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神奇的化学变化课题名称神奇的化学变化第二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能用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判别常见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通过观察实验现象,能说出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有哪些?能说出化学变化中能量的变化形式有哪些?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观察实验,培养学生细致的观察实验能力和描述现象得出科学结论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善于发现生活中的化学问题并对其进行有益的思考,激发对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提高学习化学的兴趣。教学重点用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而不是凭感觉)教学难点用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而不是凭感觉)教学方法及教具多媒体、自学、讨论课
2、时数1第一课时环节教学内容二次备课教学随记教学过程一、 揭示目标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接触到许许多多的变化,比如燃烧、粉碎、变色、爆炸、水的结冰、沸腾等等。那麽,这些变化有没有啥规律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讨有关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不同,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是:1、 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激发对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提高学习化学的兴趣。2、 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能掌握常见的化学变化的判别方法。3、掌握观察实验现象的方法;了解课本上的几种化学变化的现象。二、 指导自学让我们先来阅读课本P5页内容,5分钟后,能独立完成下列自学思考题:1、 什麽是物理变化?什麽是化学变化?2、 物理变
3、化和化学变化的关系是什麽?3、 如何观察实验现象?4、 化学变化常常伴随哪些能量的变化?三、 学生自学,教师巡视四、 后教、点拨:五、 演示实验,注意观察描述实验现象和初步判断是否是化学变化。1、 实验结论:典型的物理变化有:(汽油挥发、铁水铸成锅、石蜡熔化、电灯发光、金属导电)典型的化学变化有:(木柴燃烧、铁生锈、食物腐烂、火药爆炸)注:所有的燃烧都是化学变化爆炸不一定是化学变化。如车胎、锅炉、气球的爆炸属于物理变化。2、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3、 化学变化常伴随的现象有:(发光、放热、颜色变化、放出气体、生成沉淀)注:这些现象只能帮助我们判断是否是化学变化
4、,不能决定。4、 化学变化会伴随有能量的变化:(热能、光能、电能)课堂检测一、基础题:1、生成 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没有生成 的变化叫做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是 ,在这个过程中常常产生 、 、 、 、 等现象。而物理变化只是物质在 和 方面发生的变化。化学变化不但生成新物质而且还会伴随着 的变化。化学变化中的能量变化通常表现为 能、 能和 能 能的放出或吸收。二、拓展题:选择题: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用玻璃刀裁玻璃 B镁带燃烧 C水沸腾 D木块劈成木片2、纳米是一种长度单位1nm=10-9m,纳米科技开辟了人类认识世界的新层次。纳米材料是纳米科技最基本的组成部分,把固体物质
5、加工到纳米级的超细粉末,即可得到纳米材料。这中加工属于( )A 物理变化 B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C化学变化 D既不是物理变化也不是化学变化。3、下列变化中一定是化学变化的是( )A.有气体放出的变化 B有颜色发生变化的变化 C发光放热的变化 D木材燃烧的变化。4、将一块新切的不规则形状的金属钠投入滴有酚酞溶液的水中,观察下列现象,其中可以说明钠和水反应放出气体的现象是( )A.金属钠浮在水面 B金属钠形成小球状 C金属钠在水面迅速游动 D反应后的溶液呈现红色。5、1993年8月,我国科学家利用超高真空扫描隧道显微镜,在一块晶体硅的表面通过探针的作用搬走原子,写下了“中国”两个字。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上述操作中发生了化学变化 B上述操作中只发生了物理变化 C这两个汉字是目前世界上最小的汉字 D这标志着我国科学已进入操作原子的阶段。说明:教学过程包括预习内容与指导、展示交流、点拨升华、作业反馈等内容。板书设计标题: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一、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定义1、物理变化:2、化学变化:二、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三、 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反思与重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