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光的折射(1)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 了解光的折射现象与折射规律。2 了解在折射中,光路是可逆的。(二)能力目标通过演示光的折射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三)情感体验目标通过领略折射现象的美妙,获得对自然现象的热爱,亲近的情感。二、教学设想1 重点、难点、疑点(1)光折射时遵循光的折射规律(2)利用光的折射规律解释光的折射现象2 课型及基本教学思路课型:新授课。基本教学思路:光的折射规律可让学生通过实验总结归纳得出,不仅使学生掌握知识,还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三、教具学具准备光的折射演示器、水、烧杯、碗、筷子等。四、教学设计(一)导入新课(1)影子与水中倒影是怎样形成的?(2)早晨,太
2、阳还在地平线以下时我们就可以看到了,为什么?(二)新课教学1整体感知光由一种物质进入另一种物质中时,传播方向发生改变,这就是光的折射现象。光折射时遵循光的折射规律,当光从空气斜射入其他介质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偏折,垂直入射时,光的传播方向不变,在折射中光路也是可逆的。2教学互动互动1将筷子斜插入盛有水的碗中,你看到什么现象?明确 通过观察,发现筷子在水中的部分向上偏折了。这是由于光从水中射向空气发生折射的缘故。启发同学们列举生活中的折射现象,归纳什么是光的折射。早晨太阳还在地平线以下时就可以看到,就是光的折射现象。互动2探究光从空气进入水中发生折射时的规律。明确 通过实验归纳:光从空气进入水或
3、其他介质时,折射光线向法线方向偏折,当光垂直射向水中,光的传播方向不变。潜水员潜入水中看岸上的树木会觉得更高大。在实验基础上,引导学生作出光折射时的光路图。互动3探究光从水中进入空气巾发生折射时的规律。明确 通过实验归纳:光从水中进入空气中时,折射光线向远离法线方向偏折,说明了折射时光路也是可逆的。在岸上觉得水池底会比实际的要浅。互动4用鱼叉叉鱼时该怎样下叉才会准?明确 我们在上面看到的水中的鱼实际上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在鱼实际位置的上方,因此应将鱼叉压低些叉才会准。3达标反馈(1)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改变,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
4、光线向法线靠拢。(2)下列不是光的折射形成的(C)A海市蜃楼 B池水看起来变浅C小孔成像 D筷子插入水向上弯(3)夜观星空,在有风的时候,常见星光有闪闪摆动的情况,其原因何在?(略)(4)图241中是光从空气射向水中的情况,其中 MN 是两种物质分界面, BO 是入射光线, OC 是折射光线,AOE 是反射角。4学习小结(1)内容总结通过本节课我们掌握了光的折射现象,光的折射规律。(2)方法归纳本节课运用了实验、讨论等学习方法。(三)布置作业1有经验的捕鱼人看到水中的鱼之后,应将鱼叉刺向所见鱼的位置较深处。2做“硬币游戏”:把硬币放在不透明杯底一边,你向后退至到眼恰好见不到它为止。向杯里缓缓加水,渐渐地你会发现硬币“浮”起来了。(四)板书设计2.4 光的折射一、光的折射现象光由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改变的现象。二、光的折射规律1内容。2光折射时光路是可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