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江苏省沭阳银河学校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声现象教案 苏科版年级学科课题备课人教学目标、知道声音是怎样产生和传播的。2、知道声音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3、理解声音的三个特征及其影响因素。4、知道减弱噪声的途径,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5、知道超声波和次声波及其应用。重难点重点:理解乐音的特性及其影响因素;难点:实验探究声音的响度、音调及其影响因素课时1时间一、知识纲要(一)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声音是物体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即声音可以在、和中传播,但不能在中传播。通常情况下,声音在中传播的最快,中传播的最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m/s。(二) 乐音的特征乐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它
2、三要素是指、和,其中振幅越大,;频率越高。声源不同,发声的不同。(三) 噪声及其控制噪声是物体振动产生的,影响人正常生活、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也是噪声。我们可以在、和处减弱噪声。(四) 人耳听不到的声音可听声的频率范围是,叫做超声波,叫做次声波。超声波可以用来;次声波可以用来。二、考点解析知识点一:关于声音的产生和传播1、如图所示把正在发声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闹钟和罩的底座之间垫上柔软的泡沫塑料,逐渐抽出罩内的空气,闹钟的声音会逐渐变小,直至听不到声音这个实验说明了( )A、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B、声音必须通过介质才能传播C、声波在玻璃罩中发生了反射D、声波在传播过程中能量逐渐减少知识点二:关于
3、乐音的三个特征问题(要注意音调与响度的区别)2、下列四个句子:(1)这首歌调太高,我唱不上去;(2)引吭高歌;(3)她是唱高音的;(4)请勿高声喧哗其中“高”字指音调的是 ( )A、(1)(2)B、(2)(4)C、(1)(3)D、(3)(4)知识点三:环保问题3、我们生活在声音的世界里,声音无处不在。下列声音工厂车间机器的轰鸣声,剧场里京剧表演的演奏声,清晨公园里小鸟的鸣叫声,装修房子的电钻声,婚庆时的爆竹声,山涧小溪潺潺的流水声。其中属于噪声的是( )A、 B、 C、 D、 知识点四:回声测距问题:4、科学工作者为了探测海底某处的深度,向海底垂直发射超声波,经过3s,收到回波信号,(1)海洋
4、中该处的深度为多少 m?(声音在海水中传播的速度是1531 m/s),(2)列举超声波的其它用途(至少两个);这种方法能不能用来测量月亮到地球的距离?为什么?知识点五:实验探究:5、小红在探究声音的特征时,进行如下实验:(1)把一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10cm,用一定的力拨动钢尺,听它振动时发出的声音。(2)使钢尺一端伸出桌边15cm,用相同的力拨动钢尺,听它振动时发出的声音。(3)使钢尺一端伸出桌边15cm,用较大的力拨动钢尺,听它振动时发出的声音。请将实验有关现象及感受填入下表中:实验次数钢尺伸出桌边长度振动幅度(大/小)振动频率(高/低)响度(大/小)音调(高/低)110cm21
5、5cm315cm小红在探究过程中运用了一个重要的实验方法是 。三、当堂反馈1、有关声现象的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男低音独唱时由女高音轻声伴唱,则男低音比女高音音调高,响度大 B、 男低音独唱时由女高音轻声伴唱,则男低音比女高音音调低,响度大 C、 射击运动员在驯练和比赛中戴耳塞,是为了减弱进入耳中的噪声 D、宇航员在月球上进行谈话时,听不到对方的声音,说明声音在真空中不能传播2、向保温瓶里灌开水的过程中,听声音就能判断瓶里的水位上升的高低,这是因为( )A、随着水位上升,音调逐渐变高; B、 随着水位上升,音调逐渐变低;C、灌水过程中,音调不变,响度越来越大; D、灌水过程中,音调不变,响度越来越大。四、课堂小结(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停止。(2)声音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系。(3)乐音的特性及其应用(4)减弱噪声的途径(5)超声波与次声波的应用五、作业布置1、完成补充习题2、复习本章,准备单元测试。(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停止。(2)声音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系。(3)乐音的特性及其应用 (4)减弱噪声的途径 (5)超声波与次声波的应用板书设计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