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一、研学导航研学目标:1、理解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的算理,掌握其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2、初步培养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运用知识迁移的学习能力。3、培养合作意识和自主探索的精神,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理解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的算理教学难点: 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的口算方法研学要求: 认真思考,善意聆听,小组合作,积极交流,大胆展示。二、研学过程:(一)、复习导入自定向,导定向1、分别出示口算卡片:4+9= 3+7= 6+8= 20+13= 30+14= 24+5= 2、课件出示:24+5= 指名口算,并说出口算的过程(先算个位上的4加5等
2、于9,再算20加9等于29。)3、想一想,填一填,并说说有什么不同。 【继续演示课件“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聪明的小猴子也来参加我们的学习了,它见我们都会算24加5,就把第1个加数的“4”拿走了,换上了“8”,这道题就变成了28+5。你们还会算吗?下面就请同学们来算一算这道题。(二)、课中研学自运作,导运作。1、自学尝试:学生自己摆小棒,探索27加5的计算方法。2、小组内交流操作情况。3、集体交流计算方法。老师配合学生的发言进行板书。(1)先算(8)加(5)等于(13),再算(20)加(13)等于(33)。(2)把(5)分成(2)和(3),(28)加(2)等于(30),(30)再加(3)等
3、于(33)。(3)把(28)分成(23)和(5),(5)加(5)等于(10),(23)加(10)等于(33)。(4)从(28)起,1个1个地往上加,加到第5个是(33)。4、比较:哪种方法更简便一些?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老师继续演示课件“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学生随着叙述口算的步骤。(28加5,先把8和5相加得13,再把20和13相加得33。)5、小结师:今天我们计算的题目和以前计算的两位数加一位数的题目有什么不同?(个位相加满十了)这样的加法叫什么?(进位加法)对,今天我们学习的就是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 【板书课题: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师:进位加法的得数有什么特点?(原来十位上
4、的数增加了1)为什么?(个位相加满十了,送给十位1个十,所以十位上的数就多了1个)(三)、研学巩固自调节,导调节。1、完成第65页做一做的第1题出示:这道题与例题有什么不同?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同桌互相说一说,然后指名回答。强调:无论是两位数加一位数还是一位数加两位数,都要注意先把个位上的数相加。2、做一做的第2题。看谁算得又对又快?46+7=8+63=5+35= 48+9=学生独立完成后订正:说一说口算的过程。(四)、研学检测自激励,导激励。第1题:第2题:(五)、研学拓展下面的填几? 57+=5 57+=6小组讨论后集体交流。 并提出问题:你是怎么想的?(六)、总结评价今天你学会了什么?你是用什么方法学会的?你有发现自己哪里做得不够好的呢?(学生自由发言。)(七)、课后作业书本第67页练习十六的第7题和第8题。第7题:第8题教学反思: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突破: 1.充分运用教材素材,引出加法算式。 新课开始,让学生观察情境图,从中获取数学信息,根据所求问题列出加法算式,并引导学生思考,借助小棒进行计算,让学生在充分讨论、交流的基础上汇报自己的想法。 2.巧妙设置检测题,达到最佳训练效果。 通过设置体现算理的题目,使学生能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以达到进一步理解的效果。又通过对比训练,让学生找出不同,体会到“进位”的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