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南大学网络教育课程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工程地质基础(专科)一、填空题:1.矿物的力学性质重要包括_和_。2.风化作用的重要类型有_、_和_。3.一般所指的断裂结构包括_和_。4.地下水按含水层性质可分为_、_和_。5.变质作用的重要类型有 、 和 三类。6.地质年代分为_地质年代和_地质年代。7.按岩石单轴抗压强度大小,可把岩石分为_、 和_。8.依照褶曲轴面的产状,可将褶曲分为_、_、_和_。9.地震按其成因的不一样,可分为 、 、 和 。10.河流的侧蚀作用使河谷变_和变弯。11.依照断层两盘相对位移的情况,能够将断层分为三种类型: 、 和 。12.断层走向与岩层走向一致,称 ;断层走向
2、与岩层走向垂直,称 ;断层走向与岩层走向斜交,称 。13.依照地震波的传输情况把地球内部划分为 、 、 三个圈层。各圈层间有一个明显的分界面,地壳与地幔之间的分界面叫 ,地幔与地核之间的分界面叫 。14.内动力地质作用的重要体现形式有 、 、 和 四个方面。15.岩溶形成的条件是: ; 、 , 。16.经典的泥石流流域可分为 、 和 三部分。17.矿物的颜色是 ,依照其产生的原因可分为 、 、 三种。其中对判别矿物最有判定意义的是 ,无判定意义的是 。18原岩受到 、 和 三大原因的影响,在 状态下发生激烈变化后形成的新的岩石称为 。19.自然界的矿物按其内部组成质点是否有规则排列可分为 和
3、两类。20.地层之间的不整合接触关系有 和 两种形式。21.地壳运动有两种基本形式,即 和 。22.按岩层断裂后两侧沿断裂面有无明显的相对位移,断裂结构能够分为 和 两种类型。23.滑坡按力学特性能够分为 和 两种类型。24.确定相对地质年代的措施有_、_、和 _。25.河流流水对风化物的搬运方式有_、_、_ 三种。26.结构运动按其运动方向分为_ 和_,其中阶地的形成是由地壳的_所引起的。27.一个地区在此后一定期期内也许普遍遇到的最大地震烈度称为_。28.河流阶地是一个分布较普遍的地貌类型。依照阶地的成因、结构和形态特性,可将其划分为 、 和 三大类型。29.地下水按埋藏条件可划分为 、
4、和 三类。30.碎屑岩属于沉积岩大类,重要又碎屑物质和胶结物质组成。其中胶结物类型重要有 、 、 和 四种类型。二、判断题:1.沉积岩的形成大体上能够分为沉积物的形成、搬运、沉积和成岩作用四个过程。 2.河流冲刷作用形成冲积物al。 3.一般花岗岩属于岩浆岩大类,其重要的造岩矿物为石英、长石和少许黑云母与角闪石。 4.河流阶地的级数越大,表示形成的年代越早,所处的位置也越高。 5.地震是一个特殊形式的地壳运动。能够用地震震级和地震烈度来衡量其大小和强弱,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和烈度。 6.辨别石英与方解石的重要特性是硬度和解理。 7.本地下水中含 CO2时,地下水具备侵蚀性。 8.承压水的分布区
5、与补给区不一致,而潜水的分布区和补给区是基本一致的。 9.轴面与岩层面的交线称为褶曲的轴线。 10.河曲的形成是因为河流的侧蚀作用形成的,而河床的变深是由河流的底蚀作用导致的。 11.枢纽倾伏的褶曲称倾伏褶曲。 12.一般来说,褶曲核部岩层相对其翼部岩层受到的挤压作用要强烈,因而其完整性和强度均较低。 13.矿物所具备的颜色称为条痕。 14.变质岩的前身既能够是沉积岩,也能够是岩浆岩和变质岩。 15.古生物化石是沉积岩独有的结构特性。 16.碎屑岩属于沉积岩大类,其物质组成包括碎屑物、沉积物和胶结物。 17.枢纽近于水平的褶曲称水平褶曲。 18.岩石的片理结构是因岩石内部针、柱状矿物或片状矿物
6、定向排列而体现出来的岩石的外貌特性。 19.石灰岩、白云岩和钙质砂岩都属于可溶性岩石。 20.逆断层上盘是断裂结构活动中移动距离大、变形严重的一盘,层间错动多,易发育顺层滑坡。 21.地表及地表一下一定深度的岩石,在气温变化、水溶液、气体及生物等自然原因作用下,逐渐产生裂隙、发生机械破碎或矿物成份的变化,丧失完整性的过程,称为岩石的风化作用。 22.承压水是一个有压重力水,而潜水有一个无压的自由水面。 23.枢纽近于直立的褶曲称直立褶曲。 24.平原河流的沉积常可划分为河床相、河漫滩相和牛轭湖相沉积。 25.石英砂岩和石英岩都属于沉积岩。 26.变质岩中,除了有变质岩特有的变质矿物外,原岩的一
7、部分矿物也能够保存。 27.泥石流是山区特有的一个不良地质现象,是山洪水流夹带大量泥砂、石块等固体物质。 28.忽然以巨大的速度在沟谷中流动,具备强大的破坏力。 29.一般地,将自然界的矿物按其成因分为三大类型,即原生矿物、次生矿物和变质矿物。 30.观测矿物条痕的措施是将矿物在白色无釉瓷板上擦划,再观测留下的痕迹的颜色。 三、名词解释:1.阶地 2.沉积接触3.岩层 4.地层5.地堑 6.潜水7.沉积间断 8.矿物的解理9.酸性岩 10.碎屑结构11.片理状结构 12.岩石抗压强度13.角度不整合 14.坡积层15.毛细水 16.承压水17.滑坡台阶 18.倾伏褶曲四、读图题:1.下图为红河
8、地区地形地质图,回答下列问题:(1)本区出露有哪些地层?各地层之间的接触关系怎样? (2)本区的地质结构是什么?由哪些地层组成? 2.依照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K + + 1 + + + + + + + + + + + + + P P J C C S O S S C S O S (1)指出本区的各地层间的接触关系并阐明理由。(2)分析本区的地质结构。(包括类型及判别依据)3.依照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本区是否有水平岩层出露?其判断依据是什么? (2)分析本区的地质结构。(3)指出各地层间的接触关系并阐明理由。五、问答题:1.简述碎屑岩类中胶结物的成份与胶结形式对岩石工程性质的影响。2.依次写出
9、摩氏硬度等级和矿物名称。3.简述泥石流的发生条件和防治措施。4.简述岩溶区的重要工程地质问题。5.滑坡与崩塌在概念上的区分有哪些? 6.简述滑坡发生的条件7.什么叫地质作用?地质作用的体现形式有哪些?8.什么是断裂结构?断层的基本类型有哪些?野外怎样识别断层?9.地下水对公路工程建设有何影响?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硬度、解理2.物理风化、化学风化、生物风化3.节理、断层4.孔隙水、裂隙水、岩溶水5.接触变质作用、动力变质作用、区域变质作用6.相对、绝对7.硬质岩、软质岩、极软岩8.直立褶曲、倾斜褶曲、倒转褶曲、平卧褶曲9.结构地震、火山地震、陷落地震、诱发地震10.宽11.正断层、逆断层、平
10、移断层12.纵、横、斜13.地壳、地幔、地核、莫霍面、古腾堡面14.地壳运动、岩浆作用、变质作用、地震15.可溶性岩石、岩石透水性、水的溶蚀性、水的流动性16.形成区、流通区、沉积区17.对可见光波选择性吸取的成果、自色、他色、假色、自色、他色18.温度、压力、化学活动性流体、固体、变质岩19.晶体、非晶质体20.平行不整合、角度不整合21.水平运动、垂直运动22.节理、断层23.牵引式滑坡、推移式滑坡24.地层层序法、标准地层对比法、地层接触关系法25.悬浮、推移、溶运26.垂直运动、水平运动、垂直运动27.地震基本烈度28.侵蚀阶地、堆积阶地、基座阶地29.包气带水、潜水、承压水30.硅质
11、胶结物、铁质胶结物、钙质胶结物、泥质胶结物二、判断题:1. 2. 3. 4. 5. 6. 7. 8. 9. 10.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三、名词解释:1.阶地:河流两侧沿着谷坡走向呈条带状分布或断断续续分布的阶梯状平台称为阶地。2.沉积接触:某处岩浆岩形成之后,因为地壳运动使其出露于地表遭受风化剥蚀,然后在其上有有新的沉积岩形成,二者之间的这种接触关系称为沉积接触。3.岩层:具备一定结构结构及物质成份的岩石在空间成层分布而成的地质体称为岩层。岩层不具备时代意义。
12、4.地层:在某一地质历史时期内形成的一套岩层的组合称为地层,他具备时代意义故有新老之分。5.地堑:一定区域内由走大体平行的断层组合形成的一个地貌形态,其特点是中间下降,两侧上升。6.潜水:饱和带中第一个稳定隔水层之上、具备自由水面的含水层中的重力水,称为潜水。7.沉积间断:某一地区因为地壳运动使其抬升到水面以上遭受风化剥蚀而不接收沉积的现象。8.矿物的解理:矿物在受到外力打击作用是,具备沿一定结晶方向裂开成规则平面的性质。9.酸性岩:SiO2含量超出65的岩浆岩属于酸性岩。10.碎屑结构:是碎屑岩具备的一个结构,其特性是,岩石中的碎屑物质如石英、长石、岩屑等由胶结物胶结组成坚硬的岩石。11.片
13、理状结构:是变质岩的一个特有结构,是变质岩在形成过程中,因为压力的作用,使得岩石中的针柱状、片状矿物定向排列而显现出来的结构特性。12.岩石抗压强度:岩石单向受压时,抵抗压碎破坏的最大轴向压应力称为岩石的极限抗压强度,简称抗压强度。13.角度不整合:指上下两套地层间,既有沉积间断,岩层产状又彼此角度相交的一个接触关系。14.坡积层:大气降水沿地表流动的部分,在汇入洼地或沟谷此前,往往沿整个山坡坡面漫流,把覆盖在坡面上的风化破碎物质洗刷到山坡坡脚处,这个过程称洗刷作用,在坡脚处形成新的沉积层称坡积层。15.毛细水:在岩、土体细小孔隙、裂隙中,因为受表面张力和附着力的支持而充填的水,称毛细水。16
14、.承压水:布满于两个稳定隔水层之间,含水层中具备水头压力的地下水,称为承压水。17.滑坡台阶:滑坡体各部分下滑速度差异或滑体沿不一样滑动面数次滑动,在滑坡上部形成阶梯台面称滑坡台阶。18.倾伏褶曲:枢纽与水平面斜交,组成这曲的地层在水平面上的走向线呈鼻状圈闭合。四、读图题:1.答案要点:(1)本区出露的地层由老练新依次有:寒武系、奥陶系、石炭系、二迭系和侏罗系。各地层之间的关系是:侏罗系地层为水平岩层,呈角度不整合覆盖于上述所有地层之上。寒武系/奥陶系为整合接触、奥陶系/石炭系为平行不整合(或假整合)接触、石炭系/二迭系为整合接触。(2)本区的地质结构线为南南东北北西向,发育的是一个背斜和一个
15、向斜结构。西南部背斜核部由寒武系地层组成,两翼由石炭系、奥陶系及二迭系地层组成。东北部的向斜核部由二迭系地层组成,两翼由石炭系和奥陶系地层组成。2.答案要点:(1)本区出露的地层又老至新有:奥陶系(O)、志留系(S)、石炭系(S)、二叠系(P)、侏罗系(J)和白垩系(K)地层,另外在本区东北角有花岗岩()出露。其中:依照地质界限之间的相互关系,O/S之间为整合接触。S/C之间缺失泥盆系地层,为平行不整合接触。C/P之间为整合接触。J与上述各地层之间相交,为角度不整合接触。J/K之间为整合接触。花岗岩体穿插侵入于比三叠系老的地层中。 (2)本区发育一轴向近EW向的背斜结构,核部由奥陶系(O)地层
16、组成,两翼地层依次为志留系(S)、石炭系(S)、二叠系(P),背斜中部有一横向断层。3.答案要点:(1)本区出露的T、J、K地层的岩层属于水平岩层。因为地层(岩层)的分界限与等高线平行。(2)本区的地质结构为一近EW向的褶皱结构,该褶皱两翼由Z、O地层组成,核部由C地层组成,因为核部地层较两翼地层新,故可判断为向斜结构。且该向斜的E端上扬、W端倾伏。(3)、Z、O地层之间为整合接触。因为地层连续且分界限平行。O与C之间为平行不整合接触。因为虽有分界限平行但中间有S、D地层缺失。C与T之间为角度不整合接触,因为地层分界限相交且中间还缺失P地层。T、J、K之间可定为整合接触,因为地层连续且分界限平
17、行。五、问答题:1.要点:碎屑岩类的常见胶结物成份:硅质胶结物、铁质胶结物、 钙质胶结物、泥质胶结物。不一样胶结物类型影响岩石的软硬强度。不一样胶结物成份的风化难易程度、遇水软化(或溶解)程度不一样。从而影响岩石强度的稳定性。使岩石的工程性质因环境的变化而变化。2.滑石、石膏、方解石、萤石、磷灰石、正长石、石英、黄玉、刚玉、金刚石3.要点:形成条件:涣散的固体物质、充足的水源条件、有利会聚的地形条件防治措施:形成区(上游)避水排洪、水土保持,稳定涣散物质;流通区以拦为主;沉积区设置排导工程。4.岩溶区的重要工程地质问题有:(1)地基不均匀沉降地表岩溶深度不一致,基岩岩面起伏、导致上覆土层厚度不
18、均匀,使建筑物地基产生不均匀沉降。(2)地面塌陷当建筑物(如桥梁墩台、隧道等)位于溶洞上方,溶洞顶板厚度不足时,常产生溶洞洞顶坍塌陷落。当隧道从溶洞中通过,因为风化作用,有时也产生洞顶坍塌。(3)基坑和洞室涌水建筑物基坑或地下洞室开挖中,若挖穿了暗河、蓄水溶洞、高压岩溶管道水、富水断层破碎带等都也许产生忽然涌水,给工程施工带来严重困难,甚至淹没坑道,导致事故。(4)岩溶渗漏在岩溶发育地区修筑水坝时,库水常沿溶蚀裂隙、岩溶管道、溶洞、地下暗河等产生渗漏,严重时可导致水库不能蓄水。(5)地表土潜移地表土潜移重要发生在溶蚀漏斗的上覆土层以及溶蚀斜坡的上覆土层。在地下水侵蚀和土体自身重力作用下,土层沿
19、基底斜坡发生长期而迟缓的移动,短期内无法察觉,但其长期积累效应,则对工程建设可导致危害,如路基变形,桥墩位移等。5.滑坡与崩塌的重要区分有:崩塌发生猛烈,运动速度快,而滑坡运动速度多数迟缓。崩塌不沿固定的面和带运动,而滑坡多沿固定的面或带运动。崩塌体完全被破坏,而滑坡体多保持本来的相对整体性。崩塌垂直位移不小于水平位移,而滑坡正相反。6.滑坡发生的条件要点:(1)岩土类型:岩、土体是产生滑坡的物质基础。一般,各类岩、土都有也许组成滑坡体,其中结构松软、抗剪强度和抗风化能力较低,在水的作用下其性质易发生变化的岩、土,如涣散覆盖层、黄土、红粘土、页岩、泥岩、煤系地层、凝灰岩、片岩、板岩、千枚岩等及
20、软硬相问的岩层所组成的斜坡易发生滑坡。(2)地质结构:斜坡岩、土只有被各种结构面切割分离成不连续状态时,才也许具备向下滑动的条件。无论是土层还是岩层,滑动面常发生在顺坡的层面、大节理面、不整合面、断层面(带)等软弱结构面上,因其抗剪强度较低,当斜坡受力情况忽然变化时,都也许成为滑动面。同时,结构面又为降雨等进入斜坡提供了通道,尤其是当平行和垂直斜坡的陡倾结构面及顺坡缓倾的结构面发育时,最易发生滑坡。(3)水:水是滑坡产生的重要条件,绝大多数滑坡都是沿饱含地下水的岩体软弱结构面产生的。它的作用重要表目前:软化岩、土,减少岩、土体强度,潜蚀岩、土,增大岩、土密度,对透水岩石产生浮托力等。尤其是对滑
21、坡(带)的软化作用和减少强度作用最突出。诱发滑坡发生的原因尚有:地震;降雨和融雪;河流等地表水体对斜坡坡脚的不停冲刷;违背自然规律,破坏斜坡稳定条件的人类活动,如开挖坡脚、坡体堆载、爆破、水库蓄(泄)水、矿山开采等都可诱发滑坡。7.什么叫地质作用?地质作用的体现形式有哪些?地质作用是指由自然动力引起地球(最重要是地幔和岩石圈)的物质组成、内部结构和地表形态等进行的破坏和建造作用。按其能源的不一样,地质作用可分为两种类型:内动力地质作用和外动力地质作用。内动力地质作用:内动力地质作用是由地球的转动能、重力能和放射性元素蜕变产生的热能等所引起的。内力地质作用重要包括结构运动、岩浆作用、变质作用及地
22、震等。外动力地质作用:外动力地质作用是由来自外部能源所引起的地质作用,重要有太阳辐射能、天体引力能及其他行星、恒星对地球的辐射等。其详细体现方式有风化、剥蚀、搬运、沉积和成岩作用。8.什么是断裂结构?断层的基本类型有哪些?野外怎样识别断层?组成地壳的岩体,在地应力作用下发生变形,当应力超出岩石的强度,岩体的完整性受到破坏而产生的大小不一的断裂,称为断裂结构。断层的基本类型有:正断层:上盘沿断层面相对下降,下盘相对上升的断层。逆断层:上盘沿断层面相对上升,下盘相对下降的断层。平推断层:又称平移断层。是因为岩体受水平扭应力作用,使两盘沿断层面发生相对水平位移的断层。断层的野外识别地貌特性:如陡崖、
23、沟谷、河谷方向发生忽然转折等。地层特性:若岩层发生不对称的重复或缺失,岩脉被错断,或者岩层沿走向忽然中断,与不一样性质的岩层忽然接触等,这些地层方面的特性,则深入阐明断层存在的也许。断层的伴生结构:断层的伴生结构是断层在发生、发展过程中遗留下来的痕迹。常见的有牵引弯曲、断层角砾、糜棱岩、断层泥和断层擦痕。这些伴生结构现象,是野外识别断层存在的可靠标志。另外,有泉水、温泉呈线状出露的地方有也许存在断层,并且也许是逆断层。其他标志断层的存在常常控制水系的发育,并可引起河流遇断层面而急剧改向,甚至发生河谷错断现象。湖泊、洼地呈串珠状排列,往往意味着大断裂的存在;温泉和冷泉呈带状分布往往也是断层存在的
24、标志;线状分布的小型侵入体也常反应断层的存在。9.地下水对公路工程建设有何影响?地下水的存在,对建筑工程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尤其是地下水位的变化,水的侵蚀性和流沙、潜蚀等不良地质作用都将对建筑工程的稳定性、施工及正常使用带来很大的影响。地下水位的变化,如地下水位上升,可引起浅基础地基承载力减少,在有地震砂土液化的地区会引起液化的加剧,同时易引起建筑物震陷加剧,岩土体产生变形、滑移、崩塌失稳等不良地质作用。另外,在寒冷地区会有地下水的冻胀影响。就建筑物自身而言,若地下水位在基础底面如下压缩层内发生上升变化,水浸湿和软化岩土,从而使地基土的强度减少,压缩性增大,建筑物会产生过大沉降,导致严重变形。
25、尤其是对结构不稳定的土(如湿陷性黄土、膨胀土等)这种现象更为严重,对设有地下室的建筑的防潮和防湿也均不利。地下水的侵蚀性的影响重要体现为水对混凝土、可溶性石材、管道以及金属材料的侵蚀危害。(3)由地下水引起的流沙,这种不良地质作用的影响重要体现为在工程施工中能导致大量的土体流动,致使地表塌陷或建筑物的地基破坏,会给施工带来极大的困难,或直接影响建筑工程及附近建筑物的稳定。(4)潜蚀一般分为机械潜蚀和化学潜蚀。机械潜蚀是指地下水的动力压力作用,而化学潜蚀是指地下水溶解土中的易溶盐分。这两种作用在土中同时发生,并会引起土粒间的结合力和土的结构破坏,土粒被水带走,形成洞穴,其后果是使地基土的强度受到破坏,土下形成空洞,致使地表塌陷,破坏建筑场地的稳定。(5)地下水的不良地质作用中尚有一个应尤其引起注意的是基坑涌水现象。这种现象发生在建筑物基坑下有承压水时,开挖基坑会减小基坑底下承压水上部的隔水层厚度,减小过多会使承压水的水头压力冲破基坑底板形成涌水现象。涌水会冲垮基坑,破坏地基,给工程带来损失。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