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优化指导】2014高考政治总复习 生活与哲学 第四单元 第11课 寻觅社会的真谛课时演练 新人教版必修41(2012广东高考)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学生可通过高考入学的“农转非”政策取得城镇户口。但近年来,随着农村土地综合效益的提高,城镇户口的吸引力逐渐下降,有些已办理“农转非”的学生甚至有了“非转农”的念头。从哲学上看,这一现象的原因是()A时代精神的精华发生了变化B主体的认识能力发生了变化C社会存在发生了变化D社会生活的本质发生了变化2中国过去30多年的快速发展,靠的是改革开放。中国未来的发展,也必须靠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也是13亿中国人民的共同抉择。这是因为()
2、A在社会主义社会里,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主要是通过阶级斗争实现的B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当今社会的基本矛盾C通过改革可以促使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适应D人民群众是改革开放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解析:A项本身错误。B、D项两不是强调改革开放的原因。答案:C3(2012课标全国高考)“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 ;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贞观政要中这句富含哲理的名言给我们的启迪是()善于听取他人意见,是促进认识发展的重要途径避免重蹈他人覆辙,才能使自己在生活中不犯错误人们历史活动的思想动机决定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自觉总结历史经验教训,有利于把握社会发
3、展规律ABCD4温家宝总理指出,真正成为国家主人的中国人民,具有无穷无尽的智慧和力量,可以创造任何人间奇迹!只要我们始终代表人民群众的利益,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我们的事业就一定会无往而不胜。上述材料蕴涵的哲理是()A人民群众不仅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而且可以创造规律B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C人民群众的实践是不受客观条件制约的D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解析:A、C两项夸大了人民群众的作用,是历史唯心主义观点;D项不是哲理,是政治生活内容。故选B项。答案:B5(2013武汉调研)香港回归祖国15年来,经济平稳发展,民生不断改善,民主有序推
4、进,社会和谐稳定。15年的实践使广大香港同胞深切地体会到“一国两制”方针是完全正确的、具有强大生命力,香港同胞完全有智慧、有能力把香港管理好、建设好、发展好。材料表明()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决定其认识的发展人民是社会历史的主体,社会历史是由人民的实践活动构成的人与社会的矛盾决定并改变社会的性质和面貌符合规律的社会意识具有直接现实性特点ABCD解析:香港15年的实践使广大香港同胞深切地体会到“一国两制”方针是完全正确的,符合题意;表述错误。上述材料如何体现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解析:本题考查人民群众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的知识,设问直接、知识要求明确,属于体现类试题,把理论说清楚,对应好材料便可组织好答案。但此题难度在于对人民群众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这一知识的掌握和理解,人民群众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论证这一观点有三个层次,即“源泉”、“物质条件”、“直接创造”,从这三个层次结合材料论证即可。答案:W村群众在革命战争时期的英雄壮举,在新时期的生活、求学和创业经历是“一碑两谱五星”文化活动的源泉;他们发展经济为新时期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他们通过收集、整理、评荐、比学等方式直接创造了思想道德建设方面的精神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