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九单元“找规律”教学设计公主岭市实验小学 张涛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发现图形的循环排列规律。2、过程与方法:初步渗透观察比较、抽象概括和迁移类推等数学思想方式。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生活中的数学美的意识及运用数学去创造美的意识。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理解“有规律的排列”,发现图形的循环排列规律。2.难点: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操作、推理等找出图形的循环排列规律,并能设计一定的图形规律。教学准备:课件、图片、白纸教学过程:一、铺垫引入。1.考考记忆力师:小朋友咱班谁的记忆力最好?现在我就要现场考一考大家的记忆力。仔细观
2、察这几组图形,看看谁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记住它们。(依次出示一组学过的简单的“重复出现的规律”的图形和课本的第一幅主题图:墙面。)(学生在相同时间内现场记忆并反馈。)问:前一个为什么会记得这么快?第二个为什么不好记?学生分析畅谈原因:如,因为前一个图形是按一定的规律排列的,而第二个没有规律,不好记。师:第二幅图是小东家厨房的墙面图,这幅图到底有没有规律呢?这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找规律,板书课题:找规律二、探究建模。1、课件展示墙面和地面图仔细观察,小东家厨房的墙面和地面图案有没有什么规律?(1)、小组合作学习:利用手中学具动手摆一摆,移一移,说一说。要求:每组选择墙面或地面中的一种进行研究,研究的时
3、候请思考:每行都有哪些图形?图形的排列顺序又是怎样的?师:哪位小朋友愿意把自己的发现和大家说一说。学生分组汇报:横着看:每一行都是上一行的第一个图形移到最后,其他图形往前移动一格位置变化来的。竖着看:每一列都是前一列的第一个图形移到最下面,其他图形依次向上移动一格位置变化来的。斜着看:从右上方往左下方斜着看,每一斜行的图形都是一样的。(学生在叙述规律时,教师引导学生用数学语言描述出是什么样的规律。教师动态演示从不同角度显示的规律。)(2)、小结揭题。问:每一行都是个图形种颜色交替出现。没发生变化,只有发生了变化。小结揭题:几个图形按照一定的规律不断地变换自己的位置,这样的规律我们就把它叫循环排
4、列规律。(3)、引伸运用。引导:你能接着把墙砖和地砖铺下去吗?学生动手操作,运用规律铺墙砖和地砖并展示,集体评议。师:仔细观察,你又发现了什么?学生观察并回答:第五行和第一行相同,第六行和第二行相同。师:猜猜第七行会和哪一行一样的?第八行呢?生:第七行会和第三行相同,第八行会和第四行相同。小结:四种图形进行的循环排列现象,从第五行开始重复出现,每四行就会出现一个大循环。师:现在我们知道小东家厨房的墙面和地面为什么这么漂亮了吧?原来它们的排列是有规律的,看来我们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啊!2、教学例1。(1)出示例1“画一画”。学生自主观察,小组内交流自己发现的规律,并接着画,展示评议,说清规律。三、练
5、习巩固。1、排一排。电脑出示三列小动物。(与例题规律相同)师:第四列的小动物因为不知道谁先出来而吵起来了,小动物的排列有什么规律,第四列它们该按什么顺序排列?2、摆一摆(课件出示三组水果,变成与例题方向相反的移动规律“左移或上移”, 目的在于培养学生逆向思维。)师:为了迎接大家的到来,好客的猴哥还为我们准备了许多好吃的。可是他们只摆了三组,第四组的水果它想请大家自己动手摆,你们会吗?(学生再次探索图形规律,感受规律的多样性。) 3、画一画师:小猫不服气了,它说猴哥会出数学题,我比它出得还要好,说不准会难倒大家呢?(课件出示数学书115页的做一做) _(将四行排列的图形变成一行排列,巩固上一个练
6、习中“左移”的规律。)4、转一转师:八戒说话了,“同学们你们可别看我整天只知道好吃懒睡,我还是比较聪明的,出道题考考大家。(出示:“春夏秋冬”,让学生按顺时针方向旋转找规律口头接龙。)生:小组内互相交流一下,然后词语接龙转一转。5、创造美师:今天我们知道了规律能创造美,规律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现在大家肯定想动手创造美,那就用今天学习的循环规律设计一副画吧? 要求:利用老师提供的素材进行设计创造规律,也可以自己用文字、数字,图形等进行创造规律。学生创造规律,教师巡视指导。学生上台把自己创造的规律展示给大家看,并能提出相关的问题考同学。四:回顾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了什么,发现了什么?(事物循环排列的规
7、律)我们还当了一次小设计师。你们的学习干劲真让老师佩服!生活中还有许多有规律的事物在美化着我们的生活,希望同学们以后用自己的智慧去发现它、运用它,将来把我们周围的环境装扮得更加美丽。 一、教学设计理念: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的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内容的呈现应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以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的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由于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的不同,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8、。二、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数学人教版二年级下册115-116页,本课时的教学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二年级下册第九单元第一课时内容。在一年级下册教材中,学生已经学习了一些图形和数的简单排列规律,注意让学生通过操作、观察、实验、猜测等活动去发现规律。3.运用规律解决问题。师:同学们表现真不错,从墙面装修和水果图中发现了有趣的图形排列规律,下面老师请大家帮我一个忙,可以吗?(可以)。老师家有一块花布中间断了一截,请同学们用学过的规律帮我补上,比一比看谁补得又快又好!(指名1人到黑板前补充)学生:观察后拿出笔在纸上画一画。师:评价学生补充的结果(注重鼓励)。4.探讨循环方向相反的图形。
9、(1)师:同学们已经发现了这么多有趣的规律,下面大家再跟老师去欣赏厨房的地板,看看它的图案排列有什么规律?与我们前面发现的规律一样吗?(2)学生:观察画面,分组讨论,汇报交流。5、验证规律学生动手画一画、做一做、想一想、说一说、画一画等活动(课件展示)(1)我爱数学 学我爱数 数学我爱(2)1234 4123 34126.游戏中进一步验证规律。(1)指名四人到台前进行排队游戏。(2)教师指第二位同学排头,问:第一位同学应挪到什么位置?(3)指名第三位同学排头,其他同学应怎样挪动?(学生自己变换位置,其他同学订正)四、应用规律,进行个性设计。1.师:每人设计一张小手帕,手帕的中间和四边设计有规律的图案,咱们比一比看谁设计的最好。2.欣赏作品。将学生作品进行展示,评价是否符合要求。(只要是有规律的,都要给予表扬、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