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衡阳师范学院南岳学院毕业论文(设计) 农村初中数学学困生的题 目:形成原因及转化 所 在 系: 数学与计算科学系 专 业: 数学与应用数学 学 号: 07690102 作者姓名: 陈小将 指导教师: 李龙 年 月 日农村初中数学学困生的形成原因及转化南岳学院 数学与应用数学 学号:07690102 姓名:陈小将 指导教师:李龙摘要:农村初中生中有相当部分学生对数学学习感到困难,针对农村中学数学学困生的实际情况,本文主要从农村村镇地区特点、家庭教育、学校环境、及其数学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态度等方面分析造成数学学困生的形成原因。并且,根据这些原因提出相应的转化策略。通过从激发数学学困生的数学兴趣、
2、培养数学学习的方法和加强数学老师自身的教学来帮助数学学困生摆脱学习数学困难的境地。关键词:农村初中;数学学困生;形成原因;转化1引言所谓数学学困生,是指那些智力属于正常范围,脑的结构性或功能性正常,但是由于各自不同的原因,数学成绩未能达到同其智力相称的、学业不良的学生1。而这种不良现象是可逆的,在恰当补救教育的条件下是可以转化的,即通过老师的正确分析和耐心指导、家长的积极配合及学生本人的努力,最终学业成绩可以达到优良得学生。我们作为在农村中学顶岗实习且将要上岗的数学教师,有必要分析农村初中数学学困生的形成原因,并对其做出准确的诊断,这样才能有针对性地采取转化策略,为以后教师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
3、2 问题的提出:学困生问题受到全世界范围内的教育专家、学者的关注。从大量的数据资料来看,大批学习困难学生存在于世界各国的基础教育之中,严重困扰着各国教育的发展,影响着教育效益,甚至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初中生正处于儿童向青少年过渡时期,无论在心理上还是生理上,处于成熟但又未完全成熟阶段,性格尤其叛逆2,老师如不加以正确的引导,他们很容易转变成学困生。随着我国九年义务教育的全面普及,数学学困生大量涌现,尤其在素质教育飞速发展的今天,数学学困生更是飞速增加,农村初中表现得尤其突出。2.1科学技术发展的需求1988年,邓小平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由于数学在科学技术发展和人素质的培养中起着
4、特殊作用,这也就决定了数学在教育中的特殊地位,纵观世界各国的教育,无一不把数学摆在重要的核心地位。在我国“应试教育”体制下,老师、学生、家长一味地追求高分,使本来应用广泛、兴趣颇浓的数学变得干巴巴,人为地制造了许多数学学困生。如何把这些“学生”转化为适合科学技术发展需要的人才,已经是摆在我们面前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2.2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实施素质教育,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分别对待,以体现义务教育的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3。教学则是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在知识的掌握,能力发展等方面达到初中数学课程标准所规定的基本要求,在现实班级授课制下,一个班,几十名学生,由于他们先天遗传素质和成长环
5、境的不同,决定了他们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必然有一定的差异,数学学习困难的学生随之而生。作为教师,要承认并重视这种个性差异,在全面了解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特点的基础上,在达到素质教育的要求的前提下,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使学生达到各自所能达到的发展水平,切实做到因材施教。2.3社会稳定的要求根据2010年国家统计局统计:全国的在校初中生约有5300万人,近30数学学困生大约涉及1500多个家庭, 其中一小部分是由智力因素造成的,而非智力因素占了绝大多数。他们表现为厌学,脾气暴躁,经常扰乱正常教学秩序,打架斗殴,沉迷网吧的事情发生,甚至走上犯罪道路4,严重影响了学校的社会的稳定,牵扯了家长、老师的
6、大量精力!所以数学学困生的问题,是现代教育为适应现代社会发展而必须解决的一个紧迫问题,构建和谐社会是当今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主旋律,社会要更加和谐,就必须防止一批又一批低文化,低素质的学困生流入社会。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尽可能在初级学习阶段,对他们有效地实施转化。我顶岗实习学校地处常宁市偏远农村,初中生源主要来自周边农村,由于本地区所固有的生活环境和教育背景的影响,初中学困生数量逐年递增,因此以常宁市偏远农村初中为例,详细分析该地区数学学困生形成原因,采取针对性措施切实转化他们势在必行。3 初中数学学困生形成原因3.1村镇地区特点的原因3.1.1 家长对子女的教育期待值低,影响学困生的学习动机在农
7、村地区,大部分家庭靠经商、务工、务农来维持家庭生活,经济比较落后,与城市的接触很少,公民素质和道德修养还比较落后,对下一代的教育观念仍然很陈旧。农村村镇中学大多家长把孩子能完成九年义务教育作为孩子教育的最终目标,达到进城务工的年龄就算尽义务了,对提高子女文化素质的意识很淡薄,在农村传统教育观念里“读书无用论”根深蒂固。从2010年10月9日开始,本人在常宁市渔池学校进行一个学期的顶岗实习,被分配到七年级95班。在实习阶段,我主要是负责两个方面的任务:一方面是数学教学;另一方面是班主任的管理工作。顶岗实习期间,在原班主任和原任课老师等的帮助下,我顺利完成了一个学期教学工作任务,并且进行了一系列的
8、教育教学调查,其中在七九年级各随机抽取了两个班(分别是98人、92人、86人),利用学校期中考试总结暨家长交流大会的机会,对家长对其子女教育目标的问卷调查,调查结果如下表:表1目标七年级八年级九年级人数人数人数子女上高中5152.04245.73540.7子女上职高2828.62122.81719.7子女初中毕业就行1616.32426.12832.5子女不毕业也没关系33.155.467.1总和981009210086100从表1数据可以得到:随着子女的学习阶段递增农村家长对子女的教育期待越来越低,很显然,孩子不良的学业水平与家长对其的期待是相互影响的。由于相当一部分农村居民的教育观念相对滞
9、后,跟不上社会经济迅猛的发展步伐,对孩子的教育期望值越来越低,以致较多学生在学习上不思进取、缺乏动力,造成农村初中生与其他地区的学生有着鲜明的特点,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过程中给学校的学困生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也为农村初中数学学困生的转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些学生因完成九年义务教育而学习数学,也因数学解题而遭遇一个又一个挫折,感到枯燥、乏味,无兴趣,学习动机低,影响着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也决定了他们学习数学的态度和学习方式。3.1.2 农村教师的传统观念是数学学困生不断产生的另一个原因造成农村初中数学学困生不断增加的另一个原因,是来自农村初中教师的传统观念方面。当前,仍有部分教师教学观念陈旧,思想
10、跟不上素质教育前进的步伐,“应试教育”的观念根深蒂固,在中考的升学率驱使下,为片面追求考取重点高中人数,部分数学老师戴上了“有色眼镜”,只重视中上等学生的学习情况,无视数学学困生的存在,平时对待那些学困生视而不见,教育过程中把他们看成班级成绩评比的累赘。以致在数学教学上重知识而轻能力,缺乏对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个人认知水平和认知能力方面的巨大差异的足够重视,盲目提高教学难度、教学深度,盲目增加练习数量,施行题海战术,令那些学习困难学生望题兴叹,数学知识更加难以掌握5。然而,教师的这种轻视学困生、偏爱中上等生的功利性做法使得他们破罐子破摔,数学学困生人数日益增加。3.1.3 农村初中分班制度的差
11、异虽然新的义务教育法叫停“重点班”,意在倡导公平教育。但在农村实际教学中公平受教育的理念与因材施教实施得并不完全,大多数学校虽然表面上没有真正“重点班”,但是在学生在入学编班的时候,“随机”地把基础好的学生分到了一起。孩子们都还是满脸稚气的时候,就像江湖一样,分出个三六九等,对分到非重点班的学生来说是对其自尊心和信心的双重打击。虽然这种特殊的分班制可以激励少数非重点班的学生奋发向上,但对大多数十二三岁的孩子而言,他们的认识水平不可能达到这样的高度,性格内向的会因敏感而自卑,个性要强的会因此而叛逆。在他们眼里,自己就是学习不良的学生并已经无法改变,加上数学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对他们的期望不高,更加不
12、可能去单独辅导那些早已被定义的“后进生”。在这种不良循环中,数学学困生越来越多。然而在那些优等生班级中,他们基本上都来自村级小学,而村级教师大多习惯手把手教学生,数学成绩好的学生当然地给予了特别的关注。升入初中的“重点”大班家庭之后,教师不可能给予同样多的辅导和关注,导致一部分学生倍感失落,得不到老师的“照顾”对数学学习信心逐渐丧失,自我效能感差,班级学习氛围随之出现两极分化,数学学困生同样应运而生。3.1.4 农村小学、初中教师教学内容和方式的差异小学和初中教师在教学方式上有一定的差别,小学生的注意力难以集中,在课堂45钟中全堂保持高度集中可谓难上加难,但是,小学数学课里新课内容少,知识难度
13、比较低,教学进度可以放慢,老师可以反反复复地讲,有些学生就养成了上课懒散,抱着老师反正还会再讲的不良心态听课。然而到了初中,数学内容增加,逻辑性增强,难度也同样增加了,相比小学的教学进度也快了许多,即使是重点内容也不可能反复循环,有的学生甚至对数学课产生了一种恐惧心理6,多么希望能有个录音机把整个课堂录下来课后再学。由于上述差异的存在,使一部分小学毕业生刚进入七年级时就无所适从,成绩开始下滑,但初中班级容量大,这部分学生不能及时得到老师的关注和辅导,便渐渐步入了数学学困生的队伍。3.2 住校生和通校生的差异性和留守初中生的低归属感影响数学学困生的形成3.2.1 住校生和通校生的差异性导致学困生
14、增加 在顶岗实习期间,我对通校生与住校生,在八年级95班做了一次暗访调查。本班总共52人,是常宁市渔池学校人数相对比较少的班级,而且男女比例比较适中,29名男生,23名女生。但是,本班有41名是住校生,只有11个通校生,住校生占其绝大多数,而通校生只有一小部分,根据其他老师的反映,不仅是95班,其他很多班级也都属于这种情况。更值得我们关注的一个问题就是,班上的住校生与通校生出现了严重的两极分化现象,无论是在自主学习方面,还是在平时上课表现方面,或者其他生活习惯方面等两者都有很大的差异性。在本学期学校举行的期中考试的数学成绩来看,95班及格人数为23人,住校生14人,通校生9人。通过访谈调查,通
15、校生除了白天完成正常的学习任务以外,晚上回到家里大都要在父母的监督下完成当天的作业,然后至少要安排一个小时的时间来搞学习,之后才能玩。而住校生虽然在学校时间多,但是老师的精力有限,少数爱好学习的同学会抓紧时间认真看书之外,其他的同学几乎都是玩手机,聊天,睡觉等,随着时间的推移,住校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意志力逐渐被消磨,课堂上大眼瞪小眼甚至发呆,课后无所事事,作业干脆抄袭,渐渐地相当一部分住校生步入了数学学困生的行列。3.2.2 留守初中生的低归属感容易产生学困生留守初中生是指父母双方都外出打工或经商,一年回家不超过两次,他们留在家乡持续时间三年及其以上,年龄在12-16岁之间的在校农村初中生,这
16、是中国经济飞速发展过程中人口流动的产物。这支规模庞大的“留守学生”队伍中的很多孩子,因为家庭生活和教育的缺陷,各方面的发展面临着严重的问题。“留守学生”不在其父母身边,他们多被交给爷爷奶奶或者亲戚看管,缺少父母亲情,缺乏父母的正面教育与引导,长此以往,导致其归属感低下。归属感低的学生性格多表现为任性、冷漠、孤僻、脆弱、叛逆,承受不了大的心理压力,常常按照自己好恶与自己的价值取向行事,容易走极端。加上“留守学生”的监护人往往是年老体弱者,文化水平低,无法担负起教育孩子的重任,使学生缺少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因此,他们上课心不在焉,无精打采,扰乱课堂秩序,课后尽情玩耍;作业“帮”老师做,意志薄弱,成
17、绩一塌糊涂;缺、旷课常有,甚至旷课成群结队外出上网。数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综合性理论科学,由于相当一部分“留守学生”归属感的缺失,数学与生活脱轨,常规教学无法提起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他们很容易成为数学学困生。4 学困生的转化策略现代教育是以发展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主的教育,强调在教学过程中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相对完善的发展。但是受家庭教育、社会环境、学校教育方式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教学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部分学习困难的学生,从横向的角度来看,他们几乎门门科目都很吃力;从纵向的角度上讲,他们所学的知识更无结构体系而言。尤其是数学,让部分学生闻而胆颤、苦不堪言。许多农村初中数学老师在转化学困生
18、时,常常力不从心,产生挫败感。这主要是一般农村中学要接纳方圆五公里的学生,以至于班级人数多,一个班五、六十人,老师分摊在每一个学生身上的精力非常有限,更无法在短时间内提高其学习成绩。而且课堂教学时间十分有限,教师难以照顾到每一个学生的需要。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的大背景下的今天,如果一味地采取过时或常识性的办法来转化农村初中数学学困生,结果只能是心有余而力不从。本人通过顶岗实习调查发现,如农村初中数学老师正视学困生的存在,并大胆灵活地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采取符合当代农村学生特点的针对性措施,那么对他们的转化是有效的、成功的。4.1转变农村教师观念,正视数学学困生的存在4.1.1 数学教师切
19、忌偏袒常宁市教育局对村镇中学教师教学调研时,进行了问卷调查,其中在选择“数学老师对数学成绩特别好的同学与成绩差的同学的态度都一样”时,情况如下表:样本进行了分层统计(学困生和学优生样本容量都为342)表2比例人数学生很符合基本符合不清楚不符合非常不符合学困生1536448502744.718.714.114.67.9学优生217712331063.420.86.79.10表2说明无论是学优生还是学困生都有一定比例人认为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存在偏爱现象。由于数学教师的这种心理偏差,课堂提问时,片面地追求教学效果,总是找那些中上等生回答,无视学困生的存在,长此以往,他们会产生强烈的被忽视的感觉,抱
20、着老师反正不会叫我的心态,停止思考。以至于他们上课心不在焉,无所事事,更不用说积极配合老师完成课堂教学了。对此,数学教师备课必须做到面向全体学生,为那些学困生提供相应的表现机会、受关注的机会,培养他们的信心。4.1.2 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心与心交流 老师无一例外地期待学生能聚精会神听自己的课,并且积极主动地回答问题。在平时教学过程中,对个别数学学困生进行了访谈,他们认为:如果哪一位老师上课语言亲切、态度信任,他们就非常喜欢听这个老师的课,并会积极主动地配合老师。老师要使学生感到和蔼可亲,就必须拉近与他们的距离,和颜悦色,课堂内经常巡视于课桌之间,主动阅读学生的练习并适当的鼓励,课堂是他们的好老
21、师,课外,老师应该放下架子,与学生心与心交流,做学生的知心朋友甚至父母7。曾经我班上一个学生,平时上课也很认真、很努力,但是学习成绩不甚理想,一天自习,我把他叫到办公室,问他:“你爸爸妈妈是做什么的?”,他轻轻地回答道:“我爸爸妈妈在家搞养殖”,我起身拍了拍他的肩膀说:“老师知道了,你先到教室里去”,后来他的学习效率有了很大的改观,成绩也随之提高了许多。放下架子,想法亲近学生并心与心交流,让学生感觉老师在关心和关注他们,这对提高学困生数学学习兴趣有很大的帮助。4.1.3 更新教育观念,兼顾学困生数学课程标准要求:“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同等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尽管
22、升学客观存在,尽管升学必然导致“淘汰”,但数学教育教学的目标绝不是“淘汰”。要想实现数学教育教学目标,数学教师必须要更新教育观念,优先面向数学学困生, 以此来促进全体学生的共同发展8。那么, 怎样优先面向学困生呢?对学困生要从进校开始抓起, 从最后一名学习基础差的学生抓起。教师上课,起点是学困生,重点也应该是学困生,课堂提问、实验和演示也应该主要找学困生, 作业检查、指导和批改都要学困生优先。4.2 积极探索杜郎口中学课堂改革模式,从源头上减少学困生杜郎口中学的课堂教学改革:现在,中国的基础教育界没有人不知道杜郎口中学的存在,杜郎口中学的课堂教学改革是当前新课程课堂教学改革中的一朵奇葩,它彻底
23、颠覆了旧式课堂教学,无论是形式的变化,课堂模式的变化,学生角色的转变,都是具有开创性的崭新变化。杜郎口中学课堂教学改革精华就是最大限度地调动了所有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通过预习课,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不断锻炼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为学生的终生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种把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的理念是深刻而不是表面的。杜郎口中学课堂教学模式:(一)指导思想:相信学生、依靠学生、解放学生、激活学生、发展学生 。(二)课堂模式:“三三六”或“10+35” 。三个特点:立体式、大容量、快节奏 ;三个模块:预习展示反馈 ;六个环节:预习交流、明确目标、分组合作、展示提升、穿插巩固、达标测评。 杜郎口中学教改的
24、实质:杜郎口中学旨在体现“教为主导、学为主体、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共同发展”的教改思路,其教改的实质是:以人为本,关注生命;开放课堂,群体参与;师生互动,教学相长,气氛和谐,环境宽松;自主参与,个性发展9。 4.3农村初中目前课堂教学现状 反思一下我们农村初中目前数学课堂,我们的数学课堂是教师表述及表演的“舞台”,学生不痛不痒地成为了忠实的观众,数学课堂教学目标更多的是注重教师是否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从一定程度上讲是教师在完成教学进度,完成教学目标,学生没有参与权与话语权,有时学生参与也是无充分准备,是配角,导致课堂教育效率低下,学困生有增无减5。低效率课堂教学的主要原因在于思想上没有彻底解放
25、,理念上还没有真正的转变,教师认为不讲不放心,不讲全面不放心,放手给学生更加不放心,压根没有考虑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只是考虑怎样讲才能让学生全面掌握。数学课堂始终让学生围绕着“我教”而被动地接受知识,而忘却了老师要“授人以渔”而不是“授人以鱼”。4.4 借鉴杜郎口成功教学模式,探索适合农村初中课堂的教学模式4.4.1设计丰富多彩的课堂,让全体学生参与以下是我在勾股定理教学过程中,请教多位有经验老师不断探索和改进的探究勾股定理教案设计的课堂引入片段,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也起到了很好的效果,所以在数学教学课堂中应不断探索出新的、有效地减少学困生教学设计势在必行。勾股定理教学过程设计课堂引入片段:活动1老
26、师:2002年国际数学家大会在中国北京举行,大会的会标就是我国古代著名数学家赵爽发现的验证勾股定理的“弦图”,这充分表现了我国古代数学的辉煌成就,也弘扬了我国古代的数学文化,是中国数学的骄傲。出示大会会徽图案我国数学家赵爽的“弦图”。提问: (一)你见过这个图案吗?(二)你听说过“勾股定理”吗?活动2老师:毕达哥拉斯是古希腊著名的数学家,相传在2500年以前,他在朋友家做客时,他通过观察地板砖图案,发现了等腰直角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教师出示照片及图片,学生观察图片发表见解。提问:(一)现在请你观察一下,你能有什么发现吗?(二)等腰直角三角形是特殊的直角三角形,一般的直角三角形是否也有这样的特点呢
27、?(三)你有新结论吗?4.4.2要适当处理教材,组织好小学、初中教学的衔接教材是既定的东西,教师要根据教学实际,在课时量分配,内容增删移动组合上要进行适当的加工和处理。如平行四边形的教学,常规教学顺序是由一般的平行四边形到特殊的图形,如:矩形、菱形、正方形,由于这些图形学生比较熟悉,所以我们在课堂上把上述图形一次性全部给出,营造出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再对平行四边形的定义和性质进行对比教学,这样,可以迅速帮助学生构建有序的知识网络结构,让全体学生快速消化它。此外,初一新生对初中内容难度加深的不适应也在情理之中,初一数学教师必须认真做好小学、初中教学的衔接工作,切实减少数学学困生。4.4.3为学生
28、参与课堂提供时间与空间 要全体学生参与课堂,我们必须从学生被动听到把课堂还给学生,真正把话语权还给学生,引导小组合作课堂新秩序,把教学改革理念真正落到实处。通过对部分学困生访谈,他们学习成绩不佳,不是因为数学太难而学不会,而是数学课堂太让人痛苦,根本不想听,所以要转化和减少数学学困生,老师要为学生参与课堂提供时间与空间。4.5 根据农村特点制造强烈的数学学习“饥饿感”,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动机 农村初中生家庭环境一般相对来说还是比较贫困,但是随着进城务工的深入,其物质条件也在逐步提高,以至于相当一部分学生缺乏知识改变命运的动力,无心学习,不思进取,攀比和享乐成了他们生活的主旋律。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
29、: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一般来讲,学习动机正确且强度适中时,学习效果就比较好;相反地,学习动机不良或强度过高,过低都容易导致较差的学习效果。因此,我们要在根本的问题上进行突破,根据农村的地域特点制造强烈的数学学习“饥饿感”,使学困生从低学习动机的心理状态中摆脱出来。要求数学老师利用一些特殊的教育手段来辅助教学,使教学变得更有效。例如, 教师可以为学困生制订学习目标, 如果达到目标可以进行话语和物质小奖励, 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动力,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另外, 教师还可以利用现代先进的教学设备来辅助教学课程, 把静的教材变成了动态, 让死板的数学知识变得形象、生动。这样既可以降
30、低学习的难度, 又可以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让学困生在轻松愉快的情景中学到知识10。4.6 降低教学起点、多归纳、勤练习、快反馈,循序渐进地实施分层教学第一,低起点。由于农村初中数学学困生大多基础较差,归属感低下,缺乏成功的体验和家庭的关爱,希望得到别人的赞扬和赏识,因此教学的起点放低,将教材原有的内容降低到学生能接受的起点上进行教学,让他们提高学习兴趣,树立信心,体验“原来我也行”,具体可采用以下几种方法:(一)以所学内容的最基本、最本质的东西作为教学的起点。如在“同类项”教学中,将原教材中的同类项概念分成两个步骤进行教学:先讨论“所含的字母”完全相同,再研究相同的字母的指数相同,从而降低了
31、起点,便于学生理解掌握这一知识。(二)以所学内容的解题方法为教学起点。例如:“分式方程”教学中,先由的解法,引出解分式方程的一般方法,再由的解的过程,归纳出解题步骤和基本思想。(三)从特殊到一般作为教学的起点。如在“三角形的内角和”、“中位线定理”、“平行线的性质”等内容的教学中,先让学生量一量,从中对有关的几何定理有一个直观的了解,再引入新课。(四)以学生已掌握的知识为起点,通过新旧知识的异同点类比进行教学。如“解不等式”可以与“解方程”进行类比,“分式”与“分数”、“相似形”与“全等形”进行类比等。第二,多归纳。考虑学困生的实际情况,要给予学生多归纳和总结,使学生掌握一定的条理性和规律性的
32、东西。如在“因式分解”教学中,归纳出解法:提取公因式,公式法。第三,勤练习。由于学困生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力集中的时间较短,因此教学中可以将教学时间分段,交替学习,边讲边练,调节学生的注意力。实践表明:课堂活动形式多了,学困生思想开小差、注意力不集中等现象就大大减少了。第四,快反馈。学困生由于长期以来受各种消极因素的影响,学习过程往往需要经过多次反复才能完成。教学中,教师要及时调控教学进度,加强反馈过程。实践证明,“快反馈”既可把学生取得的进步变成有形的事实,使之受到激励,又可以通过信息的反馈进一步优化教学。第五,注重分层教学。因材施教很多学困生在数学课上都不能集中精力,所以教师可采取分层教学的方
33、法,及时吸引、鼓励学困生,让他们也能关注课堂,认真听课。布置课堂练习时,教师可以选择一些有梯度的题目,先让几个比较上进的学困生来回答简单的练习题,同时给予表扬鼓励, 教师编制试卷时, 也应该出些让学困生能够解答的基础题,消除他们对数学的恐惧心理,使他们树立信心,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10。4.7 家访、电话主动和学困生家长联系沟通,形成转化合力农村初中生大多是住校生,而他们相当一部分是留守学生,家长素质一般较低,平时忙于农活,对子女管教不严格,放任自流,甚至溺爱孩子。一旦学习成绩不好,追问孩子,然而孩子只有拿老师来做挡箭牌老师不会教,于是他们就来学校或者打电话责怪老师,甚者大吵大闹,为教师转化学
34、困生带来阻力和麻烦。家访、电话事先和学困生家长沟通、交流想法,指导家长门一些子女正确、科学的教育方法,让家长增加对孩子的期待,让学生感受到周围人对他们的期望和热爱。使学生逐步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形成自主、自觉的的学习习惯,感知“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当教师和家长站在同一角度对学困生教育转化,就能拧成一股绳,形成巨大的合力,使转化措施施行得更顺利、有效。5 结束语学困生的转化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的推行和新课程改革深入,我们过去虽然积累了一定的转化数学学困生的经验,但是随之会出现新的问题、新的情况。这需要我们结合农村初中的地域特点,联系学困生的实际情况,作出准确的判断
35、,对症下药。同时,作为数学教师也是他们的生活老师,做他们的良师益友,对教材也要作相应的创造性处理,构建完整的知识网络结构,与时俱进,不断调整转化策略。这样才能有效地转化数学学困生,才能为蒸蒸日上的教育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参考文献:1钟启泉.“学业不良”的界定其及因析模式评述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3).33382王道俊,王汉澜.教育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3李主燕.让学生说心里话名师最有效的沟通艺术M.九州出版社,2005.1364张奠宙,唐瑞芬,刘鸿坤:数学教育学M,江西教育出版社,1991.190-1915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
36、003.6杜玉祥,马晓燕,魏立平.数学差生问题研究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76-777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系编.数学分析(第三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8胡兴宏:学习困难学生教育对策M.北京:语文教育出版社,1995.9喻平:数学教育心理学M.北京:广西教育出版社,2004,3.10陈德华.刘京海与成功教育M.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 42-4711苏霍姆林斯基.教育的艺术M.湖南教育出版社,1984. The formation reasons and conversion of studystruggling studens of mathematics for t
37、he countryside junior middle schoolDepartment:Mathematics and Compational ScienceSpeciality:Mathematics and Applied MathematicsNumber:07690102 Name:Chen Xiaojiang Tutor:Li Long Abstract: many junior middle school students in countryside have difficult learning mathematics,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st
38、udy struggling students from villages, proposes analyze the cause fit from family education and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school environment, and mathematics teachers teaching methods, teaching attitude. And,in proposes of students corresponding conversion strategies. Through stimulatlg the interest
39、 in mathematics improving cultivate the method of learning mathematics, and strengthening of math teachers own teaching, it helps students out of the state of learning mathematics with great difficult. Keywords: the countryside junior middle school; Mathematics tough question which every; Formation reasons; transformation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