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养成:鲍的养殖方法大体有筏式养殖(分浮梗式养殖和筏架式养殖两种)、岩礁潮下带沉箱养殖、潮间带围池养殖、潮下带垒石蒙网养殖、陆上工厂化养殖、底播放流增殖等方法。1 鲍的筏式养殖技术要点1)养殖海区的选择 筏式养鲍的海区选择应从水深、水质、温度、潮流、风浪、底质、透明度、附着生物等多方面综合考虑。水深要求低潮时10米以上,水越深水环境相对越稳定,养殖水层的调节越灵活。但太深时筏架设置投资较大,一般1520米为宜。水质要求稳定和无污染。养殖区应远离工业排污和城市排污口,水质应达到国家颁布的渔业水质标准。盐度周年变化幅度不应超过3,在2833之间。河口汛期的大量排入,是影响海水盐度和水质稳定的重要因素
2、,所以应远离河口区。温度周年变化要求不超过所养种类的耐受范围,养殖水层的最高水温不宜超过28度,最低水温不能低于1.5度。潮流应是标准的往复流,流速为2030米/分钟为宜。由于筏式养殖需随季节和海况变化而调整水层,有时吊笼绳很长,不规则的水流将造成养鲍笼子的相互缠绕 带来生产损失。在往复流的海区,应横流设置养殖筏架。畅通的海(潮)流可改善养殖区的水环境。应选择风浪小的海区。养鲍筏架的负荷量很大,又处在水深流大的海区,若风浪再大,筏架就有被拔根的危险,且风浪大时给海上作业管理带来不便。底质应以泥底为首选,泥底容易设置固定锚橛并且牢固。砂泥底次之,岩礁底不能打橛,下锚或石砣也不稳定,因而无法设置筏
3、架。鲍不仅喜欢水深流大的海区,还喜欢水清、透明度大的海区。水经常混浊的海区不宜养鲍。一般透明度应大于4米。海区附着生物对养鲍的影响很大。除底栖硅藻外,几乎所有的附着生物对于筏式养鲍都有危害。常见的危害严重的附着生物有牡蛎、贻贝、各种海鞘、石灰虫、藤壶、薮枝螅及部分藻类等。有的附于鲍的壳面影响鲍的呼吸和摄食运动,有的附于养殖笼的盘面侵占鲍的活动空间,有的附于笼的外围网衣上阻碍笼内水体交换,有的附于筏架上也同样增加了筏架的负荷,都给生产和管理造成不便,降低了生产效率,因而宜选择附着生物少的海区。总之,筏式养鲍应选择水深1520米、水质达到国家渔业水质标准、无大量淡水和污染物注入、盐度稳定、水温变化
4、平缓、标准往复流且流速在2030米/分钟间、风浪少且水清、附着生物少的泥底海区为养殖区。2)多层养鲍网笼 用于筏式养鲍的养殖器具很多,有圆形养殖筒、灯笼式养殖笼、和多层网笼等几种。目前国内使用较为普遍的是多层网笼。多层网笼的形式也有多种,现重点介绍一下大连和山东荣成研制生产的两种多层网笼。图大连式养鲍网笼示意图大连式网笼:如图1所示,由直经5060厘米的塑料盘(盘面上设有若干个直经0.51.5厘米的圆孔)做层盘,两头带螺丝的钢棍做连接杆(或称骨架),套合连接杆的硬塑料管做层隔管及网衣等组成。每412片层盘用1根(中心)或4根(边缘部)连接杆串联固定,层隔管一般1525厘米长,用拉链的网衣系结在
5、笼子外围,拉链垂直可开闭,用作放苗和投饵等管理。这种网笼在日本和大连等地使用的较为普遍。荣成式网笼:由方形(边长50厘米左右)圆角式的凸顶带沿塑料槽盘(盘面上开有数个直径10厘米左右的通道孔),顶盘和底盘,中心固定杆和带拉链的网衣组成,如图所示。一般做成46层,层间距25厘米左右,拉链也是垂直设置,网衣系结在笼子外围。这种笼子的特点是,饵料投放于槽盘之上,鲍摄食之后从通道孔返回槽盘下面栖息,摄食时再爬到上面。山东荣成使用的较多。图荣成式养鲍网笼示意图另外,也有用扇贝养殖笼养鲍的生产单位。3)养殖规格与密度 以大连式多层养鲍笼为例,养殖皱纹盘鲍,壳长2.0厘米左右的小型鲍苗每层放养400600粒
6、,壳长3厘米的大苗每层放养200300个,壳长45厘米的鲍每层放养100150个,壳长5厘米以上的鲍每层放养2060个。4)剥离与运输 鲍在养殖过程中,随着个体的增大需不断地疏稀养殖密度。因鲍的吸附力量极大,很难从吸附物体上拨下来,必须用特殊的剥离方法。通常有酒精麻醉和电击等几种方法。酒精麻醉剥离法:用90%以上的食用酒精配成24%的酒精海水溶液,盛放在可以放开养鲍笼的水槽中,将需剥离的鲍鱼连笼子一起用海水冲干净后,放入酒精海水中,经25分钟,鲍即被麻醉,大部分个体可自动脱落下来,个别没有脱落的便可用手轻易地拨下来,剥离下来后立即将鲍鱼放入流动的海水中使其苏醒,一般在半小时内都能恢复正常活力,
7、这种剥离方法对鲍鱼无明显伤害。若麻醉剥离时间超过5分钟还不见鲍脱落时,说明酒精浓度已降低,需补充酒精到起始浓度。酒精浓度太大时,对鲍的健康不利。随着剥离的数量增加,酒精海水溶液会变脏,应适时更换。刚剥离下来的鲍,因其肌体处麻痹状态,搬运时应轻轻操作,以免造成人为的机械损伤。电剥离法:鲍鱼在电场中有触电反应。在弱电场条件下,短时间地触电可使其足肌收缩,但不会影响其肌体健康,释放电场后,又能很快恢复正常。大连碧龙海珍品有限公司及烟台大学海洋学院等单位,依据鲍的这种特点,前些年分别研制出了鲍电剥离机,剥离电场以海水为媒体,电场强度在0.51.5伏特/厘米间,剥离效果良好。使用方法时,将要剥离的鲍及养
8、殖笼冲刷干净,放入两端设有电极板的装有海水的剥离水槽内,根据鲍的个体大小设置电击时间(27厘米鲍,时间在0.52.0分钟之间)。电剥离的鲍比酒精剥离的苏醒时间短得多,断电后应立即将鲍笼移出水槽,并快速取出鲍鱼。电剥离时应注意,操作人员在通电时最好不要接触剥离水槽,以防意外触电。尽管设计的剥离电压为安全电压。装在金属容器的鲍不能使用电剥离。剥离水槽的设计制做既应于养殖器具的大小相匹配,还要使电场的垂直面减少截挡物体,以提高剥离效果。在养殖生产中活鲍的运输距离和时间一般都很短,不需较多的防护。只在强太阳光照射、风、雨天时需要遮盖,但不能重度挤压。运输时间超过两小时,应保持湿润,一般用浸透海水的干净
9、大叶藻等隔层包装并保持通气,环境温度最好不低于5度、不高于25度。运输时间若超过10小时最好带水运输并充气,有换水条件时,中途换几次水更好。少量的鲍长时间或长距离运输,可用专用泡沫运鲍箱,隔室中放入冰袋(包装的冰块),封闭运输。但冰溶化后,箱内温度高于10度左右时应开箱换冰袋。空运可节省运输时间(采用专用运鲍箱)。船运大量的商品鲍时,使用活水仓为适宜。5)管理投饵 以海带和裙带菜等为主。饵料系数在25左右。一般每610天投喂一次。投喂量依据笼内鲍的大小(数量和重量)和水温高低等因素来掌握。养殖皱纹盘鲍,当水温20度时,若8天投饵一次,投喂量掌握在鲍重量的2倍左右,10度或25度时,投喂量为鲍重
10、量的1倍左右。影响鲍摄食率的因素很多,生产中应根据实际情况掌握投喂量,一般残饵量控制在1520%为宜。投喂新鲜藻类时,投喂前将藻体冲刷干净,若用海带时,还需切成200平方厘米左右的小块。在缺乏新鲜藻类时,也可用干海带等做饵料,投喂干海带应4天左右投喂一次,且应选择质量好的淡干海带,切不要用易腐烂的雨淋菜和发霉菜。缺乏新鲜藻类或需促肥时,还可投喂人工配合饵料,一般5天左右投喂一次,掌握残饵量在10%左右。安全检查与洗刷笼子 筏式养鲍的筏架负荷较大,加上风浪的影响,常出现使设施器材不安全的因素。需经常性地进行安全检查。检查内容包括橛根有否松脱,绠绳有无明显磨损、浮球有无破损松脱、吊笼绳有无磨损或缠
11、绕、笼子有无变形、笼网和拉链有无破碎和开缝等。一旦发现不安全因素,应及时加固、修复和更换。养殖过程中,笼子内外的附着物和附泥会不断增多,应适时洗刷清理。可用高压水泵清除附泥和附着不太牢固的生物。对于附着牢固的生物,则应采取人工铲除的方法加以清理。使养殖笼和筏架保持经常干净的状态。换网 养殖笼的外围网衣有不同程度的阻水作用。网扣越小阻水越明显。为使笼内外水体交换好,应随鲍的个体增大及时换用网扣较大的网衣,在鲍跑不出网笼外面的前提下,网扣越大越好。一般都准备23套不同规格的裁缝好了的网衣。换网工作可随洗刷网笼同步进行,一般在海上就地操作比较方便。调节水层 养鲍水层一般调节在26米间。在养殖过程中,
12、需根据季节和海况灵活调节水层。上表层附着生物附着高峰期,水层要调深,低谷期调浅;低温和高温期调深,生长适温期调浅;雨季、有赤潮、有污染时调深,正常环境时调浅;大规格鲍养殖比小规格鲍养殖水层宜深。调节水层以延长或缩短网笼吊绳来实现。水层的调节还应根据养殖海区的水深和透明度的实际状况掌握,海区水深和透明度较大时可适当调深,反之适当调浅。清除敌害与残饵 筏式养鲍的敌害生物大体分为两种。一种是前面所述的附着生物,影响鲍的摄食、生活空间和笼内外水体交换及水质。一般伴随着洗刷笼子可予以清除;另一种是残食性的敌害生物,通常有海盘车、较大的蟹类、肉食性螺类和凶猛鱼类(主要有红螺、黑鱼)。鲍的这些残食性敌害生物
13、,可在每次投饵时进行清除。投喂新鲜(活体)藻类时,由于其在笼内还能进行光合作用,腐烂较轻,清除残饵不甚重要。但投喂干藻类和人工配合饵料时,不仅要把握好投喂间隔时间,还必须在投饵前彻底清理上次的残饵,以免残饵腐败后,被鲍误食中毒,引起死亡。6)养殖周期与收获季节 皱纹盘鲍壳长2.0厘米的鲍苗养殖一年一般可长到5厘米左右,养殖两年可长到7.0厘米左右,养殖3年可长到8厘米左右。市场对鲍的商品规格要求,有的以壳长为指标,有的以个体重为指标。养殖周期应根据市场需求来灵活掌握。养殖规格达到市场要求时,即可收获。目前,同一品种,规格大的市场价格高,规格小的价格偏低。收获时,采用鲍的常用剥离方法剥离后,按市
14、场要求和企业条件,确定运输方法。至于收获季节,也应根据市场需求来确定。若仅考虑鲍 的科学收获季节的话,应在高温和低温期来临前收获,这能较充分地利用鲍的适温生长期。 2、岩礁潮下带沉箱养鲍技术要点1)海区选择 这种养鲍方法的优良海区条件,应是(岩礁底、砾石底或砂砾底)底质稳定且平坦、水质稳定、海区无污染、低潮时水深1.510.0米、海流畅通、管理方便的海区。饵料供应 还应方便。在方便的条件下,海区水深最好是在1.55.0米范围内,这样的水深既能满足鲍的生活条件要求,又便于沉箱设置、投饵和其它生产管理。依据各海区的水温及相关条件,确定适养的鲍鱼种类。2)养成设施 沉箱养鲍的主要设施就是沉箱。目前用
15、于养殖的沉箱类型较多,现着重介绍一下使用较为方便、投资较小的两种沉箱养殖概况:沉箱:有内置人工礁式沉箱(如图),其结构由箱架(用直径1620毫米钢棍焊接成的长24米、宽24米、高0.81.0米的方形体),外套防逃网衣和兼起固定作用的人工组成。 图内置人工礁式沉箱示意图另一种是水泥底板带有隔板式沉箱(如图),是由水泥预制板(长6080厘米、宽6080厘米、厚68厘米左右,四角带有连接筋或孔)、钢架(长6080厘米、宽6080厘米、高1.0米左右钢棍焊接而成)、设有圆孔的塑料隔板(一般34层)和外围网衣(带有能开启的帘门)组成。图水泥底板带隔板式沉箱示意图沉箱设置场地的改造:无论是岩礁底、砾石底或
16、硬砂(铁板砂)底都需平整,最少要使沉箱放置处的底面平坦,且不能低于周围海底。若有局部底质不稳定的因素,应加以改造使其稳定。经平整后的海底,要在几个潮流冲刷干净后方可投放沉箱。沉箱内的附着物体:内置人工礁式沉箱,投放前先将底部和四侧面的网衣缝结严密牢固,网扣的大小以初放鲍苗逃不出为原则。沉箱放置到合适的位置后,由潜水员在沉箱内用1020公斤重的不规则的石块,或者用水泥预制板块(事先彻底浸泡好的)支垒成高40厘米左右的稳定的人工礁,作为鲍鱼的匍匐物体和活动场所。人工礁垒成后,再缝上沉箱顶部的网衣,顶部网衣上留有的长网袖应高出低潮线以上并系加小浮球,以便在一般潮位时都能进行投饵。水泥底板式沉箱内的附
17、着物体,是水平分层联结在箱内的薄塑料板,分层的塑料板只起增加鲍匍匐、活动面积的作用,不起分隔箱内空间的作用,投饵时使用一个共同的帘门。沉箱的固定及相互间的距离:如上两种沉箱,设置完毕后不需外加固定设施。第一种由内垒的人工礁压固,第二种由水泥底板块配重,一般的风浪和海流都不易被冲动。在水流畅通时,沉箱设置间隔距离(间隔面积)可以是11,水流不太畅通的海区可以是123。当然海区宽畅时还可适当疏稀一些。3)放苗时间 沉箱设置就绪后,经过23天的自然浸泡和落实,即可投放鲍苗。海区水温在10度以上、25度以下均可投苗。但是,鲍的最佳生长季节是春、秋两季(皱纹盘鲍水温1520度),若是在秋末冬初投放壳长2
18、厘米左右的苗,到低温期前的适生长时间太短,小规格的鲍自然越冬成活率低,因而放苗(尤其是放小规格苗)的最佳时间是春天。4)放苗规格 春天放苗时,一般选择壳长1.52.5厘米的小苗。规格大一些的生长更好,但鲍苗价格较高。若要在秋末放苗,应选择壳长4.0厘米左右的苗,规格较小时,越冬成活率低。5)放苗密度 采用钢架铺石块沉箱时,每平方米沉箱放皱纹盘鲍苗一般为100200个。采用水泥底板式沉箱时,每平方米沉箱放苗一般为200400个。放苗密度应根据不同的养殖种类、养殖周期的长短和管理的精细水平等来掌握。6)管理 沉箱养鲍的生产管理大体有投饵、清除敌害和安全检查等几个方面。投饵 沉箱养鲍一般只投喂新鲜活
19、体大中型藻类。投饵方法是先将藻体洗净,装到船上到养殖区找到带小浮球的沉箱袖口,从袖口投入饵料后再 将袖口扎紧。若采用带水泥底板的沉箱,投饵时应使用带吊杆的船将沉箱吊起到船上操作。春、秋两个适温期每810天投饵一次,夏天每1015天投饵一次,冬天可少投或不投饵。每次投饵时应检查残剩饵料数量、残饵量在20%左右为适宜。清除敌害与沉积物 大型沉箱养鲍的敌害不易清除。通常可采用在箱内设置诱捕笼(内加诱饵)的方法实现,诱捕笼应达到放、取方便的设置程度。可以吊出水面的沉箱,在投饵时一并清除敌害生物和沉积物。不能移动的大型沉箱,随着养殖时间的加长,箱内浮泥和鲍的粪便等日积月累,会影响箱内水环境和鲍的正常活动
20、和摄食,应适时清理。清理的方法可采用水泵打水冲刷。一般在涨、落潮时从上水头开始进行。对于网衣上的附着物,应及时清除,以保证箱内水流通畅。安全检查 沉箱养鲍一般安全性较大,但也不容忽视安全检查。检查的内容有沉箱是否倾斜、箱内石堆有否倒塌、网衣有无破漏或开缝、敌害生物多少、残饵有无腐烂现象等。一旦发现问题须及时处理解决。3、岩礁潮间带围池养鲍技术要点这种养鲍方式,属于半集约化养殖的一种。具体技术要点包括如下几个方面。1)海区选择 优良的潮间带围池养鲍海区应是水质清洁无污染,盐度稳定、受风浪影响较小、潮差1.8米以上的平坦岩礁地带。底质坚硬的砂泥底(铁板砂)或小砾石底,只要不渗水,也可利用。潮差越大
21、水交换越好,养殖效果越好。2)建池要求 潮间带围池养鲍,有散养和网箱养殖等方式。养殖方式不同,建池要求也随之有别。散养池的建造:单池面积15亩,宜小不宜大;池底最好设在低潮线且整平;外围池壁高于高潮线,以防鲍外逃;临海池壁在距池底11.3米高处设置多个水交换孔洞,以保证涨潮时能自然注满水,落潮时能保存深1米以上的水;临海池壁每池设12个闸门,供清池和特殊管理时能排干水;池内点状堆放石块、四脚砖、水泥制块或瓦片等供鲍栖息隐蔽,石堆等高度0.5米左右,直径1米左右,石堆面积占池面积的三分之二至四分之三;池底由近岸边向临海边做适当坡度,以便于清池;若是多池连片,为减少投资,可将池间壁筑成与水交换孔洞
22、同高。这种池子最好能在近岸边设置排水沟,池子两端的水交换孔洞做成单向阀,使得涨潮时海水从临海端进入,落潮时从近岸端流出,以提高水交换的效果。网箱养殖池的建造:单池面积110亩间,大小皆宜;池壁高度11.3米为宜;涨潮时海水漫过池塘,落潮时存满水,用潮水自动进行水交换,最好多池连片;临海池壁设12个闸门;池底要求与上同;池内设置与内设人工礁沉箱养鲍相同的养鲍网箱,并在箱内设置人工礁;网箱总面积占池塘面积的二分之一至三分之二。以上无论哪种池子,都应达到抗风浪的要求。3)放苗密度及投苗方法 每亩池塘一般放养1015万个。若要养成较大规格的商品鲍,放养密度则应适当减少。池塘布置就绪后,敞开闸门经35天
23、的浸泡透洗后,即可投苗。投苗时,最好将要投放的鲍苗让其预先匍匐在附苗板上,按照设定的数量投放到网箱内和石礁上,当鲍苗自行移动到石堆后,再将附苗板取出。直接撒放投苗的效果较差。4)管理 生产管理大体分为投饵、清池和清除敌害生物等几方面的内容。投饵:饵料种类主要是鲜活大中型藻类。一般每10天左右投喂一次。因潮间带养鲍池水较浅,自然生长的饵料生物数量也较多,投饵量不宜用固定的模式安排,应根据实际摄食情况掌握。投饵量一般以残饵量在10%左右为合适。若采用的是散养方式,投饵要均布,不能成堆。若是网箱养殖投入饵料后,应用木杆等将投入的饵料分散均匀。适温生长期,不能缺少饵料。盛夏可以少投 ,冬季可以不投。散
24、放养殖时,向池内移植鲍喜食的藻类是很有效的养殖措施。清池:随着养殖时间的延长,池内沉积物会增多。为使养殖鲍经常处于良好的生活环境,应当适时清池。清池的方法是选择温度适宜且晴天无大风的清晨或傍晚落潮时,提起闸门放干水,用水泵从别池或海上抽水,从池子的近岸边开始顺排冲刷。此工作应集中进行,使鲍干露时间越短越好。最好能在一个低潮时清完一个池子。当涨潮池内达到满水位时再关闭闸门,切忌空池时关闭闸门,以防池底被反压渗水,破坏池底的集密层。清池切忌在雨天进行。清除敌害生物:由于潮间带养鲍是利用潮差进行水体交换,敌害生物会不时出现,因而需经常清除。清除的方法除人工潜水捕捉外,设置诱捕网笼是很有效的措施。对于
25、养殖网箱上的附着生物清除,可采取冲刷和刮除的方法。4、潮下带垒石蒙网养鲍技术要点1)海区选择 水质清洁无污染,盐度稳定,受风浪影响小等依然是优良海区的基本条件。低潮线以下15米,底质坚硬稳定且平坦,水流畅通的海区适宜垒石蒙网养鲍。2)石垛的制作 石垛可顺流设置成长条形 ,也可设置成圆堆形。在较平坦的海底,先用小碎石铺放1015厘米厚,再平铺放一层1厘米网目的网衣,在其上用大块石等堆垒成高5080厘米的石垛。长条形石垛的面积以620平方米为宜。圆形的以5平方米左右为宜。石垛之上蒙上鲍苗逃不出来为限的网衣,网衣底部与底网重合并用砂袋压实,以防鲍逃出并能保证不被风浪将网片冲起,石垛四周的网衣应绷紧,
26、以减轻与石块的摩擦损坏,网片的顶部设置供投苗和投饵用的长网袖口若干个。有的还在蒙网之外再蒙一层较大网目的网片,起到保护内层网的作用。3)苗种投放 与沉箱养鲍相类似,垒石蒙网养鲍的最佳投苗时间也是在春季,水温10度以上时投放健壮的壳长1.5厘米以上的鲍苗。若在秋季投苗则应选择壳长3厘米以上的健壮苗。无论是沉箱养鲍、潮间带围池养鲍还是垒石蒙网养鲍,一个共同的缺点在于养殖过程中随着鲍的生长,很难进行密度疏稀,因而放苗密度只能依养至商品规格时的容纳量来确定。养殖皱纹盘鲍,一般每平方米投放100200个为宜。4)日常管理 管理内容一般有投饵、安全检查和清除敌害生物及污泥等几个方面。投饵:以新鲜活体大、中
27、型喜食藻类为主。投饵间隔时间一般为10天左右。投饵量视残剩饵量的多少确定,一般残剩饵量在1020%为宜。冬季可以少投或不投饵。投入的饵料要使其分散均匀,不能成堆。安全检查:由于蒙网直接与石垛接触,被磨破的可能性较大,一旦磨破,鲍可能逃出石垛,敌害生物也容易钻入。压网衣的砂袋也有破碎和脱位的可能。因此要经常进行水下检查。发现问题须及时修复。清除敌害生物和污泥:与前几种养鲍方式相同,清除敌害生物是常规管理内容。也是采用诱捕等方法进行。若是垒成面积较大的石垛,石垛的中部日积月累的沉积物会影响鲍的正常生活,应适时清理。清理的方法宜采取在流大的时分,用水泵从上流头顺排冲洗,让被冲起的污泥等随水流带走。5
28、、陆上工厂化养鲍技术要点目前我国的工厂化养鲍,南方地区以深水池立体养殖为主,北方地区以单层水槽养殖为主,还有多层水槽养殖的单位。在此主要叙述深水池立体养鲍技术。1)养成设施与器材 主要包括厂房、养成池、供排水系统、供气系统、控温系统和养鲍器材等。1)厂房 较为理想的厂房应是半透明的双层保温屋面,屋面下设调光帘,墙体用保温建材,在山墙的高处设可以控制的通风孔。2)养成池 养成池为长方形。有效水深1.21.6米适宜,宽度可设置成1米或3米;长度在610米间为宜;进、排水系分设两端,排水孔上设置可灵活插入的溢水管;池底顺纵向设置宽610厘米、高1015厘米的条状搁箱台。宽1米的池子在中线处设一条,距
29、中线40厘米处各设一条,共3条搁箱台。可放置两列养鲍箱(箱的长度为40厘米)。宽3米的池子再在两边和距两边40厘米处设4条,共7条搁箱台,可放置4列养鲍箱,两边列与中间两列间形成两条池内走廊,供投饵和清池用。池子并排,一般2个或4个池子为一组,组间有走廊,池子两头设走廊,排水端设排水沟。3)供排水系统 由水泵自海区抽水,经过滤装置后进入养成池,每个池子配置的供水阀门应达到半小时之内能注满水池为准。排水系统中,可利用加宽的排水沟做为循环水池,最好另建循环水池。循环水池的作用是,在自然水温超出鲍的适宜生长水温时,为节约能源和促进生长速度而设,还用于药物防病治病时实行循环流水。循环水系应配置海水过滤
30、装置、消毒装置及循环水泵等。过滤装置一般分为(用网衣、活性炭等吸附物体)吸附过滤、曝气分选过滤和砂滤等方法,三者合用效果更好。经循环过滤的水,再经1.0毫克/升左右的臭氧消毒(设备造价较高)、或紫外线消毒、或使用2PPM的漂白液消毒后,再由管道注入养成池中。循环水系统应与厂房布局紧凑,以减少工程造价、提高效果。4)供气系统 本系统包括空气压缩机(气泵)、输气管道和充气管等组成。充气支管应单池设置控制阀门。充气支管一般用直径1525毫米的PVC管,直线形钻一行直径11.5毫米的出气孔,孔间距510厘米。管的末端封闭,安置在每列养鲍箱下的搁箱台中间并加以定位。5)控温系统 为使鲍常年处于适宜生长的
31、水温环境条件下,低温季节用水应升温,高温季节应降温。若有大量的地下温海水资源,可经过曝气后使用。若无合适的地下海水,则应安装配套锅炉等调温设备。调温设备的大小,视具体情况确定。在温度控制方面,投资是必要的,也是高效的。6)养鲍器材 目前,我国使用的深水池立体养鲍器材大体有两种。一种是台湾、福建连江县等研制的长方体塑料养鲍箱,一种是山东烟台研制的组合式塑料养鲍笼。福建连江式养鲍箱,专利号:ZL943021847(图),箱体为整体,长40厘米,宽30厘米,内有35块翼板,是注塑品。图福建连江县养鲍箱示意图箱的底部、两头和箱盖等有若干810毫米的方形孔眼。在长方向的一侧中部设有可开关的小门,供放苗、
32、投饵等使用。根据池水深度可摞列数层,最上层箱有箱盖,用包装带或绳子将一摞箱子竖直捆紧,放置在搁箱台上,箱的顶部距水面20厘米左右,并用石块等压稳,以防浮起。这种养鲍箱的优点是,鲍的活动空间大,操作管理方便。烟台式组合养鲍笼,专利号:ZL982225725(图),是由层板、竖直栖息板、立柱和外围网衣等组合而成。层板一般是边长40厘米的正方形,上有若干直径0.5厘米的圆孔和4条栖息板插缝。竖直栖息板长27厘米,高1315厘米。立柱起骨架和控制层间距的作用。依据养殖池的水深可适当组合成若干层。顶层距水面20厘米左右。外围网衣缝系在笼的四周,在笼的投饵台一侧设有拉链式笼门,供放苗和投饵用。笼的顶部或底
33、部设有配重块,以增加其在水池中的稳定性。这种养鲍笼的优点是,鲍的活动空间大,操作管理方便,更具有长距离运输方便、随着鲍的增大可灵活调换相应的组件等优点。图烟台式组合养鲍笼示意图7)养殖密度 使用福建连江式养鲍箱,1米深的水池可每56个箱摞成一组,1.6米深的水池可每10箱摞成一组。池宽1米可在中间放置两列、池宽3米时,中间放置两列、两边各放一列共四列。养殖皱纹盘鲍,壳长2厘米鲍苗每箱放5060个,壳长4厘米鲍苗每箱放养40个左右,壳长56厘米鲍每箱放养30个左右。在养殖过程中,随着鲍的生长,应适时疏稀养殖密度。池宽1米、水深1.6米的养鲍池,养殖皱纹盘鲍至壳长6厘米时,每平方水池可养18002
34、000个(60公斤左右)。8)水温控制 鲍属于变温动物。皱纹盘鲍的生长水温是1025度,最适生长水温是1822度。养鲍生产中,有条件控温时,应将水温控制在生长适温范围内。条件不充足时,养殖皱纹盘鲍水温低于10度、高于25度时也应采取控温措施。养殖杂色鲍水温低于15度、高于28度时也应采取控温措施,因为是工厂化生产,必须保证其高的成活率和高的生产效益。9)日常管理充气:深水池工厂化立体养鲍,由于养殖密度大,保证连续大充气是成功的关键之一。若充气中断2小时,鲍将有大批窒息的危险。充气泵应设置多台并有备用泵,以便交替使用和适时维修。充气必须均匀良好,不能有死角,充气支管的小气孔常会被堵塞,一旦发现应
35、及时疏通,池水溶解氧应保证在5毫克/升以上。一般情况下溶解氧是接近饱和状态的。换水:室内水池养鲍须长流水,日流水量最好能达到10个量程左右。在10个量程之内,鲍的生长速度与流水量成正比。在人工控温时期,为节省能源,需进行循环流水。水重复利用时,应进行过滤和消毒处理,以提高循环水的质量。投饵与清池:工厂化养鲍,由于采取了不同程度的水温控制,鲍常年处在生长状态,因而需常年投饵。饵料仍以嗜食的新鲜大中型藻类为首选。但是在常年的生产过程中,难免有新鲜藻类供应不足的地区和季节,势必要投喂其它饵料。烟台市水产研究所等单位1997年的研究结果表明,深水池立体养殖皱纹盘鲍,水温20度时,几种饵料的饵料系数分别
36、是:鲜海带18.94,干海带8.6,盐渍海带21.79,干紫菜3.59,配合饵料(大连碧龙海珍品公司生产)1.5。其中饵料费用以鲜海带最低。短时间投喂干海带等其它饵料,也是可行的选择。以鲜海带为主要饵料时,一般每46天投喂一次,每次投喂量掌握在鲍总重量的90120%为宜,低温和高温期适当减少。水体较大的和宽3米的池子采取放水投饵的办法,即在投饵前将池水放干,清出箱(笼)内的残饵后,用水泵将笼内外、池壁和池底的赃物冲刷干净(即同时清池),再将新饵料投入箱(笼)内,关好箱门立即快速加水。整个投饵过程应尽量缩短,以减少鲍的干露时间。水体较小和宽1米的池子,采取倒池投饵的办法,即在投饵前先将空池(备用
37、池)加满水,将需投饵的箱笼整摞地在原池提起,清出残饵后在池中将箱笼闯洗干净,再投入新饵料并关好箱门放入新水池。倒完池子后,将原池水放掉,冲刷干净并进行药物消毒后加满水,继续进行下一个池子的投饵倒池工作。倒池投饵 方法的好处,在于极大地缩短了鲍的干露时间,减少了由于干露时间长而对鲍生长产生的不良影响。深水池立体养鲍,切忌箱笼内有腐烂饵料的产生和存在。因为鲍误食腐烂饵料后,将产生消化系统疾病,重者会引发大批死亡。光照控制:鲍属于昼伏夜出型动物,喜欢黑暗。但在室内高密度养殖条件下,若常年黑暗(类似坑道养鲍),会使车间内产生较多的有害微生物。为避免这种不利因素,需经常定期进行日光曝晒消毒。一般每星期曝
38、晒一次。曝晒的方法是晴朗的白天将遮光帘和窗帘全部敞开,同时对排水沟和走廊等进行清刷干净,让日光照射车间内各个角落。傍晚再将遮光帘合拢。通常白天车间内光照强度用遮光帘调节在5002000勒克斯为宜。6、鲍底播放流增殖技术要点1)放流场地的选择 良好的放流场地应在水质水文、地质、自然饵料等几个方面具备优越条件:水质水文方面,应具备海水清澈、无污染源及远离河口区、水质良好、盐度稳定、大风天 混浊度小,潮流在20米/分钟以上,高、低温期的水温不超过所放流鲍种的生存极限温度;地质应是岩礁底或有大块石散布的稳定的砾石底,水深及底形符合放流鲍种栖息隐蔽的生态条件;自然饵料生物种类适合放流鲍种摄食要求,并且数
39、量丰富,周年无明显的饵料匮乏期;海区敌害生物的种类和密度越少越好;看管及诱捕敌害生物方便 。2)放流规格与密度:放流苗种规格的大小与存活的关系极为明显,尤其是在水温下降期放流应严肃掌握放流规格。日本不少研究者在确定放流适宜规格方面做过大量的工作,皱纹盘鲍放流两年后的存活率,放流壳长1厘米苗不足7.2%,2厘米苗26%,3厘米苗60%左右。放流壳长小于1厘米的苗存活率几乎为零。放流大苗壮苗是确保放流效果的重要前提之一。根据作者前几年在烟台海区放流的效果看,春天放流壳长2.53.5厘米苗三年存活率在40%左右,3.54.5厘米苗70%以上,而放流2厘米以下的苗存活率不足10%。这与日本学者的研究结
40、果相似。因而放流时尽量选择2.5厘米以上的苗。放养密度应根据放流海区的自然饵料资源的多少而定,一般海区每亩海底放养20002500个为宜。在饵料丰富的海区,每亩可放养500010000个。3)放流方法与技术要求 选择了要放流的鲍苗,在室内让其附在0.20.5平方米的塑料波纹板上,每板一般附100500个为宜。用长绳将附苗板间隔适当的距离拴成长串,依据海区水深在长绳的一端系上小型标志漂浮。选择室内水温与放流海区水温相同或接近的适宜生长的时节,由潜水员将附有鲍苗的板串送于海底,有鲍面朝下,均匀放置在鲍易于爬上的地方,并用石块压住板角使其稳定而又不妨碍鲍的自由爬行。待35天后,鲍苗大部分可自行移动到
41、周围岩礁或石块上,在收板前由潜水员检查鲍的离板情况,对个别没离开板的鲍苗,可人工剥下安放到岩礁或石块上,然后将板串收回。在放苗前,应清除放流海底的敌害生物。放流最好选择在春天的鲍适长温度时进行,若是秋天放苗,则必须投放大规格鲍苗,因为鲍的生活能力和耐低温能力有随个体增大而增强的趋势。4)管理 底播放流增养殖的管理比较简单,主要有清除敌害生物和移植藻类等方面的工作。在开放型的放流海区,敌害生物会不时进入,应经常尽量清除。清除海盘车、肉食性螺类和大型蟹类等主要有潜水拣除和网笼诱捕的方法。对鲍的底层天敌鱼类,一般用诱捕法较为凑效。在自然饵料较为匮乏的放流海区,或是由于放流密度较大出现饵料不足时,应进
42、行藻类移植和增殖。被移植和增殖的藻类应是鲍较为嗜食的种类。移植是从放流海区外将附有饵料藻类的石块转移到放流区内,比较均匀的放置,使其在放流区自然生长。藻类增殖的方法之一是,在鲍嗜食藻类的繁殖季节,人工采集孢子,在平流时通过水管洒于放流区海底,萌发生长后可增加饵料藻类资源量。也可将人工养殖的海带、裙带菜等连同养殖绳放于海底的岩礁或石块周围,并用石块压住绳子,以增加鲍的饵料。5)增设人工礁 自然的岩礁或砾石海区,往往不能满足大量放流鲍的生活需要,可以投放人工礁以增加鲍的生活空间。人工礁的材料可以是大型石块,也可以使用水泥制件,在放流区点状或条状堆放,点状堆的面积以1平方米左右为宜,长条堆的宽度以1
43、米左右为宜,礁形过大投资效果较差。7病害防治(1)细菌病病因与病症:多发生于幼鲍上足的上皮组织剥落和破裂,全身的血窦和神经鞘周围都是弧菌,外围神经迅速变性,引起鲍大量死亡。防治方法:a 用磺胺二甲氧嘧啶5的海水溶液浸洗23分钟。b 用磺胺异恶唑13的海水溶液浸洗35分钟。用上述药品处理后,将病鲍暴露于空气中干露1015分钟,使药物充分渗入病灶后,再放回海水中。(2) 真菌病病因与病症:在鲍的外套膜、上足和足背面发生许多隆起,隆起内含成团的菌丝。病原体是真菌属的密尔福海壶菌。防治方法:使用10mg/L的次氯酸钠溶液杀死水中的真菌游动孢子,可起到预防真菌的作用。(3) 派金虫病病因与病症: 病原体
44、是顶复动物门的奥氏派金虫。病鲍的足、外套膜和闭壳肌内部或其表面有12mm的脓包,呈浅黄色或褐色,柔软,脓包内含有脓汁,脓汁中有大量孢子和白血球。有的病鲍在血淋巴中真菌孢子长达1mm的团块呈褐色,游离于循环系统中,发病时水温为20,盐度30左右。防治方法:目前尚无治疗方法。(4) 寄生虫病病因与病症:假沟棘头线虫可从鲍的肠内到鲍的足腹部组织中穿孔移行,形成包囊,并在寄生处产生包状突起,使鲍的肌肉明显消瘦,降低了足部的附着能力,容易从附着物体上脱落而死。防治方法:目前尚无治疗方法。(5) 气泡病病因与病症:在鲍的上皮组织以下形成许多气泡。严重时不摄食,爬在附着基表面或池壁上方,附着力减弱,口部色素
45、减退,齿、舌、外套膜和上足肿胀,上足变为鳞齿状。患气泡病的病鲍往往继发感染弧菌病而造成大批死亡。气泡病一般多发生于单纯喂养人工合成饵料的室内池养条件下。当投饵量过大,残饵过多,换水量过小,容氧不足时,人工饵料在体内消化不良,发酵后在体内形成了气泡。防治方法:发现气泡病,应立即改喂鲜藻类食物, 清除池内残饵,大量换水,便能很快生效,如果在发病初期措施得力,12天内便可除病,不致造成大量死亡。(6) 脓庖病病因与病症:鲍足肌上有多处微微隆起的白色脓庖,一般可维持一段时间不破裂,夏季持续高温时,病情加重,病程缩短,脓庖在短时间内即行破裂,破裂处流出大量白色脓汁,并留下25mm不等的深洞,使足部肌肉呈现不同程度的溃烂。此时鲍附着能力和食欲下降,直至从附着物体上脱落水中,饥饿而死。防治方法:a 严格隔离培养,减少感染。b 选用健康亲鲍育苗。c 适当控制水温。d 合理使用药物,在高温前用3.12mg/L复方新诺明溶液药浴3小时,每天1次,连续3天,每隔35天1个周期。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