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初中生学习数学困难的原因和转化策略衡阳市二中 王新华【摘要】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出现了相当一部分学习困难的学生,要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就必须关注这些学困生的成长,帮助他们解决数学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关键词】:数学学习困难;成因 ;教学策略数学知识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严谨的逻辑性和应用的广泛性。随着义务教育的推广和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出现了相当一部分学习困难的学生,直接影响了数学课堂教学质量。要大幅度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就必须关注这些学困生的成长,帮助他们解决数学学习中遇到的困难。下面就学困生的成因分析及帮组学困生克服学习困难的教学策略方面,浅谈几点个人见解:一、初中学生数学学习困难成因分析要帮
2、助学生解决数学学习中遇到的困难,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就必须搞清学困生产生的原因,才能在教学中做到有的放矢。学困生产生的原因很多,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欠佳,掌握的知识、技能不系统。特别是在实施九年义务教育后,一些学校生源情况不是很好,很多学生数学基础薄弱。记得教学单项式除以单项式一课,问过一学生,该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回答几次答案均错,可见学生数学基础的程度。(二)是学生缺乏耐错能力、缺乏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由于数学高度的抽象性,严谨的逻辑性,有的学生在学习中表现出学习情感脆弱、意志不够坚强,学习中一遇到困难和挫折就退缩,甚至失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再加上受社会、家庭环境
3、中的负面影响,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给数学学习也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三)是学生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自觉性。与小学阶段的学习相比,初中数学难度加深,教学方式的变化也比较大,教师辅导减少,学生学习的独立性增强。有些学生由于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上课基本上是“四不动”:不动眼仔细观察,不动口回答问题、参加讨论,不动手做笔记、做练习、做实验,不动脑思考。又加之学生各科的学习任务十分繁重,每天作业量大,缺乏学习自觉性的学生在完成不了作业的情况下就开始拖欠、抄袭。如此循环下去,造成学生学习成绩下降,给数学学习造成重重困难。(四)是受到学生本身的智力因素的影响。学生的智力思维水平存在差异,使得有些学生在接受
4、、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上存在很大的困难。(五)是学生心理压力较大,学习中遇到困难不敢请教同学或老师,怕被同学认为“笨” ,或是害怕老师的严厉。二、帮助学生克服数学学习困难的教学策略(一)重视思想教育,改变学习观念,促进学习动力“思想是主导一个人的一切”。要帮助学生有效的克服数学学习中遇到的困难,首先要从学生的思想教育入手,在教学中结合教材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比如教学“科学记数法”一节时,可将教学内容与我国的“神州系列”飞船成功发射和杨利伟、费俊龙、聂海胜等宇航员等事例结合起来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促使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改变学习观念,增强学生为将来报效祖国而努力学习的热情。又比如在“数据
5、的统计与分析”一章的课题学习“废旧电池问题”,可让学生调查日常生活中废旧电池的处理情况和在网上了解废旧电池处理不当对环境造成破坏的情况,在班上进行交流讨论,通过学习讨论使学生了解数学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担当“地球小卫士”的使命感,促进学生学好数学的动力,扫清学生在思想上的障碍。同时学校和家庭、老师和家长还要经常沟通和交流,在家庭、社会环境的不良影响和学生之间构筑一道坚实的“防火墙”,防止学生因此产生学习上的消极情绪,进而导致厌学、混学现象的发生。只有学生在思想上过关了,奏效了,才能积极地去应对和克服学习中产生的种种困难。(二)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教育家乌申斯基
6、说:“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学困生往往对学习没有兴趣,尤其是课堂上的那些单调、枯燥的练习题和难以理解的数学概念、法则、公式等知识,对他们来说是一种负担。数学教学应从学生的趣味出发,从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入手,不断地给予学生良好的正面刺激,触发学生神经元的亢奋,使之长久地保持旺盛的热情。所以,教师应注意改进教学方法,以保持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记得有一位教师的数学课上的非常精彩,他特别善于在教学中根据本地学生的实际情况大胆的处理教材,经常选取和设置一些本地学生非常熟悉和喜爱的教学情境,充分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像这种能打破传统的教学观念,灵活处理教材,而
7、不是照本宣科的教师,又何尝不能赢得广大学生的认同和欢迎呢?学生有了兴趣,就为今后的学习创造了条件。但单靠有兴趣,还是不一定能克服困难,学好数学。如果学生没有产生一种“是靠自己学好了数学”的切身感受,那么这种兴趣就不会持久。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不断创造条件使学困生真正地学习和掌握课程标准所要求的数学知识,使他们切实感受到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学好了数学,从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要做到这一点,就要立足于课堂教学的改革,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首先在备课时就要争取分层备课,既要照顾优等生,还应多关注学困生;其次在上课时尽量把简单的问题留给学困生,多给他们提供学习的机会,提高他们在课堂上的主人公地位,调
8、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产生一种“是靠自己学好了数学”的切身感受,树立“我也能学好数学”的信念,增强克服学习困难的信心;第三课堂教学中要真正做到精讲多练,给学生留出足够的练习时间,增强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以减轻学生课后的学业负担;第四在课堂教学中要引导和督促学生做到“四勤”,即勤动眼观察规律,勤动口回答问题、参加讨论,勤动手做笔记、做练习、做实验,勤动脑思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第五布置作业最好也要分层次,以照顾不同层次的学生需要,不搞“一刀切”,对学困生的作业只要求达到最低标准,但是要求他们必须按时完成作业,避免他们因不会做或做不完作业而出现拖欠和抄袭现象,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
9、自觉性;第六要加强课后的辅导,每天一节课的教学,要求学困生能掌握好本节课的知识基本上是不可能的,所以在课余时间对这些学生的作业检查与辅导是必不可少的一种补救措施,在辅导时要特别关注这些学生并鼓励他们大胆提问,对他们的问题要热情、耐心地解答,做到不烦不燥,逐步培养学生勤学好问的精神,只要在班上能培养出一个勤学好问的学生,就能带动一大批,进一步在全班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那样的话,学习上又有什么困难不能解决呢?(三)用一颗平等的心对待学生,做一个学生喜爱的老师要真正帮助学困生走出困境,还得给他们以心灵上的关爱。这些学生的自尊心是极脆弱的,他们也希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尊重和理解,也希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帮
10、助。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切忌对他们歧视、讽刺、揭短,以免刺伤他们的心灵,扼杀他们学习的自信心。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多给予他们一些关爱,多给予他们一些帮助,让他们尽快融入到班集体中来,感受到老师和同学给他们带来的温暖,感受到在老师心目中他们和其他具有平等的地位。课堂提问时,要给他们投向一种充满信任的眼光,鼓励他们大胆回答问题;遇到困难时,要热情耐心去引导,让他们从心理上去掉心中的包袱,减轻心理压力,主动地提问,主动地接受学习,从而克服学习上的困难,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教师要运用自己各方面能力,包括个人品格,口才,知识各方面来吸引学生,因为学生喜欢一个幽默、知识广博、品德高尚、善解人意、肯助人的老师,让他们觉得老师就是正义与公理的化身,他们也最信服这样的老师。课余时间要和学困生多交流,多交心,做真正的朋友,从而拉近感情的距离,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做一个学生喜爱的老师,而不要总是以一种“居高临下”的姿态出现在他们的面前,那样只能使老师和学困生之间的“沟壑”越来越深,给学习带来困难。数学教学中对学困生的帮助需要通过长期的、艰苦的、创造性的工作,才能使他们有所进步,并逐步得到巩固。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冰化三尺,非一日之暖。其实,每个孩子都有向善的心理,都有内在的潜能。教师的责任与义务,就是多一些爱心,多一些耐心,从点滴做起,引领学生走向真善美,走向好学的理想境界。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