗
8、传因素的比重占,30,-40,生活习惯的比重占,60,-70,29,高血压的流行病学特征,一般工业化国家较发展中国家患病率高,我国人群高血压患病率,18.8,,达,1.6,亿。,我国的规律是,北部、西部高,东部和南方低,:,1991,前五位为西藏、北京、内蒙古、河北、天津,,均超过了,11%,。(饮食习惯:食盐量、动物性食品、饮酒等),而广东、广西、上海、浙江、江苏等南方省市的患病率均低于,10%,;,海南省最低,为,5.9%,。,城乡间比较,30,年龄分布:随年龄呈明显的上升趋势,2002,年:,18,44,岁,:9,45,59,岁,:29,60,岁,:49,性别分布:,40,岁以前男性高于
9、女性,更年期后:相同,或女性高于男性。,职业分布:长期从事脑力劳动、工作繁重、精神高度紧张及体力活动少的人群高于体力劳动者。,31,高血压预防、治疗的重要性,1.,心脑血管疾病最大的危险因素。,2.,高血压的脏器损害:脑卒中,心脏病(心绞痛、心肌梗塞等),肾病,末梢性动脉疾患,眼底动脉硬化。,3.,患病率高。,4.,预防带来的益处很大:,0.3,元,/,天,100,元,/,年,1000,元,/10,年,5.,一般民众对高血压预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2002,年,:,知晓率:中国,30,,美国,69%,治疗率:,25%,,,53%,控制率:,6%,35%,32,高血压发病的危险因素,食盐的过度摄
10、入,蔬菜和水果摄入量少(钾、镁离子摄入少),肥胖,体力活动减少,大量饮酒,精神高度紧张等,33,高血压的预防与健康管理,限制钠盐摄入量:减盐教育,,40ml,或,30g/,日,大量饮酒者高血压的发病率是非饮酒者的,5-7,倍,大量饮酒还可减弱降压药的降压效果,大量饮酒还是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应控制在,30ml/d:,大瓶啤酒,1,瓶,(2,罐,350 x2,),或,40,度的白酒,2,两、葡萄酒半瓶,36,4.,减轻体重:降低血压,增加药效。从饮食习惯和运动入手。,5.,适度的体力活动和体育运动:减肥、缓解紧张、降低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活性降低血容量。(,30min/d,快走,,10,周降低收
11、缩压,10mmHg,),6.,其他:,戒烟: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紧张生活和工作节奏,长期焦虑,不规律生活血压升高、心跳加快;影响药效,37,二、血脂异常,高脂血症:,TC TG,高脂蛋白血症,:,与脂蛋白结合转运,血脂异常:,TC TG HDL-C,TC 6.2mmol/L(240mg/dl);,理想范围,4.6-5.2(180-200),LDL-C 4.2mmol/L(160mg/dl),HDL-C,1.0mmol/L(40mg/dl);,理想值,1.5mmol/L(60mg/dl),TG,1.7mmol/L(150mg/dl),38,血脂异常的流行病学特征,与西方人群的
12、差异:,我国 高,TG,低,HDL,血症为主,,西方人群是以高,TC,血症为主;,患病率男性高于女性,并随年龄增加而升高,中老年患病率明显高于青年,;,患病率城市人群高于农村。,39,血脂异常的危险因素,饱和脂肪(奶油、动物脂肪)的过度摄取:,TC,如月桂酸、肉豆蔻酸和棕榈酸;,身体活动不足,超重与肥胖,吸烟:烟草大国。生产和消费占全球,1/3,以上,40,血脂异常的预防与控制,MUFA:,TC LDL,如橄榄油和茶油,;,PUFA,:n-6,:亚油酸,LDL HDL,;,n-3,:,a-,亚麻酸、,EPA,(,C20:5,)、,DHA(C22:6),TC/TG HDL,磷脂,降低,TC,植物
13、化学物,1.,膳食指导,增加,TC,和胆酸吸收、排出,TG,升高,41,生胆固醇指数,Hegsted&Keys,公式,42,生胆固醇指数,&,胆固醇含量,&,饱和脂肪含量,生胆固醇指数(,mg/dl,),:,黄油,、巧克力、猪肉、鸡蛋、牛肉,64.4 23 17.4 12.1 10.3,胆固醇含量(,mg/100g,):,鸡蛋,、黄油、牛肉、猪肉、巧克力,430 210 70 60 16,饱和脂肪含量(,g/100g,),:,黄油,、巧克力、猪肉、牛肉、鸡蛋,51.4 20 15.5 7.6 3.1,43,2.,减轻体重指导,(,metabolic syndrome,),以糖尿病或糖调节异常、
14、高血压、血脂异常、中心性肥胖为主要内涵,以胰岛素抵抗为共同病理生理基础,以多种代谢性疾病集结出现为临床特点的一组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的临床征候群。,3.,体力活动及运动指导,中等强度的运动量,运动持续时间:每天,2030min/,每周,180min,持之以恒!,4.,戒烟指导,44,三、冠心病及动脉粥样硬化,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简称:,是由于冠状动脉功能性或器质性改变而引起的,冠状动脉血流和心肌需求不平衡,所导致的心肌缺血性心脏病。,以心绞痛和心肌梗死最常见。,45,冠心病的流行病学特征,与高发国家相比我国流行率仍属较低水平。,WHO,的,1985-1990,年,MONICA,计划人群监测结
15、果显示,,35-64,岁男性,发病率最高的是,芬兰北卡莱利,,冠脉事件平均年发病率为,818/10,万,最低是中国,北京,为,79/10,万,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增加:多数西方发达国家发病率呈下降趋势时,我国人群却呈增加趋势。,地区差异较大:北方省市高于南方省市。,危险因素水平在不断增高:人口老龄化;,TC;,高血压;吸烟率。,46,冠心病的危险因素,高血压,高胆固醇血症,吸烟,糖尿病,肥胖,年龄、性别,47,冠心病的预防,第一级预防:减少人群总体的行为危险因素,积极治疗高危个体。预防策略:健康教育、环境干预或立法减少不利于健康的行为。,(,1,)降低血压,(,2,)合理膳食,1,)限制总能量的
16、摄入,2,)限制脂肪摄入,3,)限制胆固醇摄入,4,)碳水化合物占总热能的,65%,左右为宜,5,)限制食盐的摄入,6,)供给充足维生素和矿物质,(,3,)禁烟限酒,(,4,)适度运动,48,第二级预防,(,1,)吸烟:目标:彻底戒烟,且远离烟草环境;,(,2,)血压控制:目标:,140/90 mmHg,;,(,3,)血脂控制:目标:,LDL-C100 mg/dl,;,(,4,)体力活动:目标:,30,分钟,/,天,每周,7,天,(,最少每周,5,天,),(,5,)体重控制:目标:,BMI,:,18.5,24.9 kg/m,2,;,腰围:男性,90 cm,,女性,80 cm,;,(,6,)糖尿
17、病控制:目标:糖化血红蛋白(,HbA1c,),7%,(,7,)抗血小板及抗凝治疗,(,8,)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阻滞剂应用,(,9,),受体阻滞剂应用,(,10,)流感疫苗接种,(,11,)强调心理平衡,49,ABCDE,防治法,A,:阿司匹林,(Aspirin),、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B,:,阻滞剂,(,blocker),、控制血压,(Blood pressure control),、控制体重指数,(BMI control),C,:戒烟,(Cigarette quitting),、降胆固醇,(Cholesterol low
18、ering),、中医药,(Chinese medicine),D,:合理饮食,(Diet),、控制糖尿病,(Diabetes control),、复合维生素,(Decavitamin),E,:运动,(Exercise),、教育,(Education),、情绪,(Emotion),50,四、脑卒中,脑部血液供应障碍引起的一组突然起病,以局灶性,神经功能缺失为共同特征的急性脑血管病,高血压,和脑部动脉粥样硬化是致病的主要原因。,脑卒中包括,3,大类:,脑梗塞,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51,脑卒中的流行病学特征,死因顺位:,我国卫生事业发展情况统计公报,2003,年结果,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的主要疾病
19、死因顺位中,恶性肿瘤第一,脑血管疾病居第二位,死亡专率分别为,105.4/10,万和,89.9/10,万。,疾病负担:,2001,年,我国慢性病引起的疾病负担调整伤残生命年(,disability adjusted life years,DALYs,)损失已达,70,,其中脑血管病在所有死因中位居,DALYs,的首位,占总,DALYs,的比例为,17.9,。,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和高复发率。,52,脑卒中的危险因素,生活习惯:,大量饮酒,:脑血管痉挛,血小板增多,-,血流调节不良,高血压,高血脂,心律失常,吸烟,:,CO,加速动脉硬化,运动不足,:超重与肥胖。运动减少,TC,合成,防止
20、血管老化,抗自 由基,抗血栓,不健康饮食习惯,:能量、,SFA,,高盐,肥胖、高血压、高血脂;不喜欢吃水果蔬菜,疾病,:,高血压:,小动脉硬化,-,动脉瘤,破裂出血;血管腔狭窄、血管扭曲,-,缺血性梗死。,血脂异常:,糖尿病:,脂代谢紊乱;小动脉狭窄、硬化,-,脑梗死,遗传因素,:多基因,高龄(,60,岁),;,长期工作紧张;周末常常不能休息,53,脑卒中的防治,1.,第一级预防,:,健康的生活方式,(,1,)合理饮食,(,2,)限制饮酒,严格戒烟,(,3,)控制体重,增加运动,(,4,)合理安排生活和工作,劳逸结合,(,5,)保持良好的思想情绪,54,坚持控制高血压、血糖和血脂等的治疗,有规
21、律的长期坚持有效的控制和治疗高血压,定期做身体检查,监测空腹血糖浓度,定期测量血脂,合理饮食配合必要的降血脂药物控制高脂血症,55,2.,第二级预防,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强调及时就医的重要性。,“失去时间,就是失去大脑!”脑卒中抢救的最佳时间是,3,小时之内。,56,脑卒中的前兆,(,1,)突然头晕;,(,2,)肢麻、面麻和舌发麻;,(,3,)说话吐字不清,流口水;,(,4,)突然一侧肢体活动不灵活或无力,有的出现肢体抽筋或跳动;,(,5,)头痛程度突然加重;,(,6,)原因不明的跌跤;,(,7,)精神状态发生变化;,(,8,)全身无力伴出汗;,(,9,)恶心、呕吐伴呃逆;,(10),嗜睡
22、,整天想睡觉,但呼之就醒;,(,11,)一时性视物不清。,57,第三级预防,为了减少脑卒中的后遗症,应尽早进行神经功能锻,炼,加快和促进脑卒中患者各方面的康复,防止复发,脑卒中的预防,5 S,Salt,Sitting,Snacks,Smoking,Sugar,58,第四节恶性肿瘤的预防与控制,2000,年全球新发癌症病人,1010,万,死亡,620,万,现患病例,2240,万。,全球癌症发病顺位依次是肺癌、乳腺癌、结直肠癌和胃癌。,死因顺位依次是肺癌、胃癌、肝癌和结直肠癌。,2000,年,中国肿瘤死亡病例,140,多万,其中肺癌,30,万,肝癌,28,万,胃癌,26,万,食管癌,14,万,白血
23、病,4,万,乳腺癌,2,万。,59,恶性肿瘤的流行病学特征,死亡率呈明显上升趋势。,我国高发癌谱变化趋势明显,死亡率下降最明显的为宫颈癌,上升最明显的为肺癌。,农村癌症死亡率的上升趋势明显高于城市。,60,恶性肿瘤的危险因素,人口老龄化,生活方式:,环境因素:吸烟、膳食不合理和感染,,2002,年癌症死亡的,43,归因于此,遗传因素,61,遗传因素对癌症发病(死亡)的影响,部位 遗传因素的比例(),前列腺癌,42,大肠癌,35,胃癌,28,乳腺癌,27,肺癌,26,卵巢癌,22,白血病,21,子宫颈、体癌,0,62,生活习惯对癌症发病(死亡)的影响,生活习惯 所占比例(),吸烟:,30,饮食:
24、,30,生殖及性行为:,3,-7,空气污染:,5,-7,饮酒:,3,感染、其它:,10,63,常见恶性肿瘤的主要危险因素,64,恶性肿瘤的预防,三级预防,第一级预防,1.,控制吸烟,2.,合理膳食,3.,控制感染,4.,消除职业危害,以植物性食物为主的多样化膳食,维持适宜体重,坚持体力活动,鼓励全年多吃蔬菜和水果,选用富含淀粉和蛋白质的植物性主食,不要饮酒,肉类食品,总脂肪和油提供的能量:,15,30,限制食盐,减少真菌对食品的污染,食品保藏,食品添加剂和残留物制定并监测安全用量,营养补充剂,食品的制备和烹调,65,第二级预防,癌症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是降低死亡率及提高生存率的主要策
25、略之一。筛检是重要途径之一。,肿瘤十大症状:,任何部位的肿块,尤其逐渐增加的,非外伤性溃疡,尤其经久不愈的,不正常的出血或分泌物,进食时胸骨后闷胀、灼痛、异物感进行性吞咽困难,久治不愈的干咳、声音嘶哑和痰中带血,长期消化不良、进行性食欲减退、消瘦原因不明者,大便习惯改变或便血,鼻塞、出血,单侧头痛或伴有复视,黑痣突然增大或有破溃出血,无痛性血尿,66,第三级预防,规范化诊治方案和康复指导,进行生理、心理、营养和锻炼指导。,临终关怀,67,第五节慢性阻塞性肺病的预防与控制,简称“慢阻肺,,COPD”,是以气流受限为特征,气流受限不能完全逆转的疾病。主要包括慢性阻塞性支气管炎和慢性阻塞性肺气肿两种
26、疾病。,支气管哮喘发展到晚期而出现不完全可逆的气流受限也属于,COPD,。,68,COPD,的流行病学,本病流行与吸烟、地区和环境卫生等有密切关系。,吸烟者患病率远高于不吸烟者。,北方气候寒冷患病率高于南方。,工矿地区大气污染严重,患病率高于一般城市。,69,慢性阻塞性肺病的诊断,疾病初起表现为肺泡及气道的无症状性炎性改变,进而出现生理变化。,通过简单的,肺流量计,检查可发现,1,秒用力呼气量,(FEVl),占其用力肺活量,(FVC),的比率下降,即,肺的通气功能下降,。,如果仅依赖于体征和症状来发现,COPD,,则当患者丧失,50,以上肺功能时才能得出诊断。,COPD,的诊断主要靠医师的,问
27、诊,,患者安静时无呼吸困难症状,但与几年前相比,很难进行某项体育活动,至少会感到弊气,或者上下楼梯时感到呼吸困难,此时应考虑,COPD,进行,呼吸功能检查,,对吸烟者更应如此。,70,COPD,的危险因素,吸烟、职业接触粉尘和烟雾、空气污染、童,年时期频发呼吸系统感染、年龄、先天对哮喘易感,人群、,-,抗胰蛋白酶缺乏;,其中,80,-90,因吸烟所致,(,包括主动和被动吸,烟,),,初吸年龄、吸烟数量及目前吸烟状况是重要的,决定因素。,气候变化,特别是寒冷空气也影响,COPD,的发病。,自主神经功能失调,老年人性腺及肾上腺皮质功能衰退,维生素缺乏,71,慢性阻塞性肺病的防治,1,早期干预:戒烟,2,稳定期治疗,3,急性加重期及呼吸衰竭的治疗,72,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的自我管理,发热、气促、剧咳者要适当卧床休息,吸烟病人戒烟,预防冷空气刺激及伤风感冒:戴口罩围巾,帮助痰多而咯痰不畅的病人排痰:咳嗽、拍背、多喝开水、雾化吸入湿化。,鼓励病人参加力所能及的体育锻炼,高蛋白、高热量、多维生素、易消化饮食,病情有变,要迅速送医院,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