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堂观察记录与分析学员姓名王华珍学员单位西塞山区闸口小学观察时间段201497观察对象刘飞授课内容万以内的数的读法观察点教学过程客观描述教学实施优缺分析教学行为调整建议一、课前情境创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问题情境创设)1 这些数你会读吗?这些数你会读哪一个? 先举手再指名 2 像这样的数还有哪一个? 先举手再指名 3 为什么? 追问 4 有没有不同意见? 追问 1.提问过于直接,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2.提问涉及面不够广,关注大面积学生。1应举学生熟悉并感兴趣的生活中的实例,在实例中带出相关数据。2抽问时不管举不举手,都要关注。二、知识概念的理解和深化(学生思维的启发和引导过程)1、呈现学生
2、收集的数(1) 与以前学过的数作比较。(2) 进行分类(师提示按有0和没有0来分)。(3) 揭题“万以内数的读法”。 2、学习没有0的数的读法(1) 学生自由读。(2) 指名读数教师板书读法。(3) 这样的数还有吗(从自己收集的数中找一找)?(4) 你是怎样读这些数的?(5) 学生汇报。(6) 同桌交流,师生共同小结。3、学习有0的数(1) 学生尝试读有0的数,按照学生的选择(先选了中间有0的数),再在教师的引导下先研究中间有0的数。(2) 学习中间有0的数的读法a、 指名读,教师板书读法。b、 学生举例中间有0的数(上台板书)。c、 同桌交流总结读法。(3) 学习末尾有0的数的读法c、 同桌
3、交流,学生总结读法。4、学习中间、末尾都有0的数的读法。学生举例上台板书。学生介绍读法。 这节课的结构比较合理。再从教学时间的分配来看,在整堂课中,教学时间是师生共享的,教师讲解占时0.7%,所有知识的获取都是依靠学生的自主探索。师生问答占时55.4%,学生占时(包括合作学习、自学、练习)43.9%,这节课从时间看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探究知识,归纳出读数的方法。1 PPT展示的教学内容清晰呈现。2 要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读法,并强调。三、知识概念掌握后的应用与展示(学生表达、展示的问题选择和活动组织)1、情境出示:(商品及价格)2300、750、206、327、182、1032、旅行社四月份推出以下的旅游项目,如果你是小导游你能宣传一下吗?北京6日游1560元, 九寨沟双飞2900元 三峡,庐山3日游2008元3、学生用卡片摆数,互相读,指学生在投影仪上摆数,其余学生读数 课件显示练习题用投影展示不同数并按要求分类(师操作)学生到投影仪上摆数1 问题情境生动学生兴趣高2 学生互相读时,缺乏有效的课堂组织1 组织好学生,让所有学生都动起来。2 让学生再举自己生活中的例子,加深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