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4 ,大小:37KB ,
资源ID:8099206      下载积分:10 金币
验证码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后,系统会自动生成账号(用户名为邮箱或者手机号,密码是验证码),方便下次登录下载和查询订单;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开通VIP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zixin.com.cn/docdown/8099206.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60天内】不扣币)。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声明  |  会员权益     获赠5币     写作写作

1、填表:    下载求助     留言反馈    退款申请
2、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3、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4、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5、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s4****5z】。
6、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7、本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s4****5z】,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注意事项

本文(浅论《三国演义》中曹操曹操的艺术形象.doc)为本站上传会员【s4****5z】主动上传,咨信网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咨信网(发送邮件至1219186828@qq.com、拔打电话4008-655-100或【 微信客服】、【 QQ客服】),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60天内】不扣币。 服务填表

浅论《三国演义》中曹操曹操的艺术形象.doc

1、浅论三国演义中曹操的艺术形象三国演义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长篇小说,它与西游记、水浒传、红楼梦并称为我国四大古典名著,因而具有很高的思想和艺术价值,在中国三国演义的故事可谓是家喻户晓,三国演义在中国的小说史上和社会上产生过极其深刻的影响。小说的成功不仅在于它成功的再现了汉末时期三国鼎力、逐鹿中原的恢宏的历史画卷,更主要的是它塑造了一大批个性鲜明、有血有肉、叱咤风云的历史人物。如鞠躬尽瘁的诸葛亮、英武潇洒的周瑜、坚忍不拔的刘备、雄才大略的曹操等等。然而就是这位雄才大略的曹操,作者罗贯中所塑造的艺术形象,在历史上争议最大,有人说他奸诈狡猾是一大奸臣;也有人说他,豁达大度,宽宏大量是一大英雄,奸雄接踵,

2、这也正是三国演义中曹操的艺术形象塑造的成功之处。曹操是一个千百年来褒贬不一,终难盖棺定论的人物,对他的说法、评论甚多,分歧也甚大。如毛宗岗认为曹操“历稽载籍,奸雄接踵,而智足以揽天下人才者莫如曹操,听荀彧勤王之说而自比周文,则有似乎忠;黜袁术僭号之悲而愿为曹候,则有似乎顺;不杀陈琳而爱其才,则有似乎宽;不追关公以全其忠,则有似乎义是古今奸雄第一奇人”毛氏评价曹操贬抑居多,而后人曾为曹操翻案,则多赞誉。毛泽东曾说“统一中国北方,创立魏国。那时的黄河流域是全国的中心地区。他改革了东汉时期的许多恶政,抑制豪强,发展生产,实行屯田制,还督促开荒,推行法治,提倡节俭,使遭受大破坏的社会开始稳定、恢复、发

3、展。这些难道不该肯定?这个案要翻。”翦伯赞也说:“在否定曹操的过程中,三国演义的作者可以说尽了文学的能事。三国志通俗演义简直是曹操的谤书。”然而冥飞在古今小说评林中对曹操的评价较为中肯些:“统观全书,倒是曹操写的最好。盖奸雄之为物,旷世而不见一者。刘备奸而不雄,孙伯符雄而不奸,兼之者独一曹操耳。”书中写曹操有使人爱慕处:如刺董卓,赎文姬等事;有使人痛恨的地方:如杀董妃,弑伏后,杀吕伯奢一家:有使人佩服处:如哭郭嘉、祭典韦,以愧励众谋士及众将,借督粮官之头,以止军人谤等事是也。曹操机警、狠毒、变诈,均有过人者;豪迈,风雅也常人所不能及,煮酒论英雄、横槊赋诗,皆其独有于古者也。唯物主义辩证法告诉我

4、们:“人是复杂的,深刻的,丰富的,是不可能同时采光的不规则几何体。评价一个人,决不可能因情感或道德因素而简单化,片面化,甚至绝对化。” (1)本人认为曹操应该是这样的人物:他胸怀大志,唯才是举,平定北方,登高必赋,文武兼备,御军三十年,自著兵书十万余字,是个大政治家、大军事家、大文学家,然而他又是一个玩弄权术、残忍嗜杀、奸诈狡猾、多疑虚伪的不义之徒。是集“奸”与“雄”为一身的人物。“人的本质并不是个别的个体所具有的抽象的属性,就其现实来说,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曹操的性格正是那个历史条件下的产物。作者罗贯中用尽笔墨突出曹操作为奸相的恶劣本质的残暴罪行的同时,又表现他的雄才大略、重贤惜才等某

5、些英雄性格及其业绩,以文学的形式,成功的塑造了曹操的艺术形象。一、“奸雄”曹操所谓“奸雄”,就是“奸而雄者”象严嵩那样鬼鬼崇崇,偷偷摸摸,奸而不雄,就只能叫“奸贼”;像董卓那样,横行霸道,蛮不讲理,雄而不奸,就只能叫“枭雄”“奸雄就是奸猾而有雄心。奸雄者,奸诈而又豪雄也。”那么从三国演义中所塑造的曹操的艺术形象看,他就属于这样的人物。曹操所处东汉末年,皇帝昏聩,宦官专权,政治腐败,阶级矛盾极为尖锐,恰值黄巾军揭竿而起。各怀异志的诸侯,借平黄巾军之机竞相发展势力,独霸一方。顿时“群豪并起”。曹操就是通过镇压黄巾军起家并成为斗争的核心人物。他凭着自己过人的胆识和才能直接参与了许多重大的历史事件,如

6、反对十常侍,兴兵讨伐董卓,指挥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并且扫荡了北方的奸雄,统一了中原和北方广大地区。但艺术形象不是人物传记,所以三国演义这部作品通过这漫长的斗争过程,从各个方面来展示曹操丰富而复杂的性格,尤其抓住了“奸雄”和“英雄”这两个方面作为人物性格的核心来塑造这一出色的典型。三国演义中描写的徐开屠城,水淹邺城,华佗被害,近侍被杀,出于恐惧和猜忌杀吕伯奢一家,为引诱吕布将虏来的老百姓当炮等,确是奸雄曹操凶残性格的大暴露。罗荀被逼自戳。罗贯中在作品中对曹操奸雄的形象进行了严正的抨击,深刻揭示了曹操作为奸雄所固有的谋功逐利,不择手段的本质。(一)镇压起义,屠杀百姓历史上的许多著名的开国皇帝和英雄

7、人物,都曾镇压过农民起义,他们的双手都沾满了人民的鲜血,三国演义中的曹操,也是历史上的曹操,均不例外。“颖川之战”曹操对义军不分青红皂白“大杀一阵,斩首万余级”,充当了一个朝廷刽子手的角色。此后,他跟随黄甫嵩讨伐张梁,“斩张梁于曲阳”“发张角之棺,戮尸枭首,”残酷的连死人也不放过。董卓、王允死后,青中黄巾军再次起义,曹操与济北相鲍信负责镇压义军,鲍信战死,曹操却“招安到降兵三十余万,男女百余口,”并“泽其精锐者,号为青州兵。”曹操用义军的鲜血染红了自己的顶戴,先是除“济南相”,任“典军校尉”,后是封“镇东将军”,而且逐步扩大了军事力量,有了逐鹿中原,削平群雄的资本。(二)欺君罔上,窃国谋逆曹操

8、在奉迎汉献帝迁都许昌,“挟天子而令诸侯。”表面上是为天子讨伐诸侯,实际上是扩展自己的势力。另外,他总揽朝廷大权,僭越欺君,今天可以叫献帝游猎打围,明天又让天子迁都许昌。许田猎鹿,他与天子并马而行,他用天子的箭射中一鹿,群臣以为是天子射中,都踊跃向献帝高呼万岁,这时,“曹操纵马直出,遮天子之前以受之,”这是曹操公然的欺君行为,明显的暴露了他“托名汉相,实为汉贼”的真实面目。曹操的个人野心和权势欲望不断膨胀,最终完全把持了朝堂,控制了汉末中央政权。所有的朝廷大事,从军事征伐到人事任免,从内政事务到外交联系,曹操根本不听汉献帝和朝臣的意见,都是个人说了算。汉献帝在曹操眼里,只不过是一个装饰“门面”的

9、可供自己利用的工具。曹操在擒杀吕布之后,“威名日盛”,脑海深处便产生了窃国谋逆的念头,如果不是顾虑“朝廷股肱尚多,”只怕早就“行王霸之事”了。当汉献帝深感曹操欺君罔上,有窃国谋逆之心后,随即密赐衣带诏,令董承、刘备、马腾等人合力讨贼。事后衣带诏泄露,曹操杀了董承,吉平,王子服等人仍不解恨,连已有五个月身孕的董贵妃也不放过,尽管汉献帝和伏后一再哀求,还是将董贵妃勒杀于宫门外。曹操“名为汉相,实为汉贼。”曹操虽未篡位称帝,实际效果比称帝更令人产生厌恶感。然而当孙权取悦他,上书要他称帝时,曹操却说:“是儿欲使吾居炉火上耶!”一方面实际上已取得了支配帝王的权力,一方面想留下美名,而不愿承担篡权称帝的骂

10、名,所以后人评论说:“曹操欲窃国,而不自为之,使其为之,曹操自比文王,而使其子学武王,以欺天下后世。”(三)玩弄权术,残暴不仁历史上的阴谋家,野心家都是喜欢玩弄权术,曹操更是得心应手,将权术玩弄于股掌之间。寿春伐袁术时,曹军与袁军相持月余,粮食“不敷支散”曹操便让管粮官王故以“小斛散之,权且救一时之急。”管粮官王故遵令而行,激起了各寨大小将士的愤怒,纷纷传言丞相欺众。他暗中派人探得消息,不惜借用毫无过错的王故之头来稳定军心,平息众怒。曹操的残暴不仁,更是让人触目惊心。“颍川之战”曹操对义军不分青红皂白,“大杀一阵,斩首万余级。”“杀吉平”曹操更加显得无比残暴,先是将吉平打得体无完肤,然后截去吉

11、平的九个手指,割掉吉平的舌头,吉平撞阶而死后,曹操仍不解恨,还要“分其肢体”。“顺我者昌,逆我者亡”,成了曹操最大的人生信条。当他刺杀董卓未成而逃命时,途中受到其父结义兄弟吕伯奢的热情款待,却因多疑而杀害吕伯奢一家八口人,事后当知道是误杀时,却还是将吕伯奢骗杀,还公然对陈宫说:“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其残暴不仁的本性暴露无遗。(四)虚假伪善,奸诈狡猾,极端利己曹操的伪善和奸诈,并不是那种鸡鸣狗盗式的小聪明、小伎俩,而是包含着很多的智慧,三国演义一开始就这样介绍奸诈狡猾的曹操:“操幼时,好游猎,喜歌舞,有权谋,多机变。操有叔父,见操游荡无度,尝怒之,言于曹嵩,嵩责操,操忽生一计:见叔

12、父来,诈倒于地作中风状,叔父惊告嵩,嵩急视之,操故无恙。嵩曰:叔言汝中风,今愈乎?操曰:儿自来无此病,因失爱于叔父,故见罔耳。嵩信操言,后叔父但言操过,嵩不听,因此操得恣意放荡。”董卓进京后独霸朝纲,废少帝立献帝,擅杀朝廷大臣,激起了王允等人的义愤。曹操自告奋勇去刺杀董卓,不料被董卓从衣镜中窥见拔刀动作,他随即跪下献刀,掩盖刺杀的失败,“操有宝刀一口,献上恩相”。董卓虽然见疑,但仍被他瞒过,任他逃脱。在对敌斗争时,诡计多端,奸诈莫测。如官渡之战中,许攸问粮的描写:当时曹操军粮已尽,袁绍的谋士许攸夜晚来投奔他,他先是“不及穿履”,“跣足出迎”,接着是“拜于地”显得非常诚恳热情。可当许攸真心帮他而

13、问到军粮时,却一再说假话,先是“可支一年”,又说“半年”,又说“可支三月”最后好像是真说了实话,附耳低言:“军中只有一月之粮”装得极其诚恳,直到许攸拿出曹操的亲笔告急信时,才不得不承认“粮已尽矣”的事实,其它典型事例如:“望梅止渴”、“割发代首”等也可以证明曹操的虚假伪善和奸诈狡猾,如果对敌是兵不厌诈的话,曹操对待自己内部也常使诈,在征讨张绣的路上,他中了张绣、贾诩之计大败时,其猛将典韦力战身亡,操哭奠时说:“吾折长子,爱至俱无深痛,独号泣典韦也!”众将闻后十分感叹。这多么不尽情理!及至后来张绣投降,却非但不替典韦报仇反而重用张绣,足见当时哭典韦之心。失败时的曹操通常也表现出奸诈诡谲性格,如曹

14、操败走华容道,竟三次仰面大笑,讽刺周谕无谋,孔明少智,而每每大笑之后,又都陷入孙、刘联军埋伏的狼狈境地,当他逃回老巢时,却又大恸,其实这也表现出了曹操的刚愎自用,三国演义把曹操举功诿过的奸诈刻画得入木三分。当曹操夺了冀州,逼死袁绍,纵子占袁熙之妻,竟然又亲自到袁绍墓前祭奠,“再拜而哭甚哀。”在攻打袁谭时,一面下令对逃避“敲冰曳船”的百姓进行捕杀,一面又亲自装好人把来自首的百姓放走,曹操这种狡猾伪善、掩耳盗铃的把戏,无非是要百姓感谢他的“仁德”。(五)荒淫无度,妒贤嫉能曹操纳张绣之降,兵进宛城,见张济妻美,不惜用甜言蜜语来打动她:“吾为夫人故,特纳张绣之降;不然灭族也。”并许以还都后扶为正官,每

15、日与之取乐,不思归期。其实张绣在此事之前,全与张济妻无涉。以曹操当时的地位对阶下一个弱女子沿且如此,他贪恋美色和狡诈本色可见一斑。当曹操削平群雄、统一北方、志得意满时,个人的骄横无比和刚愎自用便显露无余,“宴长江赤壁赋诗”,刘馥只不过指出“丞相何故说出不吉之言”便惹来杀身之祸。曹操还在漳河之上修建华丽无比的铜雀台,并“广选天下美女以实其中”,供自己晚年享乐。曹操妒贤嫉能的典型事例,莫过于“斩杀杨修”,曹操在门上书一“活”字,塞北送酥在盒盖上写“一合酥”三字,梦中杀近侍、曹丕、曹植兄弟争宠斗智等,都被杨修一一识破,曹操虽然在表面上对杨修“称美”、“喜笑”,但在内心深处却“甚忌之”、“心恶之”、“

16、愈恶之”,最后在与刘备争夺汉中的战斗中,寻了个“乱我军心”的借口,将杨修斩杀了事。可叹杨修“聪明反被聪明误”,糊里糊涂地成了曹操妒贤嫉能的牺牲品。从以上可以看出罗贯中笔下的曹操是一个欺君罔上、窃国谋逆、玩弄权术、残暴不仁、虚假伪善、奸诈狡猾、骄奢淫逸、妒贤嫉能的奸雄。罗贯中的“拥刘反曹”的正统历史观,使得曹操在三国演义中成为了一个反面人物的艺术形象,与三国演义中作为正面艺术形象塑造的刘备形成了鲜明对比。二、“英雄”曹操作为历史人物,承担后人的是是非非,好像是不可推托的责任,不管他对历史有多重大的作用,只要后人的人生观、价值观不同,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就会有天壤之别。就曹操而言,他在历史上的地位和作

17、用是不可否认的,而在三国演义中,曹操确实是作为一个反面的艺术形象来塑造的,作为“奸雄”的曹操,虽有阴险奸狡、欺君罔上、窃国谋逆的一面,但也有雄才大略、宽宏大量、远见卓识的一面。三国演义之所以成功的塑造了曹操艺术形象,是因为曹操这一形象没有脸谱化,而是赋予他的性格以丰富、复杂的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又表现了他“英雄”的方面。(一)雄才大略,智勇过人曹操是有雄才大略和政治上的远见卓识。他在与刘备“煮酒论英雄”时,曾说“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下之志者也。”在曹操的身上是确实表现出这一特色的,他胸怀大志,以实现天下的统一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并在不少问题上以此作为考虑和处理问题

18、的出发点。特别在讨伐董卓的过程中,作者处处将他同那些各怀异心、坚持搞分裂割据的军阀作对比,写他政治上的卓见和谋略。三国演义第四回,写董卓欺君弄权,王允宴请旧臣商议讨伐,但大家慑于董卓的威势,毫无办法,“众官皆哭”。这时作者写:“从中一人抚掌大笑曰:满朝公卿,夜哭到明,明哭到夜,还能哭死董卓否?”这人就是曹操。他对那些面对董卓专权而只有哭鼻子的公卿大臣投以轻蔑和嘲笑,并主动提出愿担任谋刺董卓的重任。后来在讨董过程中,盟军内部互相勾心斗角,各谋私利,袁绍身为盟主,却按兵不动,不下令乘胜追击董卓,这时小说这样描写曹操:“操曰:董贼焚烧宫室,邦迁天子,海内震动,不知所归,此天亡之时也,一战而天下定,诸

19、公何疑而不进?众诸侯皆言不可轻动。操大怒曰:竖子不足与谋!遂自引兵万余,领夏侯惇、夏侯渊、曹仁、曹洪、李典、乐进,星夜来赶董卓。”从以上可以看出曹操是一个具有平天下的雄心壮志,高出于群雄之上。在政治上有远见卓识而又雄才大略、智勇过人的人物。(二)豁达大度,不计前嫌曹公之所以能统领雄兵百万,战将千员,这也与他豁达大度,不计前嫌有很大关系,在一次大破袁军后,在袁绍军营中发现了书信一束,皆许都及军中诸人与袁绍暗通之书。有人劝曹操:“可逐一点对姓名,收而杀之。”但他却说:“当绍之强,孤亦不能自保,况他人乎?”即将书信焚毁,不予追究。这实际上是曹操能从长远利益出发,来处理问题的典型的例子,因为当时只是初

20、获胜利,袁氏余党势力仍然比较强大,如果此时整饰内部,大肆诛杀,必然动摇军心,不利于将来图大事。这充分表现了曹操不计前嫌,豁达大度,作为一个政治家的明智和胸怀。另外在袁绍伐曹操时,陈琳写了一篇为袁绍檄豫州的檄文,把曹操骂了个狗血喷头,还侮辱曹操的祖父、父亲。后来曹操击败袁绍却赦免了陈琳,还让他负责起草文件,正是曹操的不计前嫌,豁达大度,才使得曹操从敌方得来了不少文臣武将,这也为曹操的霸业立下了不少的功劳。(三)求贤若渴,唯贤是用曹操能力挫群雄,统一北方,统领百万大军,战将千员,除了他有政治家的气魄、军事家的才能有关外,还与他爱惜人才知人善任,求贤若渴,唯贤是用是分不开的。他提出:“唯才是举”的用

21、人路线,不问门第,不问出身。讨伐董卓时,他对地位低贱,当时毫无名气的刘备三兄弟颇为器重。如在官渡之战中听取刘晔的意见,使袁军不敢登高窥望,掘长堑阻敌深入,当曹操“军马疲乏,粮草缺少欲回许昌时,听取荀彧意见坚持到胜利。截击袁军粮车时听取荀攸意见,任用徐晃为将火烧乌巢。更大胆采用从敌军投奔过来的许攸之计。由于唯贤是用,虚心求取部属意见,终于取得官渡之战的胜利,完成了统一北方的大业。曹操知人善任,不拘微贱,几年间,在他周围就聚集了“文有谋臣,武有猛将”的一大批人才。使他成为群雄中的佼佼者。“曹操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个英雄。”看来鲁迅没有说错。(2)(四)赏罚分明,严正不苟曹操能统领百万雄师,

22、靠的是什么,是严正不苟的法治。古者有云,“法不加尊”而操则不然,他的战马受惊,误入麦田,按曹操自制的军法,践麦者斩首,而自制法又自犯法,他觉得不加法于己,将无法服众,于是想出了“割发代首”之计。既打破了“法不加尊”的古训,又维护了军法的权威。曹操败军令中说:“司马法”“将军死绥”,是古之将者,军破于外,而家受罪于内也。自命将征行,但赏功而不罚罪,非国典也,其令诸将出征,败军者抵罪,失利者免官爵,可见他赏功罚罪,正大光明。例如:清水兵败后,夏侯敦部下乘乱掳掠,受到于禁严厉制裁,被制者不满,反污于禁造反,而于禁不加申辩,仍全力整兵迎击张绣,义无反顾。战后,操当即表彰于禁:“清水之难吾是狼狈,将军在

23、乱中能整兵讨暴,有不可动之节,虽古之名将,何以加之。”封于禁益寿亭侯,同时夏侯敦治军不严之过。这可算是赏罚公平。(五)体恤民情,发展农业曹操在征张绣时,号令三军,不准作践麦田,不准掳掠百姓,违者“斩首”。在征袁绍时,重申军纪:如有下乡杀人家鸡犬者,如杀人罪。攻克冀州后,便急令宣布:河北居民遭兵革之难,尽免今年租赋。这些都是他民本思想的具体表现,以民为本,实乃俊杰。曹操的以上几个优点均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也是历朝历代英雄的志气,由此看来曹操也算不枉为英雄。纵观三国演义,我们不难看出罗贯中在塑造的众多人物艺术形象方面,曹操的形象最为成功,鲁迅曾指出:“写好人,简直一点坏处都没有,而写不好的人,又总是

24、一点好处都没有。其实这在事实上是不对的,因为一个人不能事事全好,也不能全坏。”(3)综合曹操形象可能是历史上性格最复杂、形象最多样的人。正如易中天所说:“他(曹操)聪明透顶,愚不可及;奸诈奸猾,又坦率真诚,豁达大度,又疑神疑鬼;宽宏大量,又心胸狭窄。可以说是大家风范,小人嘴脸;英雄气派,儿女情怀;阎王脾气,菩萨心肠。看来,曹操好像有好几张脸,但又都长在他身上,一点都不矛盾,这真是一个奇迹”。从曹操身上我们看到了“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三国演义中曹操艺术形象的成功塑造,正是因为他的“奸”与“雄”集于一身,正如前面所说的那样,曹操是“古今奸雄中的第一奇人”正是由于曹操的“奸雄”与“英雄”才使得他名留千古。注释:(1)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文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72(2)鲁迅:二心集.魏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北京人民文学(3)鲁迅:中国小说史变迁北京文学出版社1924参考文献(1)罗贯中:三国演义华夏出版社。2007(2)易中天:品三国上海文艺出版社。2006(3)周先慎:明清小说 三国演义曹操和刘备形象的塑造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