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力标题:第七章力复习课目标知识与技能:1复习力的作用效果,用图示法表示力的三要素。2强化对弹力的认识,熟悉弹力的多种表现。3熟练掌握重力的大小,方向的定义及重心的含义过程与方法:1能从力的基础性质理解重力和弹力。2掌握图示法表示重力,弹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感受力的实验,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2体会从表象看世界到理性看世界的过程,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重难点:重点:利用弹力,重力知识进行受力分析。难点:分析解决应用问题流程设计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展示结构 概述力的性质二.弹力特点 问题分析三.重力的讨论与计算四.综合练习 拓展训练1.力的作用效果思考练习1.分析以下叙述哪些
2、是正确的A.物体受力时可发生伸长、缩短、扭转、破碎等现象,叫做形变。B.物体受力时,可以同时改变速度的大小和运动方向。C.物体受力时,可以不改变速度的大小,只改变运动方向;或只改变速度的大小,不改变运动方向。D.物体受力时可以不接触,物体可以只受力而不施力。2.力的“三要素”思考练习2.判断以下对力的“三要素”的描述是否正确?A.同时改变了力的大小和方向,就一定会改变力的效果。B.只要改变了力作用在物体上的位置,力的效果就发生变化。C.两个大小、方向、作用点不同的力,可能产生相同的效果。D.力的作用点可以不在物体上。3.力的图示思考练习3.分析作图如图,加满水的小水缸,总质量为100kg,放在
3、水平地面上,受到哪些力的作用?各多大?(g=10N/kg)将重力作出图示。1.形变及弹性形变思考练习4.下述关于形变的说法正确的有A.塑性越强的物体,恢复原状的性质越强。B.弹簧被拉长或压缩有明显的弹性形变,而桌面支撑物体或小球发生碰撞时就没有形变。C.绳子被拉紧后也有弹性伸长,要恢复原长产生了拉力。D.用手将两个磁铁的N极靠在一起,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只要一放手,就会“弹”开,所以这两个磁铁间也存在弹力。2.弹力及表现思考练习5. 分析下述说法是否正确:A.弓越硬,拉满弓放箭时,箭受的弹力越大,获得的速度越大。B.撑杆跳用的长杆越硬,弹力越大,人跳得越高。C.手推墙推不动,墙对手的弹力大于手
4、对墙的弹力。D.某人站在地面上,他对地面的压力是重力,地对人的支持力是弹力。1.重力的大小 : 实验验证出Gm,G=mg g=9.8N/kg10N/kg思考练习7.质量50kg的人,先静止站在地面上,然后用力向上起跳到空中,下述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他的重力是490N,静止站立时,受到地面弹力也是490N。B.他跳到空中时,他受到的重力为零,地面的弹力也为零。C.在空中他的重力仍是490N,地对他的弹力是零。D.站在地上静止时,他对地弹力的大小也等于490N,与地对他的支持力是相互作用力。2.关于“重心” 重力的作用点。可将物体受的重力看作集中于该点,并不是真的集中在该点,更不是只有该点受力。
5、思考练习8.下面关于重心和重力,说法正确的是:A.重心是重力的作用点,挖掉这一点,物体就没有重力了。B.重心位置与物体形状和质量分布有关,不一定在物体的中心。C.物体重力的方向可从物体的重心竖直向下画箭头表示。D.一根绳悬吊一横杆能保持水平平衡时,栓绳点就是重心位置。(一)受多个力作用的物体,可以分别找到各个力的施力者,各个力的性质,作出各个力的图示。(二)分析力的大小时,要注意物体的状态,物体静止时必然受到等大反向的力。例1.如图,斜面上一个球,被挡板挡住。分析它受几个力?分别是什么力?作力的图示画出各个力。【解析】:A正确。形变又可分为弹性形变和非弹性形变。B正确。即改变运动状态。C正确。
6、如直线运动加、减速;线拉球在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D错误。前半句正确,后半句错误,因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解析】:A错误。同时改变大小和方向,可以产生相同的效果,如推门的力。B错误。如同一直线上推力变拉力。C正确。同A。D正确。如空心球。解析:受到向下的重力G=mg=1000N。 地面向上的支持力F=G=1000N。 受力如图:【解析】:A.错误。不是塑性,应是弹性越强。B.错误。桌面和小球都有微小弹性形变。C.正确。D.错误。这里是靠磁力互相推开的。【解析】: A.正确。发生相同的弹性形变,硬弓需要更大的力。B.错误。杆太硬,不易发生形变,弹开时间太短,跳不高。C.错误。这两个弹力是相互的,始终等大反向。D.错误。他对地的压力也是弹力,受力物体是地,大小等于重力。解析:G=mg=509.8N=490NA.正确B.错误。在空中重力也是490NC.正确。 D.正确。【解析】:A.错。重力作用于物体的每一部分。B.正确。C.正确。D.正确。这也是找重心位置的方法。【解析】:三个力:重力G、挡板弹力F1和斜面弹力F2。 如图。板书设计: 第七章力复习课一 本章的知识结构二 力的基本概念及表示三 弹力四 重力五 综合应用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