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导体的电阻1关于电阻和电阻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叫做导体的电阻,因此只有导体中有电流通过时才有电阻B由R =UI可知导体的电阻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中的电流成反比C某些金属、合金和化合物的电阻率随温度的降低会突然减小为零,这种现象叫做超导现象。发生超导现象时的温度叫“转变温度”D将一根导线等分为二,则半根导线的电阻和电阻率都是原来的二分之一2、关于电阻率,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电阻率与导体的长度、横截面积有关 B电阻率是表示材料导电性能的物理量,与温度有关C电阻率大的导体,电阻一定大 D金属电阻率在任何温度下都不可能为零3、一粗细均匀的镍铬丝,截面直径为
2、d,电阻为R把它直径拉成d/10后,它的电阻变为:( )AR1000 BR100 C100R D10000R4如图,厚薄均匀的矩形金属薄片边ab=10cm,bc=5cm,当将A与B接入电压为U的电路中时,电流强度为1A,若将C与D接入电压为U的电路中,则电流强度为:( )A4A B2A C1/2A D1/4A 5.电路中有一段金属丝长为L,电阻为R,要使电阻变为4R,下列可行的方法是( )A.将金属丝拉长至2LB.将金属丝拉长至4LC.将金属丝对折后拧成一股D.将金属丝两端的电压提高到原来的4倍6两个用同种材料制成的均匀导体A、B,其质量相同,当它们接入电压相同的电路时,其电流之比IAIB14
3、,则横截面积之比SASB为(A)A12 B21C14 D417.一段粗细均匀的镍铬合金丝,横截面的直径为d,电阻为R,如果把它拉成直径为d/4的均匀细丝,电阻值将变为( )AR/16 B16R C256R DR/648.有一只灯泡的灯丝断了,通过转动灯泡灯丝接通,再接入电源后,所发生的现象及其原因是()A.灯丝电阻变小,通过它的电流变大,根据P=I2R,电灯变亮B.灯丝电阻变大,通过它的电流变小,根据P=I2R,电灯变暗C.灯丝电阻变小,它两端的电压不变,根据P=U2/R,电灯变亮D.灯丝电阻变大,它两端的电压不变,根据P=U2/R,电灯变暗9.一段长为L,电阻为R的均匀电阻丝,把它拉制成3L
4、长的均匀细丝后,切成等长的三段,然后把它们并联在一起,其电阻值为 ( )AR3 B3R CR9 DR10.甲乙两条铜导线质量之比M甲:M乙=4:1,长度之比为L甲:L乙=1:4,则其电阻之比R甲:R乙为( )A1:1 B1:16 C64:1 D1:6411两种材料不同的电阻丝,长度之比为15,截面积之比为23,电阻之比为25,则材料的电阻率之比为_。12一根金属丝,将其对折后并起来,则电阻变为原来的_倍。13、有一根粗细均匀的电阻丝,当两端加上2V电压时通过其中的电流为4A,现将电阻丝均匀地拉长,然后两端加上1V电压,这时通过它的电流为05A。那么这根电阻丝已被均匀地拉长为原长的_ _倍。AV短路AB14如图所示,在相距40km的A、B两地架两条输电线,电阻共为800,如果在A、B间的某处发生短路,这时接在A处的电压表示数为10V,电流表的示数为40mA,求:发生短路处距A处有多远? 15为了测定液体的电阻率,工业上采用一种称为“电导仪”的仪器,其中一个关键部件如图,A、B是两片面积为1cm2的正方形铂片,间距d1cm,把它们浸没在待测液体中,若通过两根引线加上一定的电压U6V时,测出电流I1A,这种液体的电阻率为多少?答案:6104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