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骨科无痛病房疼痛与护理,长期以来,人们对于手术有一种惧怕,主要是术后的疼痛。,“疼痛是组织损伤或潜在组织损伤所引起的不愉快感觉和情感体验。”,-197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长期以来,人们认为术后疼痛是自然的现象,是不可避免的,对手术后的疼痛只能默默忍受。,可在2001年第二届亚太地区疼痛控制研讨会上却提出:,“患者有权要求无痛,医生有责任使患者无痛”,现代医学新观念,“,疼痛是第五生命体征,,疼痛是一种疾病,缓解疼痛是病人的基本权利和医务工作者的神圣职责”。,未能有效地控制和消除本来可以消除的疼痛
2、是违背医学伦理和道德的,也是现代临床医学的失职。,无痛病房基本概念,所谓无痛病房,就是在无痛原则下,医护人员通过建立完善疼痛评估体系、多模式镇痛、个体化镇痛等新方法,对患者进行积极的医疗和护理工作,使患者安全、舒适地度过围手术期和功能康复期。,实施无痛病房的好处,无痛病房实施办法流程图,骨科术后镇痛不足,疼痛评估,镇痛方案选择,镇痛疗效评估,多模式镇痛,术后功能评估,成人术后疼痛处理专家共识,疼痛评估,疼痛评估与处理流程,1、,患者入院8小时内,护士进行首次疼痛筛查,此后每日2pm对患者进行疼痛评估,并记录于体温单。,2、对于评估疼痛评分3分的患者,护士将评估结果报告医生,由医生决定处理措施,
3、并做好护理记录。,3、对于疼痛评估5分的患者,护士应在医生给予镇痛处理后每4小时对患者进行评估一次,直至疼痛评分5分。,4、手术当天及术后3天每天4次进行疼痛评估,康复小组成员负责评估静息及运动疼痛。,5、进行镇痛治疗的患者,在治疗后护士应进行追踪评估(静脉或肌肉注射后30分钟或者口服药后1小时),记录评估结果。,11,护理工作内容:,了解,多模式镇痛,方法、护理要点、可能的并发症以及各种镇痛泵的特点,设立疼痛控制目标:,3分,及时评估记录疼痛评分、镇痛药物的效果,以获得确切的术后,镇痛效果,12,熟悉各种,药物的副作用,,尤其是消炎镇痛类药物的消化道副反应和阿片类药物的中枢副反应,密切观察,
4、生命体征,,观察有无异常的伤口出血和肢体血运,防止发生严重并发症,护理工作内容:,13,疼痛护理工作流程,-,患者教育,-入院疼痛评估、,全程疼痛监测,-加强巡视、增加疼痛评估频率,-及时汇报医生予以处理,-列为交接班时重要内容,-护士长巡查患者反馈,-多模式,镇痛的基础治疗,14,患者教育:,把增强患者,“,无痛权利,”,的意识作为疼痛心理护理的重要内容,转变患者,“,用镇痛剂易成瘾,”,的观念,加强医患双方的理解与配合,疼痛是患者的主观感受,术后疼痛因人而异,对疼痛的,表述能力,也大相径庭,加强对患者疼痛感受的表述教育,疼痛评估方法,视觉模拟评分法,语言等级评定量表,Wong-Baker面
5、部表情量表,19,术后护理,按相应手术要求妥善安置好体位,对肢体进行适当的制动,正确的体位和适当的制动,可减少局部渗出和疼痛刺激,20,术后护理,局部冰袋冷敷:,减少手术部位的炎症,肿胀,反应,和可能的伤口出血,降低疼痛的刺激因素,局部低温可,麻痹,局部末梢神经,减慢神经传导速率,使神经敏感性降低,21,四种手术的术后疼痛强度(NRS评分),手 术 4h 6h 8h 12h,全髋置换术,3.7,1.2,6.2,1.6,3.4,1.4,2.1,1.2,全膝置换术,4.7,2.8,7.8,3.7,3.9,1.8,2.8,1.5,股骨内固定术,3.2,1.4,5.1,2.1,3.5,1.5,2.3,
6、1.7,胫腓骨内固定术,3.9,1.8,6.4,2.8,4.1,2.0,3.0,1.8,疼痛量表,疼痛评估,疼痛评分3,即轻度疼痛,疼痛评分46,即中度疼痛,疼痛评分7,即重度疼痛,NSAIDs,非药物治疗等,弱阿片类药物+NSAIDs,非药物治疗等,强阿片类药物+NSAIDs(/+-辅助药物2,非药物治疗等,反复评估,及时按阶梯调整用药、剂量及给药方式,确定患者保持无痛状态,提高生活质量,术后镇痛根据三阶梯镇痛模式制定镇痛方案,23,术后镇痛,术后6h时,手术麻醉效果渐失效,NRS评分升高,*,有针对性的对不同手术后的患者进行相应的疼痛宣教和进行适时的疼痛评估,及时评分,*,指导患者正确使用
7、自控镇痛泵,如疼痛NRS评分达6分时,即加用镇痛剂,用药后30分钟再次进行疼痛评估,福州市二,围手术期镇痛方案,术前:,西乐葆 200mg,bid 三天,或术前8小时400mg或,术前1小时静注 帕瑞昔布 40mg,术中:,麻醉科用药监护,,手术结束缝皮前,静注 帕瑞昔布 40mg,术后:,NS 2ml+,帕瑞昔布 40mg,肌肉 qd-bid,禁食期过后西乐葆 200mg,次日:,帕瑞昔布 40mg,肌肉 qd-bid,12天 或,西乐葆,200 mg bid,连用3-5天,视情况,可用至710天,25,福州市二典型病例,男性,,92,岁,股骨粗隆间骨折,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未使用镇痛泵,术
8、后五小时左右给予特耐,1,支,疼痛从三指降至零,未再使用其他,术后第三天搀扶下地,26,女性,全膝置换,术后PCA使用效果不佳,6h疼痛评估6分,特耐40毫克静推,半小时后疼痛评估3.5分,黄xx 女 58岁双全膝置换术后,术后4天扶拐下地行走,实施“无痛病房”前后的主要变化,之前,之后,疼痛评估,不清楚,清楚、主动参与,镇痛方案,随意、不规范,规范、超前给药、个性化,患者教育,无知、被动,认知、欢迎、主动要求,镇痛效果,不确切,疼痛控制明显、患者自信、依从性好,实施后的主要获益,临 床 效 果,镇痛效果满意,减少阿片类药物用量及相关副作用,明显减少了住院天数,提高了床位周转率。,病人对疼痛管理的满意度提高,减轻术后疼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患者对手术质量的整体评价,使患者更早的开展康复训练,降低术后并发症,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