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力、弹力教学目标1、 理解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2、 通过动手实验,知道弹力是由于物体发生形变而产生的力3、 过探究物体形变大小与外力的关系,领悟弹簧测力计的原理。4、学会使用弹簧测力计重点难点分析1弹簧测力计的原理、构造及使用方法2弹簧测力计的原理。3 通过观察,知道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具有能量。教学流程安排集体智慧(以知识体系为主)个性设计(二次备课)教学后记(1) 力是什么 教师提问: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在什么情况下会用力呢学生举例回答观察与思考(多媒体投影出示一组图片)同学们想一想这些例子,有什么共性?教师活动:有力发生时,物体之间总会发生推、拉、提、压等动作,在物理学中通常将物体
2、之间的推、拉、提、压、排斥、吸引等叫做作用。如果我们把上述例子中具体物体的名称去掉,用“物体”代替,那么力的概念就可以总结为: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1刚才学生所举的例子都是物体与物体相互接触而发生力的作用的,让学生对此提出不同的意见。(举出一些不接触也能发生力作用的例子)2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同样是物体,这两个物体该如何区分呢?3学生得出结论两个物体无论是否接触,它们之间都能发生力的作用,当一个物体受到力的作用时,一定有另一个物体对它施加这种作用,我们把施加力的物体叫施力物体,受到力的物体叫受力物体。(多媒体投影)(2)形变与弹力活动一:试一试请同学们对直尺、弹簧、橡皮泥、橡皮筋、气球等器材
3、施加力,感受一下力的存在!思考:当我们对它们用力时,物体一般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当我们停止对它们用力时,物体又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学生通过实验发现: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变化,使物体的形状和体积发生了改变。橡皮筋撤去外力后,能恢复原来形状,橡皮泥撤去外力后不能恢复原来形状。而你的手又有什么样的感觉呢?结论:1、我们把物体形变后,撤去外力后能恢复原状的形变称弹性形变2、 物理学上把物体由于形变而产生的力叫做弹力。拉力和压力都属于弹力(3)形变大小与外力的关系作用在物体上的外力越大,物体的形变也越大根据这个结论人们制造出了测量力的工具弹簧测力计练习安排1补充习题2学习评价板书设计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2、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物体由于形变而产生的力叫做弹力,拉力和压力都属于弹力3、作用在物体上的外力越大,物体的形变也越大备课组长审核签名: 年级主任复核签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