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3 年中考物理二轮专项复习-常见物理简答题姓名: _ 考号: _1在人眼的构造中,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物体在视网膜上成像再经过 神经系统传到大脑, 经过大脑处理, 我们就能看到物体。 但是当我们将手指靠近眼睛到一定距 离后,无论怎样努力眼睛都看不清楚手指,请说明此时眼睛看不清手指的原因。 (写出两条即 可)2如图所示,小明在和家人乘车出行时,发现汽车空调使用时吹风 的风向选择大有学问:夏天开冷气时将出风口向上, 冬天开暖气时将 出风口向下,这样才利于发挥空调的最佳效果。 而且冬季在刚打开车 窗时,透过车窗口看外面的景物,会发现景物不断晃动。请你利用所 学的物理知识解释以
2、上现象。3某白炽灯的灯丝被烧断了,轻轻摇动灯泡,使断了的灯丝重新搭接在一起。把这盏灯重新 接入电路,发现灯丝的搭接处更亮一些。请解释这个现象。4释放化学能的过程不断地发生在你的体内。食物也是一种“燃料”, 营养成分在人体细胞里与氧结合,提供细胞组织所需的能量。这种过 程没有火焰, 但化学能同样可以转化为内能, 因此人的体温保持在 37 左右。从能量守恒的角度说说, 食物提供的化学能还转化为哪些能量? 人体摄入的能量 (营养师常称之为热量) 过多或过少, 都有损于健康。对于正在长身体的初中学生, 每天应该摄入多少能量?应该如何调整饮食?查阅资料、 进行调查,写一篇科学报告,并与同学交流。第 1
3、页,共 8 页5 小南晚上在家里房间做作业时,突然看到窗外一道闪电出现, 2 秒后才听到轰轰隆隆的雷 声, 为了不让雷声影响做作业, 小南赶紧关好窗户。 请解释小南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的原因 和关窗的目的。6 如图在竖直放置的螺线管上方用弹簧悬挂一条形磁体, 磁极位置如图所 示,螺线管两端与金属导轨 AB、 CD 相连,导体棒 EF 平放在导轨 上,导轨 AB、 CD 之间有一垂直于纸面的均匀磁场, 当导体棒 EF 向左运动时, 弹簧被 压缩。当导体棒向右运动时,请判断出弹簧的形变情况, 并说明理由?7 (1)请简述为什么电影院要用白色粗糙幕布作为荧幕?(2)如果电影院用的是绿色光滑的幕布,会
4、出现什么现象呢?8如图所示,水平桌上放一个几乎装满水的瓶子,瓶中间有一个气 泡。用手向右推原本静止的瓶子,气泡将向_ _ (选填“瓶口”“中间”或“瓶底”)方向运动。请用所学过的物理知识解释以上现象。9课堂上,老师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演示了手摇发电机工作的过 程, 老师快速转动摇柄,两色 LED 灯交替发光。请比较在此过程中,老师做功 W 和两 LED 灯做功 W 的大小关系,并从能量转1 2化的角度说明理由。10 如图所示, 一轻质弹簧两端分别与竖直墙面和木块固定连接, 用木块压缩弹簧至水平光滑第 2 页,共 8 页地面的 A 点。松手后木块在 A 点和 B 点间来回运动,图中 O 点是弹簧原
5、长的位置。请写出木块从 A 点运动到 B 点过程中动能的变化情况,并从功能关系的角度阐述理由。11当我们买来冻鱼、冻鸡、冻肉等食品时,为了化开冰把它放在凉水中浸泡,泡到相当长时 间, 就会发现冻鱼外面结了一层冰, 当这层冰的厚度不再增加时, 揭掉鱼身的冰层可见到鱼已 化冻,有人把这种现象说成是“冷水拔冰”,请你解释为什么要用冷水而不用热水?12 如图所示为北方冬天湖水温度分布示意图。 请你回答下列 问题:(1)示意图中从 A 到 E,湖水的温度是怎样变化的?(2)根据你学过的水的密度与温度关系的知识解释这样变化 的原因?13用复读机录下自己读书的声音,听一听,听起来不像自己的声音,可别人听起来
6、与直接听 自己说话没有多大差别,这是为什么?你能找到其中的原因吗?14 小江和小北就如图所示的一个场景进行了如下对话:究竟是电阻大的导体电功率大还是电阻小的导体电功率大呢?请聪明的你说说你的观点。第 3 页,共 8 页15除去一些先天因素和年龄因素, 视力的好坏与后天的用眼习惯有很大关系 眼睛一旦受损, 很难恢复如初, 需要用心爱护, 让“心灵的窗口”永远明亮 据调查我国高中生近视眼发病率为 70. 4% 请你从物理学的角度简述近视眼的发病原因16如图是在严寒的冬季,小亮戴的近视眼镜发生了上霜的现象。请利用 所学物理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眼镜上霜是因为发生了哪种物态变化?(2)进入室内后,
7、眼镜的中间和四周哪部分先熔化?为什么?17 在一次郊游中, 同学们没有携带乐器, 小红利用同学们带去的汽水瓶设计出了汽水瓶打击 乐器,敲出了优美动听的曲子请问:(1)小红除了用汽水瓶外,还需要什么辅助器材?(2)在设计中,低音瓶和高音瓶有什么不同?18有人说,水里的冰山融化后,水面会上升,你认为这种说法是否正确? 请你用下面给出的图示, 并用学过的知识进行正确解释 (忽略热冷缩对水和 冰的影响. 已知冰和水的密度之比为 0.9),并得出正确结论19山西面食是汉族传统面食文化的代表之一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从可考算起,已有两千 年的历史了, 称为世界面食之根 家家都会做面条, 在妈妈用筷子挑面条时
8、会先在锅里用筷 子沿同一方向搅几圈后,才更容易将所有面条挑出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释一下此做法20 如图所示, 自行车的尾灯是利用互成直角的一些小平面镜组合而成的。 试说明这种结构的第 4 页,共 8 页作用。21在农村,一些个体加工厂的大功率用电器(如电动机)往往直接接在民用照明电路上当 这些用电器工作时, 由于负荷不稳定, 常常造成照明电灯的亮度出现一闪一闪的现象 试从电 学角度分析一下电灯亮度为什么会出现一闪一闪的现象?22 汽车的设计会用到光学知识, 错误的做法也可能给车带来安全隐患, 请用光学知识解释以 下两个现象:(1)夜晚行车时,车内一般不开灯(2)在车内挡风玻璃后放球形的香水瓶如图
9、所示, (香水的主要成分是酒精、 香精和水),在太阳下长时间暴晒可能引发车内火灾。23 分子间存在引力, 物体内部的分子必然由于引力的作用而无间隙的团聚在一起是吗?请你 用实验或一个现象来说明24 某城市铁路车站的设计方案如图所示, 进站和出站的轨道都与站台构成一个缓坡。 从能量 利用的角度看,这种设计的优点是什么?25有一句民间说法叫做“水缸穿裙子,老天要下雨”所谓水缸“穿裙子”是指,在盛 水的水缸外表面, 齐着水面所在位置往下, 出现了一层小水珠, 请简要说明这一句民间说法的 科学道理第 5 页,共 8 页26 试用所学质量和密度的物理知识解释“地暖比壁挂式暖气片取暖效果好”。27 如图所
10、示, 与传送带等高的光滑水平台上有一物块以某一速度滑上传送带, 传送带的水平 长度足够长,传送带的接触面粗超程度均匀,不计空气阻力。当传送带静止时,该物块以速度v 滑上传送带, 离开传送带后落在地面 A 点。 若传送带以速度大小为 v 顺时针匀速转动时, 该0 0物块以速度 v 滑上传送带,其中速度 v 小于速度 v ,则物块将落在“地面 A 点的左侧”还是2 2 0“地面 A 点的右侧”呢?并写出你的理由。28 夏天, 在海面上方有时会出现“海市蜃楼”现象, 请解释 这个现象。29 水沸腾后停止加热, 水会停止沸腾, 迅速塞上瓶塞, 把烧 瓶倒置并向瓶底浇冷水,如图己所示,发现水重新沸腾起来
11、, 请解释这一现象。30炎热的夏天,小红同学从冰柜中拿出一瓶冰镇汽水,发现在汽水瓶外壁有很多小水珠,开 启瓶盖时听到“嘭”的一声, 细心的小红发现另外一个奇怪的现象, 原本没有冰的汽水中, 出 现了絮状的冰,请利用相关的物理知识解释水珠和絮状的冰产生的原因31观察如图所示的小旗,由于风,河岸上的旗帜向 右飘, 在河面上的两条船上的旗帜分别向右和向左飘, 判断船相对于岸的运动状态有哪几种可能?并简单说 明理由.第 6 页,共 8 页32 有一个用银铜合金 (合金的质量等于组成合金的两种金属质量之和, 合金的体积等于组成 合金的两种金属体积之和)制成的工艺品,请你自选器材,想办法测出该工艺品含银的
12、体积, 请写出测量方法和银体积的表达式. (该工艺品放不进量筒,能放进大烧杯)33 如图所示,一弹簧的左端固定,右端连接一个小球, 把它们套在光滑的水平杆上, a 点是压缩弹簧后小球静止 释放的位置, b 点是弹簧原长时小球的位置, c 点是小球 到达最右端的位置。 则小球由 a 点运动到c 的过程中弹簧 和小球的能量是如何转化的。34 请你利用天平和刻度尺,设计一个实验、测出一块长方形均匀铝箔的厚度。 要求: (1)写出简要的实验步骤; (2)写出铝箔厚度的表达式。35小云把浸湿的玻璃板一端垫高形成斜面,将玻璃 杯杯口涂少量的水后(起密封作用) 倒扣在玻璃板上, 玻璃杯处于静止状态。用点燃的
13、蜡烛在玻璃板下方正 对杯口的位置进行加热,如图所示。一段时间后,观 察到玻璃杯开始下滑。请你运用所学的物理知识分析 玻璃杯下滑的原因。36厦门地铁站设有很多温馨的便民细节。如图所示, 甲图是电梯扶手处的盲文, 凸起的点状可以帮助盲人 乘客准确感知信息; 乙图是车厢扶手下方轮椅固定器, 防止乘轮椅的乘客在车起动或减速时摔倒。 请根据上 述文字信息提出两个问题,并用物理知识简要解释。第 7 页,共 8 页37 空气对运动物体的阻力与物体运动的快慢有关, 物体运动的越快受到空气的阻力越大。 从 静止的直升飞机向下空投物资时, 物资离开飞机后先加速下落, 后匀速下落, 请用学过的知识 分析物资下落过程
14、中速度变化的原因(假设物资竖直下落)。38如图所示,瓶中装有适量带颜色的水,一根两端开口的细玻璃管,穿过橡皮塞插入水中,瓶口密闭。从细玻璃管上端吹入少量气体,使瓶内气体压强大于大气压,水就会沿细玻璃管上升到瓶口以上。这样就制成了一个简单的气压计。将这个自制的气压计从十五楼端到一楼,细玻璃管内的液面将会如何变化?试简要说明原因。39我国近年来经济发展状况越来越好, 拥有家庭用车的人越来越多。汽车中经常会设有头枕、 安全带、 安全气囊等必要的安全设施。 这些装置可以在汽车发生事故时有效的保护人们的生命 安全。 如果有两辆车发生追尾事故、 前方的车辆内首先能够保护人体的安全装置就是头枕, 而 后方车
15、辆内首先保护人体的装置是安全带、请选择“头枕”或者“安全带”解释其是如何起到 保护作用的。第 8 页,共 8 页参考答案 :1【答】 (1)人的眼睛像一架神奇的照相机,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视网膜相当 于光屏, 外界物体在视网膜上成倒立、 缩小的实像; 这样来自物体的光线通过瞳 孔,经过晶状体成像在视网膜上,再经过神经系统传到大脑,经过大脑处理,我 们就看到物体了; 当我们将手指靠近眼睛到一定距离后, 若此时的物距小于凸透 镜的一倍焦距,成的是正立、放大的虚像,虚像不能成在视网膜上,所以看不清 楚手指。(2)凸透镜成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 当物体接近一倍焦距时像在二倍焦距以外, 像距很大,不能在视
16、网膜上成清晰的像,此时眼睛看不清手指的原因。2 【答】根据 p = m 可知, 一定质量的空气受热体积膨胀, 密度会变小, 反之, V一定质量的空气受冷体积缩小,密度会变大。 开冷气时将出风口向上, 吹出的空 气温度比较低,冷空气的密度比较大, 快速下沉流向下方, 使整个车厢温度快速 均匀降低;开暖气时将出风口向下, 吹出的空气温度比较高, 热空气的密度比较 小,快速上升到车厢的上部, 使车厢的温度可以很快均匀升高。 又因为冬季车内 的空气温度较高,刚打开车窗时, 车窗口处冷热空气交换, 致使车窗口处介质不 均匀, 来自车外物体的光线经过不均匀的空气进入人的眼睛时, 会发生偏折而不 沿直线传播
17、,其传播的方向不断发生变化,所以看到的物体会晃动。3 【答】将断了灯丝搭接后, 灯丝的长度变小了, 部分灯丝的横截面积变大了,所以,灯丝的电阻减小了。照明电路的电压保持不变,根据P = U2 可以知道,灯R的实际功率变大。灯的功率越大,在相同时间内转化的光能就越多,灯就越亮。 4 【答】 (1)人吃食物后,把食物所储存的化学能转化为人体的内能,使人体 保持体温;转化为人体的机械能,使人能够进行日常活动,如能走、跑、跳,能 够说话、唱歌;另外维持人的呼吸、心跳、血液流动等。人的一切活动所需的能 量都来自于食物的化学能,没有食物提供的能量,人就无法生存。 (2)参考资料1114 岁的青少年一天需要
18、差不多 75 kg 的蛋白质, 1g 蛋白质相当于 4 卡路里 (1 卡= 4.184 焦耳)的能量;能量来源于鱼、肉、蛋、豆、奶,蛋白质是组成器官增答案共 9 页长及调节生长发育和性成熟的各种激素的原料, 蛋白质摄入不足会影响青少年的 生长发育, 青少年每日摄入的蛋白质应有一半以上为优质蛋白, 为此膳食中应含 有充足的肉类和大豆类;脂肪的能量男生差不多是 24002900 卡路里,女生 22002500 卡路里,脂肪和能量的比例是1:9 ;每天必须补充适当的糖类(碳水化合物),另外矿物质的补充对孩子的成长 是非常关键的, Ca: 1000 mg/天、 Mg: 500 mg/天、 Fe: 18
19、 mg/天;还有维生素的补充: 维生素 A 可以保护孩子的视力、维生素 E 可促进腺素的分泌;水, 1 千卡的热量 需要 11.5 ml 的水来输送。5 【答】 (1)闪电和雷声是同时发生的,之所以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这 是因为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 340m/s,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 3108m/s, 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远大于声音,所以先看到的是闪电,后听到雷声。(2)雷声对于正在做作业的学生来说属于噪声,关窗是为了在传播途径中减弱 噪声。6 【答】当导体棒向右运动时,弹簧被拉长。因为导体棒 EF 向左运动时,做 切割磁感线运动产生感应电流,使螺线管通电产生磁场,由于此时弹簧被压
20、缩, 说明此时通电螺线管上端的极性与条形磁体下端极性相同;当导体棒 EF 向右运 动时, 导体棒切割磁感线的运动方向与原来相反, 使得螺线管中的电流方向与原 来相反, 所以通电螺线管上端的极性与原来相反, 因此通电螺线管与条形磁体相 互吸引,所以弹簧被拉长。7【答】答: (1)电影银幕用白布制作有以下两个原因:一是白色能反射所有颜 色的光,能够让人们看到彩色的形象;二是白布表面粗糙,能产生漫反射,使光 线向各个方向传播,以便使坐在不同位置上的人都能看到。(2)如果电影院用的是绿色光滑的幕布会出现两种现象:一是因为幕布光滑,会 产生镜面反射, 反射光线朝同一方向射出, 处在这一方向位置的观众能看
21、到画面, 其它观众不能看到画面;二是因为绿色只反射绿光,其它颜色光被吸收, 看到画 面的观众只能看到绿色和黑色的画面。8 瓶口 【答】 12用手向右推原本静止的瓶子,气泡将向瓶口方向运动。 原 来瓶子和水都保持静止状态, 后来瓶子由于受推力由静止变运动, 而瓶里的水由答案共 9 页于具有惯性,仍保持静止,所以水相对于瓶子向后运动,把气泡挤到前方,即气 泡将向瓶口方向运动。9【答】老师做功 W1 大于两 LED 灯做功 W2。在老师快速转动摇柄的过程中, 除了克服摩擦做功外,更多的是使发电机转动起来,使发电机获得机械能, 在发 电机转动的过程中将部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使 LED 灯发光,还有部分
22、会使发 电机的线圈发热, 转化为内能, 所以两 LED 灯做功 W2 只是老师做功的一部分, 所以老师做功 W1 大于两 LED 灯做功 W2。10 【答】木块由 A 运动到 B,动能先变大后变小, A 点到 O 点的过程中弹力做 功把弹簧的弹性势能转化为木块的功能, 所以木块动能逐渐变大; O 点到 B 点的 过程中木块克服弹簧的弹力做功将自身的动能转化为弹簧的弹性势能, 则动能变 小。11 【答】冷水较热水更容易凝固结冰,而水凝固时会放热,使食品上的冰较容 易熔化解:将冷冻食品放在冷水中时, 由于食品的温度低于水, 食品吸热, 水放出热量, 冷水由于放出热量而使自己变成冰, 当冰的厚度不再
23、增加时, 说明食品与水都达 到了 0,食品己化开;如果在热水中浸泡,热水很容易将食品外表烫熟,烫熟 的外表是热的不良导体,不易进行传热,所以不能用热水。12【答】 (1)冰面上方气温为 10, A 处冰接触的河水温度即冰水混合物的温 度为 0, E 处温度能够适应鱼儿生存,可知从 A 到 E,湖水的温度逐渐升高。(2) 一般物质由于温度影响, 其体积为热胀冷缩。 但也有少数热缩冷胀的物质, 实验证明,对 0的水加热到 4时,其体积不但不增大,反而缩小。当水的温 度高于 4时,它的体积才会随着温度的升高而膨胀。因此,水在 4时的密度 最大。 当湖水结冰时, 上层温度变低, 下层温度较高, 温度不
24、同, 水的密度不同, 温度低密度大的水下沉到底部, 而下层的温度较高密度小的水就升到上层来。 这 样,上层的冷水跟下层的暖水不断地交换位置, 整个的水温逐渐降低。 这种热的 对流现象只能进行到所有水的温度都达到 4时为止,所以下层温度为 4,从 上向下的温度依次升高,密度依次增大, 不再与上层热对流, 就形成这样的从上 到下温度依次升高的现象。13 听到复读机录下自己读书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播的,别人听到自己的声音答案共 9 页也是通过空气传播的,故听起来没有多大区别; 而平时说话听到自己的声音, 主 要是通过“骨传导”的方式来传递的,两种情况声音传递介质不同; 传递介质 不同,声音的音色不同,
25、所以听到的声音不同【答】 因为听到用录音机录下的是说话人通过空气传来的声音, 别人平时直接听 到的说话人的声音也是通过空气传来的,所以没有什么差别;而我们听自己发出的声音, 主要是通过“骨传导”的方式来传递的, 即两种情况传 递声音的介质不同,两种声音的音色不同,听起来感觉也就不一样了 14 【答】因为电阻丝和导线是串联,通过的电流相等。但电阻丝的电阻比导线 的电阻大得多,根据 Q=I2Rt,在电流和通电时间相同时,电阻越大,产生的热 量越多,所以电阻丝热的发红,而据 W=Pt 知,电阻越大,则电功率越大;当两 个用电器并联时,电压相同,电阻越大,则电流越小,根据 P=UI 可知,电阻 大的电
26、功率小。 15眼球前后径变长 ,焦距变短(折光能力变大),使远处物体成像在视网膜的前方, 从而看不清远处的物体,故形成近视眼【答】看近处物体时,必须通过睫状肌的收缩作用,使晶状体的凸度增加,使近 处的物体像能够落在视网膜上,才能看的清楚长时间的近距离作业,如读书、 写字、看电视、玩游戏机等,若不注意用眼卫生,如用眼过度或光线不好,使眼 睛长时间的调节紧张,头部前倾,眼球内不断的充血,眼内压相应的增高,以及 眼外肌的紧张和压迫眼球,导致晶状体过度变凸,不能恢复成原状; 使眼球的前 后径过长,使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形成的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 因此不能 看清远处的物体形成近视因此,儿童、青少年时
27、期要特别注意用眼卫生,坚 持做眼保健操16 (1)凝华; (2)中间部分,因为近视镜中间薄,质量小,吸热升温快 【答】: (1)严寒的冬季,眼镜上的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镜片,凝华形 成的。(2)室内温度较高,镜片上的霜吸热升温,会熔化,而近视镜片的中间薄,质 量小,吸收相同热量会升温更快,所以中间部分先熔化。17 (1)还需要木棍和水; (2)低音瓶装水较满,高音瓶装水较浅【答】 (1)因为要制造打击乐器,所以需要木棍敲打汽水瓶,还需要向汽水瓶中答案共 9 页灌入不同深度的水,可以使不同的汽水瓶振动快慢不同; (2)敲击瓶子时,瓶子和其中的水振动发声,当瓶子中的水较少时,瓶子振动 就会越
28、快,发出声音的音调就会越高;当瓶子中的水较多时,瓶子振动就会越慢,发出声音的音调就会越低所以低音瓶装水较满,高音瓶装水较浅18 【答】证明:由于冰块漂浮, F 浮=G 冰,由阿基米原理: F 浮=G 排;又因 为冰熔化前后重力不变, G 冰=G 冰化水即有: G 排=G 冰化水,因为:F = G = p V g, G = G = p V g ,所以: p V g = p V g ,故V 排=V 冰浮 排 水 排 冰 冰化水 水 冰化水 水 排 水 冰化水化水;所以冰熔化前后水面不升也不降19 【答】在液体和气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在锅里用筷子沿同一方向搅几圈,增大了水以及面条的流动速度,
29、中间流速大、 压强小, 从而形成指向锅中间的压强差, 所以面条都会向锅中间集中, 筷子在锅 中间集中挑,会更容易将面条捞出 20 【答】如图所示,过反射点作垂直于反射面的法线,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画出反射光线; 然后过二次反射点作法线, 仍然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画出反射 光线的方向,注意二次反射光线与原来的入射光线平行;由图知, 自行车尾灯上 这些互成直角的小平面镜可以将任意角度射来的光线反向射回, 使自行车后面的汽车司机或摩托车司机可以知道自行车的存在,以利于行车安全。21 当电动机这类大功率用电器工作且负荷不稳定时, 会造成照明电灯两端的电 压不稳,灯的实际功率变化,从而出现一闪一闪的现
30、象【答】 由于用电器均并联在电路中,故当接入大功率的用电器后,导致总电阻减 小, 而使干路上的总电流增大, 对于干路的导线来说, 其电阻是不变的, 据 U=IR 可知,在干路导线上分担的电压会变大, 故用电器两端电压减小, 使得灯泡的实 际功率变小;当负荷不稳定时,电流忽大忽小, 则干路导线分担的电压也忽大忽小, 从而导致答案共 9 页家庭电路中的电压不稳,使得照明电灯的亮度出现一闪一闪的现象22 (1)这样做是因为可以防止在车前形成一个虚像,干扰司机的视线; (2)香水 瓶相当于凸透镜,防止太阳光光线会聚,引发车内火灾。【答】 (1)夜晚行车时,车内一般不开灯,这是因为如果开灯,车外的光线比
31、较 暗淡,车内的光线比较强烈,车内的光通过挡风玻璃反射,会产生虚像,使车内 的人员看不清车外的景物;(2)如图所示的香水瓶相当于凸透镜,太阳光经过挡风玻璃后,再经过这个香水 瓶,光线有可能会会聚,使香水温度升高,有可能引发车内火灾。23 分子不会由于引力的作用而无间隙的团聚在一起物体难被压缩、扩散现象 可以说明这一点(1)构成物体的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当分子间的距离小于平 衡距离时,表现为斥力【答】分子间同时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分子也是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当分子间的距离小于平衡距离时,表现为斥力;如压缩气体时,会受到气体抵抗的力,且压缩越厉害,抵抗的力越大,说明分子 间斥
32、力越大;扩散现象是分子运动的结果,且能够说明分子间有间隙;这两个现象都可以说明:分子不会由于引力的作用而无间隙的团聚在一起24 车进站时的部分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减少因刹车损耗的机械能;车出站时 储存的重力势能又转化为动能,起到节能作用。【答】列车进站时,其速度要逐渐减小,直至为零,而先上坡,其速度便越来越 小,动能越来越小,而随着坡度升高,重力势能增大,这个过程是动能转化为重 力势能,则可以减小因刹车损耗机械能。而出站时,再下坡,则是重力势能又转 化为动能,起到节能作用。 25 【答】水缸中的水由于蒸发,水和水缸外表面温度比空气的温度低,空气中 水蒸气遇到水缸外表面会产生液化现象 当空气中水
33、蒸气含量少时, 虽有水蒸气 在水缸表面液化,但很快又蒸发了,不能形成水珠当空气中水蒸气含量大时, 水蒸气在水缸表面的液化强于水的蒸发, 形成一层小水珠, 由于空气中水蒸气含 量大,是降雨的一个条件,所以降雨的可能性就大答案共 9 页26由于地暖加热地面附近空气,空气受热膨胀密度变小,热空气会上升,故房 间各处热量均匀分布,较暖气片效果要好【答】由于地暖加热地面附近空气,空气受热膨胀,根据 p = m 可知,空气体积V变大,质量不变,那么密度变小,热空气会上升,故房间各处热量均匀分布,比 暖气片效果要好。27【答】当传送带顺时针转动, 若物块滑上传送带时的速度小于传送带的速度, 则滑块做加速运动
34、, 因为传输带足够长, 最终离开传送带时速度等于传送带的速 度,大于传送带静止时离开传送带的速度,可知小滑块落在 A 点的右边。 28 【答】夏天,空气温度高,海水温度低,导致低空气体密度大于高空气体密 度。来自地平线以外远处景物的射向高空的光线,由于空气对光的折射作用, 使 光线不断向下弯曲,最后射到观察者的眼睛里。观察着逆着入射光线向远处看, 就看到了远处高空中的“景物” 。 29 【答】向烧瓶浇冷水,使瓶内水蒸气降温液化,瓶内气压减小,沸点降低水 的温度高于沸点,水重新沸腾。30 炎热的夏天,从冰柜中拿出的冰镇汽水温度较低,水蒸气遇冷会液化成小水 珠;开启瓶盖时听到“嘭”的一声,是瓶内气
35、体迅速膨胀做功内能减小,温度降 低,当达到汽水的凝固点时,汽水会放热凝固,形成絮状的冰【答】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物体对外做功,例如气体膨胀做功,气体的内 能减小、 温度降低。 水蒸气在遇冷时会发生液化现象, 水在放热时会发生凝固现 象。炎热的夏天, 从冰柜中拿出的冰镇汽水温度较低, 水蒸气遇冷会液化成小水 珠;开启瓶盖时听到“嘭”的一声,是瓶内气体迅速膨胀做功,内能减小,温度降 低, 当达到汽水的凝固点时, 汽水会放热凝固, 形成絮状的冰。 另外瓶子的震动,使分子间的势能发生变化, Q =G vt,越快冰絮越多。减 水31 【答】根据房屋上的小旗飘动方向判断,空气是从左向右运动的 A 船上
36、旗 帜向右,有三种可能:一是 A 船不动,风把旗帜吹向右;二是 A 船向左运动, 风相对于旗帜向右,把旗帜吹向右;三是 A 船向右运动,但速度小于风速,此 时空气相当于 A 船仍向右运动,风把旗帜吹向右;B 船小旗飘动方向向左,说明船向右运动,且船速大于风速,此时空气相当于B 船向左运动,空气把旗帜吹向左边答案共 9 页m p V32 V = 铜银 p p银 铜【答】测量方法: 用天平测出工艺品的质量m;将大烧杯适当倾斜后装满水, 将工艺品慢慢浸没在水中,用量筒收集从烧杯中溢出的水,读出其体积 V由 p = m 可得:Vm = m + m = p V + p V = p V + p (V V
37、),银 铜 银 银 铜 铜 银 银 铜 银整理得:V (p p )= m p V,银 银 铜 铜表达式:m p VV = 铜银 p p 银 铜33 【答】小球在 a 点具有一定的弹性势能,动能为 0,从 a 点运动到 b 点的过 程中,弹簧的弹性形变减小,弹性势能减少,转化为小球的动能,小球的动能增 加。小球在 b 点的动能最大,弹簧在 b 点的弹性势能为零。小球从 b 点运动到 c 点的过程中弹簧的弹性形变增大, 弹性势能增加, 小球的动能转化为弹簧的弹性 势能,小球的动能减少。小球运动到c 点,小球的动能为零,弹簧的弹性势能最 大。34 (1)见解析(2)h= mp ab【答】 (1)实验
38、步骤:天平称出铝箔的质量m;查表得到铝的密度p;算出铝箔的体积V = m; p用刻度尺测出铝箔的长( a )和宽(b );用数学知识表示出长方体铝箔的体积V = abh 。所以mabh = p(2)铝箔厚度的表达式为mh = p ab答案共 9 页35 【答】答:加热前,杯子静止,受力平衡(或合力为零);在加热过程中,杯 内气体受热膨胀,气压变大, 杯子对玻璃板的压力变小, 当接触面粗糙程度不变 时,杯子所受摩擦力变小,受力不平衡(或合力不为零)导致玻璃杯下滑。36见解析【答】 扶手上的盲文为凸起点状物,触摸时手的感受不同,故可以从摩擦力或 压强入手。提问:触摸盲文时的感受为什么会更强烈?解答
39、:盲文上有突起,盲人触碰到突起处感到手受到的压强大(压力相同,受力 面积越小压强越大),感受更强烈,凭此可准确感知信息。 乘客在车起动或减速时容易摔倒,是惯性的现象,故可从惯性入手。提问:地铁起动或减速时人为什么容易摔倒?解答:地铁突然启动或加速时, 因为人的脚与车厢间有摩擦, 乘客的脚随车厢一 起运动,而上身由于惯性,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所以人向后倾倒;地铁突然刹 车或减速时,乘客的脚随车厢一起停止运动, 而上身体由于惯性, 保持原来的运 动状态,所以人向前倾倒;故地铁起动或减速时人容易摔倒。 37【答】物资离开飞机下落时, 受到重力和阻力的作用, 开始时重力大于阻力, 物资向下加速运动;随着速度不断变大, 受到的阻力变大, 物资的加速度越来越 小;当阻力等于重力时,物资所受合力为零,物资匀速下落。 38 【答】解:将这个自制的气压计从十五楼端到一楼,细玻璃管内的液面将会 下降。原因: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大而减小,在十五楼时,瓶内的大气压较大,而瓶外大 气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