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9湖心亭看雪导学案主备人辛国婷二次齐备八年级语文备课组课 时一课时课 型讲读课文【学习目标】1、朗读课文,品味雪后西湖奇景,把握白描写景的手法。2、品味探究,理解作者游湖的雅趣,感悟其遗世独立的高洁情怀和不随流俗的生活态度。【教学重点】本文写景的白描手法【教学难点】作者的思想感情【资料链接】1、湖心亭:位于西湖中,据说宋代整修西湖时,以湖泥堆成小岛,明嘉靖三十一年(1552)在山上建成亭阁,取名“湖心亭”。湖心亭四面环水,花柳相映,绿水盈盈环抱,青山苍苍遥峙,水色山光一片,这是观赏西湖风景的好地方,因常有文人墨客到此赏景。2、张岱:(15971689),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蝶庵、天孙,
2、明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明末以前未曾出仕,一直过着布衣优游的生活。明亡以后,消极避居浙江剡溪山中,专心从事著述,穷困以终。陶庵梦忆和西湖梦寻即写于他明亡入山以后,书中缅怀往昔风月繁华,追忆前尘影事,字里行间流露出深沉的故国之思和沧桑之感。他文学创作以小品文见长。文笔清新生动,饶有情趣,风格独特。3、白描是一种描写的方法。原是中国画的一种技法,是指一种不加色彩或很少用色彩,而只用墨线在白底上勾勒物象的画法。作为一种描写方法,是指抓住事物的特征,以质朴的文字,寥廖几笔就勾勒出事物形象的描写方法。【自主预习】1、摘录描写雪的诗句。(至少三句)2、摘录描写西湖的诗句。(至少三句)3、小组研究讨论文章的
3、翻译。【教学流程】一、感体感知,找准切入点1一读课文,读出情味。2二读课文,找出短文中作者犯下的一个颇为严重的前后矛盾的“错误”。 3三读课文,找出文中一个能形象概括张岱形象的词语。二、分步赏读,领悟情感1找“痴行”,初悟痴心。找一找,文中哪些地方让你看出“相公痴”?2议“奇遇”,再悟痴心。说出“湖中焉得更有此人”的言外之意是什么,用“湖中居然有 此人”或“我们都是 人”的句式回答。讨论问题:张岱巧遇金陵客,他和金陵客一样满心欢喜吗?问姓名答地点是何道理? 3品“痴景”,三悟痴心。“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描写了怎样的画面?讨论:这段景物描写虽只有两句话,但写得很美,意蕴也很深远。请你结合朗读体会,细细品味它的美,分别说说它们美在哪儿?“一白”“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这些语言生动形象、华丽优美吗?如果把句子的顺序换成“舟中人两三粒,余舟一芥、湖心亭一点、长堤一痕”行不?三、拓展延伸,评点张岱其人请你根据对张岱的了解,用“好个_的张岱”的句式来评点张岱。四、作业:1、背诵全文。2、完成绩优学案