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节 弹力 弹簧测力计知识与技能:1了解弹性、塑性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2研究弹簧伸长长度与拉力的关系3探究弹簧秤的制作方案,并学会它的制作及使用过程与方法:1经历弹性、塑性的体验,探究弹簧伸长长度与拉力关系2学习从实验数据归纳结论、培养学生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3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支将化应用于初中、理论服务于实践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勇于探索自然现象、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的兴趣。体现物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道理。教学重点:1弹簧伸长的长度与拉力的关系 2弹簧秤制作方案的探究及其使用方法教学难点:弹簧秤制作方案的探究及其制作过程教学方法:采用“探究式”教学模式,边实验边总结并应
2、用启发性的综合性教学法【教学过程】一、复习提问师:物体受到力的作用会产生哪些效果?生:改变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物体的形状。二、引入课题师:同学们,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也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下面请同学们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这一侧面出发做几个小实验。实验前请同学们听清两个要求:一是用老师给你准备好的弹簧、橡皮筋、橡皮泥、粗导线、刻度尺五种器材来做实验;二是在实验过程中注意观察实验现象,并注意分析这些现象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好,开始实验。生:实验操作并观察现象。三、新授(一)弹力师:下面请同学展示你的实验操作。生:1用力拉弹簧,弹簧伸长,失去拉力,弹簧恢复原来长度。2粗导线用力弯,变形。失去
3、力不恢复原状。3直尺,用力压使其弯曲,失去力后恢复原状。师:请各小组讨论这几种实验现象的共同点和不同点。生:共同点:这几种实验器材受力后都发生了形变。不同点:有的不受力后又恢复原状,有的失去力后则不能恢复原状。师:不受力能恢复原状的是哪些?生:弹簧、直尺、橡皮筋。师:失去力不能恢复原状的是哪些?生:橡皮泥、粗导线。师:弹簧受力发生形变,失去力则又恢复到原来的形状。像弹簧这类物体所具有的这种特殊性质,你给这种性质起个名称好吗?生:弹性。师:像橡皮泥、粗导线,在受力时发生形变,失去力时不能恢复原来形状的性质,叫塑性。(副板书:弹性、塑性)弹性和塑性的应用非常广泛。请举出在生产和生活中应用弹性和塑性
4、的实例。关于这个问题,咱们全班分成两组,来一个小比赛,各小组赶快准备,看哪一组同学举例多,而且恰当,多的、好的教师要给予奖励。生:弹性应用:蹦极、汽车减震、跳水跳板塑性应用:揉面团、用橡皮泥做小动物、把纸片揉成团小实验:老师拿出拉力器,找一个同学上来拉,并让全班同学观察这位同学的表情怎样。生:很费力地拉开拉力器。师:(边演示边问)拉开小弹簧为什么这么轻松?是不是不需要力?生:需要的力小。师:(边演示过问)压氢气球需不需要力?生:需要力。师:拉开弹簧、氢气球压扁都需要力。因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有发生了弹性形变的物体都要产生一个力,同学们说我们把这种特殊性质的力叫什么力比较合适?生:弹力。师:(
5、板书课题:2、弹力)弹力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请举出你知道的所有的例子。生:弓箭、弹弓、拉力器、跳跳床、蹦极、弹簧秤(测力计)(二)弹簧测力计师:弹簧就是利用弹性来工作的器械。根据你对弹簧的了解,而且你现在也可以进一步用弹簧做实验,根据你对弹簧的认识,请说出你的科学猜想与假设。(教师点拨:弹簧长度、弹簧伸长的长度与拉力的关系)生:拉力越大,弹簧越长。拉力越大,弹簧伸长越长。(以上内容学生说,教师板书)师:要知道同学们的观点是否正确,应怎么办?生:实验检验。师:(演示实验)分别在大弹簧上挂1个、2个、3个200克的钩码,并记下指针没挂钩码时及每挂一次钩码时的位置。最后测量每次弹簧的长度及伸长的长度
6、。分析表格数据,可以得出怎样的结论?生:拉力越大,弹簧越长。拉力越大,弹簧伸长越长。(弹簧伸长的长度与拉力成正比)师:同学们的猜测对不对?生:对。师:根据拉力越大,弹簧伸长越长的原理,能否制成一种有用的工具为我们服务?生:弹簧秤。师:弹簧秤就是根据“弹簧伸长的长度与拉力成正比”(板书:弹簧秤及制成原理)这一原理制成的。关于弹簧秤的制作,你认为用哪些材料可以做成弹簧秤?桌上老师给同学准备了很多器材供大家选择,你想选用哪些器材制成弹簧秤呢?请你马上做出选择。生:木板、弹簧;木板、橡皮筋。师:材料已选好,就等着制作了。这是最关键的一环,如果这一环节出现问题,你制出的弹簧秤很可能是没用的。你想怎样制作
7、弹簧秤呢?请各小组马上讨论你们的制作方案,即具体制作步骤。(说明:在明确研究目的的基础上,在教师的引导下,由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了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生:(讨论后回答)1定零刻线:不挂物体时,记下指针所对位置即为零刻线。2挂钩码,画刻线。3再挂钩码,再画刻线。师:有无其他办法?生:1定零刻线。2定终刻线。3平均分,画刻线。师:分到什么程度决定了它的最小刻度?下面让我统一要求:制出弹簧秤的量程为2N,最小刻度0.1N。生:学生制作弹簧秤。(教师巡回指导)师:有很多小组已经做完,如何知道他们制成的弹簧秤好不好?生:测一测,用标准弹簧秤对比、对比。师:用实物投影
8、演示新制弹簧秤的准确性。弹簧秤我们已经做好,关于弹簧秤你还想知道哪些问题?生:量程、最小刻度、制作原理、用途、使用注意问题。(学生提出问题,教师板书学生所提出的以上问题)师:谁能帮助同学解决以上问题?(说明:量程、最小刻度、制作原理、用途这四方面的问题同学自己会解决得很好。弹簧秤使用应注意的问题需同学讨论、教师启发才能达成目标)(三)弹簧测力计的使用弹簧秤使用时注意:1使用前观察量程、最小刻度;2不超量程;3测量力时,弹簧秤的弹簧、挂钩、指针都不与外界摩擦。四、小结师:请同学们总结一下,本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有哪些收获?生:本节课我们知道了什么是弹性、塑性,知道了弹簧秤的制作原理,学会了弹簧秤的制作方法及其使用方法,也锻炼了动手能力。【思考与实验】1试一试:用手将弹簧秤的示数拉至1N、2N、5N,并体验它们的大小。2猜一猜铜块或橡皮泥等物品的重力,并用弹簧秤测一测,看一看你的估测能力怎样?五、作业查阅资料或亲自调查,了解不同种类的弹簧秤并学会使用它们。【板书设计】 第二节 弹力 弹簧测力计(一)弹力 弹力产生的条件:弹性形变。(二)弹簧测力计 1、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伸长长越长。 2、使用前注意事项: 量程、分度值、零刻线 使用时注意事项: 沿轴向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