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节 科学探究:物质的密度教学目标1知道什么是密度,密度的国际单位以及单位间的换算2掌握密度的计算公式3知道密度是物质的特性,在一定条件下,同种物质的密度是一定的4培养运用物理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利用密度公式求解某种物质密度重点与难点1引导学生归纳知识结构评价标准2师生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适应3.建立密度的概念教学用具托盘天平、砝码盒、烧杯、水、量筒、铁块、铝块、铜块、投影仪教学方法 观察法、实验讨论法等 教学过程引入新课讲台桌上放着铜丝、铁丝、铝丝、一杯水、一杯酒精师:1这里有铜丝、铁丝、铝丝、一杯水和一杯酒精,你能把它们分辨出来吗?2、说明你是怎么分辨的?在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要分辨
2、物质,就要知道并且利用物质所具有的一些特性如颜色、气味、软硬,就是物质的不同的特性。根据这几种特性,利用我们的眼、鼻、手等感觉器官,就能将上面五种物质分辨出来。3、我们桌上放的两个物块,一个是塑料块,一个是铁块,外面涂有同样的颜色,你能把它们分辨出来吗?a、讨论与交流:(提出猜想)师:物体的质量与体积之间有什么关系呢?提出猜想“同种物质的不同物体,体积越大,质量越大,它们各自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可能是相同的”b、设计实验:分别选取3个大小不同的、长方体的铁块和塑料块(铁块和塑料块的体积分别对应相等),分别用天平测出它们的质量;用直尺测出边长后,计算出它们各自的体积;算出每个铁块和塑料块的质量与体
3、积的比值,然后加以比较。C、进行实验和收集证据:测出3个体积不同的铁块的质量与体积;1、 测出3个体积不同的塑料的质量与体积;2、 分别算出每个铁块和塑料块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学生分组实验并将得到的数据填入书中P9的表格中教师巡迴检查、指导把收集到的证据整理后,填写在下表中:d、实验结论:同种物质的不同物体,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 (相同/不相同)的;不同物质的物体,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一般是 (相同/不相同)的。3、 建立概念:质量有体积的比值等于单位体积的质量。所以单位体积的质量反映了物质的特性。板书1单位体积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同种物质密度一般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密度一般不相同,所以密度是
4、物质的一种物理属性4、 板书2密度的公式:r=m/v 其中r表示密度,m表示质量,v表示体积5、 板书3密度的单位: 在国际单位制中,密度的单位是千克/米3,符号为kg/m3读做千克每立方米。密度的单位有时用克/厘米3,符号为g/cm36、 密度的测量:师:在设计测量物体密度的时候,要测量质量和体积,测量质量的工具我们大家已经比较熟悉,下面和大家介绍一种测量体积的工具量筒(量杯)学生分组实验师:请大家把测的数据与课本P122的密度表中的数据比较,看看结果怎样?如果不同,请分析可能的原因。生:测的数据基本接近,出现的误差可能是由于用量筒测量体积出现的7、 板书3密度的应用师:密度公式有什么用处呢
5、?生甲:可以测量密度,从而用来鉴别物质生乙:可以用来计算不便于直接测量物体的质量或体积的。8、 巩固练习小结:你学到了什么?物质的密度(第二课时)教学目标: 1、学会测量固体的密度,会查密度表,尝试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问题 2、通过动手实验来掌握测密度的方法 3、介绍科学史实,培养学生认真细致尊重实验的科学态度重点与难点1、密度的理解2、密度的应用教学用具 投影仪、量筒、量杯、天平和砝码、挂图教学方法 实验讲解法、讨论法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问:1、什么叫物质的密度?2、密度反映的是物质的属性,与物体的质量体积有无关系?二、引导过渡:问题:1、怎样才能测定密度的大小?2、用什么测物质质量?3、
6、对于形状规则的物体的体积如何测量?4、对于形状不规则的物体又该怎样测量?教师展示;量筒、量杯讲解:1、用途:用来测液体或形状不规则固体的体积。2、形状:见实物量 程3、观察 分度值单位:ml1ml=1cm34、读数;应使视线水平对准液体凹面,展示挂图提问;如何用水来测小石块的体积?查密度表记住水=1.0103kg/m3密度知识的应用1、 测物质密度可以来判断物质材料2、 用来计算不便于直接测量的物质的质量或体积(下一节课拓展)介绍物理学家瑞利发现氩气的过程。“密度”复习课教学目标(1)掌握密度的概念、公式,知道密度的应用(2)掌握用天平、量筒测量密度及其他间接测定密度的方法(3)学会系统地整理
7、知识,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学会分析解题思路,总结解题规律提高解题意识1回忆本章所学知识在学生汇报本章知识小结的基础上,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认识物质密度的物理涵义、测定方法,以及应用密度知识的几个方面(列表板书略)2例题例1 冰的密度是0.9103千克米3,读作_,意义是_如果冰的质量是1.8千克,它的体积是_分米3如果这块冰全部熔解成水,则它的质量是_,水的体积是_,水的密度是_这说明_3填空(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对同种物质,m与V成正比B对同种物质,与m成正比C对同种物质,与V成反比D对不同物质,与m成正比(2)一密度为,质量为m的金属块把它分割成相等的三小块,那么每一小块的密度和质量分别为
8、: 4例题例2 体积是50厘米3的铜球,它的质量是0.4千克该铜球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若是空心的,在其中空部分铸满铅,球的总质量应是多少?因铜,故该球是空心的0.4千克的铜球其实心部分的体积=0.044910-3米3=44.9厘米3V空=V-V铜=50厘米3-44.9厘米3=5.1厘米3m铅=铅V=11.3克厘米35.1厘米3=57.63克m总=m铜+m铅=400克+57.63克=457.63克要求学生课后思考其他的解法5学生口答要测定不规则的铝块的密度所给的器材有:铝块、天平、砝码、玻璃杯、水、细线,还需要选用_来测量铝块的_如果某同学的实验步骤如下:A在量筒里倒入一定量的水,记下水面到达的
9、刻度B把铝块全部浸入水中,观察水面到达的刻度,并计算两次的刻度差,求出铝块的体积C用天平称出铝块的质量D计算铝块的密度试问:(1)此实验过程是否合理?如不合理应如何改进?(不增加实验器材)(2)在此实验中观察量筒水面刻度时应注意的问题是_变题1:如果铝块是规则的,可选用_测铝块的体积变题2:如果要求测密度小于水的不规则石蜡块的密度,需要增加的器材有_,方法是_在点拨学生解决口答题的基础上,师生共同进行小结:块的体积时,关键要使它全部浸没在水中可用压入法、悬挂法和排水法实验步骤是否合理要看能否尽量减小误差6讲解例题例3 若没有天平你能用量筒“量出”酒精的质量正好是500克吗?试简要说明所用的方法
10、和依据(酒=0.8103千克米3)只要用量筒量出625厘米3的酒精,它的质量便为500克变题1:怎样用量筒“量出”一瓶空气的质量?变题2:怎样用天平“测出”一枚大头针的体积?变题3:怎样用天平“测出”一卷细铁丝的总长度?还需要选用什么器材?然后启发学生自己进行小结:天平、量筒等测量工具的使用功能7概括本节复习课的要点(略)8布置作业(1)如果实验桌上只放一架天平,两个完全相同的量筒及盛有待测液体的玻璃杯,只允许你使用一次天平,你能设法测出待测液体的密度吗?若能,请简要说明实验步骤列出所依据的公式(2)一只杯子装满水时的总质量是500克,用它装满酒精时的总质量是450克,求这只杯子的容积(m=0.8103千克米3)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