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解密红楼梦 (石头记) 2015 (1) 芹 言采其芹。詩小雅采菽 采菽采菽,筐之筥之。君子来朝,何锡予之?虽无予之?路车乘马。又何予之?玄衮及黼觱沸槛泉,言采其芹。君子来朝,言观其旂。其旂淠淠,鸾声嘒嘒。载骖载驷,君子所届赤芾在股,邪幅在下。彼交匪纾,天子所予。乐只君子,天子命之。乐只君子,福禄申之。维柞之枝,其叶蓬蓬。乐只君子,殿天子之邦。乐只君子,万福攸同。平平左右,亦是率从。泛泛杨舟,绋纚维之。乐只君子,天子葵之。乐只君子,福禄膍之。优哉游哉,亦是戾矣。 薄采其芹。詩魯頌泮水 毛传:“泮水,泮宫之水也。天子辟雍,诸侯泮宫。”释文:“泮宫,诸侯之学也。” 菜之美者,雲夢之芹。呂氏春秋本味
2、 序意篇: “凡十二纪者,所以纪治乱存亡也,所以知寿夭吉凶也,上揆之天、下验之地、中审 之人,若此,则是非可不可无所遁矣。” 当赏: “民无道知天,民以四时寒暑日月星辰之行知天。四时寒暑日月星辰之行当,则诸生有血气之类皆为得其处而安其产。人臣亦无道知主,人臣以赏罚爵禄之所加知主。主之赏罚爵禄之所加者宜,则亲疏远近贤不肖皆尽其力而以为用矣。” 本生: “夫水之性清,土者抇之,故不得清。人之性寿,物者抇之,故不得寿。物也者,所以养性也,非所以性养也。今世之人,惑者多以性养物,则不知轻重也。不知轻重,则重者为轻,轻者为重矣。若此,则每动无不败。以此为君,悖;以此为臣,乱;以此为子,狂。三者国有一焉,
3、无幸必亡。” 由养生到治国,事出一理。似顺:“事多似倒而顺,多似顺而倒。有知顺之为倒、倒之为顺者,则可与言化矣。至长反短,至短反长,天之道也。” 吕氏春秋的十二纪是全书重点,分为春纪、夏纪、秋纪、冬纪。每纪15篇,加序为六十一篇。在“法天地”的基础记十二月令,十二纪象征“大圜”的天,春纪主要论养生,夏纪论教学及音乐,秋纪关于军事,冬纪谈人伦。虽非字字珠玑 但也价值不凡, 后人常以春秋文章指代历史记录。芹菹 ( j)兔醢(hi )周禮醢人 邀兄到敝齋一飲,不知可納芹意否? 红楼梦 第一回 甄士隐对贾雨村言 诸位是否能读懂我书中内里真正的意思呢?(南宋)李煜 后庭花 破子玉树后庭前,瑶草妆镜边,去
4、年花不老,今年月又圆。莫教偏,和月和花,天教长少年。李后主,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开宝八年,宋军破南唐都城,李煜降宋,被俘至汴京,封为右千牛卫上将军、违命侯。后因作感怀故国的名词虞美人而被宋太宗毒死。李煜虽不通政治,但其艺术才华却非凡。精书法,善绘画,通音律,诗和文均有一定造诣,尤以词的成就最高。千古杰作虞美人、浪淘沙、乌夜啼等词,被称为“千古词帝”。(南朝)陈叔宝 玉树后庭花丽宇芳林对高阁,新装艳质本倾城。映户凝娇乍不进,出帷含态笑相迎。妖姬脸似花含露,玉树流光照后庭。花开花落不长久,落红满地归寂中。陈后主建了临春、结绮、望仙三阁,金屋藏娇张、孔妃。后隋文
5、帝大将韩擒虎攻破建康朱雀门,俘获陈后主和张丽华,陈亡。结绮,为张丽华所居。陈叔宝自居临春阁。杜牧 台城曲:门外韩擒虎,楼头张丽华。苏轼虢国夫人夜游图:当时亦笑张丽华,不知门外韩擒虎。 (一 )历史背景及书名的由来与其作者(二 )如何解读小说 (三 )详解书中人物金陵十二钗(四 )大观园里的八院(五)小说人物与生活中原型(六)插图中所示的含义目连救母中国民间最受欢迎的佛教故事之一。一再成为俗文学的题材。它所强调的佛力救度和对地狱、饿鬼、畜生道的惨状的描述,也表达了民间信仰对佛教接受的程度和风貌。随着盂兰盆会的盛行,目连救母的故事便广泛的在民间流传。代表这种流行的,便是变相(佛经故事图画)和变文的
6、流行。唐人画目连变相者不只一家;而在变文方面,敦煌发现的目连救母变文就有十六则。称为大目干连冥间救母变文。这些变文是唐人所作,是历代目连戏曲中时代最早的,但这时的故事已有一些演变,添加了许多情节和描述。在这个引申的故事里,佛陀的威神之力被极力强调,这是与原经不同的。此外,变文中让目连之母历经地狱、饿鬼、畜生三恶道。对三恶道中的种种苦处极尽描绘之能事。这也是变文的一大特色。宋真宗时,曾明令禁止讲唱变文。但目连救母的故事并没有随之销声匿迹。现在可知的资料有元末明初的目连救母出离地狱升天宝卷;明郑之珍有目连救母行孝戏文三卷(一百出),为元明最弘伟的传奇之一。八仙过海 各显神通道教的八仙缘起于唐宋时期
7、,当时民间已有“八仙图”,经过不断演化,在明朝吴元泰的八仙出处东游记(东游记)里,才正式定型为后来的八仙。与一般神仙道貌岸然的形象截然不同,八仙均来自人间,而且都有多采多姿的凡间故事,之后才得道,而且都有些缺点,分别代表了男女老幼、富贵贫贱,所以深受民众喜爱。八仙各自有自己的宝物,叫暗八宝。汉锺离总是袒胸露乳,手摇一把芭蕉扇。曾遇 “一人披著白色的鹿裘,扶著青色的藜杖”的异人而得度,后传授吕“点石成金”的道法。也因为此法,锺、吕受到民间的崇奉,认为有护佑金矿、财运的功能。锺离权写过一幅字,自称“天下都散汉锺离权”是自嘲 “我锺离权乃是天下最大闲散之人”,为后人误解。著作有还丹歌、破迷正道歌等。
8、吕洞宾原名吕喦(喦或作岩、巖)字洞宾,以字行,道号纯阳子,绰号回道人,唐德宗贞元人,五恩主之一,五文昌之一,全真派五阳祖师之一、锺吕内丹派和三教合流思想代表人物。同时也是托梦之神、科考之神、文具之神、淘金之神、矿业之神、理发之神,亦有医神、武神与财神。常背负宝剑,行侠仗义,但个性轻佻。张果老唐代一位精通服气,修炼内丹的道士,鹤发童颜,银须飘拂,常倒骑一只小白驴。据说这头白驴,日行千里,不用吃也不用喝。休息时把它折叠起来,要乘坐时对它吹口气,又变成了驴子。中唐以后,逐渐被神话。鱼鼓(木鱼)是他的宝器。韩湘子字北渚,唐朝文学家韩愈的侄孙,爱吹笛子。韩湘性好道术,自言“解造逡巡酒,能开顷刻花” 是酉
9、阳杂俎中提及能让牡丹变色的人。道教音乐天花引,相传为他所作。铁拐李相传名为李凝阳或称李洪水,或名李玄,小字拐儿,自号李孔目。是个跛足的残疾人,葫芦不离身,酗酒成性。有一说铁拐李乃西王母点化得道,自始位列仙班,封东华教主,授铁杖一根(后化龙)。传说铁拐李能够护佑铁匠与乞丐。何仙姑原名何琼,永州零陵人,是年轻貌美的女子,手持荷花。其身世有多种说法,其中在流传比较多的传说中,何仙姑是何氏之女,十三岁时入山采茶,巧遇吕洞宾收为弟子,赐仙桃或仙枣,或服食云母粉,断五谷后成仙。在各类传说中,何仙姑兼具仙女(麻姑)、道姑和女巫三重身份蓝采和是个有点才气的流浪汉,手捧花篮。花篮里包罗万象,神秘莫测,芳香袭人,
10、能广通神明,驱除邪灵。他的年龄和性别未知。传说他是貌似少女的男童,道教一些经典的说法是兼具男女之特征,也就是阴阳结合,后骑鹤而去,在八仙里属于神龙见首不见尾的神秘人物。曹国舅姓曹名佾,字景休,常居徐州,相传为宋朝开国功臣曹彬之孙、仁宗时曹皇后之兄弟,人称“大国舅”。后被钟、吕点化,他使用玉板(笏)。在民间有传说,“大国舅”曹景休的弟弟“小国舅”曹景植因贪慕一名秀才妻子的美色,把秀才绞死,强占其妻。秀才的冤魂向开封府府尹包拯托梦,于是包拯查究此案。一般道教宫观都有供奉八仙的地方,而神明庙会也有八仙出现。相传八仙会定期赴西王母蟠桃会祝寿,所以“八仙祝寿”也成为民间艺术,如年画、刺绣、瓷器、花灯及戏
11、剧等常见的的祝寿题材,民间酬神时,也经常上演醉八仙或八仙祝寿戏目。真所谓:俚语村言庙会神鬼因果,妙语仙音空庭天花乱坠。李清照 醉花阴 (史湘云)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一 )历史背景及书名的由来与其作者 三百多年来有很多人读红楼梦,民国起研究这部谜书更是变成了潮流,形成不同的学派。众说纷纭,各抒己见,但至少有一点是被所有的读者和红学研究者认可的:红楼梦小说是一曲两歌。 胡适先生是把对红楼梦研究导向今天这种局面的关键人物,他从曹姓着手推断并找了个叫曹寅的人,以他的生活的年份来推测小说中隐藏的
12、另一曲。他的论断被大部分近代红学研究者接受。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认可这一推论,一直有反对的声音出现,包括蔡元培先生。只是因为胡适先生的名气和声望,加上暂时无人能提出更合适及有力证据来反驳他的推断,使得持异议者的观点在红楼梦作者是曹寅这个问题上得不到伸张。以“曹寅”作为红楼梦的作者而引出的清朝的太子争位失败之曲,疑问是很多的: 首先, 无论当时还是后世对康熙的评价还是非常高的,若是说的是他还坐在皇帝的位置上对自己儿子的太子之位两废两立,那也不过是清朝皇室自己本身的内部矛盾。若说他的出身是清太子的包衣得忠于自己的主子,那康熙更是他最大的主子,他背着着正主花十年时间“忠心耿耿”为主子的儿子向主子鸣冤
13、叫屈岂不是咄咄怪事? 事事都有因果,若作者是曹寅,那他的动机是什么? 包衣做了官还是奴才,破家又如何,因谋反或贪贿掉脑袋根本没人同情。值得如此大费周章?君要臣死,都无法喊冤,连史书上会不会留下一笔都是未知数。太子本身又是何德何能,让一位名不经传的文人冒着生命危险和生活的窘迫,为他倾尽十年心血写出这本传世奇文? 若按曹寅身世臆测,家中有入宫做皇妃的人,而发生如小说里从头至尾的 “哭、泪、离、死、悲、叹”巨变,至少涉及上千人大事件的话,为何正史野史都很难找到相应的记录,哪怕是传闻来对应呢? 况且在曹寅生活同期清朝并无大规模包衣出身的官府人家满门被诛杀、或类似有高门大户的名人文士看破红尘投入空门之事
14、。若真是一两家太子谋逆所受的牵连也不会超过前明的方孝孺。 中国人在使用量词上是有共识的,以“成百上千”来形容数量在百到千之间,而“成千上万”就是非同寻常的的数字了,既然找不到比“方孝孺一百多口人的株连十族”惨案,没有发生过上万人因此而死去的事情,何以成为“千红一窟 (哭)”? 贾宝玉又做了什么颠覆性的、大逆不道的事被冠以“混世魔王”? 小说十年才成,中间五易其稿,各种版本加上许多脂批,而曹寅周围的亲朋好友都一概默默无闻,毫不知情?为何找不到一点点蛛丝马迹? 所有的这些从逻辑上来讲根本解释不通。更何况小说里那么多插图的人物服饰都属于明朝的打扮,无论如何也难以圆上作者的身份。 红楼梦被误读的原因是
15、错误地断言曹寅是小说的作者,并按他的身世来臆测红楼梦的内涵。因此而敷演出的诸多红楼梦解读版本,不是这里就是那里,总是不能完全解释得通全文。既然所有人都认可作者是把自身的经历投射到小说的人物身上,那要想真正读懂红楼梦,前提是确定它真正的作者。 红楼梦 (石头记) 现世于清朝初期, 具体时间及作者 的真实身份,由于当时的历史背景和作者与知情者的刻意隐匿而引发了诸多的猜测,因此使得这本以情爱为幌子记录历史血腥变迁的小说变成了纯粹豪门恩怨与多角恋。 直到近年江苏如皋的冒氏后人对红楼梦真实作者提出的推测, 才使几百年来这部被曲解的伟大著作得以回复真相。以前所有的关于这部小说所隐含的历史的假设与推论要全部
16、推翻,重新按冒襄(冒辟疆)的生活时间与经历来读红楼梦。冒襄,江苏如皋人,明末清初学者、诗人(1611年1693年),字辟疆,一号朴庵,又号朴巢 又號巢民。明末四公子之一。著名文學家、書法家。反清复明人士。书斋名曰 影梅庵。出身世家,家族鼎盛期有两府,并有自己家的戏班子可在私家花园水绘园里呼朋唤友。冒辟疆生活经历丰富曲折,他曾撰影梅庵忆语,其中有他对多彩多姿的感情纠葛的诸多描述与回忆,更多的是写因战火而波及到的破家流离经历。这部散文小品琐碎记来,字里行间可见情真语挚,世人对此本私人笔记式的散文给予很高的评价,与沈复的浮生六记齐名。红楼梦的开头描述作者写文的艰辛环境,与其影梅庵忆语中的描述非常类似
17、。他与众多女子的感情纠葛也能附会到红楼梦的人物之中,最主要的是他的政治观点和立场才是红楼梦暗藏的另一曲。作为东林一员,反清复明是要旨,因为有“清风不识字,何必乱翻书”的文字狱,所以他把自己的名字和书中所写的内容都隐去是完全解释得通的了。他的爱妾董小宛曾经做过惜花葬花之事,若他用来比喻南明在抗击清军失败而遭遇的“杨州十日”“嘉定三屠”等“千红一窟”的悲惨之事也完全可以解释得通。冒襄生活的年代正处在明朝的末期包括南渡的后明政权,他从一个流连秦淮散千金的风流浪子,到亲人离散,家徒四壁,他所经历的破家亡国之痛,才是小说里处处流露出的悲叹血泪。贾妃满眼垂泪,方彼此上前厮见,一手搀贾母,一手搀王夫人,三个
18、人满心里皆有许多话,只是俱说不出,只管呜咽对泪。【庚辰双行夹批:石头记得力擅长全是此等地方。庚辰眉批:非经历过如何写得出!壬午春。】邢夫人、李纨、王熙凤、迎、探、惜三姊妹等,俱在旁围绕,垂泪无言。半日,贾妃方忍悲强笑,安慰贾母、王夫人道:“当日既送我到那不得见人的去处,好容易今日回家娘儿们一会,不说说笑笑,反倒哭起来。一会子我去了,(很快就走了)又不知多早晚才来!”说到这句,不觉又哽咽起来。【庚辰双行夹批:追魂摄魄,石头记传神摸影全在此等地方,他书中不得有此见识。】邢夫人忙上来解劝。【庚辰双行夹批:说完不可,不先说不可,说之不痛不可,最难说者是此时贾妃口中之语。只如此一说,千贴万妥,一字不可更
19、改,一字不可增减,入情入神之至!】。元妃命快引进来。小太监出去引宝玉进来,先行国礼毕,元妃命他进前,携手拦揽于怀内,又抚其头颈,(拥宝怀玉)【庚辰侧批:作书人将批书人哭坏了。】笑道:“比先竟长了好些”一语未终,泪如雨下。【庚辰双行夹批:至此一句便补足前面许多文字。】(太反常了!)。又侧耳时,只听唱道:“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林黛玉听了这两句,不觉心动神摇。又听道:“你在幽闺自怜”等句,亦发如醉如痴,站立不住,便一蹲身坐在一块山子石上,细嚼“如花美眷,似水流年”八个字的滋味。忽又想起前日见古人诗中有“水流花谢两无情”之句,再又有词中有“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之句,又兼方才所见西厢记中“花
20、落水流红,闲愁万种”之句,(万花陨落)都一时想起来,凑聚在一处。仔细忖度,不觉心痛神痴,眼中落泪。(神驰-走/散)至于他周围的亲人与朋友们更是向后人留下了众多的蛛丝马迹,泄露出冒襄的作者身份。他结交的人上有名人文士,权贵朝臣,下有秦淮名妓,道士艺人,三教九流无所不包,都在历史上皆赫赫有名。冒襄过世有众多的人来悼祭,留下的一副字,可以找到他作为红楼梦作者的痕迹,加上小说诸多出自不同时期的脂批,不是大家不知道小说的本意和它的作者,只是众人特意一起隐瞒而已。焚花散麝,而闺阁始人含其劝矣,戕宝钗之仙姿,灰黛玉之灵窍,丧减情意,而闺阁之美恶始相类矣。彼含其劝,则无参商之虞矣,戕其仙姿,无恋爱之心矣,灰其
21、灵窍,无才思之情矣。彼钗、玉、花、麝者,皆张其罗而穴其隧,所以迷眩缠陷天下者也。【庚辰双行夹批:直似庄老,奇甚怪甚!庚辰眉批:赵香梗先生秋树根偶谭内兖州少陵台有子美祠为郡守毁为已祠。先生叹子美生遭丧乱,奔走无家,孰料千百年后数椽片瓦犹遭贪吏之毒手。甚矣,才人之厄也!因改公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数句,为少陵解嘲:“少陵遗像太守欺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折克非已祠,旁人有口呼不得,梦归来兮闻叹息,白日无光天地黑。安得旷宅千万间,太守取之不尽生欢颜,公祠免毁安如山。”读之令人感慨悲愤,心常耿耿。壬午九月。因索书甚迫,姑志于此,非批石头记也。为续庄子因数句,真是打破胭脂阵,坐透红粉关,另开生面之文,无可评
22、处。】。宝玉往上房去后,谁知黛玉走来,见宝玉不在房中,因翻弄案上书看,可巧翻出昨儿的庄子来。看至所续之处,不觉又气又笑,不禁也提笔续书一绝云:无端弄笔是何人?作践南华庄子因。不悔自己无见识,却将丑语怪他人。【庚辰侧批:不用宝玉见此诗,若长若短亦是大手法。庚辰双行夹批:骂得痛快,非颦儿不可。真好颦儿,真好颦儿!好诗!若云知音者颦儿也。至此方完“箴玉”半回。庚辰眉批:又借阿颦诗自相鄙驳,可见余前批不谬。己卯冬夜。庚辰眉批:宝玉不见诗,是后文馀步也,石头记得力所在。丁亥夏。 笏叟。】最令人感到奇怪的是: 在中国的历史上, 古代比较有名气人的正妻大都只得一个姓氏,绝少有人把其侍妾的来历个个都交代清楚;相反地,冒襄人生经历丰富多彩, 跌宕起伏,其所有接触的红颜知己,所有与他有关联的女性皆可查可考,甚至他的侍妾均拥有详细的个人资料: 姓什名谁,号, 字,擅长,有无所出,及入门的时间,死后葬于何处等,有些还有夫人的尊称,堪比一些文人名士。历史上善丹青喜笔墨的后院才女比比皆是, 究竟是什么样的原因,可以让别人花众多笔墨来记住几位侍妾,并以夫人尊之? 若把冒襄作为作者来解的话,除了臆测“芹”字的意思 “薄采其芹”詩魯頌泮水 毛传:“泮水,泮宫之水也。天子辟雍,诸侯泮宫。”释文:“泮宫,诸侯之学也。”影影绰绰猜测作者是冒辟疆之外,书中更有多处/处处更加明确的有注解。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