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考单招上高职单招网2017年青岛远洋船员职业学院单招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一、基础测试(20分,每小题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 ) B诩x亍ch赁ln;C惮dn屏bng恤x; D溯s 渍z 咤zhA菲薄(fi) 惩创(chng) 激亢(kng) 长歌当哭(dng) B自诩(y) 彳亍(xng) 攒射(cun) 赁屋授课(pn) C颓圮(p) 不惮(dn) 屏息(png) 殒身不恤(xn) D倒溯(sh) 浸渍(z) 愀然(qio) 叱咤风云(ch) 2下列语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A、陈设 内窥 隔膜 斟酌增减B、蜿蜒 笼络 约略 不辩四时C、嘈杂 借
2、债 博取 闲情逸至D、抖擞 高卧 镶嵌 杀一警百3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B )赫尔岑说过:“书是行将就木的老人对刚刚开始生活的年轻人的 。种族、人群、国家消失了,但书却留存下去。”索洛警告美国人 枕木下的尸首。我也想警告某一些人, 呻吟着的那些锭子上的冤魂。苏联成功发射人造卫星的消息, 了最早具有飞天梦想的中国人。在航天时代到来之际,中国,不能再一次落伍。A劝告 当心 振动 B忠告 当心 震动C劝告 担心 震动 D忠告 担心 振动4.比较下面两首新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枫 叶 红 叶 余光中 沙白秋天,最容易受伤的记忆 风,把红叶,霜齿一咬 掷到脚跟前。噢
3、,那样轻轻 噢,秋天!就咬出一掌血来 绿色的生命也有热血,经霜后我才发现A枫叶首句表明:秋天万物萧索,容易引起人们许多伤心往事的回忆,此即古今诗人之所以悲秋也。红叶开章“掷”字,写出了秋风劲吹,枫叶零落之状。“脚跟前”暗含了作为抒情的主人公的“我”,自然地引出下面的感受。B枫叶设喻巧妙,因秋霜摧残万物,花叶凋零,故有“霜齿”之喻;因枫叶呈五角,经霜变红,故有“血掌”之喻。红叶虚实兼备,“经霜”语涉双关,即是对枫叶经霜变红的实写,又是暗喻在坎坷曲折的人生中所经受的考验。 C两首诗歌都写到秋天的树叶经霜后,变成了血红的色彩这一自然现象。借助于景物描写或抒发感情,或寄寓人生哲理。 D两首诗寓意相同,
4、都赋予绿色以生命、和平之意,红色以流血、奋斗、牺牲之意。道出二者间的关系:只有经过痛苦的磨炼和严峻的考验之后,才能走向成熟,走向成功。 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C )A. 翘首西望,海面托着的就是披着银发的苍山。苍山如屏,洱海如镜,真是巧夺天工。B. 虽然没有名角亲自传授指点,但他长年在戏园子里做事,耳濡目染,各种戏路子都熟悉了。C. 高县长说:“全县就你一个人当上了全国劳模,无论怎么说也是凤毛麟角了!”D. 每当夜幕降临,饭店里灯红酒绿,热闹非常。6、下列句子中标点使用错误的一句是( D)A、刘熙释名说:“窗,聪也;于内窥外,为聪明也。”B、但是他们舍不得“挪窝儿”,“
5、破家值万贯”。C、北京到底有多少胡同?北京人说:有名的胡同三千六,没名的胡同数不清。D、中国一向是所谓“闭关主义”:自己不去,别人也不许来。7、添入下列横线处的关联词正确的一项是(B)一生中能够有这样两个发现,该是很够了。 只能做出一个这样的发现,也已经是幸福的了。但是马克思在他研究的每一个领域, 在数学领域,都有独到的发现,这样的领域是很多的, 其中任何一个领域他都不是浅尝辄止。A、尽管 甚至 而且B、即使 甚至 而且C、尽管 即使 况且D、甚至 即使 况且8、下列各句,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D ) A. 由于古文观止具有特色,自问世以后近三百年来,广为传布,经久不衰,至今仍不失为一部
6、有价值的选本。B. 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电脑已成为人们不可或缺的工具,在人们的学习和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C. 有的儿童文学偏重于教育和理性,过多地注入了成人思想,孩子天性中的爱游戏、爱求知、爱趣味、爱幻想被忽略了。D. 最让人高兴的是,在全厂职工团结协作,日夜奋战下,全年的生产指标终于超额完成了。9、将下列5句话按正确的顺序排列。( C )其中情味,只有我一个人知道,不足为外人道也。每次走在它下面,嗅到淡淡的幽香,听到嗡嗡的蜂声,顿觉这个世界还是值得留恋的,人生还不全是荆棘丛。每到春天,我在悲愤、惆怅之余,唯一的一点安慰就是幽径中这一棵古藤。它成了燕园中藤萝界的“鲁殿灵光”。茫茫燕
7、园中,只剩下了幽径的这一棵藤萝了。A、 B、 C、 D、10下列文学常识解说有错误的一项是( B )A卖白菜的作者是我国当代作家莫言,像山那样思考的作者是美国著名生态学家和环境保护主义的先驱奥尔多利奥波德。B劝学的作者荀况是我国先秦儒家的最后一位大师,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家。他主张“性善论”,认为“人之初,性本善”,强调后天的环境与教育可以使人的善良程度加深,主张“明礼义而化之”。C好雪片片的作者林清玄和永远的蝴蝶的作者陈启佑都是台湾作家。D朱光潜的咬文嚼字和马南邨的不求甚解是两篇文艺随笔,咬文嚼字是谈学习态度,不求甚解是谈学习方法,两者角度不同,精神一致。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8分)1、 ,
8、更那堪冷落清秋节。2、今宵酒醒何处? 。 3、海内存知己, 。4、独在异乡为异客, 。5、俱往矣, 。6、慈母手中线,。临行密密缝,。谁言寸草心,。三、现代文阅读,回答文后的问题(22分)(一)阅读下列短文,完成 1114题。(共10分) 当今能源短缺问题日益困扰着人类,为寻找出路,科学家提出在地球静止轨道上建设定点卫星电站,充分利用太阳能发电。电站距离地面3.6万公里,不可能用导线把电能送到地面。于是科学家们想出了不用导线的微波输电技术。微波输电的过程是把太阳能电池产生的直流电能,用微波管转换成微波波束,由天线发射到地面接收站,再还原成电能输往世界各地。 微波是波长介于无线电波和红外线辐射之
9、间的电磁波,目前广泛应用于微波炉、气象雷达、导航和移动通信,它不同于无线电中波和短波,能顺利通过电离层而不反射。微波在宇宙空间传输时几乎没有能量损耗,通过大气层时的损耗仅为2%。微波输电时,地面接收天线面积很大。其功率密底低于安全标准值,选用频率为2.45千兆赫的微波时,对环境和生态影响不大,对射电天文、通信和雷达是否有干扰,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和实验。1、请为本文拟一个合适的题目:_(2分)2、请各用一句话概括本文三个自然段的意思。(3分) _ _ _ _ 3、“微波在宇宙空间传输时几乎没有能量损耗,通过大气层时的损耗仅为2%。”一句中“几乎”一词能否去掉?为什么?(2分) _ _ 4、语文课本
10、第六单元“高新科技”前的编者导语说:“高新科技装点了五彩斑斓的世界,给人类的生活、生产、生存和发展带来了种种革命性的变化。” 请列举一个高新科技给我们生活带来变化的例子,并用作比较的方式作简要说明。(3分) _ _ (二)、阅读下面文段,然后回答1822题(12分)周庄水韵(写意江南) 赵丽宏一支弯曲的木橹,在水面上一来一回悠然搅动,倒映在水中的石桥、楼屋、树影,还有天上的云彩和飞鸟,都被这不慌不忙的木橹搅碎,碎成斑斓的光点,迷离闪烁,犹如在风中漾动的一匹长长的彩绸,没有人能描绘它朦胧眩目的花纹有什么事情比在周庄的小河里泛舟更富有诗意呢?小小的木船,在窄窄的河道中缓缓滑行,拱形的桥孔一个接一个
11、从头顶掠过。贞丰桥,富安桥,双桥古老的石桥,一座有一座的形状,一座有一座的风格,过一座桥,便换了一道风景。站在桥上的行人低头看河里的船,坐在船上的乘客抬头看桥上的人,相看两不厌,双方的眼帘中都是动人的景象。 周庄的河道呈“井”字形,街道和楼宅被河分隔。然而河上有桥,石桥巧妙地将古镇连缀为一体。据说,当年的大户人家,能将船划进家门,大宅后院,还有泊船的池塘。这样的景象,大概只有在威尼斯才能见到。一个外乡人,来到周庄,印象最深的莫过于这里的水,以及一切和水连在一起的景物。我曾经三次到周庄,都是在春天,每一次都坐船游镇,然而每一次留下的印象都不一样。第一次到周庄,正是仲春,那一天下着小雨,古镇被飘动
12、的雨雾笼罩着,石桥和屋脊都隐约出没在飘忽的雨雾中,那天打着伞坐船游览,看到的是一幅画在宣纸上的水墨画。第二次到周庄是初春,刚刚下过一夜小雪,积雪还没有来得及将古镇覆盖,阳光已经穿破云层抚摸大地。在耀眼的阳光下,古镇上到处可以看到斑斑积雪,在路边,在屋脊,在树梢,在河边的石阶上,一滩滩积雪反射着阳光,一片晶莹斑斓,令人目眩。古老的砖石和清新的白雪参差交织,黑白分明,像是一幅色彩对比强烈的版画。在阳光下,积雪正在融化,到处可以听见滴水和流水的声音,小街的屋檐下在滴水,石拱桥的栏杆和桥洞在淌水,小河的石河沿上,往下流淌的雪水仿佛正从石缝中渗出来。细细谛听,水声重重叠叠,如诉如泣,仿佛神秘幽远的江南丝
13、竹,裹着万般柔情,从地下袅袅回旋上升。 最近一次去周庄,是在一个温暖的春夜。周庄正举办旅游节,古镇把这天当成一个盛大的节日。古老的楼房和曲折的小街缀满了闪烁的彩灯,灯光倒映在河中,使小河变成一条多姿多彩的光带。坐船夜游,仿佛进入了梦境。船娘是一位三十岁的农妇,以娴熟的动作,轻松地摇着橹,小船在平静的河面慢慢滑行,我们的身后,船的轨迹和橹的划痕留在水面上,变成一片漾动的光斑,水中倒影变得模糊朦胧,难以捉摸。小船经过一座拱桥时,前方传来一阵音乐,水面也突然变得清澈剔透,仿佛是有晃荡的荧光从水下射出。船摇过桥洞,才发现从旁边交叉的水道中划过来一条张灯结彩的花船,船舱里,有几个当地农民在摆弄丝弦。还没
14、有等我来得及细看,那花船已经转了个弯,消失在后面的桥洞里,只留下丝竹管弦声在被木船搅得起伏不平的河面上飘绕不绝我们的小船划到了古镇尽头,灯光暗淡了,小河也恢复了它本来的面目,平静的水面上闪烁着点点星光。从河里抬头看,只见屋脊参差,深蓝色的天幕上勾勒出它们曲折多变的黑色剪影。突然,一串串亮晶晶的光点从黑黝黝的屋脊上飞起来,像一群冲天而起的萤火虫,在黑暗中划出一道道暗红的光线。随着一声声清脆的爆炸声,小小的光点变成满天盛开的缤纷礼花,天空和大地都被这满天焰火照得一片通明。已经隐匿在夜色中的古镇,在七彩的焰火照耀下面目一新,瞬息万变,原本墨一般漆黑的屋脊,此时如同被彩霞拂照的群山,凝重的墨线变成了活
15、泼流动的彩光。最奇妙的,当然是我身畔的河水,天上的辉煌和璀璨,全都落到了水里,平静幽深的河水,顿时变成了一条摇曳生辉、光华四射的彩带。随焰火忽明忽暗的河畔楼屋倒映在水里,像从河底泛起的一张张仰望天空的脸,我来不及看清楚他们的表情,他们便在水中消失。当新的一轮焰火在空中盛开时,他们又从遥远的水下泛起,只是又换了另一种表情。这时,从古镇的四面八方传来惊喜的欢呼,天上的美景稍纵即逝,地上的惊喜却在蔓延我很难忘记这个奇妙的夜晚,这是一个梦幻般的夜晚,周庄在宁静的夜色中变得像神奇的童话,古镇悠远的历史和缤纷的现实,都荡漾在被竹篙和木橹搅动的水波之中。5、你能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的内容吗?(2分) _ _
16、 _ _6、作者是从哪些方面写节日周庄的盛大的?(2分) _ _ 7、你能模仿“一串串亮晶晶的光点从黑黝黝的屋脊上飞起来,像一群冲天而起的萤火虫,在黑暗中划出一道道暗红的光线”这句话的形式,写一句话吗? (2分) _ _ 8、作者为什么要详写第三次到周庄的情景? (2分) _ _ 9、通过文章,你应该对周庄有所了解,假如我们全体初二同学一起去周庄,请你做导游,那么请你就周庄某一处景观写一段导游词。字数在4060字之间。(4分)40字60字 四、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共9分) 中夜起望西园值月上 柳宗元 觉闻繁露坠,开户临西园。寒月上东岭,泠泠疏竹根。 石泉远逾响,山鸟时一喧。倚楹遂至旦,
17、寂寞将何言。注解:这首五言古诗作于诗人贬谪永州之时。西园位于作者永州愚溪住宅以西。 泠泠:拟水声,使人有夜凉之水的感觉倚楹:靠着门柱(1) 请结合全诗,说出作者写“露”“月”“泉”“鸟”的作用。(3分) (2) 作者写“泉响”“鸟喧”采用了什么艺术手法?(3分) (3) 诗人“寂寞”的原因是什么?请扼要回答。(3分) 五、文言文阅读,回答问题。(共12分)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18、,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劝学(荀子)1、劝学一文在写作上的最大特点是运用比喻,运用的形式也各不相同;有相关并列的;有正反对比的;有运用比喻引出道理的等等。试把上文中的各个比喻加以分类。(3分)相关并列: 、 、 、 正反对比: 、 、 用比喻引出道理: 、 2、上文从内容上分析,共讲了几个问题?(3分) 。3、下列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跬:古代的半步 B风雨兴焉 兴:起兴C驽马十驾 驽马:劣马 D金石可镂 镂:雕刻4、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4分,每句2分)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
19、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 现代文阅读理解答案1、(2分)微波输电2、(3分)微波输电不需导线。微波输电量损耗极低。微波输电对环境和生态影响不大。3、(2分)不能。“几乎”表示接近,但不是没有。如果去掉就变成没有能量损耗了,与事实不符。用“几乎”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4、(2分)例如:运用纳米技术制造的衣服,比棉制衣服更轻便、更暖和。5、主要写作者游周庄的所见、所闻、所感。6、张灯结彩;拨弄丝弦;燃放礼花等。7、略。8、因为第三次游周庄正是周庄举办旅游节,节日的周庄更美,详写第三次更能体现古镇水乡的生机和魅力,反映了周庄人的幸福生活。9、注意称呼。(1分)点明某一处景观。(1分)介绍一下这处景观。(1分)语言通顺,简洁。(1分)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