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三视图的形成及其投影规律教案12月教学课题 三视图的形成及其投影规律教学目标知识技能 1、了解三视图的形成2、掌握三视图投影规律3、学会识读与绘制简单形体的三视图过程措施 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和合作探究的能力。情感态度1、通过感受三视图形成过程,学生体会将空间物体转化为平面图形的几何美。2、通过动手绘制,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学习态度和规范制图的能力。教学重点 绘制垫块三视图进而了解三视图的形成教学难点 三视图投影规律(俯左视图宽相等)教学措施 直观演示法、案例法、分组讨论法设计理念 借鉴探究式学习措施,学习三视图的理论知识。利用课前自制的垫块模型,由简单物体入手,培养学生的基本绘图能力和识图能力
2、。 教学地点 多媒体教室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5视频观赏 配乐诗朗诵题西林壁,体会这首诗前两句蕴含的道理。学生思考 想全面了解一件事物,必须多角度去分析。图片展示提出问题 一般情况下,一面投影能反应物体的详细形状吗?学生活动 对比分析,联想到了三视图。得出结论导入新课:在正投影中一面投影不能体现物体的详细形状,要确定物体的空间形状常常需要三个投影,当我们用视线替代投影线,并把所看到的投影图形叫做视图时,这么就产生了 “三视图”。板书 2-2 三视图的形成及其投影规律二、引导探索55板书 1、三视图的形成(绘制垫块的三视图)动画演示 垫块三视图的形成。示范操作 三投影面体系及垫块的摆放;制图措施。
3、板演并板书 由前 后投射,在V面上得到主视图由上 下投射,在H面上得到俯视图由左 右投射,在W面上得到左视图学生活动 观测、小组合作完成垫块三视图的绘制。巡视指引 绘图准确度;小组内各自分工情况并强调全员参加。展示并交流 优胜组交流绘制措施。过渡 为了以便画图和看图,按国家标准要求,将三个相互垂直的投影面展开摊平在同一平面上。板书 2、三视图的展开(垫块三视图的展开)动画演示 展开过程及措施板书 以V面为基准,沿OY轴剪开,H面绕OX轴向下旋转90度, W面绕OZ轴向右旋转90度。 学生活动 仔细观测并亲自操作。展开摊平后:V面上的投影称主视图,在左上角, H面上的投影称俯视图,在主视图的正下
4、方, W面上的投影称左视图,在主视图的正右方。板演 主视图俯视图左视图提出问题 一个视图能反应物体长、宽、高哪些尺寸?板书 3、三视图的投影规律启发引导 学生对照实物模型找出物体三个方向的尺寸,结合三视图找出视图和尺寸的关系。即:主视图反应物体的长度和高度,俯视图反应物体的长度和宽度,左视图反应物体的宽度和高度。学生活动 观测、思考、讨论。引导归纳总结 得出规律 从宏观到局部均存在这种联系: 主、俯视图长对正 主、左视图高平齐 俯、左视图宽相等(形象比方操场跑道)板演并板书三、实践练习25题目1:以任意百分比绘制其三视图。(尺寸自己给定)巡视指引 针对俯左宽相等问题,重复强调:横着量,竖着画;
5、竖着量,横着画。题目2:读懂三视图,想象并用橡皮泥捏造形体。四、小结升华4结合板书内容,引导学生归纳总结本节课。回放配乐诗朗诵题西林壁,提示同学们认识分析一切事物要全面!五、课后思考1对照题目2中的图与物,思考三视图与物体方位的关系,可将答案通过qq群进行交流。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板书设计2-2 三视图的形成及其投影规律二、三视图的展开以V面为基准,沿OY轴剪开,H面绕OX轴向下旋转90度,W面绕OZ轴向右旋转90度。三、三视图的投影规律 一、 三视图的形成 (图略)由前后投射,在面上得到主视图由上下投射,在面上得到俯视图由左右投射,在面上得到左视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