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武圩小学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工作总结在乡中心小学的正确领导下,我校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强师兴校的奋斗目标,积极倡导超前教育理念,全面实施了强校方略,紧紧围绕实施教育现代化,坚持把发展作为主题,把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作为主线,把教育教学改革作为动力,全方位地打造育人平台,以先进的文化育人理念,外树形象,内强素质,各项工作有了长足的发展。一、领导班子建设得到新加强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而与之相应的学校领导班子则为这所学校成功的基石。领导班子自身综合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工作质量的高低,关系到能否充分调动广大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正所谓“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
2、令不从”。因此,为了建立一支“思想素质过硬,管理思想先进,工作能力突出,协作精神优良”的领导班子队伍,学校大力开展了“讲政治、讲学习、讲正气、讲团结、讲奉献”的教育自律活动,有效加强了领导班子的组织建设,思想建设和作风建设。充分发挥领导的示范作用,营造了一种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二、提升特色文化立校品位学校领导班子坚持把政治学习放在首位,加强社会主义教育理论的学习,充分认识教育与人才的培养是实践“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的体现。为此,学校认真制定教师政治学习计划,定内容,定时间,采用分散自学与集中学习相结合的原则,听讲座、看光盘、写心得体会文章等方法;在学习有关教育法规法令的基础上,还学习中共中央加
3、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若干意见等内容。组织党员同志学习新党章,组织了全体党员、积极分子和关键岗位、部门工作人员参加作风教育学习。为使政治学习成为教师的自我需要和自觉行动,还采用档案管理办法,将每一次政治学习的作业、学习心得等材料归档,并作为教师年度考核师德评价的内容,有力地提高了教师参加学习的积极性。在校级班主任经验交流会上,六位教师通过自己的亲身实践,记录了德育工作中成功与失误的点滴体会,既暴露了自己的工作思想和方法,又充分展示了师德与人格的双重魅力。班主任通过家访、家长会、通讯媒介等方法和途径,与学生家长建立了育人桥梁。我们充分认识到:每个成功的学校都离不开校园精神的支撑,而校园传承的载
4、体就是师风。教师是教育工作的主导者,老师对学生的教育不仅靠渊博的知识和科学的方法,更重要的是自己的人格魅力,即自己的信仰、品格和言谈举止。每位老师都在思想政治、道德品质和学识学风等方面以身作则,做到敬业爱生、严谨治学、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有力地提升了学校精神文明的品位,使学校的校风建设体现出时代的风范和实验的特色,更充分地发挥学校的育人功能,更好地履行了教书育人的天职。我校大力发展自身的特色教育。我校的刀刻画从开始到现在已经有三年的时间,从最初的摸索到现阶段的成熟发展,其间凝聚了我校师生的大量心血。刀刻画在宋祎老师的指导下,现在已经形成了鲜明的特色。学校专门开辟教室专栏展示学生的优秀作品。精美
5、的作品让参观的领导老师赞不绝口,并且使我校的特色远近闻名。我校的课外活动丰富多彩,我校自创的绳操舞动姿态美观大方,又能让学生充分活动开来,是一项集美观与实用一体的特色体育活动项目。课外活动的跳绳之间生动活泼,学生的参与性很强,充分促进了学生之间的合作意识。每到课间,都在看到学生在飞舞的绳子下欢快的笑脸。三、形成了独特的德育教育特色建立健全一支务实的德育工作队伍是搞好德育工作的前提。学校为此成立了两个层面的德育队伍:以校长为组长的学校德育工作领导小组;以班主任和思品老师为骨干的德育工作实施队伍,从而形成了立体化的德育工作格局。在加强校园精神文明环境建设方面,我校可谓“独树一帜,别具风格”。优美怡
6、人的校园环境成为学生诗意栖居的教育乐园。实践充分证明了,爱国主义教育是学校德育的重要内容,是培养民族精神浓厚的土壤;良好的习惯是人一生取之不竭的道德资本,既影响自己,也影响他人;良好的育人环境本身,就是一种教育人、鼓舞人的力量。四、教学为本,全面提升学校办学质量。教学工作是学校的生命线,构筑卓越的教育品牌,离不开规范的科学管理。要打响黎苑小学这一响亮的品牌,就必须全面实行规范化的管理机制,以此全面提升学校的办学质量。1、加大校本培训工作力度,切实开展好教师政治业务知识培训活动,努力提高教师的思想认识水平和业务工作能力,特别是积极做好教师的培训工作,适应新课程改革新形势的需要。对青年教师的培养,
7、学校做到:一抓政治思想,培养爱岗敬业精神;二抓课改学习,夯实自身功底;三抓基本功达标,提高综合素质,并由理论向实践的转化;四抓班级管理,提高组织教学能力;五抓业务水平,提供广阔的展示舞台。目前,我校的青年教师在思想上、政治上、工作上都有高的追求和目标,“比、学、赶、帮、超”蔚然成风,现在学校已建立起一支热爱教育事业、勤于钻研业务、勇于开拓进取、乐于拼搏奉献的教师群体。2、在课堂教学管理上,学校细化教学操作,强化质量意识,确立“以教育科研为先导,科研兴校为主题,培育创新人才为目标”的鲜明办学特色和强调把人作为发展中心“人既是发展的第一主角,又是发展的终极目标”这一崭新的管理理念。组织全体教师认真
8、学习“新课改”计划,学校领导深入教学第一线,开展随堂听课、评优质课活动,狠抓课堂教学,努力打造规范课、特色课、精品课。积极申报国家、省、市级课题研究,不断优化课程教学结构,改变教学模式,彻底变革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从而形成求真务实的教学风格,体现出“求实、创新”的精神内涵。3、活动是教育的展示。教研是教育的动力,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我们信心十足抓教学,夯实教学基础,努力挖掘学生的创新潜能。本学期,学校以“抓两头、促中间”的教学管理,对各年级进行质量监控、质量分析及反馈工作,不放过任何一个差生。4、立足实际,狠抓教学教研。我校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以科研为先导,以减负为突破口,注重向
9、教研要效益,向教师要质量。特别是本学期以来,我校积极开展了教学大练兵活动。在活动中,坚持全员参与、立足岗位、贴近实际、注重实效的原则。通过教师岗位练兵,促使教师将现代教育理念灵活运用于课堂教学之中,提高全体教师的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使学生发展更有前景,学校发展更具竞争力。今年我校全体老师人均在国家级、省级刊物上发表教育教学论文一篇以上,王宽娣、刘相梅、宋祎等老师有多篇论文在市级、区级论文评比中获奖。今年我校还积极派老师外出学习,将先进的教育技术带回学校,让全体老师共同提高。五、大力推进现代化教育建设。自市局提出我市各中小学创建“江苏省教育现代化合格县市区”的任务以来,我校深入学习有关创建工作的文
10、件,明确创建教育现代化的重大意义,在学习中我们认识到:创建教育现代化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教育发展的需要 也是学校发展的需要。创建教育现代化不仅仅是教育基础设施设备的现代化,更包含了教育思想现代化、师资队伍现代化、学校管理现代化、教育教学体系现代化和教育水平现代化等许多不同的层面,创建教育现代化是一项基础工程和重点工程,是社会和教育发展的需要,是学校教育发展的机遇和平台,更是造福一方百姓的惠民工程。在此认识的基础上,学校积极用自己的行动认真贯彻落实创建教育现代化的任务。在学校创建教育现代化的思想上,我们坚持走内涵发展之路,注重教师自我发展意识的提高,注重教师个人责任意识的形成,不断完善教师考核制度
11、和评比激励机制、促进学校办学品牌提升与办学条件的提升,使学校能够在教育现代化发展的道路上能走在更快、看得更远。回顾以前,我校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积极做好学校教育现代化的创建工作,并使学校整体创建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初步完成既定创建目标:认真学习文件精神 领会区局创建要求自区教育局提出创建目标以来,我校认真传达区局文件精神,积极组织学校行政和教师认真学习有关创建的意义和工作要求。对照教育现代化标准 制定学校整改方案在市教育局明确提出开展创建县(市、区)教育现代化工程之后,学校对创建教育现代化的有关标准进行了认真学习,科学规划学校创建重点和进程,同时学校还对重点改造项目和阶段创建目标进行了任务分解
12、,科学规划、责任到人。积极改造学校基础设施 认真推进学校教育现代化工程学校就创建教育现代化工程进行了会议协商,对重点创建工作进行了有效部署,会议成立了以学校校长为组长的 “学校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确立了学校创建工作重点,全力推进学校创建教育现代化的基础工程。改造学校专用教室 学校专用教室的清理改造是推进学校教育现代化工程的重要环节。学校召开各专用教室负责人会议,开始了对学校各个专用教室的清理整顿工作。对各个专用教室的清理和搬迁工作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对各个专用教室进行统一布置,提高整体美化效果。积极营造文化氛围 完善创建台帐资料开学后学校又对创建工作重点进行了部署和调整,确立了下一阶段工作的重点
13、:积极完善创建台帐、营造浓郁文化氛围!学校创建工作体会经过艰苦奋战,学校创建教育现代化工作已经完成任务,并顺利通过了验收。在创建教育现代化过程中,校长江寅成积极发挥了带头作用。主动放弃节假日休息,来学校指挥创建工作,并对创建工作进行查漏补缺,及时查找工作中的不足。学校的各专用室老师认真负责,其他老师也尽职配合学校工作,有力出力,与学校同进退,充分发挥了吃苦耐劳、团结合作的工作精神。学校校园校貌得到了有效改善,学校各专用教室也焕然一新、配备齐全,无不透露出教育现代化的气息,这是学校整体环境的一次大飞跃,有效提高了学校办学的基础条件。在创建教育现代化过程中,我们对照教育现代化的标准,对各个专用教室的基础设施配备,环境氛围营造进行了大力改造,教育现代化促使学校办学条件得到了一次明显的改善,有效提升了学校办学水平。可以这样说:通过创建教育现代化,学校教育得到了一次再发展,办学基础得到了一次再提升,师生人心得到了一次再凝聚,教育形象得到了一次再塑造。在今后的学校工作中,我们将在创建教育现代化的基础上,聚精会神搞教育,一心一意谋发展,以“科研兴校、特色立校、内涵强校”的办学思路,狠抓教育管理,加强队伍建设,坚定不移提高教学质量,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积极争创办学特色,为农村孩子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满足人民群众接受优质教育的需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