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十一章 简单机械和功一、杠 杆(1)一、教学目标1、知道什么是杠杆,能从常见的工具中辨认出杠杆。2、知道有关杠杆的一些名词术语,理解力臂的概念,会画杠杆的力臂。3、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二、教具杠杆、支架、钩码、尺、线、夹子、老虎钳、羊角锤、起子、木板、木块、图钉、开瓶扳手等三、教学重难点力臂的概念与画法,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四、 导入古希腊学者阿基米德曾经说过“给我一个立足点和一根足够长的棍,我就能搬动地球”你知道这句话中的道理吗?在这句话中“一个立足点,一根长棍”指的是什么呢?对,这就是我们这一节课要学习的杠杆。五、 新授师:那么什么是杠杆呢?(一)什么是杠杆活动111拔图钉 师:木板上钉了
2、一只图钉,你能用手把它拔出来吗?请选用木块、老虎钳、羊角锤及起子把它拔出来。请比较一下更方便和省力的方法。(学生实验) 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类似的情况,利用某些工具来完成某项任务。请同学门仔细观察,以下这些工具在工作时有什么共同特点?(演示实验)1 在开酒瓶时,要用开瓶扳手2 用弯曲撬棒将地上的石头撬起3 用铡刀切纸4用筷子夹瓶内的物体 师:以上这些工具在工作时有什么共同特点? 生:观察思考,回答。都由较硬的材料制成,都能绕固定点转动,都受到力的作用。 师:这些硬棒都是直的吗? 生:直的,弯的都有。师:像这样一根硬棒,如果在力的作用下能绕固定点转动,这根硬棒就叫杠杆。杠杆是简单机械的
3、一种。板书:一 杠杆:一根能在力的作用下能绕固定点转动的硬棒。 (二)杠杆的五个要素师:其实在三千多年前,古埃及人造金字塔搬运大石头就开始利用杠杆了,那么他们利用杠杆的目的是什么呢?(学生答:省力)对,我们利用杠杆时有时为了省力,那么杠杆为什么能够省力呢?要想知道原因,需要了解几个有关杠杆的名词。我们以刚才的拔图钉为例来学习这几个名词,为了学习的方便,我们可以把这个图画出来。(教师示范讲授)板书:二 杠杆的五要素1、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点(O)2、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F1)注意:动力指的是作用在杠杆上的力,受力物体是杠杆,动力作用点在杠杆上。3、阻力:阻止杠杆转动的力。(F2)同样,阻力也
4、是作用在杠杆上的力,受力物体同样是杠杆,阻力作用点也在杠杆上。4、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垂直距离。(l1)在我们这个例子中,如何才能画出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教师演示)我们把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垂直距离,叫动力臂。注意:是支点到线的垂直距离,而不是点到点的距离5、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垂直距离。(l2)那么如何画出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呢?阻力作用线的距离不够长怎么办?(教师演示)注意:是支点到线的垂直距离,而不是点到点的距离师:请同学门总结力臂的画法板书:生:1 找支点的位置 2画力的作用线 3 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作垂线师:很好!我们把这五个要素叫做杠杆的五要素。以前我们也
5、学了力的三要素 ,请同学们比较一下有何相同点和不同点?生:都有作用点力的大小和方向,杠杆多了力臂师:很好。现在我们来练习画几个(出示投影)生:练习作图(三)活动11。2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师:现在我们再来看看阿基米德的豪言壮语。阿基米德虽然没有能够移动地球,但他的话却生动的告诉我们,利用杠杆能产生巨大的力。人们很早就会使用杠杆了,大约三千多年前,中国就有用来捣谷的舂,用来从井里汲水的,还有能够精确称量的天平和杆秤。生:阅读课本P26-27师:为什么在杠杆的一端施加一个较小的力,在另一端就能产生较大的力呢?我们通常是在杠杆平衡的情况下使用杠杆的。那么什么是杠杆的平衡呢?以前学过力的平衡状态和二力的
6、平衡条件,请同学门回忆。生:平衡状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师:很好!而杠杆的平衡状态指的也是杠杆处于静止状态,不同的是另一种平衡状态是匀速转动板书:杠杆平衡状态:静止状态,匀速转动状态而今天我们只研究杠杆处于静止状态的平衡。那么杠杆的平衡条件是什么呢?今天我们通过实验共同来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师:请同学们先阅读课本活动11。2 探究杠杆 的平衡条件生:阅读师:请同学们先思考一下杠杆平衡是否一定要在水平位置呢?演示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和不在水平位置也能平衡两种情况。请同学们注意力臂大小。 生:观察,回答。不水平情况下也能平衡。水平状态力臂大小为-,不水平时力臂大小不好读师:很好请同学门再思考
7、,实验中要把杠杆在水平位置上调平还是不调平做实验,这样做有什么好处生:便于读出力臂。师:那么在做实验的过程中能否再去调节杠杆的平衡呢?生:不能。师:在研究书本三种平衡情况时,有哪些注意点?以第一种情况为例生:数据要测至少三组,注意控制变量:钩码和弹簧测力计的位置保持不变,改变钩码的数量,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师:很好。本次实验每种情况只要求测一组数据。设右边弹簧测力计对杠杆的拉力F1是动力,左边钩码对杠杆的力F2是阻力。按照课本要求研究杠杆的平衡情况,并将结果记录下来。(学生实验,教师巡回指导)找一组的实验数据投影,并分析数据。师:在这三次实验中,同学们能否找出一个规律来?(请学生回答) 动力
8、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师:对,这就是我们这一节课要研究的杠杆平衡条件,也被称为杠杆原理。 板书: 杠杆的平衡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如果用字母表示的话这个公式可以写成:F1l1=F2l2这个平衡条件就是阿基米德发现的杠杆原理。这个关系式也可以写成下面的形式:F1/F2=l2/l1也就是说,当阻力和阻力臂一定的时候,我们使用杠杆所用的动力是与动力臂成反比的,动力臂越大,所用的力就越小,这也就可以解释为什么我们可以用较小的力产生较大的力了。师:请同学们再思考,阿基米德曾经说过“给我一个立足点和一根足够长的棍,我就能搬动地球”你认为这句话中有没有道理?如何理解?六、 小结师:在这一节课中我们主要学习了那些知识,请同学们来总结一下生:总结七、布置作业1、画出以下各实物中的力臂2、课本P8WWW第3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