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章 实数2.1 认识无理数(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通过拼图活动,让学生感受无理数产生的实际背景和引入的必要性.2.能判断给出的数是否为有理数;并能说出现由.(二)能力训练目标:1.让学生亲自动手做拼图活动,感受无理数存在的必要性和合理性,培养大家的动手能力和合作精神.2.通过回顾有理数的有关知识,能正确地进行推理和判断,识别某些数是否为有理数,训练他们的思维判断能力.(三)情感与价值观目标:1.激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提高大家学习数学的热情.2.引导学生充分进行交流,讨论与探索等教学活动,培养他们的合作与钻研精神.3.了解有关无理数发现的知识,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培养他们为真理而
2、奋斗的精神.教学重点1.让学生经历无理数发现的过程.感知生活中确实存在着不同于有理数的数.2.会判断一个数是否为有理数.教学难点1.把两个边长为1的正方形拼成一个大正方形的动手操作过程.2.判断一个数是否为有理数.教学方法:引导探究归纳教学过程一、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新课【想一想】一个整数的平方一定是整数吗?一个分数的平方一定是分数吗?【算一算】已知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长分别为1和2,算一算斜边长的平方 ,并提出问题:是整数(或分数)吗?【剪剪拼拼】把边长为1的两个小正方形通过剪、拼,设法拼成一个大正方形,你会吗?目的:选取客观存在的“无理数“实例,让学生深刻感受“数不够用了”二、获取新知
3、【议一议】: 已知,请问:可能是整数吗?可能是分数吗?【释一释】:释1满足的为什么不是整数? 释2满足的为什么不是分数?【忆一忆】:让学生回顾“有理数”概念,既然不是整数也不是分数,那么一定不是有理数,这表明:有理数不够用了,为“新数”(无理数)的学习奠定了基础【找一找】:在下列正方形网格中,先找出长度为有理数的线段,再找出长度不是有理数的线段目的:创设从感性到理性的认知过程,让学生充分感受“新数”(无理数)的存在,从而激发学习新知的兴趣,产生了学习新数的必要性。三:应用与巩固【画一画1】:在右1的正方形网格中,画出两条线段:1长度是有理数的线段 2长度不是有理数的线段 【画一画2】:在右2的
4、正方形网格中画出四个三角形 (右1)2三边长都是有理数 2只有两边长是有理数3只有一边长是有理数 4三边长都不是有理数 【仿一仿】:例:在数轴上表示满足的 解: (右2) 仿:在数轴上表示满足的【赛一赛】:右3是由五个单位正方形组成的纸片,请你把它剪成三块,然后拼成一个正方形,你会吗?试试看! (右3)目的:进一步感受“新数”的存在,而且能把“新数”表示在数轴上,加深了对“新知”的理解,巩固了本课所学知识 四:课堂小结1通过本课学习,感受有理数又不够用了, 请问你有什么收获与体会? 2客观世界中,的确存在不是有理数的数,你能列举几个吗? 3除了本课所认识的非有理数的数以外,你还能找到吗?五:布置作业习题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