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1分子热运动一教学内容第一节 分子热运动课时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初步了解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2、初步认识物体宏观热现象和分子热运动的联系。过程与方法观察有关扩散现象的演示,对现象做出解释,会解释简单的热现象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关心生活中的热现象,乐于用分子动理论的基本知识对生生活中的现象做出解释。2、 对宏观现象的微观机理有探究的兴趣。三教学重点教学难点1、分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热运动与温度的关系。2、能识别扩散现象,理解分子间斥力与引力的关系。四教学方法探究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五教学准备六教学过程主要内容(公案)备注(个案)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1.复习提问(1) 物质是由什么
2、组成的? (2) 我们能否直接用眼睛看到分子的运动/2.情景展现以前我们已经学过了一些热现象,但我们只了解现象的外表,这些现象的饿本质到底是什么?(可用蒸发为例进行说明)二、进行新课1.分子和分子的运动(1)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如果把分子看成球形,它的直径大约只有10-10m,因此,在一个物体中,分子的数目是巨大的。0,一标准大气压下,1cm3的空气中大约有2.71019个分子,如果每秒可以数数到100亿,那么,把这些分子数完需要80年的时间。(2)扩散现象 演示实验 图1如图1所示,打开一盒香皂,很快就会闻到香味,这是为什么?是什么跑到了我们的鼻子里了? 师:一些带有香味的分子,从香皂中挥
3、发出来,进入空气,向各个方向散步开来,当它们到达你的鼻子里,你就会闻到香味。如图2演示实验图 2 (1)在装着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的瓶子上面倒扣一个空瓶子,使两个瓶口相对,之间用一块玻璃板隔开,如图2所示。抽掉玻璃板后,让学生观察有什么变化发生?(2)如图3所示,将CuSO4溶液注入清水中,放置30天后。观察现象。 扩散:不同的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 说明:气体、液体、固体都能发生扩散现象。 结论:扩散现象表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分子间有间隙。 扩散现象的实例:擦香水时,周围的人都能闻到;:花开时,花香满园;:长时期放煤的墙角变黑; :糖放在水中,水变甜了
4、师:对同样一个扩散实验,能否改变一个条件,从而改变扩散进行的快慢呢?演示实验如图4所示,将一滴红墨水分别滴入热水和冷水中,观察扩散快慢的情况。分析:在实验中热水温度高,扩散进行的快,说明:温度高时,分子运动得快。冷水温度低,扩散进行的慢,说明温度低时分子运动的慢。(3)热运动 由于分之的运动跟温度有关,所以把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叫做分子的热运动。 (4)分子间的作用力师:铅块是由铅分子组成的,组成它的分子在不停地运动,那么为什么铅块没有飞散开?是什么原因使它们聚合在一起呢?演示实验如图5所示,将两个铅柱的底面削平,削干净,然后紧紧地压在一起,两块铅就会结合起来,甚至 下面吊一个重物都不能把它们拉开
5、。 分子间存在引力和斥力,如图6所示。引力和斥力之间的关系F引 = F斥 :斥力起主要作用:引力起主要作用:作用力微小,可以忽略:引力和斥力的变化过程 引力和斥力都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随分子间距离的减小而增大,但在变化过程中,始终是斥力变化得快。 演示实验 如图7所示,用细线把干净的玻璃板吊在弹簧测力计的下面,记住测力计的读数。使玻璃板水平接触水面,然后稍梢用力向上拉玻璃板。弹簧测力计的读数有什么变化?解释产生这个现象的原因。七课堂小结八课堂练习1、动手动脑学物理 1、2、3。九板书设计第一节 分子热运动一、扩散现象 不同物体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 二、分子动理论 1、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2、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3、分子间存在引力和斥力三、热运动分子的无规则运动与温度有关十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