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八年级上册八年级上册第 6 篇三峡1.直接型默写(1)至于夏水襄陵,_。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_。(2)巴东三峡巫峡长,_。2.理解型默写(1)三峡中用快马和疾风来形容行船之快的句子是:_,_。(2)从视觉角度描写两岸连山的句子是:_,_。(3)侧面描写江水湍急的句子是:_,_。(4)用夸张的手法写江水湍急的句子是:_,_。(5)引用渔歌反衬三峡深秋清幽寂静的句子是:_,_。第 7 篇答谢中书书1.直接型默写(1)山川之美,_。(2)青林翠竹,_。2.理解型默写(1)陶弘景在 答谢中书书 中用“_,_”表达了自己欲与谢公比肩,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2)统领全文的语句是:_,_。第 8 篇记
2、承天寺夜游1.直接型默写(1)念无与为乐者,_。(2)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_。2.理解型默写(1)记承天寺夜游中运用奇特的想象,从侧面写出月光如水一般澄澈的句子是:_,_,_。(2)记承天寺夜游 中写月光如水、疏影横斜的句子是:_,_。(3)记承天寺夜游中最能表现作者自豪自慰又惆怅悲凉心境的句子是:_。第 9 篇与朱元思书1.直接型默写(1)风烟俱净,_。(2)泉水激石,_;好鸟相鸣,_。蝉则千转不穷,_。鸢飞戾天者,_;经纶世务者,_。2.理解型默写(1)与朱元思书中写水流速度快的句子是:_,_。(2)表达作者对富春江奇山异水的赞美、留恋以及鄙弃功名、淡泊名利的思想感情的句子是:_,_;_
3、,_。第 10 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1.直接型默写(1)域民不以封疆之界,_,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2)寡助之至,_;多助之至,_。2.理解型默写(1)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中指出决定战争胜负的三要素及其关系的句子是:_,_。(2)强调在治国时地利和武力不足恃的句子是:_,_,_。(3)文章的主旨句是:_,_。第 11 篇富贵不能淫1.直接型默写(1)居天下之广居,_,_。(2)富贵不能淫,_,_。此之谓大丈夫。2.理解型默写孟子在富贵不能淫中认为大丈夫无论得志与否,都要坚持原则的句子是:_,_;_,_。第 12 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1.直接型默写(1)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_,劳其筋骨,_,空乏
4、其身,_,所以动心忍性,_。(2)人恒过,_;困于心,_,而后作;征于色,_,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_,国恒亡。然后知_。2.理解型默写(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中认为国家灭亡的原因是:_,_。(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体现知错能改的句子是:_,_;体现文章中心论点的句子是:_。(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讲到人的主观因素对成才的作用时,写人心理状态变化的句子是:_,_,_,写人面部表情变化的句子是:_,_,_。(4)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表明艰苦磨炼对人才成长发挥作用的句子是:_,_。第 13 篇愚公移山1.直接型默写(1)惩山北之塞,_,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_,可乎?”(2
5、)寒暑易节,_。2.理解型默写(1)愚公移山 中,愚公认为不用担心山挖不平的句子是:_,_,_?(2)愚公移山中写愚公移山的原因是:_,_。愚公移山的目的是:_,_。八年级上册八年级上册第 6 篇三峡1.(1)沿溯阻绝暮到江陵(2)猿鸣三声泪沾裳2.(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2)两岸连山略无阙处(3)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4)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5)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第 7 篇答谢中书书1.(1)古来共谈(2)四时俱备2.(1)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2)山川之美古来共谈第 8 篇记承天寺夜游1.(1)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2)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2.(1)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
6、交横盖竹柏影也(2)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3)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第 9 篇与朱元思书1.(1)天山共色(2)泠泠作响嘤嘤成韵猿则百叫无绝望峰息心窥谷忘反2.(1)急湍甚箭猛浪若奔(2)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第 10 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1.(1)固国不以山溪之险(2)亲戚畔之天下顺之2.(1)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2)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3)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第 11 篇富贵不能淫1.(1)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2)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2.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第 12 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1.(1)必先苦其心志饿其体肤行拂乱其所为曾益其所不能(2)然后能改衡于虑发于声出则无敌国外患者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2.(1)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2)人恒过然后能改(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3)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4)(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第 13 篇愚公移山1.(1)出入之迂也达于汉阴(2)始一反焉2.(1)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2)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指通豫南达于汉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