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子课题小学英语课堂中有效性评价的策略研究计划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研究 课题研究计划 XX县区双湾镇东四沟小学高虹 子课题名称:低年级识字教学的有效性策略 小学阶段的孩子,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正处于形象思维阶段,又处于观察的敏感期。只有从真正意义上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唤起他们自觉主动的识字意识和愿望,才能使识字教学切实有效地达到目的。如果刚入学就让学生对识字产生浓厚的兴趣,在老师的引导下,逐步掌握多种识字方法,并在识字过程中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选择、组合、优化甚至创新,形成一定的自主识字能力,应该是走出困境的一个好办法。为此,我们提出了“培养低年级学生自主识字能力研究”这一课题。
2、一、课题研究的意义 识字能力的养成对于小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其一,从根本上改变小学语文识字效率低下和识字水平低劣的局面,更好地完成新课程的识字目标,实现提前阅读。其二,自主识字更多地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更多地从学生将来的工作、学习、生活这个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去设计学生识字的形式,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创新的精神,树立自信心,张扬个性,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其三,让学生在识字过程中感受学习的乐趣,体会汉字的博大精深,喜欢阅读,热爱汉字,热爱生活。有鉴于此,本课题组想着重通过“低年级学生自主识字能力的研究”,紧紧围绕课堂识字教学,穿插和融合生活中的识字资源进行识字,探讨一些小学生
3、识字的行为及其策略,以便学生逐渐积累、体验,形成一定的自主识字能力。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 1.培养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识字兴趣浓厚,养成自主识字习惯,提高自主识字能力。 2.掌握多样化的识字方法,灵活记忆字音、字形、字义。 3.拓宽识字途径,增加识字量。实验学生到二年级实验结束时,具有相当的自主识字能力,平均识字达2000个以上。 4.让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实现提前阅读,达到20万字的阅读量。 5.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汉字、文化的思想感情,发展人文素养,开发智力,提高多方面能力,为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研究内容 1、探索一套适合我们农村小学的低年级课堂识字教学模式。 2、为了全面
4、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主识字能力,我们将从“培养识字兴趣”“掌握多样化的识字方法”“拓展识字途径”“促进识字评价”“有效识字巩固”等五个方面进行专题策略研究。 四、研究的措施 1、创设游戏情境,激发识字兴趣 爱玩好动是孩子的天性,只有尊重孩子的天性,让孩子在玩中学习,在快乐中学习,才能收到理想的效果。因此在识字教学中,根据课文特点,把识字任务制定成不同的游戏方案,激起学生的识字热情。 2、根据汉字构字特点,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识字方法汉字是一种表意文字,无论是象形、指事,还是会意、形声,都有其自身的构字规律。尽管我们鼓励学生个性化地识字、创造性地识字,但如果忽视了识字教学的灵魂,任由学生怎么识记都行
5、,那么要想学生的识字能力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就难了。因此,应重视在课堂上深入浅出地渗透一些汉字学知识,这不仅有助于学生准确地理解掌握汉字的形、义,还能让学生充分领略我国汉字文化所蕴含的无限风光。 3、拓展识字的途径和环境 生活的外延有多大,语文学习的外延就有多大。我们的识字也要树立“大语文”观,要充分利用现实生活的语文教育资源,引导学生在生活中阅读、识字。我们主要利用这三种识字环境: (1)在家庭环境中识字。(2)在社会环境中识字。(3)在学校环境中识字。 4、以积极有效的识字评价为手段,巩固识字效果积极有效的识字评价,既能帮助老师及时了解学生的识字情况,又能促进学生的识字水平。在教学中,我们将从
6、多维角度出发,建立一套多元化的识字目标评价体系,从评价的角度来促进对汉字的巩固。 5、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展示识字能力为学生的识字能力提供一个可以展示的平台,让学生不断看到自己的进步,他们会对识字更感兴趣,从而更加积极地投入到识字活动中去。如举行朗读比赛、讲故事比赛、查字典比赛、课外识字展示等活动,不但学生喜欢,更能以此推动学生自主识字能力的发展。 五、研究方法: 1、文献法。以语文新课标科学认读理论为指导,广泛吸纳国内外汉字教育理论和实践成果,结合本地区、本校的实际开展课题研究,在确定课题、分析研究成果、撰写研究报告时使用此方法。 2、观察法。在课题研究的实施过程中,根据对学生个体的观察和整个班级水平的观察,及时调整研究的方案与措施,以便增强操作性。 3、经验总结法。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认真做好各类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实施情况的纪录。对课题研究作总结、验证、提炼,概括有关教学现象,并使之上升到教育理论的高度。第4页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