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注重教学过程 实现高效课堂一学年来,我校面对新的教育形势,要求教师尽快转变教学理念、实现角色转换,及时转变旧的课堂教学模式,探究科学的教学方式,构建高效课堂。高效课堂是一种融学生认知建构、情感激活、教学控制与情境创设为一体的教学形态,是针对以往课堂教学的无效性和低效性等问题提出的追求与主张,是课堂教学高效率、高效果和高效益的结合体。它集中表现为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实施高效课堂教学是教学永恒的主题,是教师永远的追求。在构建高效课堂中,我校注重营造和谐课堂,在日常教学中努力做到了以下几点:一、加强教师队伍的培训。提高教师素质作为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突破口。俗话讲,“师傅不高,徒弟弯腰”,要想
2、学生学的好,教师水平必须高。每位教师都希望自己的课堂是高效课堂,教学是高效教学。但为什么教学效果不理想,关键不是教师知识水平的差异,而是对高效教学的理解不同,缺乏提高教学效果的招数,即方法。为此,本学期除让老师学习怎样构建高效课堂相关材料之外,我们还积极引进外地的先进做法,开展专题研讨和有效地观摩课,给老师提供了相互交流经验和体会的平台。为了使每位教师能很好地把握教学目标、采用最有效的教学方法,加大了集体教研的奖励力度,以同学科高效展示课来衡量个人教研的效果,促使教师加强交流与合作,相互取长补短。一些老师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试验,对自己任教学科已摸索出了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已认识到今天的学生发生
3、的巨大变化,意识到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导者,教学中应该充分体现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作用。在教学中,教师借助新式课堂、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与学生共同思考,点拨、指导学生自主学习,从而实现高效课堂的改革目标。新课改提高了对教师知识的广度、深度、新度及衔接性等方面的能力,为此老师们通过先进的教学理论、更新了自己的教育理论、提高了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与课堂驾驭能力,做到与时俱进。如王艳红、张惠霞等多位老师在语文教学中以熟练三三六教学模式的使用,这就是很好的见证。二、潜心研究教材,做好课前准备从教师角度来说,高效课堂是指教师能够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确定课堂的三维教学目标。所以教师要认
4、真研究教材,吃透教材备好课,设计出最合理、最科学的方案指导学生探索、研究、学习知识的教学过程。一堂课的教学思路、教学逻辑清晰可见、学习目标明确无误,是高效率完成教学任务的基础。另外教师还要研究学生,了解学生的特点。只有了解了学生的特点,才能够选择科学的、合理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新知识,讨论重点、难点,思考解答问题,总结规律。此外,指导学生做好预习。预习也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一个重要因素,学生只有课前很好地预习,课堂上才能跟上老师讲课的思路,才能抓住听课的重点,更好地理解掌握知识。当然,预习不能只是让学生盲目看书,而是要给学生布置具体预习提纲,让学生明确预习内容,指导学生依据预习提纲,通
5、过自己动脑思考基本问题,了解将要学习内容的知识点。这样,学生在课堂上听课就有目的性、有侧重点,听到预习时没弄懂的问题时就会特别认真地听,学生心中的“难点”就迎刃而解了,教师侧重引导学生不会的内容,学习效率自然就提高了。同时,经过预习学生有了一定的知识底蕴,学生也会积极发言,配合老师的教学,使我们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学生经过常期自觉预习,加上老师对学生的特点和教材的特点做足课堂预设,教师在课堂上才会应对自如,学生也学的轻松,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必然会提高,甚至达到高效。三、以学生为主体,创建和谐课堂高效课堂从学生角度来讲,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的课堂,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课堂,是学生对所学内容主
6、动实现意义建构的课堂,它符合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理论。这种学习方式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师的引导和启发下,以教材或导学案为依托,学生充分发挥小组学习、全班学习的群体作用,在合作中学习、积累和运用丰富的语言知识,发展思维和能力。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学生既获得了知识,又培养了学习能力,为其在离开学校后的继续学习打下了基础。所以我们在教学中要积极采取措施,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回归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1.教师已成为学生的朋友,把课堂建成一个和谐互补的大家庭。课堂是一个情感表达的场所,教师面带微笑、用温暖和鼓励的话语亲切地与学生交流
7、,有利于构建师生间心理零距离的课堂,营造一个轻松的教学氛围,能够在心理上给学生一种安全感。这对课堂活动的顺利开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2.教师注重了解学生个体差异,尊重和自己意见不一致的学生,鼓励提出不同意见且不懂就问的学生,从而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教学过程中,只有尊重学生的个性,进行以学生为中心的活动,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才能发挥学生的学习潜力。3.让学生体验学习成功的快乐。在课堂上,对学生的反应,教师也适当地加以鼓励和表扬,这样大大增强了他们的学习自信心,提高学习兴趣。教师已成为学生的朋友,彼此轻松沟通,课堂气氛融洽,学生的主体意识已被唤醒,这样也就更能发挥其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8、,从而提高课堂效率。四、分层教学,整体参与课堂是学生获得知识、提高认识,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主战场。而在这个“传授知识,训练技能”场所中,学生是有差异的。同样的学习内容,有的学生掌握快一些,有的学生就慢一些;有的善于口头表达,有的善于书面表达;有的善于逻辑思维,有的善于形象思维,如此个体差异较大的学生集中在同一个课堂中学习,倘若教师对所有学生施以千篇一律的教学,这是不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要想整体提高教学质量,解决好教学要求与学生接受能力不一致的矛盾,在平时教学中,教师仔细琢磨学生的个性,调整教学策略,鼓励并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即教师利用分层教学法,面向全体学生,调动一切可利用的因素影响、促进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从而推进素质教育。五、重视课后的教学反思“教无定法,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一堂课不会十全十美。我们自己每上一节课,都要进行深入的剖析、反思,对每一个教学环节预设与实际吻合、学生学习状况、教师调控状况、课堂生成状况等方面认真进行总结,找出有规律的东西,在不断“反思”中学习。促进课堂教学质量,教学效果也一定会更好。总之,新课标的宗旨是“以学生为课堂的主体”。为了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提高课堂效率,我们的教师做到了面向全体学生,精心设计每一节课。构建高效课堂,不仅体现在课堂四十分钟,也体现在学生的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只要师生形成合力,高效课堂一定会达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