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教版 数学(学科)一年级分类与整理 教学设计总课时:3 第 1 课时 执教者:王爱锋一、教材简介: 本课题是学生在学会了按一定标准分类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由于学生已经学会了分类的基本方法,所以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学会体会不同的分类标准进行分类,体验分类结果在不同的标准下的多样性、灵活性和可变性,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同时加强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团结合作及数学表达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培养学生思维的开阔性和灵活性。二、设计理念:本课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能够按照给定标准进行分类,能表达分类计数的结果。体会同一标准下分类结果的一致性和不同标准下分类结果的多样性。基
2、于这样的教学目标,教学设计理念为:1精心设计教学导入在教学中,为了避免生硬地引入“分类”这一抽象概念,创设了整理房间这一具体的生活情境,引导学生不由自主地参与到整理房间的活动中来,当学看到整理过的房间焕然一新时,再告诉学生刚才所做的事情就是分类,这样即使学生理解了分类的意义,又体会了分类的实际意义,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2重视了学生的自主探索。在教学过程中,过多的讲解反而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探索的主动性,所以除了必要的指导和小结外,其余的时间都交给学生去体会分类的方法,探究计数的方式,观察比较分类的结果,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为以后学习统计知识积累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三、学情分析:一年级学
3、生年龄小,经验少,但乐于接受新鲜事物,思维活跃,本节课注重把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认识和生活经验,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为实施创新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础。四、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根据给定的标准进行分类,掌握分类的方法,初步感知分类的意义。2经历简单的数据收集和整理过程,能够用自己的方式(文字、图画、表格等)呈现收集的数据。3在分类的过程中体验分类结果在单一标准下的一致性和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五、教学重点: 按给定的标准分类计数。六、教学难点: 正确表述分类计数的结果。七、教学准备:教具准备:ppt课件、心形8个、糖葫芦形6个、圆形的气球10个。学具准备: 心形4个、糖葫芦形
4、3个、圆形的气球5个。八、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出示淘气的房间,他想找一本书,可是怎么也找不到,谁能告诉我这是为什么?(太乱了)引导学生整理房间。教师小结:刚才我们所做的事情就是分类,(板书分类)把同类的物体放在一块的,就是分类,分类可以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更整洁,方便。【设计意图:“分类”对于一年级的小学生来说,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在上课的开始,以一个具体的情境帮助学生理解什么是分类,扫除了学生的认知障碍,使新课的学习更加顺利地进行。】(二)探究新知课件出示教材第27页例1情境图:同学们,你们喜欢去游乐场吗?我们一起去看看吧。你看到了什么?预设:看到了很多气球。这些漂亮的气球有什
5、么不同的地方?(形状、颜色)如果让你给这些气球分类。你可以怎样分呢?(板书:形状、颜色)1按形状分类今天这节课我们先按形状分一分这些气球,好不好?在动手之前,请听清老师的三个要求:ppt出示活动要求(1)分一分,把这些气球按形状分。(2)数一数,可以分为几类?每一类有几个?(3)记一记,可以用摆一摆 ,画一画,写一写的方法,把整理好的结果清楚地表示出来。步骤:(1)学生分组活动,分一分,并记录分类结果。(2)教师在巡视的过程中,找出两个不同的作品(图和表),上黑板来摆一摆。(3)学生汇报自己的结果。方法一:分为三堆先按形状分,在分别数一数,把心形的放在了一堆,把糖葫芦形的放在了一堆,把圆形的放
6、在了一堆。分为了三类,糖葫芦形的有3个,心形的有4个,圆形的有5个。方法二:象形统计图师:刚才同学把各种形状的放在了一起,你为什么要排成一排?预设:因为拍成一排更容易看出来每一类有几个。师:你们能一眼看出来谁最多,谁最少吗?预设:圆形的最多,糖葫芦的最少。创设矛盾:我还没来的及数你们就能看出来,为什么?预设:一一对应,从底下看一行一行的看,分别是一一对应的。师:每类图形各有几个?预设:糖葫芦形3个,心形4个,圆形5个。将上图加工整理成象形统计图:为了使这个图更清晰,我在这个图的下面画一条线,告诉大家的是,我是从线的上面开始数的,然后我在线的底下做个标记,因为第一列都是圆形,所以我在下面画个圆,
7、第二列都是心形的,我就在下面画个心形,第三列都是爱心形的,我在下面画个爱心。这下从图中我们就能清楚地看出谁多谁少,每一类分别有几个。这是用图表示出记录的结果,在这个图中,我们把同类事物一个一个地排成一列分类整理。我们把这个图叫做象形统计图。方法三:表老师将收集上来的表格呈现展示(若没有,师自己呈现),并将其整理成表格。整理表格过程:老师在这幅作品上横着添上一些线,上面这一行记录的是什么?下面这一行记录的是什么?预设:图形和个数。横着看完以后,我们在竖着看,第一列,糖葫芦形有3个,心形有4个,圆形有5个。同学们,通过老师这么一画,它特别象什么?(表)(板书表)师小结:看来呀,我们不仅可以用图来表
8、示整理的结果,也可以用表来表示整理的结果,揭示课题(分类与整理)通过观察表和图,对比发现并提问:在图中糖葫芦有几个,在表中糖葫芦有几个,然后在图和表中继续对比心形和圆形的个数。你们发现了他们什么是相同的?预设:分类的结果都是相同的。师:为什么结果相同,因为都是按照形状分的。师小结:也就是按同一标准来分类,结果就一样。【设计意图:通过用不同的方法记录分类的结果,让学生体验用表格的形式记录分类整理的数据更清楚,更简捷。】2按颜色分类学生动手操作,展示分类结果。要求:同桌俩人讨论,俩人合作完成,并进行小组汇报。汇报要求:(1)我们是用图还是用表记录结果的。(2)分了几类?每一类有几个?(3)那种气球
9、最多?哪种气球最少?提问:观察颜色的分类结果,相同吗?预设:相同提问:对照颜色的分类结果和形状的分类结果,相同吗?预设:不同。总结:按照同一标准来分,分类的结果就相同,按照不同的标准来分类,分类的结果就不同。【设计意图:按给定的标准给气球分类对学生来说比较容易,难得是怎样表达分类计数的结果,在这个环节中,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全班交流、讨论、评价使学生了解表达分类计数结果的方式,并能对分类结果进行简单的分析,从而取得实实在在的教学成果。】(三)练习1.师总结:通过给气球分类,我们知道了什么是分类,学会了怎样分类,又会用表和图整理结果,下面就用我们所学的知识来解决问题。完成课本第29页练习第2题。2.联系实际,感受分类的必要性。(四)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九、板书设计 分类与整理 颜色 形状十、作业设计用分类的思想整理自己的房间。【设计意图: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必然联系。】十一、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