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1.最先提出幼儿园教育游戏化方法的教育家是(C )A.蒙台梭利 B.陈鹤琴 C.福禄贝尔 D.夸美纽斯2.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首要条件是(C )A.良好的智力品质 B.良好的道德素质C.良好的身体素质 D.良好的个性品质3.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托儿所、幼儿园与家庭是(A )A.伙伴关系 B.指导与被指导关系C.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关系 D.行政关系4.在幼儿园月计划、周计划中,教师制定的目标是(C )A.全园教育目标 B.中期目标C.近期目标 D.行为目标
2、5.我国社区学前教育的重要目标是达到学前教育的(B )A.民主化 B.社会化 C.义务化 D.普及化6.移情法第一阶段运用的基本训练技术是(B )A.情绪追忆和情境表演 B.认知提示和情绪追忆C.情感换位和情绪追忆 D.认知提示和情感换位7.在其它教育基本要素都具备的情况下,在教育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是(A )A.教育者的主导性 B.受教育者的主动性C.教育的目的 D.教育的方法8.就狭义上理解,幼儿园环境是指(D )A.幼儿园生活环境B.幼儿园心理环境C.幼儿园教育的一切外部条件D.幼儿园内一切影响幼儿发展的因素9.个体发展的规律性表现为个体发展是(B )A.从复杂到简单,从一般到特殊的过程B
3、.从简单到复杂,从一般到特殊的过程C.从复杂到简单,从特殊到一般的过程D.从简单到复杂,从特殊到一般的过程10.学前教育学首先面对的基本问题是(D )A.学前教育与社会文化的关系 B.学前教育与政治的关系C.学前教育与经济的关系 D.学前教育与儿童发展的关系11.在幼儿园的教学活动中,向幼儿出示事先准备好的各种样品,如绘画、纸工、泥工样品等,供幼儿观察、模仿学习,这种方法叫做(C )A.演示法 B.示范法 C.范例法 D.直观法12.把儿童看作是民族、社会或国家的财富,是未来的劳动力和兵源的观点,代表了(B )A.人本位儿童观 B.社会本位儿童观C.维持式教育观 D.促进式教育观13.下面的选
4、项中衡量社会文化水平的一般指标是(B )A.人口的性别比例 B.人口的受教育水平C.人口的健康状况 D.人口的平均收入14.美国的提前开端计划是对家庭环境不佳的儿童提供(C )A.经济帮助 B.卫生保健服务C.负责的学前教育 D.特殊教育15.美国华盛顿儿童博物馆的格言:我听见就忘记了,我看见就记住了,我做了就理解了主要说明了在教育过程中应(D )A.尊重儿童的个性 B.培养幼儿积极的情感体验C.重视儿童学习的自律性 D.重视儿童的主动操作二、名词解释(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6.有规则游戏 是成人为发展儿童各种能力而编写的、有明确规则的游戏。17.人的个体社会化 是指个体适应
5、社会的要求,在与社会交互作用过程中,通过学习与内化而形成社会所期待的及其应承担的角色,并相应地发展自己的个性的过程。18.遗传决定论 从儿童发展的整个过程看,遗传因素具有统帅性和决定性的作用;从发展的最终结果看,环境的影响是极有限的,只给发展提供适当的时机而已。19.惩罚法 惩罚是一种对儿童不良行为给予否定性评价,从而使其改正不良行为或习惯的极其负面的强化方法。惩罚以不伤害儿童身体和人格为原则。三、简答题(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20.与托幼机构相比,家庭教育有哪些特点?.(1)家庭教育的率先性。 (2)家庭教育的密切性。 (3)家庭教育内容的丰富性和生活性。 (4)家庭对受教育
6、者的控制方式具有多样性。 (5)家庭教育的终身性。 (6)父母对子女影响的深刻性。21.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应具备什么样的心理品质?(1)执着的事业心。 (2)自信、自尊。 (3)意志坚强。 (4)聪慧的认知能力。 (5)乐于接受新事物的良好心态。 (6)良好的自我形象和个性品质。 (7)合作的精神和能力22.怎样帮助幼儿处理好同伴关系?(1)教给幼儿必要的社会交往技能,如助人、合作等。 (2)通过角色游戏和专门设计的活动发展团体交往。 (3)正确引导幼儿的竞争行为。 (4)矫正幼儿的攻击性行为。 (5)纠正幼儿的说谎行为23.说明角色扮演法的教育过程。(1)开始,介绍情景,制造气氛,引发问题
7、,让幼儿作两难问题的思考。 (2)选择参与者,请自愿扮演者表演,其余儿童观察。 (3)对扮演的事件、动机、行为的后果进行讨论及评价。 (4)请全体幼儿将自己思考的行为方式表演出来。 (5)经验的共享与类化,使问题情景和真实情景相结合四、分析应用题(22分)24.综合运用创设游戏活动区的理论,根据幼儿年龄特点,设计一中班游戏活动区方案。(1)创设活动区理论:根据幼儿教育目标、本班实际情况及本阶段的教育重点确定活动区的种类和数量。活动区材料的投放应考虑材料的多样化及摆放的明确性。活动区布置方面应兼顾界限性、相容性和转换性。还应确定相应的活动区规则。 (2)中班幼儿年龄特点:强烈的活泼好动,可设计一
8、些身体运动活动;开始进行同伴交往,可设计一些便于发展交往的游戏。相同材料投放的数量可少于小班,种类可多于小班。 (3)活动区设计方案。学前教育学试题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C 2.C 3.A 4.C 5.B6.B 7.A 8.D 9.B 10.D11.C 12.B 13.B 14.C 15.D二、名词解释(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6.是成人为发展儿童各种能力而编写的、有明确规则的游戏。17.是指个体适应社会的要求,在与社会交互作用过程中,通过学习与内化而形成社会所期待的及其应承担的角色,并相应地发展自己的个性的过程。18.从儿童发展的
9、整个过程看,遗传因素具有统帅性和决定性的作用;从发展的最终结果看,环境的影响是极有限的,只给发展提供适当的时机而已。19.惩罚是一种对儿童不良行为给予否定性评价,从而使其改正不良行为或习惯的极其负面的强化方法。惩罚以不伤害儿童身体和人格为原则。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20.(1)家庭教育的率先性。 (2)家庭教育的密切性。 (3)家庭教育内容的丰富性和生活性。 (4)家庭对受教育者的控制方式具有多样性。 (5)家庭教育的终身性。 (6)父母对子女影响的深刻性。21.(1)执着的事业心。 (2)自信、自尊。 (3)意志坚强。 (4)聪慧的认知能力。 (5)乐于接受新事
10、物的良好心态。 (6)良好的自我形象和个性品质。 (7)合作的精神和能力。22.(1)教给幼儿必要的社会交往技能,如助人、合作等。 (2)通过角色游戏和专门设计的活动发展团体交往。 (3)正确引导幼儿的竞争行为。 (4)矫正幼儿的攻击性行为。 (5)纠正幼儿的说谎行为。23.(1)开始,介绍情景,制造气氛,引发问题,让幼儿作两难问题的思考。 (2)选择参与者,请自愿扮演者表演,其余儿童观察。 (3)对扮演的事件、动机、行为的后果进行讨论及评价。 (4)请全体幼儿将自己思考的行为方式表演出来。 (5)经验的共享与类化,使问题情景和真实情景相结合。四、分析应用题(22分)24.(1)创设活动区理论:根据幼儿教育目标、本班实际情况及本阶段的教育重点确定活动区的种类和数量。活动区材料的投放应考虑材料的多样化及摆放的明确性。活动区布置方面应兼顾界限性、相容性和转换性。还应确定相应的活动区规则。 (2)中班幼儿年龄特点:强烈的活泼好动,可设计一些身体运动活动;开始进行同伴交往,可设计一些便于发展交往的游戏。相同材料投放的数量可少于小班,种类可多于小班。 (3)活动区设计方案。5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