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模板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2008-05-27 19:13:45| 分类: 建筑技术 | 标签: |字号大中小 订阅 QQ:62069898加入QQ群,相互交流更多的资料和工作经验!!! 一、工程概况 1、超华欧尚购物中心工室外综合管网包括污水管、雨水管、电信、电视、智能化、电力、燃气、给水等专业。我公司本次施工的为东侧广场(分界东北角地下车库入口处以北),南侧道路、西侧道路(分界为雨水井标高1.32,污水井标高0.61)的室外雨、污管网,其它专业管网的施工由市政公司完成及广场。主要工程量如下(具体按实际):雨水管道1000m,污水管道900m,雨水井38
2、座,污水井45座,隔油池25座,化粪池1座(45m3),明沟160m,路面及车场7000m2,广场3800m2。总开挖方量5000m3。平整场地5000m2。 2、室外现有临时道路及自然地坪标高为黄海高程2.6m左右不等,整个场地在管道基础开挖深度以上为素填土,管道基槽开挖深度最深2.6m。化粪池开挖深度达到4.7m,因本工程地下水较多,开挖时采用排水沟集水井降水。 3、雨污水管道:管径为 De250、De300、De400 、De500加筋波纹管,弹性密封橡胶圈承插连接 。雨污水检查井采用砖砌,井盖为钢纤维B级成品。采用成品玻璃钢化粪池、隔油池,其中井盖、成品化粪池、隔油池为甲供。 4
3、室外设计相对标高为-0.15(绝对标高为2.60)。室外道路为沥清砼面层,宽度为8m、12m。完成面路脊标高2.62、2.50(绝对标高),道路边缘设砼路缘石。道路靠室内侧为人行道、卸货区、自行车棚、花坛等。东面为半圆形广场,建筑标高为2.60(绝对标高)。路面分层作法见下表: 序号 名 称 分层作法 1 南侧道路路面结构 细粒式沥青砼(厚度按完成路面高度与临时路面定) 现有临时施工道路(凿除残物,清洗干净) 2 西侧道路路面结构 30厚细粒式沥青砼 60厚粗颗粒沥青砼 500厚石灰粉煤灰碎石(压实度>93%,配比厂家定) 素土夯实(压实度>93%) 3 欧
4、尚卸货区路面结构 90厚粗颗粒沥青砼 4 500厚石灰粉煤灰碎石(压实度>93%,配比厂家定) 5 素土夯实(压实度大于93%) 4 欧尚卸货区(退台) 路面结构 400厚C30素混凝土(内配6@200双向钢筋,每隔6m*6m设置分格缝,密封膏嵌缝,表面作60宽7深刻痕) 1.5厚必优胜840防水卷材 必优胜B2防水涂料(0.1L/m2) 地下室顶板 5 南路人行道路面结构 作法未定 6 南自行车位路面结构 作法未定 7 南面自留缷货区路面结构 作法未定 8 入口斜坡路面结构 20厚1:2水泥砂浆抹面,作出60宽7深磋擦面层 素水泥浆结合层
5、一道 60厚C15混凝土 300厚碎石砂 素土夯实 9 河道风观带绿化区等 作法未定 10 广场砖地面结构 30厚广场砖(由景观单位施工) 40厚1:3水泥砂浆(由景观单位施工) C20混凝土找坡内配6@200双向钢筋,最薄处210厚 每隔6m*6m设置分格缝,密封膏嵌缝 无纺布隔离层一层 1.5厚必优胜840防水卷材 必优胜B2防水涂料(0.1L/m2) 20厚1:2水泥砂浆找平层 钢筋混凝土结构(地下室顶板) 11 南侧退台路面结构 (02J301-75-1) 覆土绿化和路面 土工布 塑料夹层板 40厚C20保护层(内配6@200双向钢
6、筋,每隔6m设置分格缝,密封膏嵌缝) 1.5厚必优胜840防水卷材 必优胜B2防水涂料(0.1L/m2) 找坡层最薄处40厚(1:3水泥砂浆) 地下室顶板 二、工程特点 1、本工程管网配套工程,雨、污水管网分部面广,管线量大,我司拟分区段施工,各工序搭接上要做到统一时间安排,开挖一段,施工完成一段,回填一段,有利于节约设备资源,也减少了地下水及雨天的对施工的影响。 2、燃气、电气、电信、给水等其它专业由市政公司相关专业施工,且南侧雨污水支管与这些专业主管线在平面上的走向垂直交叉,在施工流程安排上协调工作难度大;这要求业主方能够充分配合我方做好与市政公司在时间、作业面的协调工作。
7、 3、南侧主管走向靠近临时道路边缘,完成路面以现有临时道路为基层,施工须对道路基础采取强有力的保护措施:基坑深度≧2m靠道路侧施打钢板桩,对原路基在破除前将需要破除处用道路切割机切断。雨污水管道先开挖主线,后开挖支沟。雨污水管道中心轴线间距为1m,采用挖机一并开挖。对雨水与污水管道相互交错处,应先开挖污水管道。其余支管待管道土方回填,碾压密实后人工开挖。 4、管道场内二次转运,因该南侧道路开挖后,道路上不能汽车通过,工程材料常常运不到指定安装位置,需由人工对安装用管材、阀门、砖、粗砂等材料转运至工作面。 5、因场地狭小,室外工程施工时建筑物室内外装修同时进行,开挖土方全部运出场外业主指定地
8、点,回填时再拉回。 三、施工准备 一、编制依据.... 2 二、工程概况.... 2 三、施工方案.... 2 材料选择.... 2 施工方法.... 3 四、质量保证措施.... 3 五、安全技术措施.... 3 六、悬挑型钢的计算.... 4 一、编制依据 1)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2) 《建筑施工手册》 3) 《钢结构设计规范》 4) 《脚手架施工方案》 二、工程概况 仲盛商业中心位于莘庄地铁南广场,地上五层,地下三层,框架结构,建筑面积约为30万m2,本工程采用双排立管落地式钢管脚手架。因为该工程结构
9、比较复杂,立面变化较多,在13-14/D-E轴间为4#塔吊的预留洞口,此处有四跨脚手架的立杆没有支撑点,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采用悬挑型钢方案支撑该部位的脚手架立杆。 三、施工方案 材料选择 悬挑构件采用Q235A、16#工字钢,型钢与板面的连接件为Φ14圆钢,型钢与立杆的连接件为Φ20圆钢。 施工方法 1. 根据立杆的位置定出型钢在板面的位置。 2. 型钢悬挑的长度为1.3M,伸入板面的长度应大于悬挑长度的2倍,在型钢的两边用电锤将板面打穿,然后用Φ14圆钢将型钢与板面连接。(具体做法见附图) 3. 型钢与立杆连接,根据立杆的间距在型钢上焊接Φ20的圆钢,将立杆套入Φ20的圆
10、钢内。(具体做法见附图) 四、质量保证措施 型钢及圆钢进场前应具有抗拉强度、伸长率、屈服强度、冷弯试验和硫、磷含量的质量保证书,检查外观尺寸是否符合规范要求。按规范要求送样检测,合格后方可使用。 五、安全技术措施 1) 型钢安装前,应向操作工人进行施工方案和安全操作规程的交底。 2) 所用操作工人应持证上岗。 3) 安全部门应提前对现场的危险源进行检查,做好周边的临边洞口的防护工作。 4) 在安装前,先要对脚手架进行检查,需要对该部位的脚手架进行卸载,严禁上部工人操作。 5) 作业时,操作工人应系好安全带,戴好安全帽,在操作场所的周边须设置安全警戒
11、线,并有专人监护。 六、悬挑型钢的计算 钢管脚手架的计算参照《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 计算的脚手架为双排脚手架,搭设高度为25.0米,立杆采用单立管。 搭设尺寸为:立杆的纵距1.50米,立杆的横距1.00米,立杆的步距1.80米。采用的钢管类型为 48×3.5, 连墙件采用3步3跨,竖向间距5.40米,水平间距4.50米。 施工均布荷载为3.0kN/m2,同时施工2层,脚手板共铺设4层。 悬挑水平钢梁采用16号工字钢,其中建筑物外悬挑段长度.30米,建筑物内锚固段长度
12、2.40米。 悬挑水平钢梁采用悬臂式结构,没有钢丝绳或支杆与建筑物拉结。 1) 大横杆的计算 大横杆按照三跨连续梁进行强度和挠度计算,大横杆在小横杆的上面。按照大横杆上面的脚手板和活荷载作为均布荷载计算大横杆的最大弯矩和变形。 1.均布荷载值计算 大横杆的自重标准值 P1=0.038kN/m 脚手板的荷载标准值 P2=0.150×1.000/3=0.050kN/m 活荷载标准值 Q=3.000×1.000/3=1.000kN/m 静荷载的计算值 q1=1.2×0.038+1.2×0.050=0.106kN/m
13、 活荷载的计算值 q2=1.4×1.000=1.400kN/m 大横杆计算荷载组合简图(跨中最大弯矩和跨中最大挠度) 大横杆计算荷载组合简图(支座最大弯矩) 2.抗弯强度计算 最大弯矩考虑为三跨连续梁均布荷载作用下的弯矩 跨中最大弯矩计算公式如下: 跨中最大弯矩为 M1=(0.08×0.1
14、06+0.10×1.400)×1.5002=0.334kN.m 支座最大弯矩计算公式如下: 支座最大弯矩为 M2=-(0.10×0.106+0.117×1.400)×1.5002=-0.392kN.m 我们选择支座弯矩和跨中弯矩的最大值进行强度验算: =0.392×106/5080.0=77.248N/mm2 大横杆的计算强度小于205.0N/mm2,满足要求! 3.挠度计算 最大挠度考虑为三跨连续梁均布荷载作用下的挠度
15、 计算公式如下: 静荷载标准值q1=0.038+0.050=0.088kN/m 活荷载标准值q2=1.000kN/m 三跨连续梁均布荷载作用下的最大挠度 V=(0.677×0.088+0.990×1.000)×1500.04/(100×2.06×105×121900.0)=2.117mm 大横杆的最大挠度小于1500.0/150与10mm,满足要求! 2) 小横杆的计算: 小横杆按照简支梁进行强度和挠度计算,大横杆在小横杆的上面。用大横杆支座的最大反力计
16、算值,在最不利荷载布置下计算小横杆的最大弯矩和变形。 1.荷载值计算 大横杆的自重标准值 P1=0.038×1.500=0.058kN 脚手板的荷载标准值 P2=0.150×1.000×1.500/3=0.075kN 活荷载标准值 Q=3.000×1.000×1.500/3=1.500kN 荷载的计算值 P=1.2×0.058+1.2×0.075+1.4×1.500=2.259kN 小横杆计算简图 2.抗弯强度计算 最大弯矩
17、考虑为小横杆自重均布荷载与荷载的计算值最不利分配的弯矩和 均布荷载最大弯矩计算公式如下: 集中荷载最大弯矩计算公式如下: M=(1.2×0.038)×1.0002/8+2.259×1.000/3=0.759kN.m =0.759×106/5080.0=149.370N/mm2 小横杆的计算强度小于205.0N/mm2,满足要求! 3.挠度计算 最大挠度考虑为小横杆自重均布荷载与荷载的计算值最不利分配的挠度和
18、 均布荷载最大挠度计算公式如下: 集中荷载最大挠度计算公式如下: 小横杆自重均布荷载引起的最大挠度 V1=5.0×0.038×1000.004/(384×2.060×105×121900.000)=0.02mm 集中荷载标准值P=0.058+0.075+1.500=1.633kN 集中荷载标准值最不利分配引起的最大挠度 V2=1632.600×1000.0×(3×1000.02-4×1000.02/9)/(72×2.06×105×121900.0)=2
19、308mm 最大挠度和 V=V1+V2=2.328mm 小横杆的最大挠度小于1000.0/150与10mm,满足要求! 3) 扣件抗滑力的计算 纵向或横向水平杆与立杆连接时,扣件的抗滑承载力按照下式计算(规范5.2.5): R ≤ Rc 其中 Rc —— 扣件抗滑承载力设计值,取8.0kN; R —— 纵向或横向水平杆传给立杆的竖向作用力设计值; 1.荷载值计算 横杆的自重标准值 P1=0.038×1.000=0.038kN
20、 脚手板的荷载标准值 P2=0.150×1.000×1.500/2=0.113kN 活荷载标准值 Q=3.000×1.000×1.500/2=2.250kN 荷载的计算值 R=1.2×0.038+1.2×0.113+1.4×2.250=3.331kN 单扣件抗滑承载力的设计计算满足要求! 当直角扣件的拧紧力矩达40--65N.m时,试验表明:单扣件在12kN的荷载下会滑动,其抗滑承载力可取8.0kN;双扣件在20kN的荷载下会滑动,其抗滑承载力可取12.0kN; 4) 脚手架荷载标准值: 作用于脚手架的荷载包括静荷载、活荷载
21、和风荷载。 静荷载标准值包括以下内容: (1)每米立杆承受的结构自重标准值(kN/m);本例为0.1248 NG1 = 0.125×25.000=3.120kN (2)脚手板的自重标准值(kN/m2);本例采用竹笆片脚手板,标准值为0.15 NG2 = 0.150×1×1.500×(1.000+0.200)/2=0.135kN (3)栏杆与挡脚手板自重标准值(kN/m);本例采用栏杆、木脚手板标挡板,准值为0.14 NG3 = 0.140×1.500×1/2=0.105kN
22、 (4)吊挂的安全设施荷载,包括安全网(kN/m2);0.005 NG4 = 0.005×1.500×25.000=0.187kN 经计算得到,静荷载标准值 NG = NG1+NG2+NG3+NG4 = 3.547kN 活荷载为施工荷载标准值产生的轴向力总和,内、外立杆按一纵距内施工荷载总和的1/2取值。 经计算得到,活荷载标准值 NQ = 3.000×2×1.500×1.000/2=4.500kN 风荷载标准值应按照以下公式计算 其中 W0 —— 基本风压
23、kN/m2),按照《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的规定采用:W0 = 0.550 Uz —— 风荷载高度变化系数,按照《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的规定采用:Uz = 0.840 Us —— 风荷载体型系数:Us = 1.200 经计算得到,风荷载标准值Wk = 0.7×0.550×0.840×1.200 = 0.388kN/m2。 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轴向压力设计值计算公式 N = 1.2NG + 0.85×1.4NQ
24、 风荷载设计值产生的立杆段弯矩 MW计算公式 MW = 0.85×1.4Wklah2/10 其中 Wk —— 风荷载基本风压标准值(kN/m2); la —— 立杆的纵距 (m); h —— 立杆的步距 (m)。 5) 立杆的稳定性计算: 1.不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稳定性计算 其中 N —— 立杆的轴心压力设计值,N=10.56kN; —— 轴
25、心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由长细比 l0/i 的结果查表得到0.15; i —— 计算立杆的截面回转半径,i=1.58cm; l0 —— 计算长度 (m),由公式 l0 = kuh 确定,l0=3.53m; k —— 计算长度附加系数,取1.155; u —— 计算长度系数,由脚手架的高度确定,u=1.70; A —— 立杆净截面面积,A=4.89cm2; W —— 立杆净截面模量(抵抗矩),W=5.08cm3; —— 钢管立杆受
26、压强度计算值 (N/mm2);经计算得到 = 147.53 [f] —— 钢管立杆抗压强度设计值,[f] = 205.00N/mm2; 不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稳定性计算 < [f],满足要求! 2.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稳定性计算 其中 N —— 立杆的轴心压力设计值,N=9.61kN; —— 轴心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由长细比 l0/i 的结果查表得到0.15; i —— 计算立杆的截面回转半径,i=1.58cm;
27、 l0 —— 计算长度 (m),由公式 l0 = kuh 确定,l0=3.53m; k —— 计算长度附加系数,取1.155; u —— 计算长度系数,由脚手架的高度确定;u = 1.70 A —— 立杆净截面面积,A=4.89cm2; W —— 立杆净截面模量(抵抗矩),W=5.08cm3; MW —— 计算立杆段由风荷载设计值产生的弯矩,MW = 0.224kN.m; —— 钢管立杆受压强度计算值 (N/mm2);经计算得到 = 17
28、8.51 [f] —— 钢管立杆抗压强度设计值,[f] = 205.00N/mm2; 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稳定性计算 < [f],满足要求! 6) 连墙件的计算: 连墙件的轴向力计算值应按照下式计算: Nl = Nlw + No 其中 Nlw —— 风荷载产生的连墙件轴向力设计值(kN),应按照下式计算: Nlw = 1.4 × wk × Aw wk —— 风荷载基本风压标准
29、值,wk = 0.388kN/m2; Aw —— 每个连墙件的覆盖面积内脚手架外侧的迎风面积,Aw = 5.40×4.50 = 24.300m2; No —— 连墙件约束脚手架平面外变形所产生的轴向力(kN);No = 5.000 经计算得到 Nlw = 13.202kN,连墙件轴向力计算值 Nl = 18.202kN 连墙件轴向力设计值 Nf = A[f] 其中 —— 轴心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由长细比 l/i=20.00/1.58的结果查表得到 =0.97;
30、 A = 4.89cm2;[f] = 205.00N/mm2。 经过计算得到 Nf = 97.082kN Nf>Nl,连墙件的设计计算满足要求! 连墙件采用扣件与墙体连接。 经过计算得到 Nl = 18.202kN大于扣件的抗滑力8.0kN,不满足要求! 连墙件扣件连接示意图 7) 悬挑梁的受力计算: 悬挑脚手架按照带悬臂的单跨梁计算 悬出端C受脚手
31、架荷载N的作用,里端B为与楼板的锚固点,A为墙支点。 悬臂单跨梁计算简图 支座反力计算公式 支座弯矩计算公式 C点最大挠度计算公式 其中 k = m/l,kl = ml/l,k2 = m2/l 本工程算例中,m = 1300mm,l = 2400mm,ml = 200mm,m2 = 1200mm;
32、 水平支撑梁的截面惯性矩I = 1130.00cm4,截面模量(抵抗矩) W = 141.00cm3。 受脚手架作用集中强度计算荷载 N=1.2×3.55+1.4×4.50=10.56kN 水平钢梁自重强度计算荷载 q=1.2×26.10×0.0001×7.85×10=0.25kN/m k=1.30/2.40=0.54 kl=0.20/2.40=0.08 k2=1.20/2.40=0.50 代入公式,
33、经过计算得到 支座反力 RA=27.654kN 支座反力 RB=-5.950kN 最大弯矩 MA=14.988kN.m 抗弯计算强度 f=14.988×106/(1.05×141000.0)=101.233N/mm2 水平支撑梁的抗弯计算强度小于205.0N/mm2,满足要求! 受脚手架作用集中计算荷载 N=3.55+4.50=8.05kN 水平钢梁自重计算荷载 q=26.10×0.0001×7.85×10=0.21kN/m 最大挠度 Vmax=6.137mm
34、 按照《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附录A结构变形规定,受弯构件的跨度对悬臂梁为悬伸长度的两倍,即2600.0mm 水平支撑梁的最大挠度小于2600.0/400,满足要求! 8) 悬挑梁的整体稳定性计算 水平钢梁采用16号工字钢,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 b —— 均匀弯曲的受弯构件整体稳定系数,查表《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附录B得到: b=1.72 由于 b大于0.6,按照《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附录B其值用 b'查表得到
35、其值为0.892 经过计算得到强度 =14.99×106/(0.892×141000.00)=119.17N/mm2; 水平钢梁的稳定性计算 < [f],满足要求! 9) 锚固段与楼板连接的计算: 1.水平钢梁与楼板压点如果采用钢筋拉环,拉环强度计算如下: 水平钢梁与楼板压点的拉环受力R=5.950kN 水平钢梁与楼板压点的拉环强度计算公式为 其中[f]为拉环钢筋抗拉强度,每个拉环按照两个截面计算,按照《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10.9.8[f]
36、 = 50N/mm2; 所需要的水平钢梁与楼板压点的拉环最小直径 D=[5950×4/(3.1416×50×2)]1/2=9mm 水平钢梁与楼板压点的拉环一定要压在楼板下层钢筋下面,并要保证两侧30cm以上搭接长度。 2.水平钢梁与楼板压点如果采用螺栓,螺栓粘结力锚固强度计算如下: 锚固深度计算公式 其中 N —— 锚固力,即作用于楼板螺栓的轴向拉力,N = 5.95kN; d —— 楼板螺栓的直径,d = 14mm;
37、 [fb] —— 楼板螺栓与混凝土的容许粘接强度,计算中取1.5N/mm2; h —— 楼板螺栓在混凝土楼板内的锚固深度,经过计算得到 h 要大于5949.78/(3.1416×14×1.5)=90.2mm。 3.水平钢梁与楼板压点如果采用螺栓,混凝土局部承压计算如下: 混凝土局部承压的螺栓拉力要满足公式 其中 N —— 锚固力,即作用于楼板螺栓的轴向拉力,N = 5.95kN; d —— 楼板螺栓的直径,d = 14mm;
38、 b —— 楼板内的螺栓锚板边长,b=5d=70mm; fcc —— 混凝土的局部挤压强度设计值,计算中取0.95fc=13.59N/mm2; 经过计算得到公式右边等于64.5kN 楼板混凝土局部承压计算满足要求! 一、工程概况.... 2 二、安全目标.... 3 三、监控措施.... 3 四.模板工程安全技术.... 8 1.模板安装.... 8 2.模板的拆除.... 9 五、临边与洞口防护.... 11 六、消防保卫安全措施.... 11 七、紧急救护措施.... 12 1、火灾急救..
39、 12 2、火灾现场自救注意事项.... 12 3、烧伤人员现场救治.... 12 4、严重创伤现场救治.... 13 5、急性中毒现场抢救.... 13 八.安全文明施工.... 13 九、模板安全计算.... 15 一、工程概况 1.工程概况 仲盛商业中心位于上海闵行区都市路5001号,莘朱路以南,都市路以西,名都路以北,莘城路以东,本工程总建筑面积292099.12m2,地上5层,地下3层,檐口高度28m,其中地上部分为商业用房,建筑面积161135.6m2;地下为超市、车库、设备机房等。 2.结构形式 基础底板采用1.3m厚现浇钢筋混凝土底板,地
40、下连续墙兼作地下室外墙结构,二墙合一,主体结构为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楼面为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 3.结构断面 柱主要截面尺寸有:1200mm×1200mm、1050mm×1050mm、1200mm×1050mm、900×900mm、Φ1200(圆柱)、Φ1050(圆柱)、Φ900(圆柱);框架梁主要断面尺寸有:500mm×800mm、500mm×850mm、500mm×900mm、500mm×950mm、900mm×1000mm;楼板厚度为120mm;墙体厚度为300mm和200mm。 二、安全目标 1、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和充足的安全投入,做好安全三级教育,通过严密的安全管理,确保
41、施工现场不发生重大的伤亡事故,火灾事故和恶性中毒事件。 2、严格遵守上海市有关建筑工程的各项管理规定,按照公司对现场文明安全施工和施工现场形象的严格要求,狠抓现场安全施工管理,使本工程达到上海市文明安全工地的要求。 三、监控措施 1、开工前的控制 (1)安全生产计划。 (2)安全生产保证计划编制。 (3)专项安全技术措施计划编制。 (4)地下障碍物清理、道路管线保护。 (5)生活卫生设施和条件。 (6)设备、设施和防护用品进场计划的落实。 (7)劳动保护技术措施的落实。 (8)管理人员、作业人员的落实。 (9)从事危险作业人员意外伤害保险的办理等。 2、施工过程
42、的控制内容和方法 (1)对施工过程中的各类持证上岗人员的资格进行控制,包括项目经理、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检查、验证持证的有效性,如是否及时审证及超期、所对应工种与持证是否相符。 (2)对施工过程中所需的安全设施、设备及防护用品进行控制。施工过程中所需搭设的安全设施、设备及防护用品,必须按安全保证计划中的规定,明确检查、验收的部门或人员,合格后投入使用。 (3)对临时用电设施的控制要求。对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的变配电装置、架空线路或电缆干线的敷设、分配电箱等用电设施,在通电投入使用前,按临时施工用电组织设计的要求进行检查、验收,合格后通电使用。 (4)对脚手架工程进行控制。特殊类脚手架按施工
43、组织设计专题方案规定的要求进行搭设。普通脚手架按规定要求搭设。各种脚手架搭设到一定高度时,按安全保证计划规定的要求,由有关部门或人员分布、步进行检查、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使用中要落实专人负责维护。 (5)对各类专项技术措施进行控制。在安全保证计划中应明确桩人或部门负责,会同项目工程师、施工负责人、安全员等落实专项技术措施,并进行检查验证。 (6)对劳动保护技术措施计划的控制要求。安全保证计划中引用的劳动保护技术措施计划,要明确规定此项工作责任人和实施人,并由现场的工会部门(或负责人)会同安全部门负责检查验证。 (7)施工作业人员操作前,应由该项目施工负责人以清楚间接的方法(如作业指
44、导书、安全技术交底文本),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双方签字认可。应分不同工种、不同的施工对象,或是分阶段、分部、分项、分工种进行安全技术交底。交底应采用书面形形式,内容要有针对性(采用标准交底作业指导书时,必须填写补充交底内容)。在向施工班组人员进行交底时,决不能只交到班组长,班组长也应向班组人员进行交底,否则这种交底就是空的。 (8)施工过程中对洞口、临边、高空作业所采取的安全防护措施,应规定专人负责搭设与检查,以保证安全可靠。在施工现场内应落实负责搭拆、维修、保养这些安全防护设施的班组。 (9)对施工现场的环境(现场废水、尘毒、噪声、振动、坠落物)进行有效控制,防止职业危害,建立良
45、好的作业环境。按安全保证计划要求落实劳动保护、文明施工和环境控制措施,对围挡封闭施工;现场废水通过二级沉淀后排放;除浇捣混凝土必须连续施工外,应减少不必要的夜间施工;现场周围及沿街都应按文明、安全要求设置必要可靠的防护措施。 (10)对施工中动用明火采取审批措施,现场的消防器材配置及危险品运输、贮存、使用得到有效管理。施工现场至少用配有一名兼职的消防干事,按规定逐级负责动火等级的审批手续,按防火要求在规定区域和重点防火部位设置消防器材。施工现场的危险(易燃、易爆)物品必须设置危险品仓库,并配有专人负责管理,适用中责任落实到人。 (11)监督施工作业人员,做好班后清理工作以及对作业区域的安全
46、防护设施进行检查。 (13)搭设或拆除的安全防护措施、脚手架、起重机械或其他设施、设备,如当天未能完成时,应做好局部的收尾,并设置临时安全设施。。 3、实行重点安全监控 3.1重点监控对象 (1)在安全保证计划中确定; (2)主要是危险部位和过程; (3)危险性较大的作业 a.紧密作业。 b.起重机械安装和拆除。 c.连续施工过程中安全设施的衔接工作。 3.2重点监控要求 (1)培训落实监控人员。 (2)落实监控人员职责与权限。 (3)记录监控结果并及时反馈到相关部门。 (4)对事故隐患实施定点、定时、定人负责排除。 4、检查、检验 4.1控制范围 (1)自有
47、的、企业内部拨的、外单位借入的、分包单位的物资和设备。 (2)施工过程、行为及设施。 4.2进货检验入检验对象 (1)安全设施所需材料和设备。 (2)安全防护用品。 (3)检验标准和要求。 (4)确保检验合格后才能投入安装使用。 4.3脚手架的检验 (1)脚手架、钢平台等施工设施搭设。 (2)井子架、龙门架、塔吊、施工升降机等起重设备的搭设和组装。 (3)通道防护棚、洞口临边防护、外挑安全网等防护设施的搭设。 (4)通过检查验收的设施、设备才能使用。 5、安全生产检查 5.1检查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状况。 5.2执行国家、行业、地方的相关检查标准,无标准时在安全保证计
48、划中规定。 5.3检查要定期或不定期地连续进行。 5.4只有符合标准的施工过程、行为及设施才能通过。 6、对没有通过检查、检验的物品物资处置 6.1撤离施工现场。 6.2换新与复查。 6.3分包负责的物品、物资由分包自负。 7、事故隐患的控制 7.1对以下存在事故隐患的对象进行控制。 (1)安全设施。(2)管理和施工过程。(3)管理和作业行为。 7.2确定处理事故隐患的人员,并规定其职责和权限。 7.3事故隐患的处理方式 (1)停止使用、封存。 (2)指定专人进行整改,以达到规定要求。 (3)进行返工,以达到规定要求。 (4)对有不安全行为的人员进行教育和处罚。
49、 (5)对不安全生产的过程重新组织。 8、纠正与预防措施 8.1纠正措施是针对实际的不符合安全生产要求的事故和隐患产生的原因采取的措施。目的是防止重复事故或隐患的再次发生。 8.2安全事故的处理 (1)抢救伤员及国家财产,保护现场。 (2)按规定程序,及时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 (3)按规定程序调查事故原因。 (4)针对原因制定并实施纠正措施。 8.3事故隐患的处理 (1)对存在隐患的设施、设备、防护用品,做好标识和记录,实施查处。 (2)对系统的、普遍的隐患或后果严重的隐患,查明产生原因。 (3)针对原因制定并实施纠正措施。预防措施是针对潜在的不符合安全生产要求的事故隐患
50、产生的原因采取的措施,目的是防止事故隐患或事故的发生。 9、措施的制定和实施 9.1收集安全记录,历史教训等适当的信息资料。 9.2汇总各类信息,发现并确认潜在的事故隐患和隐患行为。 9.3分析潜在事故隐患的引发原因。 9.4针对原因制定并实施预防措施。 10、教育和培训 10.1安全教育和培训覆盖面是施工现场的所有人员。 10.2贯穿于施工生产的全过程。按等级、层次和工作性质分类。 10.3未经教育培训或教育培训不合格的人员不得上岗。 11、教育培训的重点 11.1管理人员,要提高安全生产意识和安全管理水平。 11.2人员,要增强遵章守纪、自我保护、事故防范的意识和能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