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平行与垂直教学设计刘国娜 独山县第二小学一、教学内容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一课时平行与垂直二、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讨论感知生活中的垂直与平行的现象。 2帮助学生初步理解垂直与平行是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两种位置关系,初步认识垂线和平行线。 3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及空间想象能力,引导学生树立合作探究的学习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正确理解“相交”“互相平行”“互相垂直”等概念,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难点: 相交现象的正确理解(尤其是对看似不相交而实际上是相交现象的理解),正确理解“在同一平面内”,“永不相交”等概念的本质属性。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白纸、水彩笔,尺子,三角板,
2、量角器,小棒等。 五、教学过程(一)画图感知,研究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1.复习导入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直线,知道了直线的特点,(谁能说一说直线有什么特点?没有端点,可以无限延伸)今天我们继续一起来学习有关直线的知识。2.闭眼想象师:(出示一张白纸)我们把这张白纸看成一个平面,闭上你们的小眼睛,想象一下,这个平面变大了,又变大了,变得无限大,在这无限大的平面上出现了一条直线,又出现了一条直线,想一想,这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是怎样的?会有哪几种不同的情况?(学生想象) 3.动手画一画。师:睁开你们的眼睛,把你刚才想象的两条直线用直尺、彩色笔画在纸上。(学生动手画,教师巡视,指名学生把作业贴在黑板上)(
3、二)观察分类,初步感受平行与垂直的特征 1.学生作品展示画完的同学举起来互相看看,你们画的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相同吗?同学们的想象可真丰富,想出了这么多不同的画法,请同学们讨论一下黑板上这几组直线,按照位置关系我们可以把它们分为几类?2.学生讨论分类 师:同学们的想象力可真丰富,画出来这么多种情况。能把它们分分类吗?在小组中交流交流。(小组讨论、交流) (1)小组汇报分类情况。 预案: a分为两类:交叉的一类,不交叉的一类; b分为三类:交叉的一类,快要交叉的一类,不交叉的一类; c分为四类:交叉的一类,快要交叉的一类,不交叉一类,交叉成直角的一类。 当学生在汇报过程中出现“交叉”一词时,教师随
4、即解释:也就是说两条线碰一块儿了。在数学上我们把交叉称为相交,相交就是相互交叉。(并在适当时机板书:相交) (2)引导学生分类。 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分为相交、不相交两类。3.导入课题,板书课题。(三)归纳认识,明确平行与垂直的含义 1.揭示平行的概念 (1)阅读教材,自学概念(2)提问:什么是互相平行?互相平行的两条直线真的永不相交吗?为什么?(3)找一找身边的平行现象,理解“同一平面”(4)再读概念,找关键词。2.揭示垂直的概念 (1)师:咱们再来看看两条直线相交的情况。你们发现了什么?(都形成了四个角)你认为在这些相交的情况中哪种最特殊?(相交形成了四个直角) (2)师:你是怎么知道他们相交后形成了四个直角呢?(学生验证:三角板、量角器)(3)阅读教材,自学概念,理解“互相”(4)再读概念,找关键词(四)练习巩固,深化对垂直与平行的理解 ,应用拓展1理解应用练习2应用拓展练习3生活中的平行与垂直(六)布置作业,课堂总结 六、板书设计平行与垂直互相平行不相交互相垂直相交(成直角)同一个平面 两条直线(位置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