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沁园春 雪 毛泽东教学目标: 1.读准字词,反复诵读,感悟这首词的音韵美。 2.品味语言美,初步了解作者的写作方法。 3.体会作者为国建功的伟大抱负和对当代风流人物的赞美之情。教学工具:PPT课件。课前准备:自学生字词;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熟读全词。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 激情导入。1.激情背诵卜算子咏梅导入。2.指生谈谈毛泽东。毛泽东是中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政治家、卓越的军事家,还是一位豪迈的文学家。他的一生给我们留下了七十多首诗词,每一首都像一扇窗户展示着他那独领风骚的豪迈情怀。今天,就让我们走进毛泽东的沁园春雪,亲自感受一下他的词风。3交代写作背景。1935年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
2、在全党全军的领导地位后,毛泽东率长征部队胜利到达陕北,领导全党展开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伟大斗争。1936年2月,毛泽东于一场大雪之后外出登山视察,目睹广袤无垠的北国雪景,顿生感悟,写下沁园春 雪。 二、 自学自研,整体感知。1. 出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2. 检查字词预习情况。沁园春 莽莽 素裹 妖娆 稍逊 分外 成吉思汗 数风流人物 3指导朗读。(1)学生自由朗读,其他学生评议。(2)欣赏名家朗读。(3)指明朗读三要素。明确:读准节奏、读出领起词的延长音、读好韵脚的顿音是诵读这首词的三要素。(4)学生逐句朗读,感受它的音韵美。5、尝试齐读,注意表达出词的豪迈风格。词的上阕描写北国雪景,展现祖
3、国山河的壮丽;词的下阕由祖国山河的壮丽引出英雄人物,纵论历代英雄,抒发诗人的抱负。6、概括全词的主要内容。三、 研读文本,深入探究。 (一)出示探究目标。1.诵读上阙,描绘你最喜欢的画面;说说诗人毛泽东描写这些景物采用了哪些方法?2.“江山如此多娇,无数英雄竞折腰”在全词中有什么作用?毛泽东列举了哪些英雄?用了哪个字予以了点评?3.你是如何理解毛泽东的“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这个观点的?(二) 交流展示。 上阙:北国雪景,江山多娇 1“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词句作用总写北国雪景:冰天雪地、广袤无垠。“北国风光”是上片内容的总领句。“千里”“万里”两句交错而说(互文修辞手法),即:千
4、万里都是冰封,千万里都是雪飘。 词句境界:诗人登高远眺,目力所及,“千里”“万里”,“冰封”凝然安静,“雪飘”轻盈飘舞,茫然一片,纯然一色,静动相衬,韵味无穷。诗句意境开阔,表现出诗人宏大、豪迈的气魄。 2“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词句解析:“望”字统领下文,至“欲与天公试比高”。“望”,“登高远眺”,展现了长城、黄河、山脉、山丘这些最能反映北国风貌的雄伟景观。“长城内外”,从南到北,“大河上下”,自西向东,地域广阔,照应“千里”“万里”。 词句的境界:“惟余莽莽”“顿失滔滔”,分别照应“雪飘”“冰封”。“惟余”二字,强化了白茫茫的壮阔景象;“顿失”二字,则写出变化之速,
5、寒威之烈,又使人联想到未冰封时大河滚滚滔滔的雄壮气势。这四句用视觉形象,描绘冰封雪飘的风光,写出北国气象的雄伟壮观,大气磅礴,显示诗人博大的胸怀。 3“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词句解析:“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是动态描写,活泼奔放。“欲与天公试比高”,实乃“山”“原”与天相连,表达出诗人意气风发、雄心勃勃的豪情壮志。 写法鉴赏:“山”“原”都是静物,写它们“舞”“驰”,化静为动。因为诗人情感的跃动,所以他眼前的大自然便生气勃勃,生动活跃。 4“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词句解析:这三句写的是虚景,想像雪后晴日当空的一派新的气象,妖娆娇艳。 写法鉴赏:“看”字与“望”字照应
6、;“红装素裹”,把江山美景比做少女的衣装,形容红日与白雪交相辉映的艳丽景象。“分外妖娆”,赞美之情溢于言表。 下阙:议论抒情,英雄人物,还看今朝 1“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词句解析:这两句是上文写景与下文议论之间的过渡。“江山如此多娇”承上,总括上片的写景,对“北国风光”作总评;“引无数英雄竞折腰”启下,展开对历代英雄的评论,抒发诗人的抱负。这一过渡使全词浑然一体,结构严密。 词句境界赏析:祖国山河,如此美好;自古英雄,为之倾倒,奋斗不息。“竞”字,再现英雄之间激烈的争斗,展现一代代英雄的相继崛起;“折腰”,展示英雄人物为之倾倒的姿态。 2“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
7、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惜”字,总领七个句子,展开对历代英雄人物的评论;“惜”字,定下评论的基调惋惜、批判。 诗人举出五位封建帝王,一一评说,措词极有分寸。对唐宗宋祖,“略输文采”“稍逊风骚”,并不是一概否定。对成吉思汗,欲抑先扬,“只识”二字带有嘲讽之意;“弯弓射大雕”,传神地表现成吉思汗恃武功而不知文治的形象。 3“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俱往矣”,概括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转向诗人所处的当今时代。“今朝”,需要新的风流人物,“今朝”的风流人物不负历史的使命,超越于历史上的英雄人物,具有更卓越的才能,并且必将创造空前伟大的业绩,这是诗人坚定的自信和伟大的抱负
8、,点出全词主题。(三)有感情地再读全词。四、背诵全词,小结特色。1、指生背诵全词。2、有感情地齐背全词。3、小结这首词的写作特色。 五、徜徉诗路,拓展延伸。1、你还学过毛泽东的哪些诗词?2、课后收集毛泽东诗词,多多朗读,多多品味. 六、布置作业,收束全词。1、布置作业:学习作者描写、议论、抒情相结合的写作方法,采用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写一篇关于南国雪景的文章。板书设计: 写景 北国雪景 热爱祖国山河沁园春雪 评论 千古帝王 歌颂当代英雄 沁园春雪教学反思赫山中学 姚霞蔚 沁园春雪是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毛泽东词两首中的第二首,是一篇教读课文。这个单元的主题是逆流勇进,就是教育学生要
9、正确对待逆境,培养学生逆流勇进的精神。这首词是毛泽东同志的代表作,词的上阕,描写了北方壮丽的雪景,热情赞美了祖国的大好河山;词的下阕,评论历史上的英雄人物,歌颂当代无产阶级英雄。意境开阔,气魄宏大,充满了以天下为己任的壮志豪情,显示出一代革命领袖伟大的气魄和胸襟。 俗话说:“三分诗七分读”,我在课前预习环节布置了朗读任务,因此,在课堂上,我一开始就指生自由朗读,自评和他评,再通过欣赏名家朗诵、模仿读、个别读、齐读、师生同读等多种方式,教会学生朗读这首词要注意的三个诵读要点, 让学生在朗读吟诵中感受诗歌的音韵美;在咬文嚼字中感受诗歌的语言美;在联想想象中感受诗歌的图画美;在品读欣赏中感受诗歌的意
10、境美。从教学效果上来看,同学们确实通过多次阅读锻炼了自己的诵读能力,一遍比一遍感情充沛,较好的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在赏析环节,我着眼整首词,抛出了三个问题,给予学生充分讨论的时间,让学生在跟同组同学的合作中,钻研文本,深入探究,引导学生品味词的准确、精练、富于形象性,感受贴切、传神、情感充沛的语言魅力,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感受词人的情怀,且能让学生深入诗歌内部有切身的体会。让人意想不到的是有个男同学重点品析“惜”这个词,他一个人挖掘出“惜中含褒” 、“惜中含贬”、“惜中含自信”三种不同含义,还提出了历史的唯物主义观点来看待这个“惜”,这种生成的灵动,让人欣喜。课后,我在剖析的时候,既肯定自己以上做得好的地方,同时也看到了自己的不足,比如在教学设计上,我设计了“交流历史背景”这个环节,可是在课堂教学中没有点明;我还觉得自己在点评的时候激情有余,机智不足。在今后的教学中,我更要沉下心来,好好琢磨,争取更上一层楼!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