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一生物自助餐 1(2010年高考天津理综)在叶肉细胞中,CO2的固定和产生场所分别是()叶绿体基质类囊体薄膜线粒体基质线粒体内膜ABCD2(2011年杭州检测)为探究叶绿体吸收光能后是否有氧气产生,某学者设计了以下实验:制作载有水绵和好氧性细菌的临时装片,用极细光束照射水绵,同时放在显微镜下观察。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分析,不正确的是()A在光束照射到水绵之前,应该加三棱镜将混合光分解成连续光谱B临时装片应放置在没有空气的黑暗环境中C用好氧性细菌起指示作用D水绵的带状叶绿体有利于设置对照条件3(2011年永嘉检测)现在园艺师们往往将李子、杏等果树的树形,修整成主干突出,侧枝层次分明,呈螺旋状均匀着
2、生在主干上的主干形。“有空就有枝,有枝就有果”,是对该树形的最佳描述。由此我们可以想到该树形丰产的主要原因是()A提高了对光的利用效率B提高了对CO2的利用效率C增强了果树的抗病能力D增强了果树的呼吸作用4(2009年高考安徽理综) 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下列关于叶绿体结构与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叶绿体中的色素主要分布在类囊体腔内BH2O在光下分解为H和O2的过程发生在基质中CCO2的固定过程发生在类囊体薄膜上D光合作用的产物淀粉是在基质中合成的5(2011年大连测试)在叶绿体中色素的分离实验中,发现滤纸条上色素带颜色较浅,原因不可能是()A研磨时没有加入二氧化硅B画滤液细线次数
3、太少C提取时无水乙醇加得太少D所用的菠菜叶片可能太嫩6(2011年南通检测)2,6二氯酚靛酚是一种蓝色染料,能被还原剂还原成无色。从叶绿体中分离出类囊体,置于2,6二氯酚靛酚溶液中,对其进行光照,发现溶液变成无色,并有氧气释放。此实验证明()A光合作用在类囊体上进行B光合作用产物O2中的氧元素来自CO2C光反应能产生还原剂和O2D光合作用与叶绿体基质无关7(2011年娄底测试)将某绿色植物放在特定的实验装置内,研究温度对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影响(其余的实验条件都是理想的),实验以CO2的吸收量与释放量为指标。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对该表数据的分析正确的是()A昼夜不停地光照,温度在35 时该
4、植物不能生长B昼夜不停地光照,该植物最适宜的温度是30 C每天交替进行12小时光照、12小时黑暗,温度均保持在20 的条件下,该植物积累的有机物最多D每天交替进行12小时光照、12小时黑暗,温度均保持在30 时,该植物积累的有机物是温度在10 时的两倍8(2011年太原一模)下图表示某绿色植物在生长阶段体内物质的转变情况,图中a、b为光合作用的原料,表示相关过程,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图中过程进行的场所是叶绿体囊状结构薄膜B光合作用过程中H来源于过程中水的光解,用于过程C3的还原C在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除了产生H、ATP外,产物中还有丙酮酸D过程中产生ATP最多的是过程9(2011年启东一调
5、)农科所技术员研究温度对某蔬菜新品种产量的影响,将实验结果绘制成如下曲线。据此提出以下结论,你认为合理的是()A光合作用酶的最适温度高于呼吸作用酶的最适温度B阴影部分表示535 时蔬菜的净光合速率小于零C光照越强,该蔬菜新品种的产量越高D温室栽培该蔬菜时温度最好控制在2530 10(2011年和平模拟)如图表示植物体内的某些代谢过程,据图判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X、Y物质分别代表三碳化合物和丙酮酸B过程可以产生还原性氢,过程需要消耗还原性氢C过程发生在线粒体基质中,过程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D四个过程可以在同一个细胞中进行11(2011年韶关调研)如图表示在一定范围内,不同环境因素与水稻叶片光合
6、作用强度的关系,对其描述不正确的是()A如果横坐标是CO2含量,则a为红光,b为白光B如果横坐标是CO2含量,则a为强光,b为弱光C如果横坐标是光照强度,a的CO2含量较高,b的CO2含量较低 D如果横坐标是光照强度,a温度较适宜,b温度较低12. (2011年淄博一模)在下列四种实验条件下,测定了不同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速率的影响,实验条件记录于下表中。根据实验结果绘制成的曲线如右图所示。实验CO2浓度(%)温度()10.103020.102030.033040.0320下列对上述实验中限制光合作用速率主要因素的分析,正确的是()ABCD实验2光强度CO2浓度温度温度实验4CO2浓度光强度光强
7、度CO2浓度P点温度温度CO2浓度光强度1解析:植物细胞的光合作用包括光反应和暗反应,光反应包括水的光解和ATP的生成,光反应发生在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暗反应包括CO2的固定和C3的还原,发生在叶绿体的基质中。植物细胞的细胞呼吸包括三个阶段,其中第二阶段是前一个阶段产生的丙酮酸和水结合生成CO2,该过程发生在线粒体基质中。答案:A2解析:该探究实验的实验变量是光的有无而不是不同波长的光,因此不需用三棱镜将混合光分解。答案:A3解析:侧枝层次分明,呈螺旋状均匀着生长在主干上,避免了相互遮挡阳光,提高了对光的利用效率。答案:A4解析:叶绿体中的色素主要分布在类囊体薄膜上,A选项错误。H2O在光下分
8、解为H和O2的过程发生在类囊体的薄膜上,B选项错误。CO2的固定过程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C选项错误。光合作用的产物淀粉是在叶绿体基质中合成的,D正确。5解析:研磨时没有加入二氧化硅,提取的色素浓度过低,画滤液细线次数太少,所用的菠菜叶片可能太嫩,色素含量太少,都可能使滤纸条上色素带颜色较浅。提取时无水乙醇加得太少,会使提取到的色素溶液浓绿,滤纸条上色素带颜色较深。答案:C6解析:依据题中信息可判断:光照后溶液变为无色,说明有还原剂产生;有氧气释放,说明该过程有氧气产生。类囊体是光合作用光反应阶段的场所,说明光反应能产生还原剂和O2。答案:C7解析:光照下吸收的CO2表示净光合量积累有机物,黑暗
9、中释放的CO2表示呼吸作用分解的有机物。温度在35 时该植物积累有机物是3.00,能正常生长。昼夜不停地光照,该植物在25 时积累有机物是3.75(最多),25 是该植物生长最适宜的温度。每天交替进行12小时光照、12小时黑暗积累的有机物是12小时光照的积累有机物量减去12小时黑暗呼吸作用分解的有机物量,在20 是2.75(最多)。此条件下30 时,该植物积累的有机物是0.5,10 时是1.0,10 时积累的有机物是30 时的两倍。答案:C8解析:过程是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产生ATP最多。答案:D9解析:题图中反映光合作用酶的最适温度在2530 ,没有反映呼吸作用酶的最适温度,不能得出A项结论
10、。阴影部分表示535 时蔬菜光合作用量减去呼吸作用量,即净光合量,很明显是大于零的。植物有光饱和点,光照强度大于光饱和点,光合作用不再增强,产量不再提高。在2530 时,净光合量最大,蔬菜产量最高,因此,温室栽培该蔬菜时温度最好控制在2530 。答案:D10解析:代表CO2的固定,代表三碳化合物的还原,都发生于叶绿体基质,X物质代表三碳化合物;代表有氧呼吸第一阶段,发生于细胞质基质;代表有氧呼吸第二、三阶段,发生于线粒体,Y物质代表丙酮酸。三碳化合物的还原要消耗还原性氢,有氧呼吸第一、二阶段会产生还原性氢。叶肉细胞可同时进行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答案:C11解析:如果横坐标是CO2含量,则相同的CO2含量时,植物对白光的吸收值大于红光,因此光合作用强度较大,即a为白光,b为红光。答案:A12解析:实验1、2对照,CO2浓度相同,实验1温度高,光合速率大,说明限制实验2光合作用速率的主要因素是温度。实验3、4 CO2浓度相同,温度不同,但光合速率相等,实验3与实验1对照、实验4与实验2对照,说明限制实验4的因素是CO2浓度。P点无论CO2浓度高低,光合速率一样,但随光照增强,光合速率增大,说明限制因素是光强度答案:D4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