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LOGO,本作品采用,知识共享署名,-,非商业性使用,2.5,中国大陆许可协议,进行许可。,专业交流,模板超市,设计服务,NordriDesign,中国专业,PowerPoint,媒体设计与开发,本作品的提供是以适用知识共享组织的公共许可(简称“,CCPL”,或“许可”)条款为前提的。本作品受著作权法以及其他相关法律的保护。对本作品的使用不得超越本许可授权的范围。,如您行使本许可授予的使用本作品的权利,就表明您接受并同意遵守本许可的条款。在您接受这些条款和规定的前提下,许可人授予您本许可所包括的权利。,查看全部
2、,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2013-5-30,#,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李 景 泰,注册核安全工程师,注册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河南省辐射环境安全技术中心,电话:,0371-66309262,E-Mail,:,lijingtai,联系方式:,河南省辐射工作人员安全与防护培训,电离辐射应用,与防护,基础,李 景 泰,河南省环境保护厅,3 05,百泉,前言,IAEA,提出的放射源分类体系(分为5类):,1类源:极度危险。如果这类源没有处于安全管理或可靠保安的状态下,很可能对操
3、作或接触这类源超过几分钟的人员造成永久性损伤;对接近无屏蔽的这类源几分种至1小时的人员,可能是致命的。,2类源:非常危险。如果这类源没有处于安全管理或可靠保安的状态下,可能对操作或接触这类源超过几分钟至几小时的人员造成永久性损伤;对接近无屏蔽的这类源达几小时至几天人员,可能是致命的。,3类源:危险。如果这类源没有处于安全管理或可靠保安的状态下,可能对操作或接触这类源超过达数小时的人员造成永久性损伤;对接近无屏蔽的这类源达几天至几周的人员,或许可能是致命的。,4类源:轻微危险。这类源几乎不可能对任何人造成永久性损伤。然而,如果这类源没有处于安全管理或可靠保安的状态下,或许可能对操作、接触或接近无
4、屏蔽的这类源达许多周的人员造成临时性损伤。,5类源:没有损伤危险。这类源不会对任何人造成永久性损伤。,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公告,2005,年 第,62,号,(一),类放射源为极高危险源。没有防护情况下,接触这类源几分钟到,1,小时就可致人死亡,;,(二),类放射源为高危险源。没有防护情况下,接触这类源几小时至几天可致人死亡,;,(三),类放射源为危险源。没有防护情况下,接触这类源几小时就可对人造成永久性损伤,接触几天至几周也可致人死亡,;,(四),类放射源为低危险源。基本不会对人造成永久性损伤,但对长时间、近距离接触这些放射源的人可能造成可恢复的临时性损伤,;,(五),类放射源为极低危险源。不会对
5、人造成永久性损伤。,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公告,2006,年 第,26,号,(一),类为高危险射线装置,事故时可以使短时间受照射人员产生严重放射损伤,甚至死亡,或对环境造成严重影响;(二),类为中危险射线装置,事故时可以使受照人员产生较严重放射损伤,大剂量照射甚至导致死亡;(三),类为低危险射线装置,事故时一般不会造成受照人员的放射损伤。,装置类别,医用射线装置,非医用射线装置,射线装置,能量大于,100,兆电子伏的,生产放射性同位素的加速器(不含制备,PET,用放射性药物的加速器),医用加速器,能量大于,100,兆电子伏的加速器,类射线装置,放射治疗用,X,射线、电子束加速器,工业探伤加速器,重离
6、子治疗加速器,安全检查用加速器,质子治疗装置,辐照装置用加速器,制备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装置(,PET,)用放射性药物的加速器,其它非医用加速器,其他医用加速器,中子发生器,X,射线深部治疗机,工业用,X,射线,CT,机,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装置,X,射线探伤机,类射线装置,医用,X,射线,CT,机,X,射线行李包检查装置,放射诊断用普通,X,射线机,X,射线衍射仪,X,射线摄影装置,兽医用,X,射线机,牙科,X,射线机,乳腺,X,射线机,放射治疗模拟定位机,其它高于豁免水平的,X,射线机,早期辐射损伤认识时期,(又称职业性辐射损伤时期),时间:发现,X,射线(,1895,年),1930,年,
7、特点:对辐射可能造成的损伤认识不足,损伤对象:,(,1,),X,射线球管的制造者和应用,X,射线的技术人员;,(,2,)从事放射性物质研究的科学家;,(,3,)铀矿工人及用含镭夜光涂料的操作女工。,损伤特点:,(,1,)外照射引起的急性体表损伤;,(,2,)氡及其子体内照射引起的肺癌;,(,3,)镭内照射引起的骨肿瘤。,中期辐射损伤认识时期,(又称放射线诊断、治疗损伤时期),时间:,1930,1960,年,特点:医学界把辐射看作是时髦的诊断和治疗手段,却缺乏对辐射远期效应的认识,,病人由于接受高累积剂量而诱发过多的白血病、骨肿瘤、肝癌等恶性肿瘤。,近期辐射损伤认识时期,(又称流行病学调查所见的
8、辐射损伤时期),时间:,1960,年代现在,特点:,由于人类对辐射危害的认识逐渐深化,防护知识的增长和防护措施的进步,早期的职业性急性辐射损伤,或严重的晚发辐射效应,除事故外,巳极为罕见。中期所见到的高发生率的恶性肿瘤,得以避免。,主要直接原因,事故起数,起,占全部事故比例,,%,责任事故,281,84.64,违反操作规程,15,4.52,安全观念薄弱,22,6.63,缺乏知识,4,1.20,操作失误,16,4.82,管理不善,157,47.29,领导失职,67,20.18,技术事故,42,12.65,设计不合理,5,1.51,设备意外故障,34,10.24,监测系统缺陷,3,0.90,其它事
9、故,9,2.71,自然事故,8,2.41,原因不清,1,0.30,放射事故直接原因分布(,1988-1998,),放射事故直接原因分布(,1988-1998,),管理不善,人为因素造成的责任事故占绝大部分(,84.6%,),以管理不善为主,占,47.3%,管理不善界定为:缺乏对设备的维护、维修,安全职责不清,防护规程不完善和缺乏检查等,丢源事故中,很多属于对源管理职责不清和缺乏检查或检查(或对检查结果的处理)不严肃(由于丢源事故占的比例较大,所以这类事故占的比例也最大),15,辐照装置事故,我国有史以来发生的人员死亡的辐射事故都与辐照装置有关。,16,185 GBq,192,Ir,源装在衬衣口
10、袋中,90,分钟。,估算皮肤剂量,30 Gy,,全身剂量,2-5 Gy,。,工业探伤事故,由于工业探伤人员没有用巡测仪确认源回到屏蔽容器导致非辐射工作人员严重损伤事故(伊朗)。,Day 15,源:,1.37 TBq,192,Ir.,事故后第二天:大腿上的水疱。,1999,年秘鲁事故,工业探伤事故,源的保安问题导致丢失,,6,小时后找回。,皮下,1cm,剂量为,10 kGy,,右侧大腿截肢,妻子和,2,个小孩也受到照射,工业探伤事故,我国工业探伤事故,2001,年,9,月,2,日凌晨,某施工队在探伤检测后,将放射源(,192,Ir,)从仪器中掉出,遗留在工地上。一工作人员在第二天上班时,发现放射
11、源并拾起,双手来回玩耍、观看约,20min,,然后放入左裤兜;,2,小时后放入工具箱内,并在工具箱边吃饭、休息,下午下班洗澡时,发现右大腿有,2x2cm,的充血性红斑。当晚入院治疗。,受照剂量,:,全身剂量:,1.0Gy0.5,局部剂量:右大腿皮肤,100Gy,右大腿骨中心,8Gy,左大腿,10,15Gy,手部,10,20Gy,胸部,10,15Gy,+1d,+2d,+4d,+5d,+9d,+20d,+39d,+39d,+27d,+27d,+2d,+5d,+15d,+22d,事故原因,事故,ACCIDENT,不使用巡测仪,Failure to use survey meter,设备故障,Equi
12、pment failure,不遵守安全程序。,Safety procedures not followed,监管控制缺乏或不足,Regulatory control lacking or inadequate,缺乏安全程序,Lack of safety program,缺乏培训,Inadequate or lack of training,事故原因,事故,ACCIDENT,监管控制缺乏或不足,Regulatory control lacking or inadequate,监督管理不足有:,The Regulatory Authority has inadequate:-,许可程序,autho
13、rization processes;,场所监督,field inspections;,经常性监督,inspection follow up.,事故原因,事故,ACCIDENT,缺乏培训,Inadequate or lack of training,缺乏培训和再培训将导致:,Lack of training(and ongoing training)results in:-,工作人员不合格、素质差,unqualified and poorly instructed workers;,缺乏或不了解应急程序,poor or no understanding of emergency procedu
14、res,事故原因,事故,ACCIDENT,缺乏安全程序,Lack of safety program,没有安全程序:,No safety program,管理不善,inadequate management,缺乏安全文化,lack of safety culture,事故原因,事故,ACCIDENT,不遵守安全程序,Safety procedures not followed,不遵守安全程序表明:,Safety procedures not followed indicates:-,缺乏安全文化,lack of safety culture,监管不力,inadequate supervisio
15、n,缺乏培训,lack of training,事故原因,事故,ACCIDENT,设备故障,Equipment failure,设备故障表明:,Equipment failure indicates:-,未按厂家的建议进行维护、保养,lack of manufacturers recommended maintenance;,设备使用不当,poor use of equipment;,设备使用超过设计限制,equipment being used beyond design limits,事故原因,事故,ACCIDENT,不使用巡测仪,Failure to use survey meter,不
16、使用巡测仪表明:,Failure to use survey meter indicates-,缺少足够的仪器,insufficient and/or non-functioning meters;,使用者的安全培训不足,inadequate user safety training;,急于完成任务(顾主的压力),hurrying to complete the work(employer pressure);,缺乏安全文化,lack of safety culture.,一,、,电离辐射的,生物学效应,1、辐射对人体健康的影响,2、影响辐射生物学作用的因素,3、剂量与效应的关系,4、短期大剂
17、量外照射引起的辐射损伤,5、长期小剂量照射对人体健康的影响,1、,辐射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生物效应的性质和程度,主要决定于,人体组织吸收的辐射能量。,1、,辐射对人体健康的影响,1,躯体效应,和,遗传效应,电离辐射对人体的照射有可能产生各种生物效应。按照生物效应发生的个体的不同来划分,可以将它分为躯体效应和遗传效应。,发生在被照射个体本身,的生物效应叫,躯体效应,;由于,生殖细胞受到损伤而体现在其后代活体上,的生物效应叫,遗传效应,。,2,随机性效应,和,确定性效应,按照辐射引起的生物效应发生的可能胜来划分,可以分为随机性效应和确定性效应。,(1),随机性效应,:是指,发生几率(而非严重程度)与
18、剂量相关,的效应,主要指癌症效应和遗传效应。在正常照射的情况下,发生随机性效应的几率是很低的。一般认为,在辐射防护感兴趣的低剂量范围内,这种效应的发生不存在剂量阈值。通俗地说,阈值就是发生某种效应所需要的最低剂量值。,(2),确定性效应,:通常情况下,存在剂量阈值,的一种辐射效应叫确定性效应。接受的剂量超过阈值越多,产生的效应越严重。因此只有当,受照剂量达到或超过阈值,时,确定性效应才会发生。人们日常所遇到的照射大多与随机效应有关,但在放射性事故和医疗照射中,发生确定性效应的可能性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随机性效应和确定性效应,在较大剂量情况下,照射全部组织或局部组织,相当数量的细胞被杀死,而这
19、些细胞又不能由活细胞的增殖来补偿,则这种照射对人体产生的效应称为,确定性效应,。,确定性效应的发生有剂量阈值,剂量一旦大于该阈值,人体必然要产生辐射损伤,且其严重程度与剂量大小有关。确定性效应的临床表现是各种放射病乃至死亡。,因此在辐射防护中必须要防止发生确定性效应。,在小剂量情况下,也会使组织中的单一细胞变异而导致恶性肿瘤或遗传变化的严重后果,哪怕是剂量很小。只不过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发生的概率(而非严重程度)与剂量的大小成正比,这种效应称为,随机性效应,,随机性效应不存在剂量阈值,任何大小的辐射都可导致随机效应。随机性效应有两大类,第一类是效癌效应,第二类是遗传效应。,今年,1,月,7
20、,日,武汉协和医院妇产科三名女医生同时被确诊甲状腺癌。,2,月,18,日,患病医生发布声明,称医院放射设备管理混乱、未经许可增设无防护措施的手术室、对医务人员劳动保护麻木不仁等。声明中称,三名医生常年工作的手术室位于该院四层,对应五层正上方为该院,2,号、,3,号骨科手术室,两手术室内均有一个,X,光机。声明指出,,2,号、,3,号手术室“并未按国家的有关放射卫生防护法规做任何防护,没有放射环境的评估报告,没有放射环境控制的验收报告,没有定期的放射环境监测,没有放射累计数值的检测,也没有卫生部门颁发的放射许可证。”,一名患病医生称,除本次确诊的三名医生,该院近年至少,4,名医生被确诊甲状腺癌。
21、,湖北省卫生厅官方网站发布,关于“协和医院发生严重放射事故造成女教授集体患癌”的调查结果,。,结果,中称,湖北省卫生厅于,2,月,19,日派出调查组和专家到协和医院,对信访件所涉及内容进行了实地调查和检测。调查结果表明:协和医院手术室无放射性核元素。,结果,中称,此外,信访反映协和医院外科大楼,5,楼骨科,2,、,3,号手术室所使用的移动式,C,臂,X,线机属,X,射线影像诊断设备;该院外科大楼,5,楼骨科,2,、,3,号手术室移动式,C,臂,X,线机开机工作时,工作场所及周围环境辐射水平符合,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2002),的要求。,2、,影响辐射生物学作用的
22、因素,(,一,),物理因素,(1),辐射类型,外照射时,;而内照射时,。,(2),剂量率及分次照射,剂量率越大,生物效应越显著。,分次越多,各次照射间隔时间越长,生物效应就越小。,(3),照射部位和面积,受照部位对应的器官对辐射的敏感性不同;,受照面积愈大,产生的效应也愈大。,(4),照射的几何条件,外照射情况下,人体内的剂量分布受到人射辐射的角分布、空间分布以及辐射能谱的影响,并且还与人体受照时的姿势及其在辐射场内的取向有关。,(5),其他因素,2、,影响辐射生物学作用的因素,(,二,),生物因素,(1),不同生物种系的辐射敏感性,种系的演化程度越高,机体结构越复杂,其对辐射的敏感性越高。,
23、2、,影响辐射生物学作用的因素,(,二,),生物因素,(2),个体不同发育阶段的辐射敏感性,一般而言,随着个体发育过程的推进,,其对辐射的敏感性会逐渐降低。,2、,影响辐射生物学作用的因素,(,二,),生物因素,(3),不同细胞、组织或器官的辐射敏感性,高度敏感,淋巴组织(淋巴细胞和幼稚淋巴细胞);胸腺(胸腺细胞);骨髓(幼稚红、粒和巨核细胞);胃肠上皮(特别是小肠隐窝上皮细胞);性腺(睾丸和卵巢的生殖细胞);胚胎组织。,中度敏感,感觉器官(角膜、晶状体、结膜);内皮细胞(主要是血管、血窦和淋巴管内皮细胞);皮肤上皮(包括毛囊上皮细胞),唾液腺,肾、肝、肺组织的上皮细胞。,轻度敏感,中枢神经系
24、统;内分泌腺(包括性腺的内分泌细胞);心脏。,不敏感,肌肉组织;软骨和骨组织;结缔组织。,3、,剂量与效应的关系,河南省辐射环境安全技术中心,48,ICRP26,与,ICRP60,的危险度比较,ICRP26,辐射工作人员和公众随机性效应的危险度系数(供防护目的用),全 身 均 匀 照 射,危 险 度(10,-2,Sv,-1,),辐射工作人员:,致死性癌,加上遗传效应(最初二代),1.25,1.65,公众,包括全部后代的遗传效应,2.05,ICRP60,随机性,效应的标称概率,系数,危 害(10,-2,Sv,-1,),受照人群,致死癌,非致死性癌,严重遗传效应,总计,成年工人,全人口,4.0,5
25、.0,0.8,1.0,0.8,1.3,5.6,7.3,4、,短期大剂量外照射引起的辐射损伤,1,全身性辐射损伤,是指机体全身受到均匀或不均匀照射后出现的急性放射病,这种病症的出现多数是由于意外的核事故、核战争时造成的。此外,在放射治疗中也可能由于剂量过大,用源不当等原因造成全身性辐射损伤。,2,局部性辐射损伤,是指机体某一器官或组织受到外照射出现的某种损伤。一般,放射治疗中可能出现这类损伤。,4、,短期大剂量外照射引起的辐射损伤,5、,长期小剂量照射对人体健康的影响,长期小剂量照射引起的生物效应,其特点是,潜伏期较长,效应出现较晚,发生几率很低。因此,要估计小剂量照射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只有对人
26、数众多的群体,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才能得出有意义的结论。,小剂量照射引起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有属于随机性效应的,也有属于非随机性效应的。受到辐射危险的组织主要有:,1,性腺,:,受照射本人生育能力受损和其后代身上的遗传效应。辐射对生育能力的影响随性别、年龄而异。,2,红骨髓,:,辐射诱发白血病的主要组织,。,3,骨,:,最敏感的细胞是骨内膜细胞和骨表面上皮细胞,4,肺,:,辐射导致肺癌的发生率与辐射诱发白血病的发生率大致相同。,5,甲状腺,:,对辐射致癌效应的敏感性要比红骨髓高,然而甲状腺癌的死亡率比白血病的低得多,。,6,乳腺,:,育龄妇女的乳腺是辐射敏感性较高的组织之一。,7,发生癌的其他组织,
27、:,发生率较低,。,8,皮肤,:,诱发癌症的发生率要低得多。,9,眼晶体,:,应特别予以重视。,3、,用于环境和个人监测的,ICRU,量,在外照射情况下,为了将个人监测和环境监测中得到的结果,与人体的有效剂量及皮肤当量剂量联系起来,国际辐射单位与测量委员会(,ICRU,)定义四个运用量是很有用的,即,周围剂量当量,、,定向剂量当量,、,深部个人剂量当量,和,浅表个人剂量当量,。这些量都是基于,ICRU,球中某点处的剂量当量概念而不是以当量剂量的概念为依据。,2、,与,群,体有关的辐射量,三、,辐射防护基本原则和防护标准,1、,辐射防护的目的,2、,辐射防护的基本原则,3、,辐射防护标准和各种限
28、值,1、,辐射防护的目的,“辐射防护的目的在于防止有害的确定性效应的发生,并限制随机性效应发生的几率,使之达到被认为是可以接受的水平”。,ICRU,认为,根据目前现有的科学证据,对随机性效应采取,线性无阈,的剂量一响应关系是最合适的假定。,简单的线性无阈假定还可以在实际工作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可以对人体器官或组织内的剂量在器官或组织内进行平均;,对不同时间接受的剂量可以相加;,对来自一个源的剂量可以认为与来自其他源的剂量无关。,在任何防护水平下都必须接受某种有限的危险,,不存在零危险的方案,。,2、,辐射防护的基本原则,a,),辐射实践的正当性,b,),辐射防护与安全的最优化,ALARA,原则
29、,(,As Low As Reasonably Achievable,),c,),剂量限制和剂量约束,3、,辐射防护标准和各种限值,放射卫生,标准一览表,(放射卫生防护标准部分,,88,项),一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共,58,项,GBZ 113-2006,核与放射事故干预及医学处理原则,GBZ 114-2006,密封放射源及密封,放射源容器的放射卫生防护标准,GBZ 115-2002 ,射线衍射仪和荧光分析仪卫生防护标准,GBZ 116-2002,地下建筑氡及其子体控制标准,GBZ 117-2006,工业,射线探伤放射卫生防护标准,GBZ 118-2002,油,(,气,),田非密封型放射源测井卫生
30、防护标准,GBZ 119-2006,放射性发光涂料卫生防护标准,GBZ 120-2006,临床核医学放射卫生防护标准,GBZ 121-2002,后装,源近距离治疗卫生防护标准,GBZ 122-2006,离子感烟火灾探测器放射防护标准,GBZ 123-2006,汽灯纱罩生产放射卫生防护标准,GBZ 124-2002,地热水应用中放射卫生防护标准,GBZ 125-2002,含密封源仪表的卫生防护标准,GBZ 126-2002,医用电子加速器卫生防护标准,GBZ 127-2002 ,射线行李包检查系统卫生防护标准,GBZ 128-2002,职业性外照射个人监测规范,GBZ 129-2002,职业性内
31、照射个人监测规范,GBZ 130-2002,医用,射线诊断卫生防护标准,GBZ 131-2002,医用,射线治疗卫生防护标准,GBZ 132-2002,工业,射线探伤卫生防护标准,GBZ 133-2002,医用放射性废物管理卫生防护标准,GBZ 134-2002,放射性核素敷贴治疗卫生防护标准,GBZ 136-2002,生产和使用放射免疫分析试剂,(,盒,),卫生防护标准,GBZ 137-2002,含密封源仪表的卫生防护监测规范,GBZ 138-2002,医用,射线诊断卫生防护监测规范,GBZ 139-2002,稀土生产场所中放射卫生防护标准,GBZ 140-2002,空勤人员宇宙辐射控制标准
32、,GBZ 141-2002 ,射线和电子束辐照装置防护检测规范,GBZ 142-2002,油,(,气,),田测井用密封型放射源卫生防护标准,GBZ 143-2002,集装箱检查系统放射卫生防护标准,GBZ/T 144-2002,用于光子外照射放射防护的剂量转换系数,GBZ/T 145-2002,个人胶片剂量计,GBZ/T 146-2002,医疗照射放射防护名词术语,GBZ/T 147-2002 ,射线防护材料衰减性能的测定,GBZ/T 148-2002,用于中子测井的,CR39,中子剂量计的个人剂量监测方法,GBZ/T 149-2002,医学放射工作人员的卫生防护培训规范,GBZ/T 151-
33、2002,放射事故个人外照射剂量估计原则,GBZ/T 152-2002 ,远距治疗室设计防护标准,GBZ/T 154-2006,两种粒度放射性气溶胶年摄入量限值,GBZ/T 155-2002,空气中氡浓度的闪烁瓶测定方法,GBZ 161-2004,医用,射束远距治疗防护与安全标准,GBZ 165-2005 ,射线计算机断层摄影放射卫生防护标准,GBZ 166-2005,职业性皮肤放射性污染个人监测规范,GBZ 167-2005,放射性污染的物料解控和场址开放的基本要求,GBZ 168-2005 X,、,射线头部立体定向外科治疗放射卫生防护标准,GBZ 174-2006,含发光涂料仪表放射卫生防
34、护标准,GBZ 175-2006 ,射线工业,CT,放射卫生防护标准,GBZ 176-2006,医用诊断,X,射线个人防护材料及用品标准,GBZ 177-2006,便携式,X,射线检查系统放射卫生防护标准,GBZ 178-2006,低能,射线粒子源植入治疗的放射卫生防护与质量控制检测规范,GBZ 179-2006,医疗照射放射防护基本要求,GBZ/T 180-2006,医用,X,射线,CT,机房的辐射屏蔽规范,GBZ/T 181-2006,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放射防护评价报告编制规范,GBZ/T 182-2006,室内氡及其衰变产物测量规范,GBZ/T 183-2006,电离辐射与防护常用量和单
35、位,GBZ/T 184-2006,医用诊断,X,射线防护玻璃板标准,GBZ 186-2007,乳腺,X,射线摄影质量控制检测规范,GBZ 187-2007,计算机,X,射线摄影(,CR,)质量控制检测规范,二国家标准,共,21,项,GB 8921-88,磷肥放射性镭,-226,限量卫生标准,GB 11713-89,用半导体,谱仪分析低比活度,放射性样品的标准方法,GB 11743-89,土壤中放射性核素的,能谱分析方法,GB 14882-94,食品中放射性物质限制浓度标准,GB/T 14883-94,食品中放射性物质检验,GB/T 16137-1995 ,线诊断中受检者器官剂量的估算方法,GB
36、/T 16139-1995,用于中子辐射防护的剂量转换系数,GB/T 16140-1995,水中放射性核素的,能谱分析方法,GB/T 16141-1995,放射性核素的,能谱分析方法,GB/T 16143-1995,建筑物表面氡析出率的活性炭测量方法,GB/T 16145-1995,生物样品中放射性核素的,能谱分析方法,GB/T 16146-1995,住房内氡浓度的控制标准,GB 16348-1996 ,线诊断中受检者放射卫生防护标准,GB 16349-1996,育龄妇女和孕妇的,线检查放射卫生防护标准,GB 16350-1996,儿童,线诊断放射卫生防护标准,GB 16352-1996,一次
37、性医疗用品,射线辐射灭菌标准,GB 16353-1996,含放射性物质消费品的放射卫生防护标准,GB 16361-1996,临床核医学中患者的放射卫生防护标准,GB 16362-1996,体外射束放射治疗中患者的放射卫生防护标准,GB/T 17589-1998,射线计算机断层摄影装置影像质量保证检测规范,GB/T 17982-2000,核事故应急情况下公众受照剂量估算的模式和参数,三卫生行业标准,共,9,项,WS/T,75-1996,医用,射线诊断的合理应用原则,WS/T 76-1996,医用,射线诊断影像质量保证的一般要求,WS 177-1999,牙瓷中天然铀的豁免,WS 178-1999,
38、日用陶瓷中天然放射性物质的豁免,WS/T 184-1999,空气中放射性核素的,能谱分析方法,WS/T 189-1999,医用,射线诊断设备影像质量控制检测规范,WS/T 234-2002,食品中放射性物质检验 镅,-241,的测定,WS 262-2006,后装,源治疗的患者防护与质量控制检测规范,WS/T 263-2006,医用磁共振成像,(MRI),设备影像质量检测与评价规范,四其他相关标准,共,6,项,GB,18871-2002,电离辐射防护与放射源安全基本标准(卫生部等四部门联合发布),GB 6566-2001,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代替放射卫生防护标准,GB 6566-2000
39、),GB/T 18883-2002,室内空气质量标准,(,室内氡指标,),GB 8537-1995,饮用天然矿泉水(总,,,Ra-226,指标),GB/T 8538-1995,饮用天然矿泉水检验方法(总,,,Ra-226,,,H-3,指标),卫生部法监司:生活饮用水卫生规范(,2001,,总,,总,指标),五,其他报批,项目,共,2,项,(修订)磷肥及其复合肥中镭,-226,限量(,GB 8921-88,的修订),(制订)食品中镅,-241,限量,(放射性疾病诊断标准部分,,42,项),一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共,29,项,GBZ 95-2002,放射性白内障诊断标准,GBZ 96-2002,内照
40、射放射病诊断标准,GBZ 97-2002,放射性肿瘤诊断标准,GBZ 98-2002,放射工作人员健康标准,GBZ 99-2002,外照射亚急性放射病诊断标准,GBZ 100-2002,外照射放射性骨损伤诊断标准,GBZ 101-2002,放射性甲状腺疾病诊断标准,GBZ 102-2007,放冲复合伤诊断标准,GBZ 103-2007,放烧复合伤诊断标准,GBZ 104-2002,外照射急性放射病诊断标准,GBZ 105-2002,外照射慢性放射病诊断标准,GBZ 106-2002,放射性皮肤疾病诊断标准,GBZ 107-2002,放射性性腺疾病诊断标准,GBZ 108-2002,急性铀中毒诊
41、断标准,GBZ 109-2002,放射性膀胱疾病诊断标准,GBZ 110-2002,急性放射性肺炎诊断标准,GBZ 111-2002,放射性直肠炎诊断标准,GBZ 112-2002,职业性放射性疾病诊断标准,(,总则,),GBZ/T 151-2002,放射事故个人外照射剂量估算原则,GBZ/T 156-2002,职业性放射性疾病报告格式与内容,GBZ 162-2004,放射性口腔炎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GBZ/T 163-2004,外照射急性放射病的远期效应医学随访规范,GBZ/T 164-2004,核电厂操纵员的健康标准和医学监督规定,GBZ 169-2006,职业性放射性疾病诊断程序和要求,
42、GBZ/T 170-2006,核事故场外医学应急计划与准备,GBZ/T 171-2006,核事故场内医学应急计划与准备,GBZ/T 172-2006,牙釉质电子顺磁共振剂量重建方法,GBZ 190-2007,放射性食管疾病诊断标准,GBZ/T 191-2007,放射性疾病诊断名词术语,二国家标准和卫生行业标准,共,13,项,GB/T,12715-91,染色体畸变估算生物剂量,GB/T 16148-1995,放射性核素摄入量及内照射剂量估算规范,GB/T 16149-1995,外照射慢性放射病剂量估算规范,GB 18196-2000,过量受照人员的医学检查规范,GB/T 18197-2000,放
43、射性核素内污染人员的医学处理规范,GB/T 18198-2000,矿工氡子体各人累计暴露量估算规范,GB/T 18199-2000,外照射事故受照人员的医学处理及治疗方案,GB/T 18201-2000,放射性疾病名单,WS/T 117-1999 ,、,、,射线和电子束所致眼晶体剂量估算规范,WS/T 186-1999,人体体表放射性核素污染去污处理规范,WS/T 187-1999,淋巴细胞微核估算受照剂量的方法,WS/T 188-1999 ,、,射线和中子所指皮肤损伤的剂量估算规范,WS/T 204-2001,用稳定性染色体畸变估算职业受照者剂量方法,辐射防护标准及其安全评价,(一)基本限值
44、,1有效剂量限值和当量剂量限值,2次级限值,3内外混合照射,(二)导出限值,(三)管理限值,(四)参考水平,辐射防护标准和各种限值,3、,辐射防护标准和各种限值,(,一,),基本限值,放射工作人员的年剂量限值,公众个人的年剂量限值,不包括天然本底照射和医疗照射,剂量限值是一不允许接受的剂量范围的下限,而不是允许接受的剂量范围的上限,是最优化过程的约束条件,是防护体系的一部分,。确定剂量限值的主要依据是辐射产生的危害,但剂量限值的确定不仅仅是根据对健康的影响,还要考虑社会因素。,(1),职业照射剂量限值,应对任何工作人员的职业照射水平进行控制,使之不超过下述限值:,由审管部门决定的,连续,5,年
45、,的年平均有效剂量(但不可作任何追溯平均),20mSv,;,任何一年中,的有效剂量,,50mSv,;,眼晶体,的年当量剂量,,150 mSv,;,四肢(手和足)或皮肤,的年当量剂量,,500mSv,。,对于年龄为,16,18,岁接受涉及辐射照射就业培训的徒工和年龄为,16,18,岁在学习过程中需要使用放射源的学生,应控制其职业照射使之不超过下述限值;,年有效剂量,,6ms,;,眼晶体的年当量剂量,,50 msv,;,四肢(手和足)或皮肤的年当量剂量,,150 mSv,。,在特殊情况下,依照审管部门的规定,可将剂量平均期破例延长到,10,个连续年;并且,在此期间内,任何工作人员所接受的年平均有效
46、剂量不应超过,20mSv,,任何单一年份不应超过,50mSv,;此外,当任何一个工作人员自此延长平均期开始以来所接受的剂量累计达到,100mSv,时,应对这种情况进行审查。,3、,辐射防护标准和各种限值,(,一,),基本限值,(2),公众照射剂量限值,实践使公众中有关关键人群组的成员所受到的平均剂量估计值不应超过下述限值:,年有效剂量,,1mSv,;,特殊情况下,如果,5,个连续年的年平均剂量不超过,1mSv,,则某一单一年份的有效剂量可提高到,5 msv,;,眼晶体的年当量剂量,,15mSv,;,皮肤的年当量剂量,,50mSv,。,这里规定的剂量限值不适用于患者的慰问者(例如,并非是他们的职
47、责、明知会受到照射却自愿帮助护理、支持和探视、慰问正在接受医学诊断或治疗的患者的人员)。但是,应对患者的慰问者所受的照射加以约束,使他们在患者诊断或治疗期间所受的剂量不超过,5mSv,。应将探视食人放射性物质的患者的儿童所受的剂量限制小于,1mSv,以下。,GB18871-2002,中 职业照射的控制有重要改变,职业照射个人剂量限值改变,加强未成年人保护只给出每单位摄入量产生的待积有效剂量,放射工作条件 控制区 监督区,监测评价 健康监护,保留,表面污染控制水平,保留,非密封源放射工作场所分级,剂量限值,应用,职业人员,公众,有效剂量,20,mSva,-1,连续5年内平均,1,mSva,-1,
48、50,mSva,-1,在任一年,年当量剂量,眼睛,150,mSv,15,mSv,皮肤,500,mSv,50,mSv,四肢,500,mSv,1.,有效,剂量限值和当量剂量限值,(一)基本限值,限值不包括天然本底和医疗照射;,限值用于规定期间有关的外照射剂量与该期间摄入量的50年(儿童,70年)的待积剂量之和;,隐含着对最优化的剂量约束值一年中不应超过20,mSv;,特殊情况下,公众每5年平均剂量不超过1,mSv,a,-1,,,在单独一年的有效剂量可允许大一些;,年剂量当量的设置是为了防止局部照射中的确定性效应;,皮肤剂量限值指在任一1,cm,2,,,不论受照的皮肤面积;,剂量限值只是防护体系的一
49、部分,刚好达到可忍受程度的边缘上的一个点。,说明:,孕妇工作的条件,女性工作人员发觉自己怀孕后要及时通知用人单位,以便必要时改善其工作条件。孕妇和授乳妇女应避免受到内照射。,用人单位不得把怀孕作为拒绝女性工作人员继续工作的理由。用人单位有责任改善怀孕女性工作人员的工作条件,以保证为胚胎和胎儿提供与公众成员相同的防护水平。,未孕妇女的职业照射控制与男人相同。,2.次级限值,来自单次或多次摄入的某一种放射性核素对个人造成的照射达到剂量当量限值时的累积摄入量。它等于同时满足下式的年摄入量的最大值。,3.内外混合照射,同时满足,式中:,E,年有效剂量;,Eh20mSv,限值;,I,j,放射性核素,j,
50、的年摄入量;,ALI,j,放射性核素,j,的年摄入量限值;,Hs,年浅表个人剂量当量;,H,S,L,500mSv,限值。,3、,辐射防护标准和各种限值,(,二,),导出限值,(1),放射性物质污染表面的导出限值,在放射性物质运输中,装有放射性物质的容器污染表面的导出限值为,3.7,10,-1,Bq/cm,2,;,装有放射性物质的容器污染表面的导出限值为,3.7,10 Bq/cm,2,。,3、,辐射防护标准和各种限值,(,二,),导出限值,(2),年摄人量限值及导出空气浓度,(二)导出限值,DACALI/2.4,10,3,式中:,DAC,导出空气浓度,,Bq,m,-3,。,呼吸率:0.02,m,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