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蓝天家教网 伴您快乐成长 江苏省无锡一中高二年级第一学期质量检测语 文 试 题第一部分1下列加点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佣(yng)金 妊娠(shn) 少(sho)安毋躁 徇(xn)私枉法 B隽(jun)永 荫(yn)庇 怙恶不悛(qun) 吹毛求疵(c) C粳(jng)米 秸(ji)秆 解(ji)甲归田 量(ling)体裁衣 D笑靥(y) 入殓(jin) 泾(jng)渭分明 岿(ku)然不动2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相同的一项是( ) A累赘/果实累累 靡靡之音/风靡一时 一哄而散/闹事起哄 B飞来横祸/横行霸道 吐露/露马脚 沐猴而冠/怒发冲冠 C操觚/呱呱坠地 毗邻/蚍蜉撼
2、树 跻身/济济一堂 D泥淖/棹桨 睥睨/裨将 佶屈聱牙/诘难 3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泊来品 声名鹊起 见风驶舵 弱不禁风B抵牾 罄竹难书 一副对联 雍容华贵C渲泄 珠光宝气 不径而走 民生凋敝D亲睐 直截了当 卑恭屈膝 明枪暗箭4下列各组词语中,错别字最多的一组是()A凭心而论 流芳百世 口蜜腹剑 出奇不意B无尚光荣 跚跚来迟 美仑美奂 各行其是C飞皇腾达 流光异彩 掎角之势 真知灼见D笑容可鞠 毕恭毕敬 戮力同心 文过饰非5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1)与其说这雄伟壮丽的建筑群是人类的奇迹, _说它们是历史发展造就的产物。 (2)在相当长的一段
3、时间里,教材中的课文被视为精确无误的典范;学生们只有迷信的义务,很少有_的权利和实践机会。 (3)与会的很多国家认为,严厉打击国际恐怖活动无可厚非,但草木皆兵,随意扩大战争范围,则_轻率。(4)那人急急匆匆地走着,一路上东张西望,神色慌张,_十分可疑。 A毋宁 置疑 有失 行迹 B毋宁 质疑 失之 形迹 C毋庸 质疑 失之 形迹 D毋庸 置疑 有失 行迹6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审视当代文坛的萎靡,联想中国古代文学的杰出成就,不禁让人产生今非昔比的感慨。 B我国许多城市都建立了食品质量报告制度,定期向社会公布有关部门的检查结果,从而使那些劣质食品在劫难逃。 C经历了几十年
4、的风风雨雨,没有吃不了的苦和忍不下的气,眼前的这个男人面对严峻的生活早已安之若素。 D过去,在我的公司需要贷款的时候,你顶住压力给我二十万,解我燃眉之急;今天你有困难了,我一定会全力以赴,鼎力相助。7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这个班的成绩一直在下滑,其根本原因是班级学习风气不正在作怪。 B在现代市场中,知识产权保护、品牌策划、市场营销、客户服务等形成了环环相扣 的产业化“长链”,任何一环失误,都可能导致企业在市场上的失误。C虽然情感生活不是我们生活的全部,但谁又能否认它不是我们整个生命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呢? D青藏铁路将青藏高原和一望无际的隔壁滩、白雪皑皑的雪山、辽阔无边的草原等景 观串
5、联在一起。8下列关于文学文体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屈原,名平,字原,战国楚国人。他的诗歌是浪漫主义传统的源头。主要作品有楚 辞、离骚、天问、九歌、九章等。南宋朱熹编楚辞集注一书。 B元曲四大家为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白朴。他们的代表作依次为窦娥冤、汉宫秋、倩女幽魂、墙头马上。牡丹亭是明代戏剧家汤显祖的代表作,为临川四梦之一,其中著名的文学形象是崔莺莺。C词和散曲是特殊的旧体诗。词又名曲子词、长短句、诗余。词根据曲调可分为长调、 中调、小令。词分为上下两阕,小令则不分。散曲分为套数和小令。 D王维,字摩诘,世称王右丞,诗画并茂,苏轼赞其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白居易,字乐天,是新乐
6、府运动的主要倡导者,他的诗歌主张是“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陆游,字务观,与屈原、辛弃疾都是爱国诗人,“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是其著名诗句,他是我国古代诗歌创作数量最多的诗人。9下列作品、文学形象、作家、时代国籍对应有误的一项是( ) A围城 方鸿渐 钱钟书 中国现代B悭吝人 阿巴公 莫里哀 法国 C套中人 别里科夫 契诃夫 苏联D堂吉诃德 桑丘潘沙 塞万提斯 西班牙阅读下面一篇科技说明文,完成第1012题。X射线指纹在影视作品中,匆匆赶到犯罪现场的调查员利用科学方法和侦探技能,在一个小时里能处理两件谋杀案。可惜,这只能发生在虚构的故事里,真实的生活是不一样的。通常,证据采
7、集的过程非常复杂,特别是从粗糙的表面或死者的皮肤上采集凶犯的完整指纹非常困难。传统的指纹鉴定技术对不完整、不清晰的现场指纹也常常无能为力。不过现在不一样了,科学家已经发明出一种分析指纹的先进仪器,这种仪器利用X射线技术和成像软件,不仅能揭示指纹的图案,还能分析出指纹的化学成分。仪器工作时,会发射出一束非常细的X射线,大概相当于人的头发丝粗细,照射到指纹的表面。由于X射线的照射,指纹表面的元素的原子被激发,比如人的汗液中所含有的钾元素。这些被激发的原子会产生并发出自己的X射线,被仪器的扫描装置检测到,记录下一些多彩的图像。由于每种化学成分的含量不同,产生的图像就不一样,而不同的人留下的指纹的化学
8、成分是不同的。这项技术可以在很多情况下大显身手,比如,一个犯罪嫌疑人使用了含钛的遮光剂,并在粗糙的表面留下了指纹。在以前的技术水平下,调查者可能无法得到指纹证据。但是有了新的技术,人们就可以在实验室里分辨出钛和指纹的图像。这就提供了一些指纹之外的化学信息,如果罪犯曾接触了某些特殊的物质,就有可能确定罪犯曾在哪里活动过。新的技术既能得到由人的油脂和汗液产生的指纹的化学成分,又能够重建指纹图像,通过指纹图像来辨别犯罪嫌疑人。这种方法对样本没有特殊要求,这是个非常明显的技术进步。新技术还可以探测到传统技术所无法探测到的指纹。比如在一些没有线索的案件中,如果过了很久的时间,用传统方式在现场已经无法得到
9、指纹,但是新方法依然可以通过探测钾元素,得到指纹信息。目前,新技术的实际应用还存在一些困难,制造一台这样的仪器,要十几万美元,成本太高。而且,分析一个指纹要花费30个小时。虽然仪器能够检测到百万分之一克甚至含量更低的元素,却还是有一些元素无法被检测到。(选自科学之谜,有删节)2,4,610以下对“X射线指纹分析仪”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种仪器利用X射线技术和成像软件来分析鉴定指纹。B这种仪器不仅能揭示指纹的图案,还能迅速准确地分析出指纹的化学成分。C这种仪器会发射出一束大概相当于人的头发丝粗细的X射线并照射到指纹的表面。D这种仪器能检测到被激发的原子发出的X射线,并记录下一些多彩的图
10、像。11以下对文章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传统的指纹鉴定技术根本无法从粗糙的表面或死者的皮肤上采集凶犯的完整指纹。B不同的人留下的指纹的化学成分不同,所以X射线指纹分析仪产生的图像就不一样。 C即使犯罪嫌疑人使用了含钛的遮光剂,指纹又留在粗糙的表面,利用新技术在户外 也能分辨出钛和指纹的图像。D新技术通过分析由人的油脂和汗液产生的指纹的化学成分来辨别犯罪嫌疑人。12根据文意,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X射线指纹分析仪对样本没有任何要求,相对于传统指纹鉴定来说,这是个非常明 显的技术进步。B不管过了多久,有没有线索,用新方法依然可以通过探测钾元素,得到指纹信息。C如果罪犯曾接触了某些特殊的
11、物质,利用新技术分析他留下的指纹就能确定他曾在 哪里活动过。D新技术的实际应用还存在一些困难,如成本太高,鉴定花费时间较长,还有一些元 素无法被检测到。阅读下面一篇文言文,完成第1317题苏绰字令绰,武功人,父协,武功郡守。绰少好学,博览群书,尤善算术。从兄让为汾州刺史,周帝饯于都门外。临别,谓曰;“卿家子弟之中,谁可任用者?”让因荐绰。周文乃召为行台郎中。在官岁余,未见知。然诸曹疑事,皆询于绰而后定。所行公文,绰又为之条式。台中咸称其能。周文与仆射周惠达论事,惠达不能对,请出外议之,乃召绰,告以其事,绰即为量定。惠达入呈。周文称善,谓曰:“谁与卿为此议者?”惠达以绰对,因称其有王佐才。周文曰
12、:“吾亦闻之久矣。”寻除著作佐郎。周文与公卿往昆明湖观鱼,行至城西汉故仓地,顾问左右,莫有知者,或曰:“苏绰博物多通,请问之。”周文乃召绰问,具以状对。周文大悦,因问天地造化之始,历代兴亡之迹。绰既有口辩,应对如流。遂留绰至夜,问以政道,卧而听之。绰于是指陈帝王之道,周文乃起,整衣危坐,不觉膝之前席。语遂达曙不厌。诘朝,即拜大行台左丞,参典机密。自是宠遇日隆。大统三年,齐神武三道入寇,诸将咸欲分兵御之,独绰意与周文同,遂并力拒窦泰,擒之于潼关。封美阳县伯。绰性俭素,不事产业,家余无财。以海内未平,常以天下为己任。博求贤俊,共弘政道,凡所荐达,皆至大官,周文亦推心委任,而无间言焉。或出游,常预署
13、空纸以授绰,若须有处分,则随事施行。及还,启知而已。绰常谓为国之道,当爱人如慈父,训人如严师。每与公卿议论,自昼达夜,事无巨细,皆指诸掌。积思劳倦,遂成气疾。十二年,卒于位,时年四十九。(北史苏绰传)13对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整衣危坐 危:高高地B而无间言焉 间:嫌怨C训人如严师 训:教导D事无巨细 无:无论1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皆询于绰而后定B寻除著作佐郎诸将咸欲分兵御之 即拜大行台左丞C让因荐绰D或曰:“苏绰博物多通,请问之。”因问天地造化之始 或出游15选出“见”字的用法与“在官岁余,未见知”中的“见”相同的一项( )A汀上白沙看不见B
14、君既若见录C府吏见丁宁D渐见愁煎迫16选出“之”字的用法与“不觉膝之前席”中的“之”相同的一项( )A斯用兵之效也B悲夫古书之不存C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D之二虫又何知17选出对文章内容的分析符合文意的一项( )A苏绰之所以能做官,是因为得到了他的同胞哥哥苏让的推荐,但根本原因还在于有 才学。B在随皇帝去昆明池的时候,苏绰详述了安邦定国的道理,委婉地劝谏皇帝不要享乐 误国。C在齐国入侵之时,苏绰与周文意见相同,两人合力联手,生擒了齐国的窦泰。D苏绰和朝廷大臣商讨问题,常常不分昼夜,对每件事都如筹划掌握于手掌之上。第二部分2,4,618翻译上面的文言文中划线的句子。 (1)博求贤俊,共弘政道。 (2
15、)常预署空纸以授绰,若须有处分,则随事施行。19根据课文,默写出空线上的文句。 (1) ,恐美人之迟暮。 (2)帝子降兮北渚, 。 袅袅兮秋风, 。 (3)呦呦鹿鸣, 。 我有嘉宾, 。 (4) ,依依墟里烟。 (5)鸿雁长飞光不度, 。 (6)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 。 (7)战士军前半死生, 。阅读下面一首元曲,完成20-21题.(6分)昭君怨郑域道是花来春未,道是雪来香异。竹外一枝斜,野人家。冷落竹篱茅舍,富贵玉堂琼榭。两地不同栽,一般开。20这首词吟咏的对象是什么?从哪几个方面来写的?21这首词主要的表现手法是什么?作者要表达什么样的思想感情?阅读下面文章,完成22-24题.(1
16、2分)黄河一掬余光中厢型车终于在大坝上停定,大家陆续跳下车来。一行八九人,跟着永波、建辉、周晖,向大坝下面的河岸走去。 这是临别的前一天上午,山东大学安排带我们来看黄河。天高地迥,河景完全敞开,触目空廓而寂寥,几乎什么也没有。河面不算很阔,最多五百米吧,可是两岸的沙地都很宽坦,平面就延伸得倍加旷远,似乎再也勾不到边。昊天和洪水的接缝处,一线苍苍像是麦田,后面像是新造的白杨树林。此外,除了漠漠的天穹,下面是无边无际无可奈何的低调土黄,河水是土黄里带一点赭,调得不很匀称,沙地是稻草黄带一点灰,泥多则暗,沙多则浅,上面是浅黄或发白的枯草。 我回头对建辉说:“这里离河水还是太远,再走近些好吗?我想摸一
17、下河水。” 于是永波和建辉领路,沿着一大片麦苗田,带着众人在泥泞的窄埂上,一脚高一脚低,向最低的近水处走去。终于够低了,也够近了。但沙泥也更湿软,我虚踩在浮土和枯草上,就探身要去摸水,大家在背后叫小心。岌岌加上翼翼,我的手终于半伸进黄河。 一刹那,我的热血触到了黄河的体温,凉凉的,令人兴奋。古老的黄河,从史前的洪荒里已经失踪的星宿海里,绕河套、撞龙门、过英雄进进出出的潼关一路朝山东奔来,从斛律金的牧歌、李白乐府里日夜流来,你饮过多少英雄的血,难民的泪,改过多少次道啊发过多少次泛涝,二十四史,哪一页没有你浊浪的回声?几曾见天下太平啊让河水终于澄清?流到我手边你已经奔波了几亿年了,那么长的生命我不
18、过触到你一息的脉搏。无论我握得有多紧你都会从我的拳里挣脱。就算如此吧,这一瞬我已经等了七十几年了绝对值得。不到黄河心不死,到了黄河又如何?又如何呢,至少我指隙曾流过黄河。 至少我已经拜过了黄河,黄河也终于亲认过我。在诗里文里我高呼低唤他不知多少遍,在山大演讲时我朗诵那首民歌,等到第二遍五百听众就齐声来和我:传说北方有一首民歌只有黄河的肺活量能歌唱从青海到黄海 风 也听见 沙 也听见 我高呼一声“风”,五百张口的肺活量忽然爆发,合力应一声“也听见”。我再呼“沙”五百管喉再合应一声“也听见”。全场就在热血的呼应中结束。 华夏子孙对黄河的感情,正如胎记一般地不可磨灭。流沙河写信告诉我,他坐火车过黄河
19、读我的黄河一诗,十分感动,奇怪我没见过黄河怎么写得出来。其实这是胎里带来的,从诗经到刘鹗,哪一句不是黄河奶出来的?黄河断流,就等于中国断奶。想到这里,我从衣袋里掏出一张自己的名片,对着滚滚东去的黄河低头默祷了一阵,右手一扬,雪白的名片一番飘舞,就被起伏的浪头接去了。大家齐望着我,似乎不觉得这僭妄的一投有何不妥,反而纵容地赞许笑呼。我存和幼珊也相继来水边探求黄河的浸礼。看到女儿认真地伸手入河,想起她那么大了做爸爸的才有机会带她来认河,想当年做爸爸的告别这一片后土只有她今日一半的年纪,我的眼睛就湿了。 回到车上,大家忙着拭去鞋底的湿泥。我默默,只觉得不忍。翌晨山大的友人去机场送别,我就穿着泥鞋登机
20、。回到高雄,我才把干土刮尽,珍藏在一只名片盒里。从此每到深夜,书房里就传出隐隐的水声。 注:我存,作者之妻;幼珊,作者之女.22文章第段和第段都描写了黄河,但描写的角度不同,黄河的特点有别。请分别概括说明。(4分)23第段写了作者行动上的哪个细节?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愿?(4分)24结合全文,解释下列两句话的含义从诗经到刘鹗,哪一句不是黄河奶出来的?(2分)答:_从此每到深夜,书房里就传出隐隐的水声。(2分) 答:_25仿照画线句子,另写两个能与之构成排比的分句。(4分)诗意的产生,常常是突然而又自然的。譬如在冰天雪地里行走,蓦然见到一株灿烂怒放的梅花; , ; , 。26作文(15分)一只圆
21、轮缺了一块楔子。它便四处寻找那块楔子。一路上,因为不完整,它只能艰难滚动。它对花儿露出羡慕之色;它与蠕虫谈天侃地;它还欣赏到了阳光之美。圆轮找到了许多不同的楔子,但都不能与它匹配,所以他继续寻觅。终于有一天,它找到了一个十分匹配的楔子,成了一个完美的圆轮。它非常高兴,滚动得畅快极了,以至于无法欣赏花儿,也无法与蠕虫交谈。当圆轮意识到自己失去了原来的世界时,它决然将找到的楔子弃置路旁,又开始了艰难的滚动。圆轮的故事给了你什么启示呢?请以“完美与残缺”为话题,写出中心论点(不超过20字),并举一个详例论证中心论点(100字150字),要求:语言有文采。参考答案(117题,每题4分)1C(A“佣”读
22、yng、“徇”读xn B“疵”读c D“泾”读jng、2,4,6“殓”读lin)2A(Ali、m、hngBhng/hng;l/lu;gun/gun Cg、p、j/j Dno/zho;p/p;j/ji )3B(A“泊来品”应为“舶来品”、“见风驶舵”应为“见风使舵”C“渲泄”应为“宣泄”、“不径而走”应为“不胫而走”D“亲睐”应为“青睐” 、“卑恭屈膝 ”应为“卑躬屈膝”)4B(A“凭心而论”应为“平心而论”、“出奇不意”应为“出其不意”B“无尚光荣”应为“无上光荣”、“跚跚来迟”应为“姗姗来迟”、“美仑美奂”应为“美轮美奂” C“飞皇腾达”应为“飞黄腾达”、“流光异彩”应为“流光溢彩” D“笑
23、容可鞠”应为“笑容可掬”) 5B(毋宁 :不如。毋庸:无须。 质疑:提出问题。置疑:怀疑,多用于否定,一般和“不容、无可、毋庸”等组合。有失:常与中性词或褒义词搭配。失之:常与贬义词搭配。形迹:举止和神色。行迹:行动的踪迹。)6C(A今非昔比:今天不是过去所能比得上的。B在劫难逃:命中注定要遭受灾祸,逃也逃不脱。现在借指坏事情一定要发生,要避免也避免不了。C安之若素:遇到不顺利情况或反常现象像平常一样对待,毫不在意。D敬辞,大力帮助,表示请托或感谢时用。) 7B(A句式杂糅,去掉“在作怪”或“其根本原因”。C不合逻辑,去掉“不”。D去掉“和”。)8D(A楚辞非屈原一人的作品,还包括宋玉等人的作
24、品郑光祖代表作应是倩女离魂,崔莺莺是王实甫西厢记中的文学形象长调、中调、小令是根据词的字数多少来分的。词也有三阕的情况。)9C(契诃夫是俄国作家。)10B 11B 12D13A (“危”:端正)14D(前一个“或”:有人。后一个“或”:有一次)15D(“未见知”之“见”:被)16C(“膝之前席”之“之”:动词,到。)17D(A 苏让是苏绰的堂兄。B 苏绰未劝谏皇帝。C并非两人合力联手)18(5分)(1)广泛寻求优秀人才,共同扩展治国之路。 (2)(周文帝)常常预先在白纸上签署自己的名号把它交给苏绰,如果有事需处理,就可以由苏绰根据情况及时安排实行。19(10分)(1)惟草木之零落兮 (2)目眇
25、眇兮愁予 洞庭波兮木叶下 (3)食野之苹 鼓瑟吹笙 (4)暧暧远人村 (5)鱼龙潜跃水成文 (6)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7)美人帐下犹歌舞20(3分)梅花。从开花的时间、花的香味、形态、品格等方面写梅花。21(3分)托物言志。暗示了作者不因环境的改变而放弃自己操守的高洁坚贞的情怀。22(4分)第段写眼前所见的黄河:河面不很阔,河水土黄,两岸沙地宽坦,河景空廓寂寥;第段写历史人文的黄河: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多灾多难。23(4分)投名片.表达想投入黄河母亲怀抱和黄河母亲溶在一起的愿望。24(4分)黄河象母亲一样哺育了中华悠久的文化。 在远离黄河的高雄,作者仍想着黄河,感受着由寻根认祖得到的欣慰,沉浸在母亲河的激励之中.25(4分)譬如凝望初春杨柳那光秃的枝条时,偶然发现一片泛着浅黄色的嫩叶譬如在温天黄沙中跋涉时,骤然看见一颗昂扬挺立的仙人掌譬如在青草丛中漫步时,悠然闻到一股悠然恬淡的花香 26(15分)(略)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