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节 太阳能【教材分析】1.本节课不必过分强调知识传授,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的理念,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实践能力及创新意识。2.通过互相交流互相评价,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三维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太阳的结构,知道太阳是人类能源的宝库。 2大致了解太阳能的利用方式。 3保持对大自然的好奇,初步领略自然现象的美好与和谐,对大自然有亲近、热爱、和谐相处的情感。 4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具有将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社会实践的意识。 重点、难点分析 太阳能的利用方式是重点和难点。 教学方法 本节课内容为新授课。采用以学生讨论为主,教师引导为辅的教学方法,培养学
2、生的观察能力和归纳物理知识的能力。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 学生大声朗读“太阳巨大的核能火炉”这一段文字。 (二)新课教学 1整体感知 太阳能有很多优点:太阳能十分巨大;太阳能供应时间长久;太阳能分布广阔,获取方便;太阳能安全、清洁、无污染。直接利用太阳能的途径有两种:把太阳能转化为内能;通过光转换装置把太阳能直接转化为电能。 2教学组织引导 1、教师简单介绍石油、天然气的形成过程。 2、学生讨论:在地球表面太阳能是如何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老师总结归纳。 3、学生讨论、老师归纳:太阳能的两种利用方式。 一种是用集热器把水等物质加热,另一种是用太阳电池把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3课堂练习 (
3、1)直接利用太阳能有两种途径:把太阳能转化为内能;通过光电转换装置把太阳能直接转化为电能。 (2)太阳能的转化;太阳把地面的空气晒热,太阳能转化为内能;晒热的空气上升,空气流动形成风,又转化为风能;太阳把地面晒热,并使一部分水蒸发,蒸发的水汽升到空中形成云,以雨雪的形式落下来,流入江河,太阳能转化为水能;植物吸收太阳能,发生光合作用,太阳能转化为植物的化学能;植物作为食物被动物吃掉,又转化成动物的化学能;古代的动植物在地质变迁中变为化石燃料,转化为这些燃料的化学能。 (3)下列能源不是来自太阳能的有(C) A水能B风能C核能D煤、石油和天然气 4学习小结 本节课学习了太阳能及应用太阳能的两种形式。 (三)布置作业 在你生活的地区,主要以什么方式使用太阳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