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2线段长短的比较教学目标:1、掌握比较线段长短的方法,会比较线段的长短。2、会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的几倍;会作两条线段的和与差。3、掌握线段中点的概念。4、会度量线段的长度;会画指定长度的线段。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以及良好的空间观念。教学重点:1、比较线段长短的方法 2、按要求画出线段教学难点:按要求画出线段教学过程:一、 复习1、线段的概念,学生动手画出(1)直线AB。(2)射线OA。(3)线段CD。2、提出问题:能否量出直线、射线、线段的长度?二、讲解P40动脑筋1、怎样比较两个学生的身高?得出为什么要站在一起,脚底要在一个平面上?2、怎样比较两座大山的高低?只要量出它们的高度。3、
2、通过实例,引导学生发现线段大小的比较方法 教师设计以下过程由学生完成。由此引导学生发现线段大小比较的两种比较方法:重叠比较法 将两条线段的各一个端点对齐,看另一个端点的位置。教师为学生演示,步骤有三:(1) 将线段AB的端点A与CD的端点C重合。(2) 线段AB沿着线段CD的方向落下。(3) 若端点B与端点D重合,则得到线段AB等于线段CD,可以记作AB=CD。若端点B落在D上,则得到线段AB小于线段CD,可以记作ABCD. C D C D C D A B A B A B数量比较法 用刻度尺分别量出线段AB和线段CD的长度,将长度进行比较.可以用推理的写法,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写法如下:因为
3、量得AB=5cm,CD=5cm,所以 AB=CD(或ABCD),三、度量线段的长度1、这里有一条线段,要知道它的长度,该怎么测量?教师讲解:把线段的一个端点 A对准直尺0刻度线,读出另一个端点B所对直尺的刻度就是线段的长度。2、同学们已经会度量线段的长度,现在老师要同学们画一条3.5CM长的线段,会不会画?你准备怎样画?(相互讨论一下后交流汇报)(1)、定点画线段 (2)、找点(板书) (3)、连线3、在练习本上画一条4.5CM长的线段,巩固画线段的方法。4、提出数与形的问题:线段是一个几何图形,而线段的长度可用一个正数表示。这就是数与形的结合。5、线段的两种度量方法:(1)直接用刻度尺。(2
4、)圆规和刻度尺结合使用。(教师可让学生自己寻找这两种方法)四、线段的性质1、阅读P41的动脑筋2、归纳线段的性质:连续两点的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画图说明。3、两点的距离:连结两点的线段的长度。4、线段的中点:如果B 在线段AC上,并且ABBC,那么B点叫作线段AC的中点。5、画一条线段,找出它的中点五、讲解P42的例1 和例2例1 已知线段a,作一条线段使它等于2a。(启发引导学生画出图形,并写出作法)例2已知线段a,b(ab),1、作一条线段使它等于ab。2、作一条线段使它等于ab。(启发引导学生分析,画出图形,并写出作法)六、练习及小结1、P42的练习补充练习: (1)如图,根据图形填空。 A B C D AD=AB+_+_,AC=_ +_ , CD=AD_。 (2)如图,已知线段AB,量出它的长度并找出它的中点、三等分点、四等分点。 A B A B A B 2、小结本节课内容七、作业:P43,A组3题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