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京沈铁路客运专线试验与检测工作质量控制手册京沈铁路客运专线工程检测质量控制手册京沈铁路客运专线辽宁公司二九年六月170前 言为保质保量的完成京沈铁路客运专线工程建设,严格执行铁道部现行客专质量验收标准、技术条件、施工指南及京沈铁路客运专线的设计文件,京沈铁路客运专线有限公司组织编制了混凝土工程质量控制手册、工程检测质量控制手册等,本手册为工程检测质量控制手册。本手册参考了设计文件要求,紧密结合了京沈客运专线的工程要求,认真总结和借鉴了哈大、郑西、京津、合武等客运专线的先进、成熟的技术和管理经验,依据京沈客专设计文件及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补充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铁路混凝土结构耐
2、久性设计暂行规定(铁建设2005157号)、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客运专线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客运专线铁路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铁路工程土工试验规程(TB 10102-2004)、铁路工程结构混凝土强度检测规程(TB 10426-2004)、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 55-2000)、铁路工程基桩无损检测规程(TB 10218-2008)、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 106-2003)、普通混凝土用砂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 52-2006)等现行标准、规程、规范
3、及试验方法进行了编写,是京沈铁路客运专线工程试验检测的指导性文件。本手册共分13章,主要内容包括:检验检测机构及管理职责、主要原材料检验及技术要求、混凝土检验及技术要求、铁路路基检验及技术要求、关于工程质量无损检测等。在执行本手册的过程中,当设计文件(或设计规范)与本质量控制手册有差异时,应以标准高者为准。如有新的技术标准颁布,按照新的技术标准执行。同时希望各参建单位结合工程实践,认真总结经验,积累资料。如发现需要修改和补充之处,请及时将意见和有关资料寄交京沈铁路客运专线辽宁分公司安质部(传真:024- ;电子邮箱:)。本手册主编单位: 本手册参编单位:本手册主要编写人员: 2009年06月2
4、9日目 录1 总则81.1 工作范围81.2 工作依据82 试验与检测工作组织管理体系及管理模式92.1 试验与检测工作组织管理体系92.2 试验检测工作组织管理模式93 试验与检测机构的管理职责及人员的岗位职责113.1 公司技术质量部对试验检测工作的管理职责113.2 工程测试中心主要管理职责113.3 监理单位试验室的主要职责123.4 施工单位试验室的主要职责133.5 其它检测试验机构的主要职责143.6 试验室主任岗位职责143.7 技术负责人岗位职责153.8 质量负责人岗位职责153.9 试验工程师岗位职责163.10 试验员岗位职责173.11 资料员岗位职责174 试验与检
5、测工作的管理要求194.1 工作要求194.2 各级试验室开展项目及外委项目204.3 各级试验室资源配置要求275 试验与检测工作管理制度335.1 试验人员工作纪律335.2 人员考核及培训制度335.3 资料管理制度335.4原始记录管理制度345.5 试验检测报告管理制度355.6 样品管理制度355.7 仪器设备管理制度365.8 安全、环保管理制度375.9 外委试验管理制度385.10 第三方检测管理规定385.11 比对试验及能力考核管理制度405.12 施工现场(拌和站)试验管理规定405.13 试验检查评比制度415.14 试验检测工作会议制度425.15 报表制度426
6、试验与检测标准规范446.1 水泥446.2 掺合料446.3 骨料石材446.4 外加剂456.5 工程用水456.6 钢材466.7 砂浆476.8 混凝土486.9 土工496.10土工合成材料506.11 水泥基灌浆材料及压浆剂516.12 桩基基础516.13 铁路路基桥涵隧道轨道526.14 砖、砌块536.15 其他标准规范547 常规原材料取样方法567.1水泥567.2粉煤灰567.3矿渣粉567.4外加剂577.5细骨料577.6粗骨料577.7拌合用水587.8钢筋及焊接587.9土工合成材料597.10 其他原材料608 原材料的检验及技术要求618.1 水泥618.2
7、 矿物掺合料628.3 细骨料658.4 粗骨料678.5 混凝土拌合和养护用水688.6 混凝土外加剂708.7 压浆(剂)料718.8 支座灌浆料(现浇梁)738.9 钢筋原材768.10 预应力钢丝、钢绞线、螺纹钢筋778.11 预应力锚具、夹具、连接器778.12 金属波纹管798.13 防水材料808.14 防水板908.15止水带929 混凝土的检验及技术要求969.1 混凝土的一般规定969.2 混凝土的原材料选用999.3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999.4 混凝土施工检验1029.5 混凝土试件留置1039.6 混凝土施工试件耐久性1049.7 实体混凝土10410 铁路路基的检验及
8、技术要求10510.1 基床以下路堤填料及压实质量的规定10510.2 路基过渡段填料及压实质量的规定10710.3 基床底层填料及压实质量的规定10910.4基床表层级配碎石(砂砾石)11111 铁路桥涵检验及技术要求11511.1 原材料的一般规定11511.2 混凝土的一般规定11511.3 特殊材料的规定11512 关于工程质量无损检测11812.1 桥梁基桩及支挡抗滑桩11912.2 地基处理桩14412.3 隧道衬砌无损检测14912.4 挡土墙砌筑15212.5 其他工程15313 特殊试验、检测方法15413.1 地基系数K30试验15413.2 变形模量EV2试验15613.
9、3 动态变形模量Evd试验15913.4 矿物掺合料及外加剂抑制碱骨料反应有效性试验方法16013.5 混凝土的抗裂性试验方法16313.6 混凝土的电通量快速测定方法16413.7 浆体稠度试验方法16513.8 浆体泌水率和膨胀率试验方法16613.9 水泥或胶凝材料抗硫酸盐侵蚀性能快速试验方法1671 总则1.1 工作范围 1.2 工作依据。2 试验与检测工作组织管理体系及管理模式2.1 试验与检测工作组织管理体系京沈铁路客运专线有限责任公司(下称公司)试验与检测工作管理机构由公司技术质量部和京沈铁路客运专线工程测试中心组成,在公司技术质量部领导下负责管理全线各级试验、检测机构。京沈铁路
10、客运专线工程试验与检测体系共分三级管理、一级政府监督。第一级:施工单位的试验、检测机构及经业主批准委托的试验检测机构。第二级:监理单位的试验、检测机构及经业主批准委托的试验检测机构;经京沈公司批准的第三方试验检测机构。第三级:京沈公司技术质量部和京沈公司工程测试中心。政府监督:铁道部工程质量监督检验总站京沈分站。2.2 试验检测工作组织管理模式京沈铁路客运专线工程测试中心是公司组织成立的试验与检测机构,在公司的领导下,对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各级试验检测机构进行管理,并积极配合公司及各指挥部开展工程施工管理的有关试验检测工作;监理中心试验是经各监理单位的母体检测机构授权,由各监理单位根据管段情况设
11、立的试验与检测机构,在授权范围内开展试验检测工作,对其设立的监理分站试验室和管段内各级施工单位试验室进行监督、检查和管理;施工单位中心试验室是经各施工单位的母体检测机构授权,由各施工单位根据管段划分成立的试验与检测机构,在授权范围内开展试验检测工作,对其设立的工地试验室(站)及现场各级试验人员进行管理;第三方检测机构是受业主委托根据合同独立进行检测工作,接受铁道部工程质量监督检验总站京沈分站监督,公司技术质量部和公司工程测试中心对其工作进行业务管理;各级监理与施工单位委托的试验与检测机构是本检测体系的重要补充和完善,上级业务管理部门对下级单位委托的试验与检测机构要进行审查,经批准后方可开展相关
12、业务。3 试验与检测机构的管理职责及人员的岗位职责3.1 公司技术质量部对试验检测工作的管理职责3.1.1 负责对工程测试中心工作情况及主要人员进行考核。3.1.2 设立相应的试验检测技术应用研究机构(如高性能混凝土技术研究中心,无损检测技术研究中心,土工试验检测研究中心等),由工程测试中心牵头,某一监理、施工单位试验室为主开展工作,以便整合资源,解决检测试验难题,重点难点问题,指导全线施工。3.1.3 定期组织召开全线中心试验室主任会议,对重大的、共性的试验检测问题进行研究。3.1.4 负责组织仲裁检测试验工作。3.1.5 负责审查工程测试中心委托的检测机构资质及检测能力。3.1.6 负责组
13、织工程测试中心对第三方检测机构的检测合同中技术质量履约情况进行检查。3.1.7 根据京沈公司工程施工与质量管理要求,组织的开展相关的试验检测工作。3.2 工程测试中心主要管理职责3.2.1 制定全线工程试验检测工作程序、管理制度、工作标准及统一全线试验用表。3.2.2 负责组织对新颁布的有关检测标准、规范的宣传贯彻工作,积极推动新技术、新产品、新材料、新工艺的应用,定期组织全线检测试验人员培训、学习和交流,定期组织全线试验仪器对标。3.2.3 负责施工单位中心试验室及监理单位试验室的审查验收,对监理、施工单位试验室的资质和试验检测人员资格进行审查,并对试验检测人员能力进行考核。3.2.4 负责
14、审查监理单位、施工单位试验室委托的检测试验机构,进行资质、检测试验项目的审核,严禁监理单位、施工单位试验室对于同一检测项目委托给同一家试验检测机构检测。3.2.5 对全线监理、施工单位试验室的工程质量检测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和技术指导,并对其工作质量进行不定期抽查。3.2.6 对全线工程实体及所用原材料、构件、成品、半成品的质量进行随机抽查,对重要施工工艺、配合比及关键工程、关键部位进行独立取样试验和检测,负责组织全线试验室的试验比对工作。3.2.7 主持全线建设工程实体及所用原材料、构件、制品质量等纠纷的仲裁试验检测工作,参加全线建设工程质量的检测、评定和验收工作,参与全线工程质量事故的调查和
15、分析,承担质量信誉评价中相关的试验检测工作。3.2.8 定期主持召开全线试验室主任会议,研究、解决存在的问题。对严重违规的监理、施工单位试验室,对其试验室主任及相关人员有建议更换权。3.2.9 做好本测试中心资料的管理工作,建立和健全检测试验台帐,在规定的时间内向上级单位报送各项报表、专项报告和其他相关资料。每季度提供全线的试验检测工作季度分析报告,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3.2.10 积极完成公司交办的其它试验检测工作。3.3 监理单位试验室的主要职责3.3.1 贯彻执行国家、铁道部有关试验政策、方针、法规、条例和制度;指导、督促、协调本项目监理及施工的试验工作,制定有关的制度、规定、方
16、法;组织项目中心试验室人员、全标段试验监理、试验人员的业务学习和交流。3.3.2 按照质量管理体系和质量保证体系,切实保证各分站试验室能公正地、科学地、准确地进行各类检测工作,协调各分站试验室的工作,使之纳入全面质量管理的轨道。3.3.3 协助中心试验室对施工单位试验室审查验收,每年不少于2次不定期审查施工单位的试验室,核查试验人员资格和到岗情况,核查试验室仪器、设备配置情况及仪器、仪表的标定期限和计量检验证明、检查试验室记录表和报表式样。3.3.4 严格按160号文件和铁道部2007159号文要求开展检测试验工作,负责对监理标段内施工单位检测试验工作的监督、管理和指导。3.3.5 关于监理单
17、位抽样试验频率及采取方式的确定,按160号文件规定,结合铁道部2007159号文和京沈铁路客运专线工程特点,严格按要求进行平行试验和见证检验。3.3.6 定期对工程质量进行抽查,检验试验监理工程师工作是否到位,核查施工单位所施工的工程质量。3.3.7 参与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试验研究工作。3.3.8 协助中心试验室审核施工单位试验室委托的检测试验机构,审查其检测试验项目是否在资质允许范围内。3.3.9 参与施工质量事故的调查和处理,提供有关的质量检测资料。3.3.10 参加所有监理的工程项目质量检查、评定和验收,并提供抽查和验收的资料成果,并据此提出对工程质量的评价和意见。3.3.11 做
18、好检测试验资料的管理工作,建立和健全检测试验台帐,在规定的时间内向上级单位报送各项报表、专项报告和其他相关资料。3.3.12 每季度未向公司提供所管区段检测试验分析报告,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3.3.13 完成公司及中心试验室委托的其他检测试验工作。3.4 施工单位试验室的主要职责3.4.1 负责组织对新颁布的有关检测标准、规范的宣传贯彻工作,积极推动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的应用。3.4.2 组织试验检测人员岗前培训,按相关要求配备合格的试验检测人员,并持证上岗。3.4.3 进行工程开工前的标准试验、工艺试验、施工参数试验,并提交监理单位进行复验和批准。3.4.4 对施工所用原材料、构件
19、、制品等工程材料进行不定期抽检。3.4.5 对所有检验批、分项、分部、单位工程,按有关质量验收标准、技术要求和试验规定的检验项目进行不定期抽检。3.4.6 参加工程质量的检查、评定和验收工作,参与工程质量事故的调查和处理。3.4.7 建立和健全试验检测台帐,及时提供工程质量动态。3.4.8 做好委外试验的管理工作,承担其试验、检测结果,并对真实性负责。3.4.9 做好管段试验、检测资料的管理工作,并在规定的时间内向上级单位报送各项报表、专项报告和其他相关资料。3.5 其它检测试验机构的主要职责3.5.1 施工、监理单位试验室委托的检测试验机构应在资质允许范围内开展检测试验工作,依据有关标准规范
20、进行试验检测。按照委托要求,及时出具试验检测报告,并对其出具的试验检测报告的真实性、准确性负责。3.5.2 第三方检测试验机构是受公司委托的独立检测机构,在各自的资质等级规定的范围内按合同约定的内容开展试验检测工作,接受公司技术质量部及工程测试中心的监督和管理,并在规定的时间内提供检测成果报告、报送各项报表和其他相关资料。3.6 试验室主任岗位职责3.6.1 主持试验室全面工作,对本室的技术、质量、安全全面负责,组织完成施工所要求的各项试验检测工作,批准本试验室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审核签发试验室各类文件。3.6.2 组织贯彻学习京沈铁路客运专线技术标准和新的试验检测技术,建立健全试验检测工作
21、体系和试验室质量保证体系。 3.6.3 组织制定试验室各项管理制度、工作标准要求。3.6.4 定期主持本试验室的管理评审,组织制定试验室年度工作计划,积极开展各项专项质量检查,对管段内试验室不规范的行为及时向相关部门提出处理建议。3.6.5 参与重大技术和施工组织设计有关试验检测方面问题的审查,并提出相关意见。3.6.6 参与新工艺、新材料试验方案的审查,参与分管范围内的单项工程、单位工程竣工验收,并提出建议。3.6.7 组织编写及上报各类报表及专项报告。3.6.8 考核本室全体人员的工作、学习情况,及时掌握本室工作信息和解决存在的问题。3.6.9 完成领导交办的其它试验检测工作。3.7 技术
22、负责人岗位职责3.7.1 在试验室主任领导下开展工作,全面负责试验室技术管理工作。3.7.2 贯彻执行国家、铁道部颁布的有关规程、规范、标准;组织制定试验检测技术细则。3.7.3 批准作业指导书、操作规程。3.7.4 组织收集客专有关的各种试验检测标准规范,制定技术活动计划,组织开展试验比对工作。3.7.5 负责试验检测报告、报表、资料的终审与签发,对试验检测资料的真实性、准确性负责。3.7.6 参与工程质量事故调查,处理试验检测过程中的技术问题。3.7.7 负责对试验检测标准和方法以及偏离检测方法的控制,对试验室技术活动的正确性和有效性负责。3.7.8 督促、检查各岗位工作执行情况,组织实施
23、人员培训计划及业务考核,负责技术业务指导。3.7.9 负责建立健全试验室信息管理体制,组织做好各种文件、资料归档工作。3.7.10 负责试验检测新技术、新方法的开发研究。3.7.11 完成领导交办的其它试验检测技术工作。3.8 质量负责人岗位职责3.8.1 全面负责试验检测工作质量,协助主任建立试验室的质量体系,并负责维持质量体系的现行有效性,定期向主任报告试验检测工作质量情况。3.8.2 负责组织质量手册、程序文件的编制和修改,组织质量手册的学习、宣传和贯彻执行工作,主持制定质量方针与目标、编写管理评审计划、编制管理评审报告。3.8.3 负责检测质量事故的处理和检测质量争议的处理,审批纠正措
24、施、预防措施。3.8.4 组织试验室的质量体系审核,审核委托试验机构的资质和检测能力。3.8.5 检查、考核各类检测人员的工作质量。3.8.6 在技术负责人因故不能行使职权时,由质量负责人代为行使。3.8.7 负责试验仪器设备、试验环境、试验样品的管理,确保试验设施和环境条件满足试验检测工作标准要求。3.8.8 负责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以及试验室计量认证管理体系的实施,及时完善相关质量活动记录。3.8.9 完成领导交办的其它试验检测工作。3.9 试验工程师岗位职责3.9.1 在试验室主任的领导下,完成本组或本专业的各项试验检测工作,解决试验检测过程中存在的技术问题。3.9.2 编制
25、试验工作计划,制定有关项目试验大纲及试验实施细则,指导试验人员严格按照标准、规范要求进行试验操作。 3.9.3 熟悉试验标准、试验方法和有关仪器性能,能独立完成各项试验工作。3.9.4 负责对试验室的各项试验原始记录和检测报告的复核,对试验数据的准确性、真实性、可靠性负责。3.9.5 编制试验报表和其它专项报告。3.9.6 参与对管段内试验室的日常检查,掌握所管辖段落试验检测工作状态。3.9.7 定期对试验室的检测工作进行总结分析,向试验室主任报送工作总结与工作计划。3.9.8 参与各类与试验检测有关的事故调查,并提出处理意见,参与有关施工质量检查及事故分析。3.9.9 完成领导交办的其它试验
26、检测工作。3.10 试验员岗位职责3.10.1 在主任和试验工程师的安排下,完成承担的各项试验检测任务,并对各自的检测工作质量负责。3.10.2 严格按照有关的试验规程、试验方法做好各项试验,及时填写试验记录,原始数据要清晰、准确,记录完整。3.10.3 详细观察和记录试验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情况,当发现有异常现象或试验结果有疑问时,应立即向试验工程师汇报。3.10.4 做好检测前的样品准备工作,需要进行加工的样品应严格按标准方法进行加工和制样;校对仪器设备量值、检查仪器设备运转是否正常及环境条件是否符合标准要求。3.10.5 正确使用各种检测仪器设备,及时填写仪器设备运行记录,做好试验仪器设备的
27、保养工作,负责试验区域环境卫生和安全工作。3.10.6 编制试验报告,按规定程序送审,并及时登记各项试验台帐。3.10.7 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不受行政干预,提供准确、可靠、公正的试验结果,对检验数据的真实性和正确性负责。3.10.8 对试验资料严格保密,未经试验室主任同意不得将试验数据及结果外传和泄露。3.10.9 完成领导交办的其他试验检测工作。3.11 资料员岗位职责3.11.1 在主任领导下,负责对本试验室质量体系文件、标准规范、外来文件、有关的试验检测资料以及电子版文件的管理。3.11.2 负责搜集与试验检测工作有关的现行标准、规范、规程及相关技术书资料,并登记建档妥善保管;失效文
28、件应及时从所有发放和使用场所撤回,或采取其他措施防止误用。3.11.3 负责保管试验仪器设备的档案证书、计量检定证书和自检资料。3.11.4 负责各级单位来往文件的收(发)登记工作。3.11.5 负责试验室内的原始记录管理,负责试验报告的发放、保管、整理归档。 3.11.6 负责保管和使用本试验室报告用章。 3.11.7 严格遵守保密制度,不得随意复制试验报告,不得泄露原始数据。3.11.8 做好防火、防盗、防蛀工作,以防资料的丢失和损坏,丢失资料应按质量事故处理。3.11.9 完成领导交办的其他试验检测资料管理工作。4 试验与检测工作的管理要求4.1 工作要求4.1.1 试验检测机构必须公正
29、、科学地开展检测试验工作,不受行政、经济以及其他方面的干预;检测人员应秉公办事,不谋私利,认真按规范、标准等进行检测。4.1.2 各检测试验单位应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严格按体系要求开展试验检测工作,确保试验检测工作的科学性、准确性和公正性。4.1.3 试验检测单位必须独立取样,所取样品要有代表性。4.1.4 试验检测工作实行信息化管理。采用经铁道部认可的,专业化管理软件进行信息采集、处理、汇总及上报。实现客专检测工作的信息化、自动化、程序化,以便各级机构及时掌握检测试验工作的动态,分析检测试验存在的问题。4.1.5 检测试验单位应建立试验人员守则、信息上报等各项管理制度,人员离岗必须严格执行
30、逐级请假制度。4.1.6 对施工所用工程材料进场前按铁建设(2005)160号文件及其补充规定要求进行检测试验,不合格材料不得进入施工现场。施工过程中发现不合格的检测试验项目应立即停工,经施工处理或返工后重新检验合格后方可继续施工。4.1.7 检测试验机构出具的检测报告,必须实事求是,字迹清楚,数据准确可靠,要有试验、校核、技术负责人签字,加盖试验检测专用章。检测单位对其出具的检测报告承担相应法律和经济责任。4.1.8 试验检测单位建立单独的不合格检测报告台帐,凡检测不合格的项目应及时通知被检测单位和质量管理部门。4.1.9 检测试验单位不得具有下列行为:1 超出资质允许的试验检测范围,出具试
31、验报告。2 与被检测单位串通,弄虚作假,降低建设工程质量标准。3 捏造数据,伪造试验检验报告。4 不遵守职业道德、玩忽职守、营私舞弊,造成检测试验工作差错,影响工程质量。如有发生,根据情节对项目危害情况依照相合同、相关法规进行处理。4.1.10 各级试验室有义务配合上级单位的检查和现场抽检,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或推诿。各级试验室可在上级单位的组织下参与对其工作管段外工程的交叉检查。4.2 各级试验室开展项目及外委项目各级检测试验机构单位应严格按照投标书、合同要求及有关规定,开展试验检测项目,对不具备检测能力的项目,必须委托资质条件和检测能力满足要求的检测单位进行,且该检测单位信用良好,并经业主批
32、准。具体的自检及外委项目见表4.2.1。表4.2.1各级试验室检测项目一览表序号项目(参数)名称监理(必检)项目施工单位(必检)项目可外委项目中心试验室分站试验室中心试验室梁场试验室工地试验室一水泥1比表面积(勃氏法)2烧失量3游离CaO的含量4MgO的含量5SO3含量6Cl-含量7细度8凝结时间9安定性10强度11碱含量12熟料C3A含量二细骨料1筛分2吸水率3细度模数4含泥量5泥块含量6坚固性7云母含量8轻物质含量9石粉含量10有机物含量11压碎指标12硫化物及硫酸盐含量13CI含量14碱活性三粗骨料1颗粒级配2岩石抗压强度3吸水率4紧密空隙率5压碎指标6坚固性7针片状颗粒含量8含泥量9泥
33、块含量10硫酸物及硫酸盐含量11Cl-含量12有机物含量13碱活性14表观密度15堆积密度与紧密密度四混凝土外加剂1含固量2含水量3密度4细度5氯离子含量6总碱量7水泥净浆流动度8减水率9含气量10常压泌水率比11压力泌水率比12坍落度增加值13坍落度保留值14抗压强度比15收缩率比16对钢筋锈蚀作用速凝剂1密度2细度3含水率4含固量5初、终凝时间61d抗压强度728d抗压强度比五外掺料粉煤灰1细度2Cl-含量3需水量比4烧失量5含水率6SO3含量7CaO含量8游离CaO含量9碱含量磨细矿渣粉1MgO含量2SO3含量3烧失量4Cl-含量5比表面积6需水量比7含水率8活性指数六水1pH值2不溶物
34、含量3可溶物含量4氯化物含量5硫酸盐含量6碱含量7凝结时间8抗压强度比七混凝土1混凝土配合比2容重3坍落度4含气量5凝结时间6水灰比7泌水率 8压力泌水率9立方体抗压强度10轴心抗压强度11静弹性模量12动弹性模量13收缩率14电通量15抗裂性(圆环法)16抗渗性17抗冻性18耐蚀系数19耐磨性必要时八金属材料1抗拉强度2屈服强度3伸长率4弯曲5硬度6超声波探伤7焊接接头试验8钢筋机械连接接头9钢绞线抗拉强度10钢绞线伸长率11弹性模量12静载锚固系数13应力松弛14孔道摩阻损失15锚口摩阻损失16扩孔段摩阻损失九混凝土结构1承载力2挠度3抗裂度4裂缝宽度5保护层厚度6超声波测缺陷必要时7强度
35、8静载试验9桩基检测10碳化深度十压浆(剂)料1凝时时间2出机流动度330min流动度4泌水率5压力泌水率6抗压强度7抗折强度824h自由收缩率928d自由膨胀率10充盈度十一石材1容重2比重3吸水率4抗压强度5抗冻性6软化系数十二防水材料1拉伸强度2不透水性3低温弯折性4断裂伸长率5热处理尺寸变化率十五石灰1氧化钙、氧化镁含量2未消化残渣含量3产浆量4细度5体积安定性十六砌筑砂浆1稠度2密度3分层度4抗压强度5抗冻性能6配合比设计十七土工1颗粒分析2密度3比重4含水率5界限含水率6颗粒密度7相对密度8液塑限9击实10最佳含水量11最大干密度12灰剂量13无侧限抗压强度十八路基1压实系数2孔隙率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