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6节 气候和影响气候的因素教材分析本节的重点有两个,一、天气和气候是两个有成因联系的要素,气候是长时间内天气物理状态的变化,我国绝大部分地区气候的季节变化明显,学生对气候变化有亲身体验,气候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的影响比天气的影响更长久和深远,农业生产、交通运输、旅游活动都受到气候变化的制约。二、影响气候的因素很多,本节主要介绍纬度、海陆性质、地形和季风四个要素和对气候的影响机理。教学目标认知目标:了解气候的概念及影响气候的因素;了解纬度因素对气候的影响;理解比热的概念;了解不同的物质比热的差异;理解陆地和海洋比热不同对气温的影响;理解地形因素对气温和降水的影响;了解季风的概念,理解我国季风的形
2、成机理 技能目标:学会比热实验的操作 学会图形的观察 情感目标:气候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的影响比天气的影响更长久和深远,气候对农业生产、交通运输、旅游活动的影响教学重难点重点:气候和天气的区别和联系;理解比热的概念难点:理解海陆地性质对气候的影响;地形对气候的影响;理解季风的形成机理课时安排二课时教学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比热的演示实验教学过程复习:让学生来描述今天的天气。引入:(1)设疑激趣:A、有一个海南人说他长这么大还没有看到下雪,你能很快地告诉他何时到何地能看到雪吗?(开放性问题,学生可以任答,只要合理即可)B、为什么不看天气预报,你也能很快地告诉他呢?(引导学生认识到,一个地方的气候是稳
3、定的,是多年天气状况综合出来的,不必看每天的天气预报也可以推测到的)板书:第八节 气候和影响气候的因素一、气候:问:你能描述你居住地区四季的气候特点吗?(引导学生主要从气温和降水两方面讨论P85)气候特征在几年、几十年内会有很大的变化吗?板书:1、气候:是指某一地区长时间内的天气特征,包括天气的平均状况和极端状况。 主要用气温和降水等要素来描述。 (世界各地有不同的气候类型)问:它与我们前面所说的天气有何不同呢?思考:请大家帮忙找出描述天气的?哪些是气候的?判断的理由是什么?1、夏季多雨 2、晴转多云 3、雷雨交加4、夏热冬冷 5、雪花飘飘 6、终年高温总结:比较天气与气候的区别和联系(让学生
4、通过讨论来解决)天气气候区别短时间、多变的 长时间、稳定联系天气是气候的具体表现,气候是天气的综合概括。练习巩固:下面是小明同学的一篇日记,请说出哪些描述的是天气,哪些是气候?温州多山滨海 ,四季分明、温暖湿润.去年农历12月27的一天,阳光明媚,早晨气温为6,我和家人一同去哈尔滨游玩可哈尔滨却是雪花纷飞,当时气温为-13,原来哈尔滨的冬季极为严寒为什么哈尔滨的冬季气温比温州低得多呢?引入:小明在平时的学习当中还非常注意发现问题,在写完日记后还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哈尔滨的冬季气温比温州低的多?课件展示让学生体会温州海南和哈尔滨气温的不同困惑:温州、哈尔滨和海南这三个地区的冬季气温差别很大,
5、是什么因素的影响呢学生讨论,老师提示让学生回忆初一第二册学过的内容(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来回答,教师及时在黑板上板书)板书:二、影响气候的因素1. 纬度位置:问:1、纬度位置主要影响气候中的什么要素?你用什么事实来支持你的说法?2、不同纬度位置的气温低是如何形成的?(展示地球五带,日照长短的形成的动态图。)3、你知道我国的纬度位置跨五带中的哪几个带吗?(热带和北温带,主要在北温带 跨度大约50度。)4、让学生描述海南的气候特点。-(通过图片总结)总结:纬度位置不同的地区,接受太阳辐射的量不同,它们在地球上所处的温度带位置也不同。问:同学们有无经常去登山?在同一纬度的山脚与山顶有哪些大气的状况不同
6、?材料一、在炎热的夏季杭州的莫干山却成了人们的避暑胜地。材料二、赤道南侧坦桑尼亚东北部乞力马托罗山(海拔近6000米)为非洲第一高峰,山麓地带气候湿热,绿树浓郁而山顶常年被积雪覆盖,很难见到它的真面目,你知道为什么吗?学生讨论得出1、地形对气温有影响,随着海拔升高,气温降低2、在对流层,地面高度每上升1000米,气温会下降约6 C。珠穆朗玛峰是世界最高峰 (海拔近8848米),山顶终年被积雪冰川覆盖。板书:2、地形对气候的影响(1)、随着海拔升高,气温降低。(2)、在对流层,地面每升高1000米,气温下降约6。简单计算,如果某地海平面气温为25,则同地海拔6000米高的山顶气温为多少?困或:小
7、明喜马拉雅山上还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打出图片让学生找找南坡和北坡有何不同?生:植物的种类和数量不同师:哪些因素会影响到植物的种类和数量 生:南坡热量多,气温高。 降水 引出迎风坡和背风坡,教师介绍背景,南坡有湿润的水汽,学生分析南坡和北坡有何不同。教师打出图片详细介绍地形雨的形成。(3)在迎风坡易形成较多的地形雨, 迎风坡的降水比背风坡的多.扩展知识:一些降水特别丰富的地方,往往是较多的地形雨,如:(1)我国台湾山脉的北、东、南都处在迎风坡,降水 都比较多,年降雨量2000毫米以上;台北火烧寮达8408毫米,成为我国降水量最多的地方。而西侧地区处在背风坡,年降水量只有1000毫米左右;(2)
8、夏威夷群岛的考爱岛的迎风坡年降水量12040毫米, 成为世界年降水量最多的地方。(3)印度的乞拉朋齐年降水量11418毫米,也是因为位于喜马拉雅山南麓迎风坡的缘故。 课堂小结:根据练习总结这节课的主要内容1、北极终年冰天雪地,而台州却四季分明、冬无严寒、夏鲜酷暑 。2、庐山是我国著名的避暑胜地,而它所在江西九江市却是我国夏季的高温中心之一,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什么?3、“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第二课时:复习巩固:展示温州、海南和哈尔滨三地的地理纬度,让学生明确三者在气候上的不同的原因。设疑:拉萨也在北纬30左右,气温和温州的相似吗?为什么?板书:2、海洋和陆地的性质对气温和降水的影响A
9、、海洋和陆地对温度的影响问:“晨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描写的是怎样的气候特点?你认为是描写温州还是乌鲁木齐的景象呢?气温日较差大,引出海洋和陆地性质对气温的影响。为什么海洋和陆地在同一纬度位置气温却不同?教师问:中午,你在沙滩上玩的时候,你是觉得沙子烫些还是海水烫?学生答:沙子比海水烫 教师引导:它们同在一个地方,应该说吸收太阳光的热量是一样多的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你们觉得物质升高的温度与什么因素有关呢?从生活实际出发,烧水使水升温需要给水加热,水吸收的热量多少与什么有关?(如比较烧开半壶水跟烧开一壶水哪个需要的热量多?或烧同一壶水,烧到100和烧到50谁需要的热量多?)让学生
10、提出猜想:吸收的热量 物质的质量 物质的种类请大家讨论设计不同的物质吸热的本领不同(见附表)探究不同物质吸热与温度变化的关系一、生活现象的思考:在夏天,为什么内陆地区一般比海边的要炎热?二、实 验 探 究:实 验 设 计 阶 段猜想实验思路与方案控制为相同的变量现象的预测和可能的结论科 学 实 验 阶 段实验器材实验操作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实验的评价与反思教师要引导学生控制哪些变量、设置什么变量、如何判断吸收热量的多少、选择哪些器材(可能学生会选择水和沙子,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分析实验对象的可行性,进而引导给他们以水和煤油这两种物质) 如何使它们吸收的热量相同呢?演示两个装置,让学生分析不足之处(
11、石棉网的高度不同)实验结果:经过相同时间的加热,煤油温度升高快,水温升高慢,即相同质量的水和煤油升高相同的温度时,水吸热多。 说明了什么?得出结论: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所吸收的热量不同。板书:比热容(简称比热):把1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在温度升高1时所吸收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单位:焦/(千克),读作:焦每千克摄氏度 符号:J/(kg. )问:水和煤油的比热哪个大?为什么?根据科学家的精确测量,1千克的水升高1时所吸收的热量为4200焦耳1千克的煤油升高1时所吸收的热量为2100焦耳这样可以表示水的比热为4.2103焦/(千克 )煤油的比热为2.1103焦/(千克 ) 水
12、 4.2103焦/(千克 )甘油2.5103焦/(千克 )铁、钢0.46103焦/(千克 )酒精2.4103焦/(千克 )沙石0.92103焦/(千克 )铜0.39103焦/(千克 )煤油2.1103焦/(千克 )干泥土0.84103焦/(千克 )水银0.14103焦/(千克 )冰2.1103焦/(千克 ) 橡胶1.7103焦/(千克 )玻璃0.67103焦/(千克 ) 问:相同质量的水和沙土吸收相同的热量时谁的温度升高的多?为什么?答:沙土那么你知道你在沙滩上玩的时候,你是觉得沙子烫些还是海水烫?分析:沙滩上的沙子和海水的质量看做相当,由于处于同一时间,相同时间内吸收的热量也看作相当,因为水
13、的比热比沙子大,所以沙子升高的温度不水高。出示中国1月份和7月份的气温分布图,(见课本图2-51)要求学生分析:(1)中国一年中哪个月份的平均气温最高?哪个月份的平均气温最低?最冷月和最热月的差值叫年较差 (2)纬度相近的北京和乌鲁木齐的年较差谁大? (3)你知道为什么?小结:海陆分布对一个的的气温影响很大。沿海地区的升温和降温比内陆地区慢。同时海陆分布对一个地区的降水的影响也很大,你说哪里多些?为什么?板书:4、季风对气候的影响 季风:是在不同的季节里风向相反或接近相反的风。讨论:(1)同一纬度的中国大陆和太平洋,冬季的和夏季的气温分别是哪个高? (2)这种温度的季节性变化对气压高低分布有什么影响? (3)大陆和海洋高气压和低气压的变化对风向产生什么影响?学生先进行讨论,在填写表格。教师点评,并板演(如下图的箭头) 陆地海洋冬季 气温 气压风向夏季气温气压风向问:我国的东部季风是怎样形成的? 冬季风和夏季风的温度和湿度状况有什么不同?小结:世界上季风区分布很广,其中亚洲季风最强盛,范围最广。我国冬季盛行偏北风,夏季盛行偏南风。巩固练习布置作业家庭作业:1、收集气候对人类的生产、生活的影响,可写一篇气候与人类生活的小论文。课后反思: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