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基坑支护专项方案第1篇基坑支护专项方案一、项目概述本项目为XX建筑工程,位于XX市区,占地面积XX平方米,建筑总面积XX平方米。工程包括地下室、裙楼及塔楼。为确保施工安全、顺利进行,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及工程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基坑支护专项方案。二、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1. 工程地质条件:根据地质勘察报告,本工程场地地貌单元为冲积平原,地层分布自上而下为:素填土、粉质粘土、砂土、卵石土、基岩。各土层力学性质及工程特性参数详见地质勘察报告。2. 水文地质条件:场地地下水类型为孔隙潜水,主要受大气降水及地表水补给,地下水位随季节变化。根据地下水位观测资料,场地地下水位年变化幅度约为1.0-1.5米
2、。三、基坑支护设计原则1. 安全性:确保基坑支护结构在施工及使用期间的安全,避免发生坍塌、滑坡等事故。2. 可靠性:支护结构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确保施工过程中不受外界因素影响。3. 经济性:在满足安全、可靠的前提下,尽量降低支护结构的工程造价。4. 环境保护:充分考虑施工过程中对周边环境的影响,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噪音、振动及扬尘污染。四、基坑支护设计方案1. 支护结构形式:采用排桩支护结构,排桩采用钢筋混凝土灌注桩,桩径800mm,桩间距1500mm,桩长根据计算确定。2. 支护结构布置:沿基坑周边布设一排灌注桩,桩顶设置冠梁,冠梁与灌注桩连接处设置角撑。3. 基坑降水措施:采用井点
3、降水,井点间距1000mm,井深10m,井点布置在基坑周边及内部。4. 基坑监测:施工过程中对基坑周边环境、支护结构及地下水位进行监测,确保施工安全。五、施工要求及措施1. 施工顺序:先施工灌注桩,再施工冠梁及角撑,最后进行井点降水。2. 施工工艺:a. 钻孔:采用旋挖钻机进行钻孔,孔径应大于设计桩径100mm。b. 钢筋笼制作:钢筋笼主筋应符合规范要求,箍筋间距合理,焊接牢固。c. 混凝土浇筑:采用泵送混凝土浇筑,混凝土强度等级应符合设计要求。d. 冠梁及角撑施工:冠梁及角撑钢筋应按设计要求制作、安装,混凝土浇筑应保证密实。3. 施工安全措施:a. 施工现场应设置安全警示标志,配备专职安全员
4、。b. 施工人员应佩戴安全帽、手套等个人防护用品。c. 施工机械应定期检查、维修,确保设备安全可靠。d. 基坑周边应设置安全防护栏杆,防止人员坠落。4. 环境保护措施:a. 施工过程中应采取洒水降尘措施,减少扬尘污染。b. 施工噪音应符合国家规定标准,尽量避免夜间施工。c. 施工垃圾应分类堆放,及时清运,避免污染环境。六、质量保证措施1. 严格把控原材料质量,确保原材料合格。2. 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执行国家及地方相关规范、标准。3. 施工单位应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加强过程控制。4. 监理单位应加强对施工过程的监督检查,确保工程质量。七、应急预案1. 基坑支护结构发生变形、开裂等异常情况时,应立
5、即启动应急预案。2. 应急预案内容包括:人员疏散、抢险救援、信息报告、应急物资准备等。3. 施工单位应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应对突发事故的能力。本基坑支护专项方案经相关部门审核批准后实施,施工过程中如遇特殊情况,应按照规定程序进行调整。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及设计单位应密切配合,确保工程顺利进行。责任单位:XX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编制日期:XXXX年XX月XX日第2篇基坑支护专项方案一、工程背景XX建筑工程位于XX市区,工程占地面积XX平方米,总建筑面积XX平方米,包含地下室、裙楼及塔楼。基坑工程作为整个建筑工程的基础环节,其安全稳定性至关重要。为此,依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地质条件及工程特点,特制
6、定本基坑支护专项方案。二、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1. 地质条件:根据地质勘察报告,本工程所在地貌单元为冲积平原,地层分布自上而下为素填土、粉质粘土、砂土、卵石土、基岩。各土层物理力学性质及参数详见地质勘察报告。2. 水文地质条件:场地地下水类型为孔隙潜水,主要受大气降水及地表水补给,水位随季节变化。据观测资料,地下水位年变化幅度约为1.0-1.5米。三、支护设计原则1. 安全性:确保基坑在施工及使用期间的安全稳定,预防坍塌、滑坡等事故的发生。2. 可靠性:支护结构应具备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确保在各种不利因素影响下仍能正常工作。3. 经济性:在满足安全、可靠的前提下,力求降低支护结构的工程造价
7、。4. 环境保护:充分考虑施工过程中对周边环境的影响,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噪音、振动及扬尘污染。四、支护设计方案1. 支护结构形式:采用排桩支护结构,桩径800mm,桩间距1500mm,桩长根据计算确定。2. 支护结构布置:沿基坑周边布设一排灌注桩,桩顶设置冠梁,冠梁与灌注桩连接处设置角撑。3. 基坑降水措施:采用井点降水,井点间距1000mm,井深10m,井点布置在基坑周边及内部。4. 基坑监测:施工过程中对基坑周边环境、支护结构及地下水位进行监测,及时掌握基坑的动态变化。五、施工工艺及要求1. 施工顺序:先进行灌注桩施工,再施工冠梁及角撑,最后进行井点降水。2. 施工工艺:a. 钻孔:采用旋挖
8、钻机进行钻孔,孔径应大于设计桩径100mm。b. 钢筋笼制作:钢筋笼主筋应符合规范要求,箍筋间距合理,焊接牢固。c. 混凝土浇筑:采用泵送混凝土浇筑,混凝土强度等级应符合设计要求。d. 冠梁及角撑施工:冠梁及角撑钢筋应按设计要求制作、安装,混凝土浇筑应保证密实。3. 施工要求:a. 施工现场应设置安全警示标志,配备专职安全员。b. 施工人员应佩戴安全帽、手套等个人防护用品。c. 施工机械应定期检查、维修,确保设备安全可靠。d. 基坑周边应设置安全防护栏杆,防止人员坠落。六、质量保证措施1. 严格把控原材料质量,确保原材料合格。2. 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执行国家及地方相关规范、标准。3. 施工单位应
9、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加强过程控制。4. 监理单位应加强对施工过程的监督检查,确保工程质量。七、环境保护措施1. 施工过程中应采取洒水降尘措施,减少扬尘污染。2. 施工噪音应符合国家规定标准,尽量避免夜间施工。3. 施工垃圾应分类堆放,及时清运,避免污染环境。八、应急预案1. 基坑支护结构发生变形、开裂等异常情况时,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2. 应急预案内容包括:人员疏散、抢险救援、信息报告、应急物资准备等。3. 施工单位应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应对突发事故的能力。本基坑支护专项方案经相关部门审核批准后实施,如遇特殊情况,应按照规定程序进行调整。责任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及监理单位应密切配合,共同确保工程顺利进行。责任单位:XX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编制日期:XXXX年XX月XX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